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冯克力 页数:2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老照片》典藏版,系从已经出版的一至五十辑《老照片》里精选编辑而成。共包括《故时风物》、《名人一瞬》、《逝鸿片羽》、《人生况味》四种。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故时风物》,书中集中呈现了以往的景物与习俗。
作者简介
冯克力,1954年生于济南,服过兵役,做过工,后供职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起受命编辑创办《老照片》,任执行主编。出版图书《老照片》。
书籍目录
圆明园遗影墙里墙外珠江遗韵“中国男人”唐人街上的背影1898年的胶州湾上海滩的华人公园站笼牵骆驼的儿童烟台的育婴堂上海娼妓“十美图”逛厂甸庙会的满族皇室编辫子惩戒虐妻者着便装的清朝官吏新军士兵“风和日丽”的公堂马尾船政局生活区一间教会印刷所刘公岛上的一个英国家庭叶尔羌街头聚赌的人们阿克苏镇台的一家兰州的一次西餐会兰州街景秋瑾的第一个西泠墓葬大清门前的小太监风气:之先的上海最后的厘卡唱大戏一位粮台的留影题识走在川西的美国教师民初妇女的新装剪辫留念三峡里的木船四川高等学堂的自修室废弃的江南贡院上海美国传教士的寓所平遥老屋天津新学大书院的毕业照青岛的洋车北京的东交民巷村庄出殡传教士与烟台大花生白洋淀边的女子小学卖绣枕的小姑娘臂搭褡裢的商人“白相”观前街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江西湖口石钟山湖南岳阳全景1920年代的庐山雪景窑洞里的冥想红灯照的模仿秀民间乐班弹琴的藏族女子上海的中产之家紫禁城的终结一张结婚照即将竣工的中山陵天安门城墙上的“注音字母表”西湖博览会未经修葺的长城济南趵突泉苏州姑娘草原上的家武汉水灾齐鲁大学师生合影1930年代的儿童照女校师生的合影北平公园里的日本妓女“东方标准美人”广东街头四合院藏人的温泉浴菲律宾选美皇后的签名照清华大学阅览室钱塘江大桥工地前的合影南京中央军校教官与妻儿的合影1935年的婚礼照人体模特的风波少女扶灯照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橱窗郊游的大学生文水县一所女子小学的毕业合影王府井大街旧影1930年代的“大锅饭”屯垦村民的婚礼“特别快车”国共合作时期的延安城门北师大二附小同学的合影康巴汉子康定的两代活佛东亚公司的唱诗班在家中的少女日伪时期的“良民证”福建省立音专的巡回音乐会乡村小学的春游最后的私塾美国大兵在上海街头赴美进修的中国护士北平天桥的杂耍西装革履的鼓手南京的交谊舞国民大会堂台湾高山族酋长的两位公主长春街头的电影广告国宝归国北京十三陵神道上的骑驴妇女大陈岛照相馆里的盐水站冬猫阿哥哥舞时代的香港艺人毛主席纪念堂施工现场
章节摘录
圆明园遗影 大约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十年左右,几个外国的艺术爱好者游览了劫后的圆明园。他们当中有一个叫奥尔末(Emst Ohlmer)的德国人,曾任天津海关监督,在1867-1879年这段时间里旅居北京。奥尔末于此行中拍摄了十二幅圆明园废墟的照片,选景、构图都很讲究,忠实记录了圆明园劫后的原貌。 这是关于圆明园最早也是最有价值的一组照片。但奥尔末本人似乎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生前也未公开这些照片。他的夫人在她去世后把底片转赠给柏林工科大学专攻中国建筑的布尔希曼教授。直到1933年,这组照片始由商务印书馆刊布。 奥尔末拍摄的这组照片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圆明园当初虽然遭受了英法联军的毁灭性破坏,但整个园区还留有不少建筑遗迹,至少在1870年前后,西洋楼有的建筑尚称完整。 这张照片是几个人游园时在花园门间的合影。这是一座典型的欧式风格的大门,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从欧洲古典建筑的语言里找到根据。门后远处依稀可辨的小亭子,是“迷宫”(花园)万花阵阵墙中的圆亭。 墙里墙外 帝都北京,沉闷压抑的色调,却充满了荒凉陈旧的历史质感。这里已是内城,墙里深处另有一重紫禁城,年纪轻轻的光绪皇帝也许正愁眉深锁,思索着如何像海东的明治天皇一样维新自强。然而,皇城大内依然禁锢着他的思绪。 城墙外,皇城根儿下,行人断续,市井荒荒,小聚落的几户人家里,光着膀子的辫子少年正望着远来的骆驼商队出神,大概在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像这样出去闯荡天下。 日渐颓杞的城墙上渐渐冒出了些杂树和茂草,在秋日骄阳下随风披拂着,驼队还在慢腾腾的行进,这样悠闲舒缓的日子,还有多久呢? 在当年挟工业革命之威的列强们的鹰视狼顾之下,可以想象,这样的破落时代,将如何应对“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谁说它是无声的历史呢,这样想着的时候,这张照片里仿佛也蕴藉着一声微缓而沉重的叹息。
媒体关注与评论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橱窗》、《郊游的大学生》、《王府井大街旧影》、《福建省立音专的巡回音乐会》、《北京十三陵神道上的骑驴妇女》、《阿哥哥舞时代的香港艺人》、《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弹琴的藏族女子》……本书为《老照片典藏版》系列之一的《故时风物》,书中集中呈现了以往的景物与习俗。 这些照片当初拍摄的时候,不过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某个场景、某种时尚、某些人物,但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场景中的一什一物,被摄者的一颦一笑,都有了不尽的意蕴。 ——主编寄语
编辑推荐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橱窗》、《郊游的大学生》、《王府井大街旧影》、《福建省立音专的巡回音乐会》、《北京十三陵神道上的骑驴妇女》、《阿哥哥舞时代的香港艺人》、《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弹琴的藏族女子》……本书为《老照片典藏版》系列之一的《故时风物》,书中集中呈现了以往的景物与习俗。 这些照片当初拍摄的时候,不过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某个场景、某种时尚、某些人物,但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场景中的一什一物,被摄者的一颦一笑,都有了不尽的意蕴。 ——主编寄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