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作者:叶广芩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 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叶广芩,女,北京人。1968年到陕西,当过护士、记者、编辑。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1995年调入西安市文联,现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采桑子》、《木青川》等。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3年中篇小说《猴子村长》获“新世纪第二届《北京文学》奖”。
书籍目录
颐和园的寂寞游艺市场的热闹戏缘关于散文《戏缘》的信太太与姨太太——老辈故事离家时候两层楼的鸡窝大雁·细狗三娘教子旧家拆迁杂感建国十年我十岁少小离家老大回学唱棋趣失意的倾诉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请拉住我的手大宁河栈道话古古战场觅踪翻越唐古拉身无分文走拉萨游鬼城莺要的是参与上车伊始鬼迷心窍“联合国”的家长里短儿——一串提不起来的琐碎巴嘎牙鲁的日本语与王子同窗杂牌军的故事猫的悲喜剧走近“小猫”广岛情愫主妇杂记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漫谈贵妃东渡——从马嵬坡到向津具半岛感受红军——重访长征路手记平淡豆汁我当奥运火炬手又进青木川傥骆道舀取深山水一瓢翠峰山野人探秘白夜涅瓦河长河落日——统万城杂记五柞探幽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走进文学
章节摘录
《打渔杀家》是京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一名《庆顶珠》,又名《讨渔税》。 说“讨渔税”倒是很直截了当,因为,戏里满是催要渔税的词,而且,那场很著名的架也是为了渔税才打起来的;说它叫“庆顶珠”就让人颇为费解了,在我的印象中,戏里面除了划船和打架以外似乎再没有什么宝贝的成分在其中了。倘若打鱼的父女真有宝贝,早早充作税银交给丁府,不是也可免了老爹爹公堂之上那顿板子吗?我将疑问说给我的老父亲,父亲说我听戏听得糙,把一个很重要的情节给漏掉了。他说:“萧恩到县衙去首告,挨了40板子,还让他到丁家赔礼道歉。萧恩忍无可忍,带着桂英趁夜色渡江,以献庆顶珠为借口,进入丁府,杀死丁的全家。这便是‘庆顶珠’的由来了。” 但我总觉得牵强,“献珠”这个借口实在是戏里的败笔,把它作为戏名来提出,更是喧宾夺主。好在《庆顶珠》这个又烂又俗的名儿没叫起来,足见不喜欢它的人多,不只我一个。这就好像我“王八丫丫”的小名没在叶家以外广泛叫开一样,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之所以喜欢《打渔杀家》,是因为这出戏我们叶家的人都会唱。不只是唱,而且还要演,那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十分的地道,很有梅兰芳和周信芳的做派。至今,我的影集里还有我的大哥叶广厚和大姐叶广英在家里演此剧的“剧照”。照片上演教师爷的大哥光着膀子,系着带长穗的腰带,装出了一脸的凶恶;演萧恩的大姐带着髯口,梳着小抓鬏,更是一脸的认真。照片出自20年代父亲的德国相机,相当清晰,画面上的大哥有10岁,大姐最多不过五六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能粉墨登场,除了可以看出叶家众子弟的多才多艺以外,也足见《打渔杀家》在叶家的深入。如今,照片上的两位“演员”都早已作古,那悠悠的琴声与唱腔却传了下来,一直传到了我这儿。 解放前,父亲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书,那是今日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旧时在京城是一座很有名的学校。校长是徐悲鸿,著名画家齐白石、徐燕荪等也都任过该校教师;王雪涛、李苦禅等大家均毕业于此。我的三大爷也在这所学校工作,老哥儿俩打小居住在一起,没有红过脸,没有分过家,兄弟孔怀,为小辈们做出了好榜样。老哥儿俩不惟画画得好,而且戏唱得好,京胡也拉得好。晚饭后,老哥儿俩常坐在金鱼缸前、海棠树下,拉琴自娱。那琴声脆亮悠扬,美妙动听,达到一种至臻至妙的境界。我的几位兄长亦各充角色,生旦净末丑霎时凑全,笙笛锣镲也是现成的,呜哩哇啦一台戏就此开场。首场便是《打渔杀家》,《打渔杀家》完了就演《空城计》,然后,《甘露寺》接着《盗御马》,《吊金龟》接着《望江亭》,戏一折连着一折,一直唱到月上中天。 ……
编辑推荐
叶广芩是当前陕西文坛上最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丰厚的创作成就,开阔大气的艺术表现,赢得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之为“叶广芩现象”。 她所提供的文学话题,既有纵深的历史文化感,又贴近当下生活,极富现代超载意识。 商品《叶广芩散文选:颐和园的寂寞》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