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作者:周淑萍 页数:225 字数:193000
内容概要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文化日益受到国内外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华文化典藏浩如烟海,要进入这座精神宝库,殊非易事。近年来,我国学人们在研究:如何在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准确地向公众普及中华文化?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写出了阐释中华文化的著作,其中有学术提高性的,也有通俗普及性的。学术性与普及性如何结合得更好,大家正在探索中。这也引起身在海外学者的重视,余英时先生在北京出版的《中国文化》杂志2008年春季号“学人寄语”中说:“中国人文研究的‘提高’和‘普及’是一项不可分割的迫切任务,承担它的不仅是‘普及’作者,人文专家同样义不容辞。”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以主题为立意,以中华人文经典史籍为素材,以普世价值为编选标准,以语录、今译,时析为呈现方式,以图文相结合为特色,以大众读者为对象,旨在阐释最具民族性,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其重要价值。中国古代丰富而杰出的民本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价值,弥足珍贵,不容抛弃。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警示我们,只有以民为本,国家才能兴旺昌盛。否则必遭灭亡。
作者简介
张岂之,著名史学家、教育家、曾任西北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办公室秘书长,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等,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清华大学
书籍目录
序序导读天心在民民为君本民为邦本 执政为民关注民生富而后教民为战争之本参考文献 跋
章节摘录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今译】君子对待万物,爱惜它们,却不用仁德对待它们;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们。却不亲爱他们。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时析】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天然具有爱父母、敬兄长的意识,人人都有爱心。但是因为亲疏远近的差异,所以关爱的程度和情感自然不同,所以对亲人的爱、对其他人的爱、对万物的关心自然是有别的。孟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君子应当将自己的爱心推而广之,仁爱百姓,并爱惜万物。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富国》)【今译】至于普遍地保护百姓,普遍地爱护百姓,使百姓全面地得到管理,年岁即使遭受饥荒歉收、旱涝灾害,也使百姓没有饥寒交迫的祸患,这便是圣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宰相的事情。【时析】国君和宰相,是国家政务的首脑,他们施政的重要目的不仅是管理百姓,使社会秩序井然,更重要的是给予百姓以普遍关爱,当百姓遭遇灾难,要想方设法解除百姓的危难。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荀子·王霸》)
后记
2007年春,有幸拜读了叶国华先生主编、香港耀中出版社出版的《论语今译时析》。此书是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参考图书之一。读后感受良多,因而产生了以中华人文经典为素材,以主题为线索,以语录为体裁编一套丛书的想法。在与西安出版社社长、编审张军孝先生和陕西师大国际汉学院院长、教授陈学超先生进行多次认真磋商和交流探讨中,碰撞出一些火花,使意念逐渐成为工作目标。紧接着,请学超先生草拟了一个初步编写设想,又约请香港同仁一起讨论,对初步编写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鉴于编写女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任务艰巨,颇有难度,军孝先生建议请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担纲。张先生听了我们的动议后,非常兴奋,并愉快地答应主持编写这套丛书。随后,由张岂之先生主导召开了三次大型的专家讨论会,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岂之先生自始至终参与了编写大纲、选题、选人和初审、终审的全过程。叶国华先生在百忙中,专门召开了黄山会议,对全书的编辑和出版发行工作提出了中肯意见,并派出学养深厚的中西学者参与了策划编辑全过程。可以说,他们二位主编可不是只挂名的。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5:以民为本》以主题为立意,以中华人文经典史籍为素材,以普世价值为编选标准,以语录、今译,时析为呈现方式,以图文相结合为特色,以大众读者为对象,旨在阐释最具民族性,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