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作者:李心峰 页数:508 字数:57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主题为经,以历史为纬,深描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史”。本书在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中,择取32个在我们看来比较重要的概念、论题和基本学科,统称之为“主题”。这32个“主题”分别是对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几个最为常见、基础、核心的概念的史的研究;对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一些长期探讨或集中讨论乃至论争的理论问题的史的勾勒;对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形成的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艺术学分支学科的回溯、回顾与梳理。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问题史”的描述,本书比较立体、整体、简略地描绘出一幅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发生、演化的“全景图”。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编 核心概念 一、现代艺术概念 1.西方近代“美的艺术”概念 2.日本近代“美术”、“艺术”概念 3.近代中国对“美术”概念的引进 4.中国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 二、现代艺术体系 1.西方“美的艺术”体系与王国维的移植 2.宗白华“七种艺术”的体系 3.丰子恺“一打艺术”的体系 4.“现代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体系”研究 三、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象 1.艺术形象理论 2.艺术意象理论 四、艺术典型 1.“艺术典型论”的传入和接受 2.五六十年代典型“统一”说/ 3.新时期典型理论的发展 4.90年代“非典型”、“反典型”思潮 五、艺术意境 1.艺术意境论的古代发生与现代发展 2.当代四种主要的艺术意境理论 3.艺术意境论的当代阐释 六、艺术思潮 1.前半世纪的艺术思潮论 2.后半世纪的艺术思潮论 七、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 1.再现说与表现说的引进 2.再现说、表现说的发展及重新阐释 3.超越二元对立的尝试 八、艺术的阶级性与共同人性 1.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的论争 2.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讨论 3.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 九、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1.20世纪初问题的提出 2.30—70年代的讨论 3.新时期的探讨 4.90年代中后期的新趋向 十、艺术大众化 1.“大众化”理论的初步提出 2.“大众化”理论在论争中发展 3.“大众化”理论全面成熟第二编 重要论题第三编 基本学科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