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上海远东 作者:来新夏 页数:338
Tag标签:无
前言
我行年八十五岁,回忆这一辈子,不论立身进业,还是服务社会;不 论顺风行船,还是坎坷起伏;无不仰赖于师友之教诲、激励、关注与支持 。今年臻耄耋,老成半多凋谢,学侣亦存世无几.缅怀往迹,时思鸿爪之 留.频年积有抒写师友情谊之作,而诸友亦时有鼓励评骘之篇,贮之箧中 ,偶或展读,颇动情思。近应上海远东出版社之约,乃出所藏有关师友之 作以及一己之管见,益之以媒介之访谈与友朋赠书题录,成书一册。书凡 五卷,并附录一卷,略言其指归如次: 卷一为怀念、追思已故师友之篇什,所言多记授业、教诲之情,阐扬 恩师学术之大略.至于诸友则多述数十年交游之契洽与往还之情状。缅怀 往事,不禁涕泗随之。 卷二为涉及在世诸友之文字,或信函往来,商榷学术。或形诸文字, 发抒友声。声应气求,皆见性情。 卷三为对文史诸端之一孔之见,自抒拙见,呈教于世。是耶?非耶?尚 待高明指正。 卷四为访谈录,近年媒体多有访谈,虽文中有访者提问之语,但主要 为我答问之词。或言人生感悟,或评书论文,或自陈风雨平生,皆即兴问 答,无文字藻饰,亦以见我人生之一面。 卷五为友朋赠书录。自上世纪80年代以还,社会氛围,日趋开放,学 人多有撰述,彼此为谋切磋砥砺,每成一书,大都相互交换、庋藏。我则 每得赠书,辄书数百宇题录,储之于箧。今自其中随手钞取二十余种,无 先后次序,或有助于忆往。至箧中所余,当俟机再成续篇。 卷末附录一卷,为友人眼中的我。选录友人对我平生立身行事及学业 进修之激励与评说。或言一生之遭遇,或论事业之进展,或评学术之得失 ,皆为直谅多闻之谠言,借以示人知我一生之大略。 全书编成,通览一过,恍见一生之往事及人间之真情。乃喜为之序, 以申缘由,苟有未当,尚祈贤达指正。
内容概要
《邃谷师友》卷一为怀念、追思已故师友之篇什,所言多记授业、教诲之情,阐扬恩师学术之大略。至于诸友则多述数十年交游之契洽与往还之情状。 卷二为涉及在世诸友之文字,或信函往来,商榷学术。或形诸文字,发抒友声。声应气求,皆见性情。 卷三为对文史诸端之一孔之见,自抒拙见,呈教于世。 卷四为访谈录,近年媒体多有访谈,虽文中有访者提问之语,但主要为我答问之词。或言人生感悟,或评书论文,或自陈风雨平生,皆即兴问答,无文字藻饰,亦以见我人生之一面。 卷五为友朋赠书录。 卷末附录一卷,为友人眼中的我。选录友人对我平生立身行事及学业进修之激励与评说。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年生,浙江萧山人。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曾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校图书馆馆长、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图书馆学系系主任等职。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顾问、日本独协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团体职务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顾问。主要从事古典目录学、中国近代史、方志学和图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2002年获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奖”、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
书籍目录
Unit Two Customs
章节摘录
我在入辅仁大学前就读过陈垣师的《史讳举例》等专著,用过《二十 史朔闰表》,虽然对著者心向往之,但一直没有瞻仰风采的机会。真没有 想到,当我升入大学二年级时,竟然有幸面受当时学术界号称二陈(另一是 陈寅恪先生)之一的陈垣师的教诲。那时,陈垣师已年逾花甲,但依然精神 矍铄。我应算是他的晚期弟子,在学期间曾先后听过陈师讲授《中国史学 名著评论》、《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史源学实习》等课程。 陈师学问的广博深厚,久为学术界所公认。他自谦是“专重考证,服 膺嘉定钱氏”。这只是表明他从乾嘉清学入手,具有坚实功底,而并非其 学问的极致。从他在抗战时期的一些著作看,可以证实他是从专注文献达 到阐发思想的高度的。他的短篇札记,如《书全谢山与杭堇浦论金史第四 帖子后》、《书全谢山先侍郎府君生辰记后》等篇,都是借题发挥来表达 爱国之情的。他在40年代所写《明季滇黔佛教考》和《南宋初河北新道教 考》二书,明言道佛,实抒胸怀。而于字里行间可约略得其微言,如前篇 说:“明季中原沦陷,滇黔犹保冠带之俗”,后篇更慷慨其词说:“呜呼! 自永嘉以来,河北沦于左衽者屡矣,然卒能用夏变夷,远而必复,中国疆 土乃愈拓愈广,人民愈生而愈众,何哉?此固先民干百年之心力艰苦培植而 成,非幸致也。”1957年,陈师在为二书重印所写后记中就明确地揭示出 写二书的真实意图。写滇黔佛教是为表彰明末遗民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 ;写南宋初河北道教是因河北相继沦陷,自己又备受迫害,所以要阐扬这 些抗节不仕的道士,以表明自己隐于教会大学的隐衷。这才是陈垣师“专 注考证”的真谛所在,而最为集中表达这种真谛的专著莫过于《通鉴胡注 表微》。陈师辑胡注精语七百数十条,撰为20篇,借胡三省的慨叹议论, 抒自己肺腑的爱国热诚。此书之成,虽示后学以考证抉微的窍要,实则为 陈师的一部思想专著。 陈师不仅是位大学问家,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以大学校长之尊,仍 然像普通教授一样,担任几门课程,达到现在一般教师满工作量的标准。 他教学极其认真,一丝不苟,而且深谙教学方法。他授课时不像有些知名 学者那样,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也不炫奇逞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而是踏踏实实,循循善诱,使学生由浅及深,自然地走进学术之门。当时 一些有名教授不大喜欢批改作业,陈师则认真仔细地批改,他曾在我的一 篇作业上批改过几个错别字,其中有一个“本”字,我不经意地在一直下 面随手往上一勾,写成一个“本”字。陈师就在这个字旁打了今叉,并加 眉批说:“本无勾”。时经半个世纪,我每写“本”字时,还格外注意, 犹如陈师仍在耳提面命。他布置作业只发一张红格作文纸,多写不收。我 曾耍过小聪明,在一行格内写成双行小楷,结果被发回重写,并告诫我: 只有能写小文,才能放开写大文章。陈师还和学生一起写作业,然后把自 己的和学生的作业并贴在课堂墙上做比较性示范,使学生们不仅叹服陈师 功底之深厚,也从中学到如何写考据文章的法门。 大学者往往不屑做为他人服务的学问,包括像编工具书这样的重要工 作,甚至某些号称学者的人也以编工具书为小道,不仅不屑为,还歧视甘 为人梯的学者。陈师则不为俗见所扰,深刻地指出“兹事甚细,智者不为 ,不为终不能得其用”的道理,足以振聋发聩。以他这样一位智者,甘愿 去为“智者不为”之事,实在难得。他更身体力行地亲手编制过《中西回 史日历》、《二十史朔闰表》等等嘉惠几代学者的大型工具书。这种精神 也影响了他的学生。就以我为例,我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学识,视陈师的学 术造诣诚若小溪之望大海,惟独于工具书一道,我一直奉行师教不辍。我 曾历时20余年,中经艰难的年代,重写被毁手稿达数十万字,终于撰成《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呈献于学术界,虽不能达到陈师水平的高度 ,但自以为惟此一点,尚可称无负师教。P3-6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