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作者:厉震林 主编 页数:3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后工业化和后都市化的社会形态中,戏剧与影视是否能够继续获得人们的青睐?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戏剧与影视到底能够扮演何种角色?戏剧与影视如何参与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而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又如何影响了戏剧与影视?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中国的戏剧影视语境有关。正是由于这种语境,中国的戏剧影视需要进行当下反思和历史反思,戏剧影视文学研究需要再度现代化。全书集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高校研究生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的对象逐渐转型以后的艺术思考。
书籍目录
导言(厉震林)戏剧理论的现代化之意义(陈军)戏剧的“现代性”与作者立场(高子文)戏剧文学研究的生存与发展(张迪)中国传统戏剧的“现代性"探索与局限(刘佳)论戏剧批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濮波)论“第四种剧本”的生态环境(黄寒冰)童心世界的幸福守望——任德耀创作论(计敏)浪漫的狂欢——中国现代神话剧一瞥(沈后庆)论赖声川之相声剧——相声与相声剧的关系(刘畅)关于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几点认识(冯蔷薇)消极人生的图解——凯泽剧作《从清晨到午夜》解读(张传若)从天使走向妖妇——浅论美狄亚女性意识的觉醒(吴丹妮)舞台上的对峙——解读萨拉·凯恩戏剧的身体叙事(幸洁)民族语言传统在当代剧坛的胜利(郜宏伟)新世纪初戏曲创演新动向(宋抒音)小忽雷考(刘政宏)论多媒体投影技术的舞台运用(朱永军)浅论社会表演学对戏剧的反作用(杨明)表演专业戏剧史教学研究初探(杨洁)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调查研究(邹昊平)论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批评的重建之路(李静)浅析国内影视批评的缺位现象(王玺)影视批评的缺失与批评家的缺位(杜实)从体验还原到品格塑造:谈电影研究的感性起点(韦小波)左翼电影的启示——试论左翼电影对通俗剧的继承与超越(杨帆)当摄影机与文明戏相遇——试论文明戏对中国早期电影的经验性培植(艾青)李安电影中的中国文化意蕴开拓(孙韵丰)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狂欢与游戏——以《太阳照常升起》为样本的解读(邱懿君)解密“美伦娜”——《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性主义(刘思)夹缝中的救市青春——解读中国台湾“新青春电影"(朱卉)世纪以来的中国台湾青春类型片(王华震)华语影片叙事的新空间(冯霞玲)电影画面的空间处理探究(吕直彦)感悟电影的情节线(罗晓霞)布莱希特在叙事电影中的复活(周倩雯)论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倾向(陈梦婷)论推理片的剧作技巧(周赘)论中国情景喜剧的大“俗”大“雅”(朱琳)韩剧国际化的女性元素(时晨)美国电视剧制作模式的可借鉴之处——从《越狱》等热播剧谈起(肖瑾)华丽“舞台秀”变身平实“生活秀”——韩国综艺节目复苏对中国综艺发展的启示(张团)传播的人文关怀——浅析汶川地震报道中的电视传播(荣芳)论媒介供养者对媒介机构形态及生存方式的影响(吴笛)后记
章节摘录
戏剧文学研究的生存与发展南京大学张迪“戏剧文学研究的生存空间”作为一个议题提出的学术背景是戏剧文学研究领域学术倾向的多样化。多样化不但使学术领域的争执变得频繁和激化,更甚者让我们感到迷失。争执四起是以各方发展为前提的——均势宣告解体——对立才会尖锐起来。当前,推动戏剧文学研究倾向多样化以至于引发争执的动力来自戏剧的文学性和剧场性两方面研究的进展。这一双向进展使得戏剧文学研究中两个基本关系——戏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的关系;戏剧文学研究与其他文学研究的关系处理变得似乎更加困难了。本来多样化意味着空间的扩大,结果由于自我的迷失,生存的空间反而消失不见了。生存空间只不过是消失不见了而已。只要我们对自我的生存方式加以调整,从迷失中走出,必将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一、文学性与剧场性人们常听到演员的要求说:诗人是为演员而写作的,写出来的诗对于演员只提供一种机缘,便于他(演员)把他灵魂和他的艺术的这种主体性显示出来,使它达到最光辉的展现。——《美学?第三卷下册》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娼优岂能扮乎?——赵子昂非是他当行本事,我家生活;他不过为奴隶之役,供笑殷勤,以奉我辈耳。子弟所扮,是我一家风月。——关汉卿
后记
去岁初冬,两个艳阳天气,一群来自江南地区著名高校的学子,聚会位于华山路的上海戏剧学院紫藤庐下,华山论剧,意气方遒,高谈阔论,江山尽在胸中,不亦乐乎?至今记忆犹新。上海戏剧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教授、副院长孙惠柱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宫宝荣教授、戏剧文学系主任、创作中心主任陆军教授、副主任汤逸佩教授不但对本次论坛非常关心,在筹备过程中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指示,而且,还亲临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尹永华老师、戏剧文学系办公室主任陆莉老师也对会议具体工作进行了帮助。没有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本次论坛不可能如此成功。这里,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筹备首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陈梦婷、高倩、肖瑾、吴丹妮、宋抒音、张传若等同学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尤其是陈梦婷,全面地协助我负责整个筹备工作,高倩则是负责联系工作,代表名单、论文、到沪时间及其其他许多相关事宜,工作量非常大,肖瑾则是负责物资采购工作,为了节约经费,总是货比三家,尽显治家本领。学术论坛能够顺利完成,与她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高倩又与每一位代表联系论文修改和定稿的问题,陈梦婷则对全书进行了整理和校对,也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同时,每一位代表对自己的论文也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本书能够按时出版。
编辑推荐
《转型之痒(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的再度现代化)》为上海戏剧学院文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