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作者:王实甫 页数:104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粹纔装书的踪迹愈来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著,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绕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为方便更多的读者购买,复尽量降低成本、降低定价,好让绝装珍品更多地进入寻常百姓人家。
内容概要
《西厢記》雜劇,五本二十折,元王實甫著。 據元代人鍾嗣成《錄鬼簿》記載,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詳。 《西厢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厢記》,取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并在金朝人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的基礎上改编、創作而成。内容寫書生張君瑞上朝應舉途中,和相國之女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并產生愛情,因崔母老夫人的反對不能如願;後來,通過侍女紅娘的相助,二人最終冲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而結合。
作者简介
作者:(元)王实甫
书籍目录
西厢记五劇第一本西厢记五劇第二本西厢记五劇第三本西厢记五劇第四本西厢记五劇第五本附录一 无稹会真记附录二 西厢记考據
章节摘录
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云)俺这裹有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漠。南来北往,三教九流,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裹可以君子游玩。(末云)琴童,料持下晌午饭,俺到那裹走一遭,便回来也。(童云)安排下钣,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下)(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赧知。山门下,王地,看有甚么人来。《末上云》却旱来到也。(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拜茶。《末云》既然长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罗汉堂、香积厨,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