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广陵书社  作者:赵昌智主编  页数:206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扬州历史古老悠久。  扬州文化博大精深。2003年,一批有志于扬州文化研究特别是学术文化研究的同道发起成立了扬州文化研究会和扬州学派研究会.并于2006年创办了《扬州文化研究》。两年出刊八期,发表80多位作者140多篇文章;其中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学者来稿6篇,有些文章还被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转载或引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推动学术研究,我们决定将《扬州文化研究》由广陵书社正式出版,在已出八期中选出部分文章作为第一辑,一则以代表前期的成果,一则以展示工作的连续。因限于篇幅,所选难免有遗珠之憾,敬请作者鉴谅。除第一辑外,今后大体每年出两辑。  今天的扬州.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一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卓有成效,双博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体育公园等文化设施成为扬城新地标,各种专业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研究的热潮正在出现。“扬城无处不谈文”成为新风尚。

内容概要

扬州文化大体分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三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如建筑、园林、街巷等;艺术形态,如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技术。
本论丛着重从学术层次对扬州文化进行研究,重点是清代扬州学派、文选学、运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精神等,即使是谈工艺、谈烹饪、谈沐浴等,也力求进行一些学理研究,努力提高研究水平。

书籍目录

专稿文化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
扬州文化的个性及其对世界的意义——兼论世界上的三种生活方式:伦敦、新德里、扬州
论扬州文化的性质及其现代意义
写在《隋炀帝》播映前
读前人清朴学史部分论著札记
朴学研究和函札整理
徽商与扬州文化
扬州佛教文化探微
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论清代扬州学者的《荀子》考证
论阮元对戴震学术地位的贡献——读阮元撰《儒林传拟稿》札记之一
阮元的校勘学
扬州学派边缘人物与扬州学派研究——黄文呖对阮元、焦循、凌廷堪的影响
刘文淇书札四通
郭院林《刘文淇书札四通》读后
徐复试论
扬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与治学成就
文选学研究
曹宪与李善——文选学的两位奠基人
扬州与选学
在文学与学术之间——清乾嘉年间“《文选》派”辨
名人胜迹
关于广陵涛兴起、消亡及地域之争论
欧阳修扬州事迹七考
好自口中出,春从手上生——耿氏儒医世家
维扬艺文
北宋扬州诗人王令用韵研究
焦循戏剧观初探
论扬州评话
汪望与“怪以八名”
螺钿妆成翡翠光——扬州漆器
一剪之巧夺神工——扬州剪纸

章节摘录

  焦循认为,圣人之所以重通变之学,是因为任何学说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他强调:“圣人之学,以日新为要。”这一观点出发,焦循反对任何学术权威的崇拜和盲从。乾嘉时期,考据成为风尚,许多学者极端崇拜汉代大儒许慎、郑玄,把许、郑的考据结论看成是绝对正确的,不敢稍加怀疑。焦循对汉学考据中的这种弊端多次严加批评。他曾写信给王引之说:“循尝怪为学之士,自立一考据名目。以时代言,则唐必胜宋,汉必胜唐。以先儒言,则贾、孔必胜程、朱,许、郑必胜贾、孔。凡郑、许一言一字,皆奉为圭璧,而不敢稍加疑辞。窃谓此风日炽,非失之愚,即失之伪。”②  他又在《里堂家训》中指出:“近之学者,无端而立一考据之名,群起而趋之。所据者汉儒,而汉儒中,所据者又唯郑、许。执一害道,莫此为甚。专执两君之言,以废众家。或比许、郑而同之,自擅为考据之学,吾深恶之也。”  体会焦循之意,并不是反对考据,而是反对当时考据学中的盲从古人、执一不变的僵化思想和学风,认为这是搞学术的大害。焦循认为,看待任何问题,都应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通方而不偏蔽。由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执其一端为异端,执其两端为圣人。”循深刻领会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朴素的辩证思想,把它运用于分析一切事物和学术问题。对于汉学考据问题,一方面,注重吸收汉儒的考据成果;另一方面,又反对因循和盲从,拘于汉儒旧注,提倡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  焦循治学,注重独立思考,强调释经要有自己的见解:“释经不能自出其性灵,而守执一之说以自蔽,如人不能自立,投靠富贵有势力之家,以为之奴。此类依草附木,最为可憎。”④但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据守己见,固执一端,而主张融汇众说.吸取各家之长。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问题,主张变通和创新。是扬派学者的共识。他们将这一观点运用于治学,不尚墨守,实事求是,力求通达和创新,在学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