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广陵书社 作者:高永青 页数:1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的现实需要,因而题材的甄别选择显得尤为棘手。经过反复商议,最后确定了包括《扬州名花》在内的六种新书。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引言名花概述名花名事名花名胜名花诗文名花轶闻名花习俗名花开发附录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琼花属忍冬科,夹■属,为一种非常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庭园观赏花木 。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素雅,具有独特的观赏效果。为落叶或半落叶 小乔木,枝条扩展,树冠呈球形。幼枝密被星状毛,老枝灰褐色。叶对生, 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纯而略尖,缘有细齿,背面有星状柔毛,聚伞花序,边 缘有白色大型不孕花,常为八朵。中为无数两性花。当其盛开时,洁白如玉 ,清香扑鼻,八朵白色的花朵拥簇着淡黄色的花蕊,显得清秀淡约,犹如《 扬州府志》中载:“琼花绝类聚八仙,花色微黄而色香甚。”核果椭圆形, 初殷红,后转黑色,花期为每年的4~5月,果期10~11月。温带阳性树种, 喜光稍耐荫,颇耐寒。喜富含腐殖壤土,但不适涝。 琼花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名花,也是扬州具有传奇色彩的名花,历史上 许多文人墨客为其写下了动人的诗篇,“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故事更使 此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明人曹■所著《琼花集》中就收集有宋以后历 代文人诗篇71首。王禹偁在北宋至道二年(995)任扬州太守时,曾作琼花诗 ,叙文中有“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 木也,俗谓之琼花”。其所作诗为: 谁移其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应羞见落梅妆。 宋人韩琦咏琼花之诗更为后人广泛传诵,其诗名为《咏后土祠琼花》, 诗中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此琼瑶贵”名句。宋人 刘敞诗中有“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仙品国香俱绝妙,少顷 高兴尽流霞”。曾任扬州太守的另一位诗人鲜于优有“百花天下多,琼花天 下稀”。与琼花有关最有名的一位文人当推欧阳修了,他在任扬州太守时, 极喜欢琼花,将琼花所在地蕃■观改名为琼花观,并在花的旁边建了一座“ 无双亭”,用以显示其珍奇。并作诗云:“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 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这更使琼花名噪一时,应该说琼 花的名声起源于北宋时期的文人鼓噪,仅有宋一代,便有近百名诗人写过吟 咏琼花的诗词,他们在诗文中特别强调琼花是扬州独一无二的产物,“楚地 五千里,扬州独一株”(胡宿诗),“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韩琦诗), 至元代,仍有人这样认为,诗人陈旅在《琼花四章八句》的诗序有“琼花, 广陵独有之奇树也。灵钟后土,屡枯复荣,非凡卉木所比也。”宋朝亡国之 年,琼花忽然枯萎。现代花卉研究者从聚八仙与古琼花的各种生物关系推定 古琼花是聚八仙的一个优良突变种。据《洪武郡志》中载:“元至元十三年 (琼)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填补故地,凡元人称琼花者,皆聚八 仙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