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浙江摄影  作者:胡来宾|主编:杨建新  页数:197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内容概要

  台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浙东、浙南地区。它唱腔十分丰富,声情并茂,或温婉,或激荡,其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乡韵,独具特色,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台州乱弹的剧目丰富,有三百多个,其中本家戏有“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序言台州乱弹的产生环境[壹]台州的地理与人文[贰]台州戏曲的渊源[叁]台州乱弹的习俗台州乱弹的历史[壹]台州乱弹名称释义[贰]早期的台州戏曲和乱弹班社[叁]新中国成立后的台州乱弹台州乱弹的内容及表演特色[壹]台州乱弹的内容[贰]台州乱弹的表演特色台州乱弹唱腔选段台州乱弹的传承[壹]台州乱弹的现状[贰]台州乱弹梨园谱[叁]台州乱弹梨园逸事附录[壹]台州乱弹的媒体报道[贰]台州乱弹发展座谈会纪要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黄岩灵石寺塔参军戏人物砖刻之出现,有其历史渊源。郑虔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在此之前,他曾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任右监门录事参军,天宝初年任协律郎,后又任广文馆博士和著作郎等职。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吕。”《辞源》称,汉武帝时“置为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后魏又改置协律郎,历代承袭这种制度,掌管举麾节乐,调和律吕”。因此,曾做过协律郎的郑虔,在他被贬谪台州时,将唐开元年间即已在宫中演出的参军戏带至台州是完全可能的。灵石寺塔戏曲人物砖刻创作于北宋初年,台州尚在吴越辖治之下,吴越国君钱弘俶及其弟钱弘仰曾先后出任台州刺史,砖刻制作的年代正是钱氏宗室钱昱任台州刺史时期,皇亲国戚在台州,其对于文化艺术之需求当不难想见。据记载,钱氏任内,“政事宽简”,百姓拥戴。黄岩县灵石寺塔所出“长愿吴越国钱万岁万万岁”浅刻吉语砖,似可作为这段历史的佐证。钱弘俶向来就是“天性诚厚,心向佛法”,他爱造佛塔是颇有名声的:“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以慕阿育王造塔一事,铸八万四千小宝塔,中纳宝箧印心咒,广行颁施,世称钱弘俶塔,甚至远传至日本。”杭州六和塔就是他的杰作。传说雷峰塔也是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的。因此,灵石寺塔和他那个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此外,从临海、黄岩等地发现晚唐至北宋时期的青瓷窑址等分析,当时台州正处于人口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时期。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文化艺术的兴盛是毋庸置疑的,参军戏的流行自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灵右寺塔戏曲人物砖刻的发现,足以说明,台州在五代时期已有了比较普遍的戏曲演出,因而才有可能被制砖工匠们既随心所欲又真切传神地刻于砖面之上。同时,这些砖刻的被发现,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国最早的戏曲形态——参军戏的角色形象和演出形象,对探索南方戏曲之滥觞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证资料。更为后来台州乱弹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厚的艺术土壤。二、南戏与台州南戏即南曲戏文,它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南戏大约诞生于北宋末年。据明代祝允明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因此,说台州也是南戏的发祥地,是有一定依据的。一是从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来看,台州和温州同处一个地理区域。二是南宋时期,南戏已在台州流行。在南戏《张协状元》中就有“台州歌”的曲牌,具有浓厚的台州乡土气息,不少对白也是台州方言。而“豆叶黄”、“赵皮鞋”、“油核桃”等曲调,也是当时台州、温州一带的村坊小曲。杨和甫《行都记胜》载,朱晦庵为仓使,而某太守破遭捃摭,几为接治,忧惶百端,未几,晦庵易节他路,喜可知也,有寄居官因招守饮,出宠姬歌“大圣乐”,词云:“春来日暖融和,同林内蜂蝶多,郡花与修竹交加,正绿嫩绽红罗,况兼西郊车马,人如织,可同去亭台游赏呵,且休眉锁,问朱蓝去了,还更来么?”文中所言为朱熹与台州太守唐仲友交恶之事,而所谓“大圣乐”,则见于戏文《王月英月下留鞋》。二者文字,仅“朱蓝”与“朱颜”一字之差,可见,南宋时台州即有南戏《王月英月下留鞋》一剧演出。三是南戏“戏文”又名“鹘伶声嗽”。据洛地先生在其《戏曲与浙汀》一书中考证,“鹘伶”就是宋人对温州、台州、处州一带优伶的称呼,可见南戏的发源地就在温州、台州这一带。从黄岩灵石寺塔戏曲人物砖刻看出,我国南方戏曲的滥觞,应该早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事实证明,南方戏曲与北方杂剧同是在唐后期参军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是否可以说,台州也是南方戏剧的发祥地,至少可以说温州、台州或者更大的区域是南戏的发祥地?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傅谨博士也认为:“南宋戏文这样大型而完整的戏曲的发展、演变与成熟过程,是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内发生的,这个过程不仅仅发生存已知的温州这一个狭小的地区,而且有可能与相邻的区域相关……从两宋年问以来,台州地区有关戏曲演出活动的记载,相当丰富。历史上有关早期戏曲的文献记载并不多,但是,非常有限的南方戏曲有关的记载,经常会涉及台州。”(见傅谨著作《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戏曲,它和北方杂剧不一样,北方杂剧有严格的格律,南戏没有,任何人都可以唱。南戏出现之后,很快就传到杭州,然后又传到北京,并传遍了全国,可以说,以后中国出现的一些戏曲形式,主要是从南戏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的大戏所继承的仍然是南戏系统的艺文形式。至元代,台州出现了第一批戏曲作品,有《双珠记》、《金印记》等。南戏的起源与区域流布,以及灵石寺塔戏曲人物砖刻的发现,都为台州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基础。三、台州的戏台我国的演出场所,据史料记载,最早约始于唐代,当时称“乐棚”。宋代有“露台”、“瓦舍”,有固定娱乐场所的称之为“瓦舍”,“瓦舍”中有图文装饰的栏杆围成的表演场地,称为“勾栏”。南宋时,府城临海城内有“勾栏”,“勾栏巷”由此得名。据康熙《临海县志》:“有兰巷,旧名勾栏。”因“勾”与“狗”同音,改“勾栏”为“有兰”,至民国年间又改作“友兰”,沿用至今。南宋淳熙年间,台州歌伎严蕊就居于勾栏巷附近之庙弄,她与王静、沈玉、张婵、朱妙、觉芳、王蕙、张韵、王懿等四十余人,“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见周密《癸辛杂识》、《台州札记》)。

后记

在台州市、区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终于使这-地方剧种“月落重生灯再红”。这使我和为之共同努力的艺人及同好们十分欣慰。在中国戏曲史有一席之地的台州乱弹,至今尚无一本专著出版。因此,三年前,我和台州乱弹老艺人卢惠来就计划共同写一本关于台州乱弹的专著,只是由于我当时在杭州工作,便耽搁了。去年,正着手落笔,卢先生却驾鹤西去了。近几年,台州乱弹编剧章甫秋、武生夏友光等老艺人相继仙逝,令我痛惜不已。这也为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剧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信号。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台州市、椒汀区的文化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李子敏、周祖宝、周青莲、许定龙、张道贵、韩冬生、林蓉芬、朱冬康、傅林华、黄晓慧等给予了各种形式的帮助,徐宏图先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吾妻一丹虽不好戏曲,但深知此书之厚重,欣然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本书还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并成立《台州乱弹》编委会,名单如下:顾问:胡斯球、高敏主任:戴康年副主任:李玲玲、杨玲玲编委会成员:陈波、王岩夫、俞志罕、邵龙、李秋宁、许定龙在此,衷心地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对这一地方剧种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并出现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拓展台州戏曲的理论内涵与文化视野,使更多的人了解台州乱弹、了解台州,把台州乱弹打造成台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大市,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时间仓促,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编辑推荐

《台州乱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台州乱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胡来宾勾引有夫之妇,乱搞男女关系,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