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作者:高天流云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这一段的历史,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开始。 这个人叫赵匡胤,当时已经二十一岁了,娶了媳妇,也有了儿子,此前的生活平静得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特别点的事发生(至少没有记载)。二十一年啊,就这么平淡无聊地活过来了,而且早婚早育,我有时会非常佩服他的耐性,换个人估计会被腻死。 但他是赵匡胤,从出生时就很不得了,据说声光电俱有,色香味俱全,而且之前十个月,他老妈就宣称,梦到了太阳钻进了她的肚子(在中国,太阳好像隔个百八十年的就钻进女人肚子里一次)。最奇异的是,他生出来时体有金光,三日不散,而且胞衣如菡萏。 于是,这都成了他日后之所以伟大非凡的理由。 可怜的赵匡胤,这是多么严重的异形胎加新生儿黄疸啊,一连黄了三天还没好,还被人调侃了一千多年! 在这空洞无聊的二十一年里,赵匡胤实在是一个再乖不过的好孩子,一切都无可挑剔。他干过的唯一一件出点格的事,就是骑了一匹烈马冲出城,结果脑袋命中城门,硬生生栽下马来。旁观的人吓坏了,以为他这下死定了,却不料他立即就跳了起来,不仅没事,反而冲向那匹害他丢了面子的马,骑上去,直到马服了,面子找回来为止。 但是结果却是郁闷的,千百年来从没有人佩服他意志坚强,年纪轻轻就把铁头功练到炉火纯青,反而大搞封建迷信,说有金甲神时刻守护,根本没他本人什么事。 话说,一个在冷兵器时代的军营里长大的男孩子,居然在二十一年的时光里,才弄出来这么一丁点的“光荣”事迹,他的折腾能力和顽劣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本应该一直活在父母的身边当个乖宝宝(这之前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 在99.9%的历史记载里,都说他是因为天生英才难自弃,实在是没办法寂寞,甚至是看到了五代十一国(不是笔误,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五代十国,也可以是五代十一国,具体原因以后再说)时兵祸连连,生灵涂炭,他才不得已离开慈母妻儿,出去执行上天交给他拯救苍生的神圣使命的。可是实际上呢? 非常简单,他家穷,得出去找食吃了。 穷啊,在那个时代里,连皇帝都没觉得自己富裕过。翻开史书,满纸都是禁贩私盐,五斤以上就处死;牛皮全归国有(军需),家存一寸或者贩卖一寸,就处死;铸钱太薄,十余纹叠加起没有以前一个厚,简直就是薄铁片子,而且敢私铸就处死……至于水灾、旱灾、虫灾或者兵灾时人怎么活,那可真是有难度,如果能真实记录下来的话,现在市面上的那些火暴畅销,专门吓小女生的恶心型恐怖片就可以歇菜了。 一点都没有夸张,《人肉叉烧包》之类的片子只不过是些个体变态者的单独行为,如果满城,或者方圆几百里内都成了这种店铺,且时刻营业的话,是什么世界?请着重记住下面这句话:那——时——真——的——人——吃——人! 然后我们才会知道后来的赵匡胤有多么的伟大。 那么赵家人的具体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想想在这样的世道里,赵匡胤居然能活到二十一岁,还娶妻生子了,才不得已离家谋生,他家看来混得相当的不错啊。 事实上也真的不错。 赵匡胤的祖先可查的能追溯到他的高祖,名叫赵朓,生活在唐代,做过永清、方安、幽都这三个县的县令;曾祖父赵珽在唐代藩镇势力上升时期,历任藩镇属官(注意,藩镇),兼御史中丞,在朝廷里有一定地位;祖父赵敬生于唐末,文武兼备,出任营、蓟、涿三州的刺史;父亲赵弘殷在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勗手下任职,是禁军中飞捷军指挥使。

内容概要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掺半的。也许就在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时,它们就已经是些谎言。为了皇权的尊严,为了统治的需要,或者儒家所说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历代写史的人,把曾经的真相,隐藏在明暗交界的角落里,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如果”……  尤其是宋史。   宋朝盛产太多的“君子”,随时定性别人是小人,无耻到根据需要篡改事实,甚至人身攻击……一切都太不可信了,我们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字,连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也许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什么时候做到过?)。   更何况,我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我个人的所谓发现和见解。   所以,只能叫这个名字了。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本名刘羽权,沈阳人,自由职业,曾出版小说《潘多拉界面》、《血罂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因 我本乱世一根草第二章 冻不死的种子第三章 皇帝流水线第四章 让天下人都签投名状第五章 一个员工是怎样折磨自己老板的第六章 天下英雄他最强第七章 冯道之殇第八章 第一战将赵匡胤第九章 陨落的太阳第十章 机关算尽伤聪明第十一章 北宋诞生记第十二章 请注意,现在我是皇帝第十三章 我的江山我装修第十四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十五章 六十六天平后蜀第十六章 胜利者的规矩第十七章 爱我的间谍第十八章 啊……天杀的城墙第十九章 宋朝的内核第二十章 对这个败类要毫不留情第二十一章 寄生胎第二十二章 我的名字叫李煜第二十三章 五字错千年第二十四章 烛光摇曳话当年第二十五章 魂归洛阳川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前因 我本乱世一根草中国这一段的历史,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开始。这个人叫赵匡胤,当时已经二十一岁了,娶了媳妇,也有了儿子,此前的生活平静得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特别点的事发生(至少没有记载)。二十一年啊,就这么平淡无聊地活过来了,而且早婚早育,我有时会非常佩服他的耐性,换个人估计会被腻死。但他是赵匡胤,从出生时就很不得了,据说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而且之前十个月,他老妈就宣称,梦到了太阳钻进了她的肚子(在中国,太阳好像隔个百八十年的就钻进女人肚子里一次)。最奇异的是,他生出来时体有金光,三日不散,而且胞衣如菡萏。于是,这都成了他日后之所以伟大非凡的理由。可怜的赵匡胤,这是多么严重的异形胎加新生儿黄疸啊,一连黄了三天还没好,还被人调侃了一千多年!在这空洞无聊的二十一年里,赵匡胤实在是一个再乖不过的好孩子,一切都无可挑剔。他干过的唯一一件出点格的事,就是骑了一匹烈马冲出城,结果脑袋命中城门,硬生生栽下马来。旁观的人吓坏了,以为他这下死定了,却不料他立即就跳了起来,不仅没事,反而冲向那匹害他丢了面子的马,骑上去,直到马服了,面子找回来为止。但是结果却是郁闷的,千百年来从没有人佩服他意志坚强,年纪轻轻就把铁头功练到炉火纯青,反而大搞封建迷信,说有金甲神时刻守护,根本没他本人什么事。话说,一个在冷兵器时代的军营里长大的男孩子,居然在二十一年的时光里,才弄出来这么一丁点的“光荣”事迹,他的折腾能力和顽劣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本应该一直活在父母的身边当个乖宝宝(这之前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在99.9%的历史记载里,都说他是因为天生英才难自弃,实在是没办法寂寞,甚至是看到了五代十一国(不是笔误,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五代十国,也可以是五代十一国,具体原因以后再说)时兵祸连连,生灵涂炭,他才不得已离开慈母妻儿,出去执行上天交给他拯救苍生的神圣使命。可是实际上呢?非常简单,他家穷,得出去找食吃了。穷啊,在那个时代里,连皇帝都没觉得自己富裕过。翻开史书,满纸都是禁贩私盐,五斤以上就处死;牛皮全归国有(军需),家存一寸或者贩卖一寸,就处死;铸钱太薄,十余纹叠加起没有以前一个厚,简直就是薄铁片子,而且敢私铸就处死……至于水灾、旱灾、虫灾或者兵灾时人怎么活,那可真是有难度!想想在这样的世道里,赵匡胤居然能活到二十一岁,还娶妻生子了,才不得已离家谋生,他家看来混得相当的不错啊。事实上也真的不错。赵匡胤的祖先可查的能追溯到他的高祖,生在唐代,做过永清、方安、幽都这三个县的县令;曾祖父在唐代藩镇势力上升时期,历任藩镇属官(注意,藩镇),兼御史中丞,在朝廷里有一定地位;祖父赵敬生于唐末,文武兼备,出任营、蓟、涿三州的刺史;父亲赵弘殷在后唐庄宗皇帝手下任职,是禁军中飞捷军指挥使。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赵家祖上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显赫富贵过,大都只是些县市级的中层干部。不过都挺油滑干练,比较识时务。中央不行了,马上就转地方,汉族的朝廷不行了,马上就给少数民族的政权打工,而且非常忠诚可靠。他们被各个时代的各个不同民族,不同朝代的领导人所信任和欣赏,时刻在皇帝身边工作,包括赵匡胤。只不过他最后坏了规矩。为了更好地了解赵匡胤的成长经历,我们很有必要先知道他的生长环境,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终结者朱温朱温,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本是农民。后来又叫朱全忠,不过他很讨厌这个名字(根据他的行为和职业,这简直就是在骂他),这是唐朝赐给他的,而他本来是黄巢的人。黄巢起义,龙蛇混杂,朱温是他的得力部下,一直帮着他攻进了长安当上了皇帝。但是黄巢马上变了,简单地说,他变成了刚刚逃跑的唐朝皇帝。此人天天和宫女混在一起,并且信任太监,其结果匪夷所思,他居然让这些在唐朝后期能决定皇帝废立的死太临们重操旧业,在他的起义军里当上了监军。朱温惨了,他像唐朝的将军们一样被压制,被欺负,时刻被太监海扁。他冤,他不服,他不止一次地按照正常程序向他的陛下上报申诉,可是一点回音都没有。因为都被太监们习惯性地截留了。这时候朱温的反应也是非常习惯性的,他本性勃发,不可遏制,一刀下去,让太监又丢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部件——脑袋(后来发生的事可以证明,他把太监们恨到了极点,成了所有太监的噩梦),然后朱温宣布向唐朝投降,成了宣武(汴洲,今河南开封)战区的节度使,马上就向老上级黄巢开战。这个时候,朱温并不孤单,他在战场上有一个真正强有力的队友,那就是强悍的世袭雇佣兵种族——沙陀人。沙陀人真正走进中国的历史,是在公元8世纪时。中国丧失了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之后,沙陀人从蒲类县归附了吐蕃,做了侵略中国的先锋部队,从此开始了他们的雇佣兵生涯。沙陀人工作认真,战果辉煌,每战必胜,给吐蕃人带来了大批的战利品和几乎不受其他民族攻击的威望。可是他们也证明了会工作的人,通常都不会处理工作关系的悲剧。他们过分的骁勇善战,让吐蕃人都心里发毛,谁愿意和千万把如此锋利的异族刀子在一起生活?于是,吐蕃人打算把他们南迁。沙陀人幸运地事先得到了消息,他们在公元9世纪刚开始时,向不遵守工作合同的吐蕃人拔出了刀。一场火并,然后转战东奔,向中原投降。唐政府大喜过望,把他们安置在灵州(今宁夏灵武)附近。从此,他们为汉族效力,同样的骁勇善战,同样的所向无敌。向西曾经攻击回纥汗国的王庭,向东迁移后,主要的工作变成了帮助唐王朝消灭国内的叛乱。当黄巢的菊花盛开时,沙陀人的领袖名叫李克用。李克用遵守工作合同,全力攻击黄巢,不仅把黄巢赶出长安,而且穷追不舍。黄巢东撤,正好路过宣武战区,也就是他老部下朱温的地盘。一场大战,结果是朱温喊了救命,沙陀兵团听见了。李克用以河东战区(今山西太原)节度使的身份,亲自率军赴援。再次大战,黄巢还是不敌,他再次跑路。李克用和朱温也需要休整了,打扫战场后,由朱温尽地主之谊,在开封城里,摆出丰盛大餐犒劳救命先生李克用。事后证明,经常喜欢而且习惯动刀动枪的人,还是不要在一起喝酒的好。酒席筵上李克用喝高了,他怎么看朱温都是个灰孙子模样,结果他笑嘻嘻地对朱温说三道四,主要内容也就是说你真不是个男人,连一些被我打败正在逃跑的土匪都打不过,而且还主动叫唤喊救命,真是没种之类的惯例性的酒话……本来这或许没什么,哪个男人喝酒不吹牛?也或许这类话李克用也说习惯了,谁让他兵强马壮所向无敌,经常救别人的命呢?可是朱温受不了,他死盯着李克用,心理习惯性地阴冷。他看着李克用越来越放肆,甚至是非常享受他这时的难堪和愤怒的嘴脸,从牙缝里迸出了两个字:“关门。”关的是城门,紧跟着朱温拔出了刀子。一场火并,李克用冲了出去,可是他带到城里的弟兄,没一个能活着出去。这个梁子结死了。这之后,朱温穷追黄巢,逼得黄巢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自杀。然后他数年苦战,才击败了秦宗权(这是个人渣,是这个时代,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卑鄙狠毒的人,万死不足以蔽其辜。他的部队行军,一向不带粮草,只用车子装载盐和人的尸体,饿了就割肉烹食。他平时的行为也就可想而知),占领蔡州,又一口气吞并了感化战区(徐州,今江苏徐州)、天平战区(郓州,今山东东平)、宣义战区(今滑州,今河南滑县)、泰宁战区(兖州,今山东兖州),成了很肥的军阀。之后,他好运连连,登峰造极,成了董卓、曹操以及袁绍的结合体。他突然间接到了当时的宰相崔胤的密信,命他带兵进京救驾。朱温大喜,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而且准确地砸中了他!朱温进京,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皇宫,根本没兴趣答理皇帝,先把太监们斩尽杀绝。一共几百人,全部死在刀下。其中不仅有两个新任命的禁军司令官,连绝大多数无权无势、也属于被迫害的小太监们也不放过。史称当时哀号呼冤之声,宫外数里皆闻,把皇上和大臣们彻底震住,以后少废无数口舌。接着朱温下令,再把派到各战区当监军的太监们也都就地处决(这个命令各战区的同志们通力合作,愉快合作!)。就这样,为时一百四十九年(公元755—903年)的宦官统治天下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在这一百四十九年里,层出不穷的死太监们可以随意废立李世民的子孙,天下所有事情都由他们操办,虽然他们也是人,也有人权和参政的欲望,但是做出来的事也真是他妈的太混账了些,真是死不足惜。只不过,谁也不会料到,干掉他们的人居然会是朱温,这也许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吧。这之后,朱温把长安拆了。长安城的宫殿和所有民宅全部拆毁,百万市民立即赤贫。长安,这座先后作为中国首都长达一千零三十八年之久的显赫巨城,就这样被彻底毁坏,永远丧失了被选为帝都的资格。朱温带着皇帝和长安全体市民一起回了他的老家,根据地开封。朱温像曹操那样把皇帝弄到手,却没耐心长时间地养着。仅仅四个月之后,他就干掉了当时的皇帝李晔,立李晔的儿子李■即位。三年后,他命令李■禅让。伟大的唐朝终于在名义上也彻底地灭亡了,后梁建立,国都开封。这个消息让天下乱上加乱,所有的节度使们一起大骂朱温乱臣贼子,然后都忙着在自己的地盘自立为王,五代十一国正式开始。他们的带头大哥朱温,在当了六年皇帝(死的前一年还屠城)之后,被他的儿子一刀干掉。十一年后,记忆力很好的沙陀人等到了机会,他们这时的首领李存■奇袭开封,把姓朱的人连根拔起。没有梁了,现在的主人又姓了唐。只不过,它们都是“后”。这之前,北方的桀燕帝国,西边的岐王国,都已经被李存■先期做掉。如果去掉它们,加上北汉,那么就是“五代十国”。如果保留它们,就是十一国。出生在后唐后唐庄宗李存■之后是后唐明宗李嗣源,这位陛下喜欢干的事是拜月梵香,同时喃喃自语,他通常都会这样说——天啊地啊,你们都知道,俺本是个土包子,被人强迫的才做了皇帝,可不是俺自愿的。你们就早点降下来个圣人吧,好把俺赶下台。(某蕃人也,遇世乱为众推戴,事不获已,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历史证明,他的确是个蕃种土包子,他忘了,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的身上就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亏他还宣称自己是大唐王朝的合法继承人。不过圣人真的降下来了,就在离他皇宫不远的夹马营。赵匡胤出生了,那一天是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李嗣源痴痴地等待,并不知道他的祈祷已经成功。他没兴趣东征西讨,怕抢了未来圣人陛下的功劳,而沙陀人的军威也让其他的“皇帝”们对他没兴趣。就这样,一连八年没有战争,后唐境内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李嗣源过的是小康生活,连带着在他身边讨生活的赵匡胤一家也过得下去。可是李嗣源毕竟老了,他死了,他的儿子李从厚接班。李从厚没事找事,在公元934年做了一件事,表面上看很简单,就是让他的义兄李从珂搬个家。也不太远,就是从陕西凤翔搬到山西太原。按说太原总比凤翔大,职务上也是平级调动,明明是偏向自家人,可李从珂的反应却是突然抓狂,他直接起兵,攻陷洛阳,把本已经弃位逃跑的李从厚抓住干掉。李从珂真是疯了吗?当然没有,虽然他义弟的皇帝宝座让他流口水,可要他主动造反,还真没这么利索。只不过那个年月皇上如果让节度使搬家,潜台词就是要你去死。一旦节度使离开根据地,失去自卫力量,在途中就可能被一纸诏书赐死。与其死得那样窝囊,为什么不明刀明枪地干上一仗? 这是场流了血的政变,规模之大,包括换了皇上。可是像奇迹一样,事变过后,赵匡胤一家人安安稳稳的,毫发无伤。最神奇的是一家之主赵弘殷居然还在新皇帝的禁军中找了份差使,而且还是个官,一点都没受影响(可见赵弘殷先生绝对没有贴身保护当时逃难的主人李从厚陛下,他失职了)。成长在后晋不管怎样,赵匡胤仍然在平安地长大。可是只过了三年,在他十岁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这件事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麻烦,同时也是他子子孙孙永远都搞不定的任务。起因是皇帝李从珂也犯了前任皇帝李从厚的毛病,要他的姐夫,河东战区节度使石敬瑭也搬个家。石敬瑭再度抓狂,但没有马上起兵。理由很简单,他没那个实力。可是他绝对不想等死!怎么办?讨伐他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千万把刀子正在向他越逼越近!一定要想出个办法来……办法有了。他想到了契丹,他要向契丹求救,用土地换生命——用中国的土地换他的生命!燕云十六州,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二百公里,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被石敬瑭连同土地上的百姓,都断送了!更要命的是,我们千百年来倚为生命屏障的万里长城,已经彻底失去了功能。因为敌人已经越过了它,进入了中原。从此,燕云十六州到开封,一马平川五百公里,再没有一个险要的关隘可以阻挡敌骑,而我们要反击,就要逆着地势向上仰攻……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谁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喜如狂,立即御驾亲征,动员全族力量帮助石敬瑭去摆平李从珂。在这里,实在没有理由咒骂耶律德光乘人之危。换谁,也这样做,都得为自己的子民和后代子孙谋富利!要怪,只能去怪那些对不起自己民族的败类吧。就这样,后唐完蛋了,只有十四年,比朱温建立的后梁还少了三年。末代的后唐皇帝李从珂带着传国宝玺登玄武楼自焚,在后唐的灰烬中后晋粉墨登场。这时的洛阳也残破了,石敬瑭把帝都迁到了他的根据地开封,也就是汴京。赵匡胤的父亲再次显示了他的特长,他居然还是新皇帝的禁军,仍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无意讽刺他,在乱世中求生存,为妻儿求温饱,是一个男人的可贵本能,只不过他的确太突出了点。)赵匡胤随着父母从洛阳来到了开封,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生活仍然平静,这时的他会想到吗?他现在生存着的这座城市,有一天,也会成为他的帝都,人们也会对他俯首膜拜,山呼万岁……石敬瑭当上皇帝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突然间心理变态,严重的程度在历史上前无古人。他先是认真履行了事先签订的买卖双方合同,把燕云十六州连同所有原住民都交割给了契丹。按说这样就已经货款两清各不相欠了(契丹人都乐疯了,这种急病乱投医式的许诺,事后多半都不会认账,哪怕只兑现了50%,都是无可救药的老实人),可是他没隔两年,居然隆重地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这要求新奇别致得让耶律德光都措手不及,使他两颊飞红、芳心忐忑。“爹,让我当你的儿子吧。”这就是四十七岁的石敬瑭向三十七岁的耶律德光提出的要求。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个国家出了卖国贼一点都不稀奇,哪个民族哪个时期没有过?不过这样主动寻找外国主子,把国土像大白菜一样送人,再恬不知耻地认人作父的行径,有谁看见过吗?就算是后世的卖国大盗袁世凯在签割让外蒙的二十一条时,也没找个外国干爹过过瘾吧?耶律德光实在是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收下了这个儿子。而他的儿子当了七年的皇帝后,终于先他而去了。继位的人是他儿子的侄子,名叫石重贵。这个孙子,就让他心烦了。石重贵承认是孙子,可是却绝对不称“臣”。也就是说,在私人关系上,你是我爷爷,可是在工作关系上我们是平等的!耶律德光哭笑不得,姓石的人可真是各有各的特色,那就随他去吧。可是石重贵的下一个举动,就不由得耶律德光不抓狂了。石重贵把在后晋经商的契丹人全都抓了起来,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砍头,正式断绝了两国贸易。这还不算,石重贵整军经武,动员全国军队,准备重温沙陀人当年横扫天下的雄风。他下旨——“生擒德光者,擢升节度。”好了,耶律德光明白了,该做什么已经完全清楚。他再次御驾亲征,沙陀人早已不是当年强悍无敌的雇佣兵种族了,契丹兵团没费什么劲,就搞定了开封。后晋,只立国十一年,就毁灭在当初缔造它的恩主手里。所有姓石的皇族,包括石重贵和他的家人、石敬瑭的老婆,也就是李从珂的姐姐,都被放逐到东北两千公里以外,绝对荒凉神秘的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以后具体怎样再也无法考证。)这一年赵匡胤已经二十岁,他十九岁结婚,此时已经是个成年男人了。他应该亲眼目睹了契丹兵团进入开封城门,亲眼看到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登上了城楼,微笑着向惊慌奔逃的开封百姓们说——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来当你们的皇帝,让你们休养生息。当天日落时分,契丹皇帝退出开封城,驻兵赤冈。真是奇迹,契丹兵团虽然已经破城而入,但是并没有顺势剽掠抢劫。赵家人仍然平安,毫发无损。只不过这时耶律德光自有契丹本族的禁卫军,赵弘殷先生暂时失业。耶律德光在赤冈换上了皇帝的新装,中原的皇帝什么装扮,他就怎么装扮。顾影自怜,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很地道的中原皇帝了——把中原和草原联合起来管理不是很好吗?而这种工作方式,他早就非常熟悉了。公元916年立国的契丹至今已经三十一岁了,不算长,但耶律德光深知,汉人是契丹的命根子,他的国家之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纥,迅速成为超级大国,全靠汉人的贡献。这是个沉痛的现实,中原无休止的动乱,让大批的汉人远远逃出国境,到草原沙漠上去讨生活,不知不觉中,让异族人迅速受益。而异族人也非常的关照他们,契丹从立国之始,政府就是双套的。分为南院和北院,南管汉人,北治契丹。南院政府对汉人“照顾”得无微不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汉人绝对没办法再逃回去。就这样,契丹成了有史以来,东亚大地上最最幸运的少数民族。想想他们的前辈,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或者是回纥、吐蕃,哪一个不是垂涎于汉人的富裕,骑着马举着刀过来明抢?可结果往往是千辛万苦抢到手,自己的身上也是血迹斑斑伤痕累累,更有甚者,偶尔碰上汉人出了个强硬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还要被反攻倒算。哪一个比得上契丹?汉人先是自己送上门来帮助生产,把契丹养肥变壮,然后沙佗人突然间双手献上燕云十六州,让契丹人凭空得到巨大的财富和无穷尽的生产力,之后最绝的,是生怕契丹人突遇富贵没法消化,后晋居然让契丹人适应了整整十年,然后才由石重贵这个“孙子”把中原的腹地也断送给了契丹。这样的机会何止是千载难逢!耶律德光决心不走了,无论如何都不走了,一定要落地生根,把契丹就此真正的做强做大。他的具体措施是这样的——首先让开封稳定,并且从他开始改穿中原衣冠,从心理上先和汉人拉近距离。接着他把后晋的文武百官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每人官复原职,薪水加倍,并把几个知名人物另行委任新职。比如李崧为太子太师(这么说这个人可以去管教和支持耶律德光儿子了?)兼任枢密使(更绝,他从此能管辖契丹军队了?),冯道为太傅(这是个神仙,以后细说)。这样一来,后晋的各位藩镇大人们都松了一口大气,这些拥兵自重的大佬,在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的“家务之争”中,多数没有插手,所以兵力基本健全。这时,他们大多上表称臣,让耶律德光也松了一口大气。但是,只有一个人表现得很不积极。仅仅只是不积极,就让耶律德光在开封寝食难安。这个人就是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沙陀人,是石重贵时期最强的藩镇,兵力远远超过其他节度使。此人从小贫苦,以牧马为生,长大后在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部下当兵,是真正的从生活底层做起,一步步爬到了一个军人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在无数的腥风血雨中,他逐渐拥有了一个独特的,让他可以真正屹立不倒的武器——沉静。以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他的沉静远比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勇敢机敏、凶狠残酷等等暴力特征更加具有决定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刘知远时刻关注战局,可始终按兵不动。就在契丹人攻入开封,俘虏石重贵时,都仍然不肯支援,真正做到了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在大多数藩镇对耶律德光称臣时,他也只是派人到开封向耶律德光表示祝贺,仅此而已,再无其他。耶律德光沉不住气了,他知道有很多的人都在看着刘知远。刘知远不服,人心不固,已经有一些蕃镇和后晋的大臣转而逃往后蜀或者南唐了。不能再耽搁。耶律德光决定主动出击。他没有动兵,而是给刘知远送去了一件礼物和一封信。礼物是一支木拐,样式和用料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不过运送的过程中,汉人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契丹兵将都给木拐让路,就好像这支木拐正抓在耶律德光本人的手里。由此可见这的确是一件殊荣。刘知远愉快地接受了礼物,据说当天就开始拄拐。至于那封信,就让刘知远沉默了。他真不知道,原来白痴也是种传染病,耶律德光已经深深地被石氏父子给感染了。在这封信里,耶律德光对刘知远非常亲切,亲切的程度和重视的程度完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儿子知远,你好吗……”刘知远深深地呼吸,再深深地呼吸,信还是稳稳地拿在他的手里,没撕碎,没骂娘,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耶律德光则继续郁闷,他仍旧什么回答都没有得到。他纳闷,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吗?难道在中原,当我的儿子不是件很光荣的事吗?实在不解,他只好再次让人带话给刘知远——你不事南朝,也不事北朝,究竟想干什么?这次他很快就得到了回答,刘知远用行动告诉了他。契丹人在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正月攻入开封,刘知远在当年二月,在山西太原称帝。的确是不事南朝,也不事北朝,大丈夫兵强马壮,何须屈膝他人,更何况异族敌寇!刘知远称帝,留给耶律德光的就只剩下了华山一条路了,那就是立即发兵,把刘知远和太原荡平。而且要快,不然刘知远就会变成一块磁铁,把原本在观望的,和已经投降的后晋所有势力,都从他的身边吸引过去!但是他却不得不佩服刘知远的胆子,要知道,这个时候河北、河南已经完全被契丹控制,关中诸藩镇也已经多数归降,刘知远所在的河东三面受敌,就这样都敢突然称帝!耶律德光惊怒之余,既而非常自信,相信只要他发兵,就一定可以迅速地剿灭刘知远。从而杀一儆百,平定中原。但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杀气腾腾的耶律德光突然间发现他的兵都非常忙,原来他们一直都在作战!这里就要说说契丹兵团的军饷制度了。契丹从来不给军队发饷,出兵打仗就是给士兵们发财的机会,挣多挣少看本事,这种方式按他们自己的行话讲,叫“打草谷”。这次契丹兵团前所未有地深入中原,最富庶的开封不许动,周边市县总可以打一打吧?结果契丹骑兵们每天都四面出动,随意打劫,史书记载中原数百里,财产牲畜被一扫而空。而代价就是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原的老百姓原来比石重贵的正规军强悍得多,多者数万,少亦千百,对他们群起反抗,让契丹兵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等到耶律德光想对刘知远动手时,局面已经不可收拾。审时度势,耶律德光长叹一声,望着刘知远的河东方向,露出了一丝极为复杂诡异的笑容——刘知远,你这算是什么?称皇争霸的人有你这样的吗?我没空答理你了,你又不主动攻击,我们就这样算了吗?也只好就这样算了。你,可真是好运气!当机立断,耶律德光再不留恋,马上撤退。一路之上,契丹皇帝亲自打草谷,也亲身承受了中原百姓的回击。当他走到河北省栾城县境内的一片树林时,突发暴病而死。此地被中原人命名为杀胡林。但无论如何,作为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竭尽全力为本民族争取利益,前后数次亲征南下,为契丹当代取得梦想不到的富贵,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享用不尽的遗产。平心而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只可惜现在契丹人已经绝迹了,不然,他一定会像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努尔哈赤那样被永远地怀念祭祀。千年之后,我们不必再仇恨他了吧。但时光如果能倒流,在那个时代里,我们也会向他全力以赴地扔出板砖,就算没有,也会换成西红柿。耶律德光死后,契丹内部立即分裂。原因与中原局势一样,就是谁来当这个皇帝。而办法也只有一个——就算是为了传统,一番争斗都不可避免。于是契丹军队迅速离开汉地,赶回老家。刘知远顺势起兵,向开封进发。一路上畅通无阻,据后来的《资治通鉴》记载,是真正兵不血刃地进了京城。他的沉静,终于使他成功,让他在一个个关键时刻都等到了最合适的时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益。诚如耶律德光所言,自古称皇争霸,有他这样的吗?耶律德光地下有知,一定会极度郁闷。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中原皇位,居然就像是凭空而落的馅饼,砸到刘知远头上的!但不管怎样,刘知远就是成功了,还无比的顺畅,连反对者都没有!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六月三日,开封,后晋的文武百官列队迎接新的皇帝,从此一个崭新的朝代诞生——后汉。他的第一道命令是,凡受过契丹任命者都不必忧惧,都可原职留任。而且原后晋的支系,上至后晋的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官职不变。反正不管怎样,赵弘殷先生再次回到了禁军里,平安无事,随波逐流。这时,赵匡胤已经二十一岁了。回顾这二十一年,这期间三个朝代彼此更替,五个皇帝你死我活,其中连契丹人都到他家门口到此一游,而赵匡胤居然毫发无伤,这太不容易了,称得上是个奇迹。更加重要的是,连同他的家人,也没有一个人在这些翻天覆地的剧变中死亡——连受伤致残的都没有。这至关重要,不仅对赵匡胤本人,就是对后来的宋朝建国方式,乃至于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强悍得足以在乱世中开天辟地,创立国家的男人,曾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他的亲人死于战乱,或者冻饿至死,再甚者他本人流离失所,备受欺凌,他会变成什么样的性格,习惯于怎样处世?想想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苦大仇深的贫农子弟,他的人生经历,他后来怎样对待他的开国功臣,以及他所创立的明朝的国政制度,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这里我想提醒所有看到这一段落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孩子,那么就请一定给他个差不多的生存环境吧。不必太舒适,更不必怎样的奢华(惯子如杀子,反而不美),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不要在他(或她)的面前时常吵闹,就很好了。至少这个孩子的性格就不会太偏激异常,他就会正常地生长。或许他不会成为赵匡胤,但至少他不会变成朱温。但是赵匡胤在他二十一岁的这一年里,却是不快乐的。生活永远最现实,肚子就像《荷马史诗》里《奥德赛》中所说——永远是个无底洞,人人都为它奔忙劳苦一生。这些年里,赵弘殷先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保持着自己不上不下的禁军官位,维持着一份不厚不薄的中低层薪水,把自己的小家保持在温饱的生存线以上。而且,还给大儿子娶了媳妇。这已经非常不易,极其难能可贵了。但是,随着战乱的不断发生,朝代的彼此更替,尤其是契丹人无情地掠夺,让国家的经济大环境越来越差,赵家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越来越低。何况,这些年来又添了两男两女,这就真正让他力不能支了。那么作为赵家长子的匡胤兄弟得怎么办?还要靠老爹养活吗?他身强力壮,整天游手好闲里出外进,吃得比谁都多,而且连他都开始生娃了,这不是要人命吗?综合种种现实,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出家门,闯出一片天空,就算不能赚出个家大业大,也至少得把自己的一张嘴给带出去,别给家里再添乱。我有些口齿轻薄,而且唠唠叨叨的吗?不,绝对不,赵匡胤当年听到的话远比这难听得多。二十二年之后,当他已经是后周的第一军事强人时,因为城里传言“点检做天子”(而他正是殿前都点检),他很郁闷地回到家,随口发了句牢骚。他妹妹就铁青着脸从厨房里冲出来,举着擀面杖把他抡出家门,并且骂他——大丈夫临大事,是可是否当自决于胸怀,回家里吓唬女人干什么!谁说家里是男人的安乐窝?无论在外面发生了什么,哪怕已经是要出事掉脑袋,你都不能回家来说句话缓缓神减减压——你能做的,只有把苦闷埋在心里,把笑容挂在脸上。让笑容一直存在,直到你的人头被砍下来挂在城墙上示众,笑容都不要产生变化。这才是男人。想想吧,那时赵匡胤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老妹都敢这样对待他,那么他在家里白吃干饭,他受到的嘴脸又是怎样的?初出家门的赵匡胤什么也不懂,干什么也不行,已经饿得在田垄地头偷吃白菜,可他仍然不回家,就都有了答案——家,回不去。一来回去也没他的饭吃;二来他终究是个有脸有皮的大男人,怎能受那个窝囊气!就这样,赵匡胤无可奈何,但也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家门,奔向了他自己的命运。 第二章 冻不死的种子家,一步步地远了,生平第一次离家远行,赵匡胤的心情是怎样的?完全可以想象,他站得很直(绝不愿家人担心?还是不愿在讨厌的人面前最后一次丢脸?),在家人的目送下,很快地他的背影就消失了。我无端地想象,赵匡胤也会回一次头,没走多远,他就会站下,向来路张望。可他已经什么都再看不见。他的家在开封城里,千家万户,陌巷勾连,十几步几十步之外,他的家就会被别人的家遮挡。他看不见自己的家了。那就走吧,他紧了紧背上的包袱,从此上路。第一站,南下随州,去投靠他父亲的好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董宗本为一方之长,什么地方安插不下一个人?于是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开始工作了。他那时的理想是什么?想在董宗本的手下做多久?工作的目的是按月给家里寄钱?还是想尽快地在随州打下根基,把妻儿接到身边来?这些都已经无法考证了。就连他当时具体负责什么工作,都查无实据。但是完全可以想象,高大强健,仪表堂堂,又开朗大度的赵匡胤是广受欢迎的。尤其是他一直生活在当时北方最大的都城之中,无论是洛阳,还是开封,都远远不是小小的随州可比,多年养成的大都市气质,哪怕仅仅凭借一些有意无意间流露出来的生活习惯,都会让他人人注目,鹤立鸡群。但是,麻烦也因此而来了,他抢了别人的风头。一个本来人人注目,鹤立鸡群的人备感屈辱,这个人就是本地的第一公子,随州刺史董宗本先生的儿子董遵海。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出赵匡胤身上的一些特质,和这些特质在人世间的无可奈何。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这些平凡人的身边就有些很奇异的人。这些人走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大家喝酒,总会想起他;有什么礼品券之类的好处,也会分给他一些。可是仔细想来,这些人却一直没为我们做过什么,他们本身,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于是大家私下里一想,就觉得这种人不怎么样,于是决定疏远他们,再不答理。可是奇怪的是,就算心里已经下了决定,但是只要一见了面,还是会不由自主和他们笑,闹,打成一片,把以前的成见扔到九霄云外。这就是魅力,没法解释,没法复制,没有的人没法强求,拥有的人却挥之不去,最没道理可讲的东西。有些人仅凭着这种特质,就会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而这还只是初层次低阶段的,一旦这种魅力上升了品味,和不同凡响的外貌,非同一般的能力结合起来,那就真正的不得了了,会使人一见倾心,为之死心塌地吃苦卖命,直到自己死了,还会嘴角含笑,觉得一生都值了。不幸的是,赵匡胤就有这种特质。而这种特质说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会让他随时随地的与众不同,也能让他每时每刻地显头露脸,招人嫉恨。被抢了风头董公子恨透了赵匡胤,有赵匡胤在随州简直让他寝食难安。说起来也难怪他,像他这种衣食无忧的高干子弟,每天最重要的事不就是些“精神境界”的追求吗?于是,在他的大力干扰之下,赵匡胤只在随州待了半年,就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 第二站,复州(今湖北天门市),这次他是去投奔父亲以前的老部下王彦超。此人身膺武职,是防御史。赵匡胤受够了文官的气,想着在武将的手下总能痛快些了吧?结果非常痛快,王彦超请他吃了一顿饭,在饭局上连连呼酒,主客尽欢,最后的一道菜是一个托盘,上有铜钱N贯,赵匡胤被直接打发上路走人。真是痛快。走出复州,赵匡胤在城外无边的野地里停了下来。四顾茫茫,还要去哪里?他的腿脚仍旧充满了力量,随时可以再走很远,可问题是为什么连到了两处,都被人拒之门外?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吗?还是这种投亲靠友的方法本身就是错的?赵匡胤觉得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不然他心里没底,只怕再走八处,结果还是一样的。赵匡胤想了多久没法考证,想清楚了没有,外人也没法推敲,反正他再没去父亲的其他朋友那里丢人现眼。他记得自己是赵家的长子,也记得自己的祖先世代为官,好容易才积攒下来的这点人脉关系,千万别毁在自己的手里,从此变成笑柄。但是,很快最初的那个难题就又找到了他——他的肚子。人一天得吃三顿饭,他太年轻了,正处于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代,而且还如此的强壮(听说身体越好的人越不经饿,困难年代先饿死的都是最棒的小伙子),让他怎么办?可以想象,他最初从家里带不出来多少钱,在董宗本那儿半年,也弄不到多少盘缠,而王彦超的N贯铜钱经过精打细算,大概能够他走出复州,不会饿死在王彦超的地盘上。于是,在宋史中,以及宋人的历代笔记中,就留传下来了这样的记载:比如某位和尚正睡午觉,突然做梦,梦见一条金龙从天而降,正落在他种的白菜地里。这条龙落地之后的行为非常古怪,很不符合人们印象中的神物形象,它居然马上张口大嚼,把好几垄的白菜一扫而空。和尚被吓醒了(估计是心疼他的大白菜),马上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一条大汉蹲在白菜地里,好多的白菜都不见了,而该大汉像个超级菜虫子,看见来人了都没反应,还是蹲在那里继续大嚼,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又比如,赵匡胤行路劳累,无处栖身,只好躺在野外的大树下,而树不移荫,始终为他遮着阴凉。再比如……这样的事很多,零零碎碎的综合起来也都一个意思。值得一说的,是赵匡胤穷极无聊,开始了赌博。只不过惨了点,他先是赢大了,然后就全赔了——他忘了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人赌,赢得多了还不收手(没钱啊,估计赢一点心里就想着又能多吃顿饱的,结果就利令智昏了),那么结果就一定是得运动一番。很不巧,那天赵匡胤竞技状态不佳,被人围攻痛扁了一顿。这样的事一件接着一件,不断地打击着赵匡胤的肉体,更不断地摧残着他的心灵。他在不断地挣扎,要在这个乱世里凭着自己本身之力活下去,可是路在哪里,却一片茫然,越来越是茫然。请注意,这时他只是赵匡胤,还远远不是宋太祖,他只不过是一个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第一次出门求生,至此已经举目无亲,求靠无门。换你,你会怎么样?而赵匡胤没有沉沦。困境,让他看到了真正的自我。一个人能够明白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行进在险恶冷漠的陌生世界里的赵匡胤,有一天面对初升的太阳,突然间豪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上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诗,很平常,并无多少文采。但歌咏言,诗言志,看诗要看其中的气象(穷究词句,为一、二字搔首终日,推敲不停,乃腐儒酸丁也!)。赵匡胤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的蓬勃激昂。他决定了,要重新北返,回到他的故乡。只有北方,那个已经变得更乱的世界里才有他发挥的空间。这时,距赵匡胤离家已经有两年了,他可以说混得很矬,如果那时候他能有张照片留念的话,想必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目光炯炯的英悍青年。无须嘲笑,说实话,我非常的欣赏这副模样的赵匡胤,甚至为他自豪。为什么?想想看,他为什么会落破到如此地步?是他没有能力?还是他运气不好?都不是。最大的原因是他坚持原则,一定要按自己的理想去活,才让他穷困狼狈。有一个外国的汉学家曾经说过,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儒者,一个佛教徒,还有一个强盗。中国人在正常的生活中,都有变成儒者,或者崇尚儒者的趋向;而意气消沉,或者梦想更大富贵时,佛教徒的影子又会笼罩他们的心灵;到了山穷水尽时,就都会变成强盗。这一点无须讳言,几千年以来我们就是这么活的,而且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强盗的行径是如此的浪漫和理想。如果列举我们的偶像的话,梁山上的哥哥们都会名列前茅。赵匡胤在这两年中,每时每刻都可能变成强盗。而凭他的个人素质,在这个乱得没有王法的年代里,当个强盗一定非常优秀(世所公认,赵匡胤是中国历代所有皇帝中,个人击技最强悍者),他本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但是他坚持了下来,信念就像是一颗过了冬的种子,寒冷没有夺去它的生命,就注定了它破土而出时,会更加的茁壮。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就像刘知远的帝位绝不是凭空而落。赵匡胤之所以能成为宋太祖,而不是朱温,他创立的朝代文华风流、宁温和不酷厉,从他最初的坚持中,这些就都已经注定了。一路向北,归心似箭。赵匡胤却不知道他已经晚了。至少晚了整整一年。一年前,就在他离开董宗本,去投奔王彦超时,他的家乡就又一次天翻地覆。皇帝又死了,刚刚登基做了一年皇帝的刘知远突然得病死了,即位的是他十八岁的次子刘承佑,这已经是当时刘氏家族里最好的选择了,但仍旧没法稳定局势。马上有人反叛,河中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三大重镇联合谋反,新登极的皇帝立即接受考验。但让人惊奇的是,接到这样的挑战书,年轻的皇帝坐在金殿之上居然哈欠连天(绝对属实,不敢杜撰)。这真是个奇异的现象,朝臣们不由得交头接耳,就连官场老油条冯道都摸不着头脑。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有三点。第一,陛下已经成竹在胸,所以对反叛的蠢人们不屑一顾(这太好了,意味着他们也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不必战战兢兢,整天坐班侍候);第二,可以看出陛下虽然年轻,却是位深藏不露,举重若轻的高人(这更加可喜可贺,哪怕他现在并没有马上想出平叛良方都无所谓,因为素质决定一切);第三,就有些不妙了,十八岁的青年精神委靡不振,难道是少年天子爱风流,他已经风流过度了吗?刚刚成年的刘承佑高坐在皇帝宝座上,就这样承受着下面的窃窃私语,和好多双暧昧的目光,他只能苦笑,没法解释。他每天晚上都彻夜失眠,让他拿什么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抖搂精神,震慑群臣?

后记

但不管怎样,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那个夜晚还是过去了,时间……继续流动,不以任何人的死亡而稍微停顿。赵匡胤死,赵光义即位,天下第一富贵权柄骤然转接,但一切波澜不惊。在《宋史》的记载中,明确地记录着“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就是这样的简单,赵匡胤死了,他的二弟赵光义即皇帝位,其间没有任何的蹊跷、谜团,更没有任何人有过什么异议,或者不寻常的举动。因为,紧接着就是“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之后,“群臣表请听政”,而赵光义“不许”,“宰相薛居正等固请”,赵光义才勉强同意——“乃许”,并在即日起,“移御长春殿”。他是合理合法的皇帝了。对于赵匡胤,人世间给他最后的一点印迹是“群臣谒见万岁殿之东楹,号恸殒绝。”只是一片哭声而已。紧接着就是商量怎样埋葬他了,而那极其的简单,在中国都执行了上千年,是一整套完整的、规范的专流程作业了,真是再容易不过。给赵匡胤定庙号,“太祖”,无论如何,谁也没法否认是他亲手开创了宋朝;给他定谥号,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宋史》中给他的盖棺定论是——“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以上文字,取自《宋史•太祖本纪》,看着像是极力在为赵匡胤歌功颂德,可是古人文笔精妙,尤其是此文为元朝人所撰,是好是坏,褒贬之间要细细地玩味。比如“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只说了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武功大治则一点不提。这说来似乎也无可厚非,谁让宋朝在武功上一败涂地呢?而宋朝的朝政制度,尤其是军事制度,绝大部分都由赵匡胤一手创立的,并且一以贯之,三百年不变。以元朝人的胜利者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似乎已经非常的厚道了。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但已无须细辩了,赵匡胤的一生,笔者已经勉运拙笔,恭录于上了,其中的是非曲折,伟岸卑微,相信一切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因此而有了一个明暗参半,但又宽容博爱的赵匡胤。这就足够了。至于他的千秋功罪,是否给宋朝打下了积贫积弱的底子,却没法盖棺定论。因为他的生命是被突然终结的,宋朝的国运、权柄,它的施政纲领,也是突然间拐了弯的,这甚至带动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跟着一起滑向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境地。而这些,都随着赵匡胤的突然死亡拉开了序幕。如果他不死,如果他还能再多活几年,事情还会是这样的吗?这是一个绝望中的猜想,注定了没有答案……在当时,也没有任何人能预知到这些。每个人都争着擦干了眼泪,向新一任的皇帝聚拢,去进行下一轮的权力游戏。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一日之后,赵匡胤冰冷的尸体躺在棺柩里,被孤零零地安置在皇宫的一个角落,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四月二十七日,他才被运往洛阳,葬入由他本人选定的陵墓里。他死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当他落葬入土为安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春满人间,柳絮纷飞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只能取这个名字——如果这是宋史。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掺半的。也许就任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时,它们就已经是些谎言。为了皇权的尊严,为了统治的需要,或者儒家所说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历代写史的人,把曾经的真相,隐藏任明暗交界的角落里,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如果〕……尤其是宋史。宋朝盛产太多的〔君子〕,随时定性别人是小人,无耻到根据需要篡改事实,甚至人身攻击……一切都太不可信了。更何况,我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我个人的所谓发现和见解。所以,只能叫这个名字了。

编辑推荐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使一部长达三百年的皇皇宋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全景再现中国最绚丽王朝的盛开与谢幕白话正说大宋帝国三百年兴衰历程掀起2008大宋王朝热 《如果这是宋史》——已经打开全新宋史白话正说全本宋朝大历史,揭示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名人推荐

作者细腻的文笔 缜密的构思 却再现了那远古的奇迹……    北大历史系  梅子仁 天涯煮酒论史板块超一流作品,作者观点手法文采都落落不俗,将枯燥的历史写的引人入胜,并赋予各个历史人物新的、鲜活的形象。    天涯推荐 易宏生单看起来,《明》很热闹,很有趣,但内里的厚度和古今的通脱与《宋》比起来,就逊色了。本来觉得,《明》的语言很睿智、很现代、很生动、很幽默了,但看过《宋》再回头读,就觉得口味薄了不少。在叙述事件和人物方面,《宋》经纬细腻、点面成辉、逻辑缜密、眼光深邃。语言上风趣但不流于油滑,深沉与轻灵兼而有之,但没有滞涩和轻浮。可以感觉到贯通古今的悟力,史料庞杂繁复但有据有序,引用和表述就普及而言也算得比较严谨了!叙事技巧方面,尽管个别处锋芒毕露,但也算得非常成熟了! 只是这书出得比《明》晚些,所以很多人带着《明》的阅读惯性草草比量,以至于觉得读着不舒服。其实仔细想想,抛开习惯和先入为主的偏见,两套书各自随便挑上100页读下来,看看那套书在你的记忆里,留下的人和事更多、更细、更生动立体,乃至大的历史轮廓和色彩更丰富而且清晰!还有就是那些俏皮叙述。    当当网资深评论员   何应中                                      这本书简直是精彩绝伦!自从《明朝那些事儿》红了以后,一大批草根说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统统打着《明朝》的旗号,起初以为这本书也不过如此,也是模仿之作,看了以后,拍案叫绝!作者的风格和当年明月很不同,写的更之爽快,以一种淋漓尽致的风格去诠释北宋的历史。如果你喜欢明朝那些儿事,这本书一定不可错过!    卓越亚马逊资深评论员   单若水《如果这是宋史》堪称白话中的经典!内容丰富,前后贯穿性强,看过之后久久不肯放手,回味无穷。看来作者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专研宋史了,因为我觉得这个作者写历史的角度很特别,实实在在才是宋史。    宋史研究员   程 琛千头万绪的仁宗朝,梳理下来真不容易。流云兄善于把同样一件事情以不同角度观看得出的迥然不同的观象,读者在其中体验过山车一样的快感,使行文张力十足。我很喜欢。    新浪网推荐   魏 淼 同类的书总免不了相比,可以这样说,当年明月的书消遣性强,流畅的书写至少保证你一天扫一本,而这本则书卷味相当浓郁,文笔生动有趣,但这种有趣比较含蓄,不象明月那样直白煽情肆意渲泻,而是需要你仔细体会,然后会心一笑,所以你恐怕一个星期才可以看完一本,同样的价钱,显然比明月的书那是更值。 比明月更好的一个地方,是本书懂得勾勒每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氛围,让你能够知道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大体是怎样的,而这在明月的历史叙述中,基本告缺。而我从此书中最大的收益也就在此,一下子入门了宋初纷繁的乱世。之前凭自己,是怎样看也看不透。 至于缺点,如果作者能够对一些小事的史料更加仔细辨析,那就更好看了。    今晚报推荐   舒非珂这本书的文笔十分优美,不仅详细地写出来大宋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令人百读不厌,在下力捧。    腾讯网推荐   汤加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果这是宋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很难想象吧,宋钦宗的皇位得到的还真是,异常容易;宋徽宗的太上皇位得来的那是一个爽快啊。
      
      不得不赞叹这两位的奇葩才能,徽宗兄,没有那个能力就别揽个瓷器活,龙生九子,是有差别的,你哥行,不代表你也行。国家不是让你和六贼来玩的。
      
      宋钦宗估计是历代皇帝中,最不愿意从老子手中接过玉玺的吧,摊上那么个亲爹,真是大坑。
      
      作者的废话真的好多啊。
      
  •     宋神宗走了,留下了年幼的赵煦。
      
      奈何年幼,高太后出来干涉朝政,否定儿子的一切,夺取孙子的政权。是否古代女人都太蠢?不懂装懂,新党下台,司马光回朝。
      好在虎父无犬子,哲宗长大,任用执着强硬的章惇为首相。宋史里,章惇名列奸臣传,好在后世人没有那么愚蠢,没有冤枉了这一位富有远见、无私无畏、忠于职守的宰相。
      
      宋史: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英年早逝,政治抱负还未实现,他年轻,锋锐,上进,但是生命终止在24岁。
  •     “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但是没有流血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如果,当时的宋神宗有太祖那样的果敢决断,那么王安石也不会哀叹“天下事只从得四五分也好”。
      
      熙宁变法最终破产,你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说,那是封建体制决定的,那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导致的。可是很多事情的结局,往往和很多主观的因素紧密相连。王荆公,若能知人善任,亦或是抱着流血的觉悟,强势推行,亦或是笼络人心,团结敌人,是不是能收得那四五分的天下事呢?天子和宰相的性格里面,为什么就少了那一点,一战到底的血性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的历史继续前进着,最后的那一根稻草也就在眼前。只是物是人非,王荆公,在另外一个世界,愿不在有争吵,只有窗边那皎洁的明月。
  •     一场神奇的风,就全歼了契丹的全部精锐。
      而大宋,忙着收拾内乱---贝州城,为什么不趁机毁掉檀渊之盟,把燕云十六州给夺回来呢?也许老天爷开眼,就是一场风的事情。
      庆历改革,为何半途而废?朋党之争从此一直在宋史中成为后人解读的关键字。不知是要感叹范仲淹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君子欧阳修他们,还是要郁闷碰到神一样的对手夏竦小人,亦或是指责这因循守旧的时代?
      
      这一卷中,狄青终于成为了那个时代里黑夜中最亮的星。“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兵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至阙下”。想来自古战场都只是属于英雄的。
      
      作者把赵祯的人生归纳成:
      1. 他是个不知道身在苦难中的孩子
      2. 他不知道自己活在繁华幸福中
      
      历经42年的风霜雪雨,身处世间最诡诈机变的权利漩涡中心,作为一个守城之君,足够了。
      
      另外真心觉得赵祯是个懂得爱情的帝王,如果不是天命注定,也许他可以有一个很爱很爱的妻子,白首偕老,尽享天伦。但是,总是有那么多的但是,帝王的爱,不是他自己的,是全天下的。你说上天对他不公,没有给他留下血脉,我却希望事实是,没有真爱何谈子嗣。
      
      幸运的是宋英宗,不过对他实在没话说,贱人的评价足够。
      
      
  •     重新梳理下,看我还记住哪些。
      1.
      托电视剧的福,宋朝诸多皇帝中,除了宋太祖,估计就宋仁宗的知名度最高,何解?因为他是狸猫换太子的正主。不过历史文献和编剧们的创意剧本可不是一回事。
      
      2.
      范仲淹的三次被贬,然后在王曾的教诲:“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中,悠悠然度过了知晓天命之年
      
      3.
      三川口之战,宋史留下了刘平、石元孙、郭遵,后世人记住了宋人的民族气节。
      好水川之战,任福的呐喊在回荡,“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麟、府州之战,张亢,张岊终于给宋人带来了久违的胜利(这一战表示之前真不知道)
      三次战役,尽管都是囫囵吞枣的读完了,但那些英雄的名字我记住了,他们为国尽忠,不贪生怕死,纵然打了败仗,也无损威名;还有这边塞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4.
      蒙古人的评价
      “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为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
      
  •     作者的一个评价,个人觉得还是很中肯的。
      赵匡胤为宋朝打下了江山,赵光义给宋朝定下了格调(从他起,向外扩张不可能),赵恒给宋朝定下了味道(从他之后,那是既繁华又萎靡的文人天堂)。
      
      赵光义,带着他的浪漫主义理想,尽情的把他大哥留下的遗产挥霍无度,留下一堆烂摊子给了他的三儿子。
      
      赵恒,尽管很能赚钱(咸平之治),但是也灰常的能花钱呐。临了了,搞了个“封禅”。
      ......将以欺上天,则上天不可欺;将以愚下民,则下民不可愚;将以惑后世,则后世必不信!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一个当过逃兵的老爹,果然基因遗传,儿子也是个逃兵;有一个迷信的父亲,儿子更是受封天书。那么多可以一统江山,打飞契丹的机会,就无数次的被这两父子,从眼前给放过。
      
      就算,哀叹多少次,后世之人也无能为力,只求心存警惕,再不做檀渊之盟后的宋人。
  •     如果这是宋史,中国这一段历史,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开始。
      就这样离家出走的赵匡胤,在乱世的背景下,成为了一代帝王。
      
      小时候对宋的印象,可能只有包青天和杨家将了,还有永远一直伴随出现的契丹,仿佛谈宋必有辽。只是没想到,一个军人出身的皇帝,他的皇朝军事力量在未来居然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看完赵匡胤这一段开国史,从黄袍加身,到魂归洛阳,就像柴荣一样,他不停地战争,不停地统一,但是最后却落得一个“烛光斧影”的结局。我真的不能释怀啊,至少在本人心中,是仅次于汉武大帝,和天可汗李世民的存在,怎么就能死得这么不明不白,让后世的我们如此纠结,各种猜想。
      
      你说他欺负女人孩子,夺了后周江山也罢,你说他假仁假义,杯酒释兵权也罢,但是他就是没有斩草除根,那一丝仁慈,就算是装的,也比朱元璋,那个杀人魔头,品级高了N倍。
      
      如果,如果没有“烛光斧影”,在位的时间不是17年,而是27年,37年...你说还会有契丹,还会有辽吗;你说,岳飞会那边憋屈吗;你说,李煜会不会活得久点,留下更多的绝美的词句呢?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就是这么匆匆的走了,如果历史不能给他一个合理的离去,那我情愿相信,就是他的二弟,眼红了哥哥的皇位,所以,所以,那一段历史,是宋辽的,而不是宋。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真的能够穿越,我想去那个乱世,见证这位帝王。
  •      作者的历史功力太浅了,虞云国的细说宋朝别对秒这个,但是那个很容易不走神就跟不上节奏;这个基本上不知道在那里嘀咕的啥。没有主线,构图混乱。
       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写的啥,主线模糊,云来雾去的。
      
      
  •     1.情节看起来不累,剥离了一些跟意图不想相关的部分,因为单一,所以简单。
      2.语言看起来太啰嗦,所以这套书居然有7本。
      3.相比其他的正统叙述,更吸引人。
      4.当然,想了解历史,光看这类书终究是不可的,因为我局的本书的个人观点带点情绪。
      5.看得悲屈啊,不管发生什么事,总想问一句“你们到底搞什么飞机?”
  •     第二部看完还是胸闷,输了郁闷,赢了更郁闷。死活到不了开封、到不了黄河,不到黄河就死心。牛人崩殂、鸟人得志,中兴的历史,横看像悲剧、竖看像闹剧,虐心、拧巴。这样的皇朝还是早点被收拾了吧。
      无论正史还是戏说历史,看一个朝代要看盛世,为其沸腾,自嗨强身;也要看这个朝代新陈代谢到的临界点,为其走向皱眉,尽管走向已了然;还要看这朝代的必衰、消亡,接下来开始第三部大结局。
  •     对待历史不能秉承客观,我怀疑作者是王安石转世,可惜他无论文笔和心胸都不如他的神。另外每每先是故弄玄虚神人出世,却不表是谁,然后说不定在哪里一笔带过,而且通篇如此,用几次算是画龙点睛,用多了就是画蛇添足。不忍折磨,只看了一半。尤其后一半极有宋文党风范,作者在无所不用其极的为新党歌功颂德的时候,其实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那最迷离混乱中的一份子,说白了,陷的太深,梦回宋朝了。反正是挺浪费精力的作品。一本好的历史读物,是让每一位读者自己去思考对错,生动有趣,脉络清晰,没有故弄玄虚,最主要的是客观,尽少量的参杂个人情绪,尤其是别拿今人去衡量古人。白花了128大元,擦屁股都闲纸太硬。
  •     发现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把这本书和《明朝那些事儿》做比较,可见这两书的相似程度。
      读过《如果这是宋史》,说实话,很失望。正如有网友说过的,《明朝》读起来就放不下,这一部则随时可以放下,只是因为要读完一部书的自觉才不断接下去读。
      
      首先,作者真的是很喜欢卖关子、留扣子,结果到后文又一笔带过。作者写这本书时也是一段一段地更新,不是整块时间成系统的写作,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
      
      然后,作者的语言确实很亲民很口语化,夹杂了不少东北土语。特别是逐字顿号的试图说服人的句式,很不讨喜。
      
      最大的问题。我喜欢《明朝》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字里行间透出的学术谦逊气质。虽然于历史有所发明,但皆未下定论。这本书则不然,嬉笑怒骂,有对伟大领袖的敬仰,有对同行学者的贬斥,都很不可取。
      
      ————————————————————————
      
      有书友说,你看着不好就自己写一本啊。
      持此观点者,恕不与讨论。
      
      
  •     他怎么和英明神武的赵匡胤比较呢.
      书里也说了,赵匡胤近乎神兵天降,十多年戎马征战换的一身功勋最后为皇.
      赵广义是他的弟弟啊.
      书里也没有说别的,但是,赵匡胤对这个弟弟,怕是忍让又宠信.
      赵普都输给了他.
      
      被哥哥罩着的人,狼子野心.
      为了自己想要的杀伐决断毫不手软.一时间朝堂洗牌,他已是皇上.
      
      我这会看到他出兵征战,被袭击然后然后扔下士兵自己连忙潜逃.
      我都要笑出声来.
      你不是你哥哥,你不是夜半率兵爬过天险涉过湍流的你哥哥,你不是带兵近二十年几乎没有输过的你哥哥,你不是皱皱眉头天下都要为之惶恐的你哥哥,你身上没有皇者的气派,全是小家子气.
      朝堂上文武偏颇,边关战乱你又扔下士兵逃跑.
      你有多可笑,就连这些士兵,都是你哥哥亲手所训,他们的战斗力他们的爆发力他们临战的疯狂,全是你哥哥手里带出来的.
      你带着这些士兵,毫无作战能力,毫无指挥能力,完事还跑了!
  •     这本书两天就看完了,小说有点像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虽然我没看多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书的简介上写本书是模仿之作。的确用这种方式书写历史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加入了作者本身的理解让人感觉更加的富有人情味,读来也不那么晦涩了。历史本来就是很精彩的, 尤其是上层的那些政治斗争,真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读来有惊心动魄之感,《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篇说的是赵匡胤由一个小的士卒慢慢黄袍加身,最终大体上统一了中国,最后其弟赵光义继位。其实主要说的是五代的故事,总是很好奇,在中国历史上那么长统一的时间,短短时间,换了五朝的五代史怎么回事。看完之后才了解到,那时人们都相信一点“王侯将信,非有种也。”因而相互攻伐,至死方休。赵匡胤其人表面仁义,不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总算不用担心被倒算,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支持他的原因吧,要不是柴荣死得早,估计他当皇帝也没有那个机会。命运总是弄人,但人可以追赶,超越,甚至转变方向。
  •      读流云《如果这是宋史》是偶然的发现。从2007年开始至2013年春节后大结局上演,从最初的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到其新浪博客,他写了近六年,我也跟读了四年有余。全书共分十卷,洋洋300万言。六载光阴,只做一件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为草根,亦使人肃然敬之。
       该书时间跨度从赵匡胤21岁时离家出走至文天祥慷慨赴死,前后共300余年,虽名为宋史,但其实是包含了一部宋史、一部辽史、一部金史、一部西夏史、半部五代史和半部蒙古史。
       距读完全部连载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刚读完时心中即想应该写点东西,既抒发心中所感,亦为自己这几年的跟读做一个注解。但无奈惰性实乃人之大敌,而工作辛劳、归家后身心俱疲亦为借口,故一拖再拖。直至近日,实感心中所思郁结于心,不吐不为快,才终于坐定凝神,诉诸笔端。
       初读完宋史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我泱泱中华亡矣,国人第一次全地域、全种族地被置于异族统治之下,从此成为蛮族治下之奴隶,“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陆秀夫崖山一跳映衬的是我华夏正朔背影远去的悲壮和痛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唱出的是我华夏士人可杀而不可辱的尊严与气魄!顾亭林言“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则宋亡元兴,则实为我中华第一次之“亡天下”也。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何以至亡天下哉?”回顾前史,我华夏亦曾有过华夷冲突甚至外族入侵之时,尤其是二晋南北朝,五胡迭次入主中原,但我华夏正朔却从未间断,终至隋唐复兴为盛世。何以此次却全境沦陷于异族铁蹄之下?高天流云本书多为谈叙“人”、“事”,但却在本书结尾就此问题做了一个简要之总结。他认为,此皆肇始于赵宋开国初赵匡胤、赵普所定之“强杆弱枝、崇文抑武”之国策。而此又因其对唐中后期藩镇割据,视皇室权威如草芥;五代武人横行,政权更迭如同儿戏之印象过于深刻之顾(而此种状况亦有其深切之历史原因,笔者最崇拜的史学大家、人称“史魂”的陈寅恪先生在此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就此有精辟探讨)。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有了传说中的“不杀士大夫”之誓碑,宋朝成了文官之天堂,而武将之地位则降至历史最低,以致武力不振,外辱连连,有宋一朝成了我中华最不尚武之时代。但“武人亡国,民族血气不衰,国内互斩,终究能产生一代雄主;文人亡国,就如赵宋一般,民族气节丧尽,再无尚武之风,随便哪一个异族,强如蒙、金,次者契丹,更有甚者,连一介区区党项,都能让堂堂中原狼狈不堪”。正由此故,有人将赵匡胤视为我中华民族之历史罪人,然此为以现时标准苛求古人,非治史之正确态度。因其此举亦是为赵宋江山计,本无可厚非也。至少,赵宋国祚之绵长,却是自两汉以降之最。但是,赵宋之此国策影响之深远、后果之严重却是超出赵匡胤之想象的,不仅是全民族之沦为亡国奴,更为严重的是——笔者认为——全民族精神之蜕变。笔者曾在之前《由吕思勉《白话本国史》谈中国人之精神》一文中就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一方面,是文官们风花雪月、纸醉金迷、腐化堕落,并充分利用了“不杀士大夫”之惯例带来的“言者无罪”,内讧扯淡,功夫一流;另一方面,是武官们简直都成了打仗之门外汉,少数武官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始终生活在文官压制之下。当读到岳武穆惨死风波亭,赵宋王朝放弃最后一丝复兴之希望时,笔者痛心疾首之余,又不禁心生“此等政权若不亡息,简直是没有天理”之感叹。国运既不振,则民族血气亦随之低下,读一部宋史,笔者往往感叹汉奸何其多哉,赵宋之亡固是由于外族凶猛,但此等内贼亦“居功甚伟”矣。
       但若认为有宋一朝积贫积弱、全无是处则更是失于偏颇。至少,宋朝创造了中国古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据称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发达之朝代。华贵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精美如五大名窑之瓷器即为此最直观之反映。整个宋朝的大多数时间里国家生产富足、人口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生为一个宋朝的武将或政治家是不幸的,但生于宋朝的文人和平民百姓却又是幸运的。当有人问起著名的记者、企业史作家吴晓波先生,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愿意生活在中国古代的那个朝代时,他答曰“宋朝”,也许正是这个缘故。
       然物质上之富足与政治上、军事上之成功,乃至民族之命运并无必然联系。若姑妄用数学语言表述之,盖社会进程乃是由诸多变量构成之复杂函数,物质仅为该函数变量之一耳,因此二者之间并无简单之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反,我们却能从历史中发现不乏二者之间反向之例子。一个在物质上达到顶点之政权却在政治上走到了尽头,譬若赵宋,若古罗马。而最近大热之法国政治作家托克维尔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亦提出“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之问题。
       明朝万历年间的思想家、哲学家李贽曾在历史观问题上提出过“文”与“质”的关系,颇有意思,可参考之。在他看来,一代人君若专注于“文”而使之臻于极致,则已经开了祸乱之基;反之,息乱创业之君,则专注于“质”,只求使百姓免于饥寒而不去顾及是否粗粝。这是一种认为文化与生活水平和国家安全不能相容的看法,可谓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正由于此,一个“文极”的王朝(如赵宋)往往为一个单纯的新生力量(如蒙元)所接替。盖“文极”则国家社会经济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超过了文官制度呆板的管制力量,以致“上下否隔,中外暌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语)。
       前文所述皆是从大政国策之角度谈宋朝“亡天下”之理。接下来,我们不妨赶一下时髦,从“技术的角度”就此问题再作分析。国史大家钱穆先生曾言,中国传统的史学有重“人事”,轻“制度”之偏。一部《二十四史》,“纪”与“传”占了篇幅的绝大多数,制度、社会、经济等只片段反映于“志”之中。梁任公言“二十四史,二十四姓之家谱耳”,虽失之偏颇,亦不无道理也。
       先是宋代之兵制。钱穆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言“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之兵制了”。宋代拥有一支最为庞大的职业军人队伍,号称“八十万禁军”(北宋后期甚至超过八十万,也只有物质经济发达如宋朝才能供养得起如此庞大数字之职业军人),然军队之战斗力却实在不敢恭维。“靖康之变”前,金兵大敌当前,宋兵前往保护黄河渡桥,“士兵们好不容易攀上马背,却两手紧抱着马鞍,不敢放开”(柏杨《中国人史纲》)。有兵如此犹如无兵。这还是禁军,至于由禁军挑剩下之兵构成的地方上之厢军就更可想而知了。而在与西夏的长期的战争中训练出来的号称“百炼西军”竟在北宋末“联金灭辽”时,面对耶律大石率领的辽国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后又在与金兵的“富平之战”把家底全部输光,完全丧失恢复中原的资本。何哉?制度使然也。宋朝为防止武将专兵,兵将调拨皆临时为之,以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且于武将之上,又置文官统御之。而军队分布内重而外轻,宋朝无养马良场进而缺少战马,燕云十六州之丧失使边关无险可守,首都汴梁地处平原,一马平川,难以守御亦为军事上客观之劣势也。然岳飞所创之背嵬军战力却极强,即便面临金兵,亦无不以一当十,犹“汉之虎贲、唐之玄甲”,令人刮目相看。然此为私兵,特殊历史条件之产物。但亦由此可见我中原民族非不善战,兵之能战与否,乃是与制度息息相关也。
       再说宋代之政治制度。赵宋极重科举制度,每年开科取士,进士者以百数,且不像汉、唐有官员见习培养之制度,考中进士直接分配官职做。钱穆言宋之后中国进入“白衣社会”云。而宋代官僚队伍之庞大,亦为中国历朝之最也,以致冗员繁多、政府运作效率低下。且官职设置复杂,互相掣肘,而此亦为赵宋皇室之所望也,因互相掣肘则无权相也,已无手握重兵之武将,而又无权相则皇权及赵宋社稷有保障矣(但南宋却是权相迭出,先是秦桧、然后有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值得注意的是史弥远,此人因鼎立支持理学,最终在《宋史》中竟能免于列身《奸臣传》,而王安石变法集团的骨干,则除了王安石本人外皆无一幸免被列为“奸臣”,理学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前朝历来监督皇权之谏官,到宋朝时由于制度之转变,反变成了监督政府与相权之工具,以致宰相们在位上,即如履薄冰,时刻面临极大之舆论压力,动辄辞呈下野,更遑论推行改革了。性情坚毅执拗、人格完美无暇如王荆公,即便有神宗皇帝鼎立支持,亦不免两次罢相、改革最终流于失败,以致有人认为此次改革实际上是加速了北宋之灭亡。可见,不但是兵制,北宋之政治制度亦是比较糟糕的。而从制度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皇室历来防内重于防外,终至虽免于“亡国”却陷于更痛楚之“亡天下”。
       以上是笔者读宋史后有感而发,姑妄浅薄之言。余秋雨有言,“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然笔者读史则纯为个人趣向,视从文史中汲取知识与见解为至趣。想若抱着此种态度,则读厚重、深沉之国史亦不为轻松愉悦之快事哉?最后将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之前言与大家分享: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历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降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倭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     最初是在天涯煮酒里,一字一句的追过这个贴。
      
      宋,无疑是我推崇最深的时代,在风雨飘渺垂垂欲坠之中开出最璀璨的一株花颜。言必称汉唐的,只是羡慕那所谓的大国雄风,宋才是中华文化巅峰造极的时代,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有机会改变整个国民精神的时代。遗憾的是,冷兵器时期,往往经济文化昌明一方不一定能主宰战争的结局。而战争的结果,总是充满随机。
      
      读史的乐趣在于,一样的历史,在千百人眼中有千百种面孔。但读史的伤心之处更甚,那就是已经知道既定的结局。
      
      想到最终的结局,就觉得再好的铺陈都是镜花水月。正如那句词,原来是姹紫嫣红,在口中都成空。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宋之后的历史,读来读去都是一股拨开血皮,烂到骨髓的腐朽气息,透着欺世媚俗,毫无风骨的卑躬屈膝。所以,亡国这种事,一旦出现,影响绝不是简单重建一个那么简单的事情。对后世百年的心态摧毁是不可预计的后果。
      
      曾有人说,盛唐要去看今日本,全明要看今南韩,民国看台湾,WenG后看大陆。
      
      我辈尚在被阉割的文化中被教育。待到成熟时,回首过往峥嵘时代,只能暗暗反思,自悔不已。
  •     估计是审美疲劳吧,反正读着读着就觉得糊了。人物太多,事儿太多,皇帝太多,打仗太多,有点消化不良了。
      
      北宋时代的还能记得一些大事记,南宋卷的看完就忘光光了,连有哪几个皇帝都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皇位终于回到太祖的子孙了,感慨万千,老天有眼呐。
      
      不知道作者写到哪儿了,不过不准备往下看了。虽然不喜欢南宋,但还是不忍心看它灭亡。
  •     最初想要看宋史,就是因为靖康之耻。
      感觉偌大的一个王朝,居然就这么神速的覆灭了,连两个皇帝都被掳走,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看完北宋亡国卷,老实说还是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印象中最后貌似宋朝方面都没怎么抵抗,金国还没怎么打呢,开封就沦陷了。一个王朝的统治就这么结束了,怎么想都太可惜了。
      
      赵构侥幸逃脱建立南宋,我不知道是不是该高兴。看到目前为止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要是当时所有的皇子全部被俘,历史又将走向何方呢?我总觉得会是一番正面的景象。
      
      作者貌似还没写完,不过南宋卷都有点不忍心读了。没办法把宋朝和杭州联系起来,还是喜欢开封。
      
      突然想去开封看看了。
  •      昨天熬夜把《如果这是宋史》的第二卷,太宗真宗篇看完了。
      
       首先说一下对两代帝王的感受,太宗得位是否合理合法现在已经是谜无法考证了,宋史经过他及他儿子的修改与粉饰已经让人无法辨识。太宗太过于追究千秋的功业,只可惜差了一步,雍熙北伐失败使他离唐太宗汉武帝以及他哥哥这一档的帝王集团彻底无缘,只能落入第二档,也算是他的遗憾吧。北伐契丹是功是过?其实他并没有错,收复燕云十六州本是他作为中原帝王分内的事,而且还因征战负伤导致了最后的死亡,个人付出的够多,但过于穷兵黩武把多年的积累消耗殆尽,给真宗留下个烂摊子。他应该值得我们的同情吧。
      
       真宗这个庙号实在是可笑,赵恒的所作所为,用一个形容,那就是“假”,可最后却得到真宗这个庙号。他任内的各种祭天祀地的拜神运动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这是后人所诟病的,檀渊之盟以赔款这种方式为后世赢得百年的和平,这到底值不值?后人会说这种委屈求全的懦弱行为应遭唾弃,而且也确确实实把宋辽都养懒了,最后不得不面对亡国的命运,但没有这百年的和平,怎有中华文明这段的发展与辉煌呢?真宗这么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吧,谁不想立万世之伟业做千古一帝呢,但面对接手的这个烂摊子,他做的,已经不错了,毕竟面对内忧外患,大宋没有亡在他手里,而且一片欣欣向荣,已然是一大功绩。
      
       只能说,这段历史,充满了遗憾,但并不后悔。
      
       作者有几句总结倒还恰到好处,说太宗“他太复杂了,但是也极其的简单。一句话,是他的追求害苦了他,更害苦了他的国家。他全心全意地去做着他没法胜任的事,而且每次的运气都是那么的糟糕。” 说真宗“说他懦弱可以,说他糊涂也成,但你绝对不能否认,他是位仁慈、善良、公平甚至爱民爱官如子的好皇帝。他是从唐朝中叶开始直到这时,唯一的一位把士大夫,以及臣民当‘人’看的皇帝。” 总结宋初三帝“赵匡胤为宋朝打下了江山,赵光义给宋朝定了格调(从他起,向外扩张再不可能),而让宋朝变成了人们现在心目中的那个既繁华又委靡的文人天堂的,却是赵恒。他给宋朝定下了味道。”
      
       但总归作者的文笔语言,确实有些差强人意,有的时候看的人很乱,且人物刻画的水准一般,像寇准这样风云般的人物,读过之后相当无感,相比于《明朝那些事》里对于谦的刻画让人记忆深刻唏嘘感叹,这里实在是有些遗憾。我只知道寇准确实厉害,但你问我为什么厉害,我只能说,是作者这么说的,但从字里行间是全然没有感觉到他厉害到哪里,作者缺失的,是对人物的那份感情吧。
      
  •     读的txt版本,从头到尾全部连在一起。以为还在看第五卷,结果发现第六卷都读完了。。。
      
      这两部读的有点晕,估计真的有点审美疲劳了。皇帝换了好几个,现在连名字都快忘光光了。不过似乎这几任都不怎么长,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蛮可惜的。最喜欢的是宋英宗,这家伙够个性,做事儿不按章法,虽然作者好像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而且居然有且只有一个老婆,不佩服不行啊。
      
      一大帮名人,看的彻底晕乎乎的。对王安石不怎么感冒,变法变得我看着都有点头大,而且这位实在是不怎么会用人。对司马光也没有作者期望的那么反感,感觉能坚持十九年坚持做一件事的人挺可敬的。还有一堆名臣奸臣的,斗来斗去实在没什么意思。
      
      这会儿已经看到赵佶出场了,貌似进入北宋亡国卷了。虽然有点不忍心,但确实应该改朝换代了,哎~
  •      “提起历史,人们总会习惯性地说:"……历史长河……"这没错,只是不大精确。就像提到人生,人们总是用长跑来比喻一样,乍听没错,细想全错。
      
        因为真正的人生,是短跑。长年累月的准备,艰苦卓绝的训练,都只为了关键时刻的冲刺。然后,人生定型。
      
        历史也正是这样。
      
        它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的关键时刻,这些或光明、或阴暗、或惨烈、或讳莫如深的瞬间时刻,才是我们人类的精华体现。其后所有的漫长岁月,都不过是它们的附属品,用来稀释、淡化当时的浓郁内核。”
      
       最近又开始看《如果这是宋史》,现在说史的人太多,参差不齐,正史野史众说纷纭,《明朝那些事》开启了这种说史的模式,后来又众多模仿的版本,开始我觉着《如果这是宋史》未免太过于山寨,有跟风之嫌,不过读来感觉还可以,虽然作者的文笔一般,但故事说得还可以,有些分析还是可圈可点的。
      
       昨天晚上熬夜看完了第一本,讲到宋太祖之死,太宗杀太祖夺位的故事后人多有议论,但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实在是无从考究,宋史本就经过大量删减修改,况且历史这玩意,成功者所著,可信度又有多高。更有些可笑之处在于几百年前帝王与某位臣子之间的密谈都可以记录的甚是详实,也不知道这史官都是从哪里搞来的这手资料,难不成有摄像头录音笔什么的。几十年内的事情都会有各种历史谜团各种解密,更何况是千年之前。虽然从小喜欢读史,但越读越不免觉得遗憾,中国的历史无非就是帝王将相之史,我总是不忍心看到弱势一方的溃败,不忍心看到奸臣当道残害贤良,总是一次次地想着如果当时没有这样会是如此这般吧,但历史终究无法改变,无法后悔,就像人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穿越剧如此盛行的原因,看来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总想着去改变下历史,可谁又知道会不会越改越乱呢。一切就像是蝴蝶效应那样,动一发而牵全身,其实这中遗憾也是历史之美,面对着自己依然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事实,史学家们能做的,也就是解读了,每个人的看法必定不同,历史也就越研究越有味道。
      
       以前对大宋王朝了解不多,开始是看袁腾飞讲的两宋风云,然后是现在这套,宋朝果真是一个幸福的朝代,当然不提那屈辱的反侵略的部分,如果没有异族入侵,那倒是完美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那算是中华民族最后一点气节了吧,人们说着以史为鉴,但人类也是一个善于遗忘的物种,就说日本侵华,我们一直揪着这一点,可几百年前成吉思汗屠杀了多少汉人,现在却被称颂为一代天骄,咋就不能有点节操呢?我很认同这一观点,元朝那就已经是亡国灭种了,中国人喜欢把元朝划到自己的名下,历史书上号称当年横扫亚欧大陆,就好像是我们的功劳似的,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意淫而已,典型的认贼作父嘛,事实上是自己被别人横扫了,元朝蒙古人根本没有被汉化,可我们现在却一直都在吹嘘着……试想如果日本当年真的打胜了,几百年后这段历史会不会也被称颂呢,这又回到那个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话,历史是成功者编写的,日本败了,所以他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有时候想想确实有些倒吸凉气。
      
       像我这种总是喜欢纠结的性格,有时候面对这些事情总会纠结到死,所以有时候看这些故事其实是挺痛苦的,那就痛并快乐着吧。
      
  •     仅有的四卷kindle格式终于看完了。页面设计很舒服,做笔记什么的也超级方便,赞一下。
      
      对这位仁宗实在是不怎么感冒。主要是出镜率实在低了点儿,整整两卷书看下来对这位皇帝的印象还是很模糊。只觉得他是个超没个性的人,在位的时候貌似啥也没做,黄河治理了八年结果跟没治一样。说宋朝是最富有最自由的朝代,不好意思我实在没看出来国家哪里繁荣昌盛了。。。
      不过去世的时候还是蛮可怜的,连个儿子都没留下。而且貌似选的那位接班人也不咋滴,忍不住为后面的宋朝捏把汗~~~
      
      再来看看那些文人大臣们,说是最牛的领导班子,整本书看下来怎么觉得没一个是好人。整天不干实事,就嘴巴厉害一点。人品也不敢恭维,没事儿就知道斗来斗去的瞎折腾。什么欧阳修啊包拯啊司马光啊,真是跟印象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哎果真还是电视剧中的比较美好。
      
      整本书里最喜欢的人物是狄青。虽然给这哥们儿的笔墨不多,但能感觉出来是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就是死的惨了点儿,一帮文臣王八蛋们害的。仁宗同学,重文轻武也得有个度啊,军队都这么弱了,还把仅有的好苗子给除了,您这是想让大宋快点灭亡么。
      
      唠叨完毕,去找第五卷~
  •     不知道为什么要把仁宗朝分成两卷写,读起来感觉不是很紧凑,当然也有可能是有点审美疲劳的缘故。
      
      前天看完的,到今天已经快把内容忘光了。印象中写的挺有趣的,读的过程中经常忍不住大笑,就是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那些搞笑的段落了。
      
      我知道有个皇帝,应该是上一任皇帝的第N个儿子。貌似还有个皇后,但之后离婚了?然后突然冒出来好多中学语文课上文言文里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什么的,但是实在不记得他们做了些什么事儿。
      
      好像还打了几场仗,输多赢少的那种,跟左邻右舍签协议给钱买和平。战争的内容看的比较糊涂,搞不清楚为什么每次大宋这边都打的很扯淡。
      
      这一位皇帝我经常忘记他的真名,几位主要人物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可能这一段历史本身就没什么存在感吧~
  •     一开始就很抵制这一卷,因为上一卷结束的时候超级不喜欢赵光义。
      看完之后也确实不喜欢他,感觉这人变化无常,还没人性。把哥哥的几个儿子全给逼死了,自己的儿子也逼死了。然后又想着跟赵匡胤一样驰骋沙场扩张疆土,可惜实力不够,折腾了一辈子土地没抢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也给拖垮了。
      
      下一任宋真宗赵恒就更没个性了,一辈子唯唯诺诺的。前半段就记得他给弄了个潭渊之盟,丢人。后半段就是个败家子,一会儿封禅一会儿忙着造宫殿,完全不干正事儿。他叔叔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大宋王朝,到他这儿都快败完了,想想就伤心。
      
      总之卷尾看到太宗真宗都挂了的时候真想庆祝,赶紧把这两位祖宗请走吧,这片国土禁不起他们继续折腾了。。。
      
      写作风格跟第一卷一样,所以人物出场有一点点乱(谁叫咱历史人物太多了呢~~),自己又出奇的健忘,经常看了这位忘了那位,不过还是记住了好些有趣的人物。整卷中最喜欢的是寇准,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奇葩,牛叉闪闪的。当了N次宰相,被罢了N次,又N次杀回来,每次回来就把整个朝廷好好地搅和一下。书上说他“以翻天覆地之功升官,再以鸡毛蒜皮之事落地,这人就是这么的神仙”。
      还有几个比较有印象的人物,辽国的超彪悍太后萧燕燕,百变全能太监王继恩,寇准的死对头王钦若同志,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李继迁童鞋。。。
      
      想想虽然不喜欢两位大当家的,但底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确让这段历史变得丰富有趣。
      
  •   可惜的是,关于宋史的书不多啊
  •   所以打算啃啃古书,好歹大致有个轮廓……
  •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表示膜拜这篇评论
  •   柴荣的短命,并不是上天对他不公,而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生命的节奏。哀悼一下,顺便告诉自己,放缓生命的节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