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精华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作者:杜建华 主编  页数:338  

前言

川剧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也是除昆曲之外,我国唯一两次作为备选项目,推荐参加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的地方戏曲剧种,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高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多彩的经典剧目、鲜明的地域特色,成就了川剧在中国剧坛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巴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根源性的艺术形式,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四川人骄傲和自豪的艺术瑰宝作为古典艺术的川剧,大约形成于清代康熙后期至雍正年间,明末清初,便有南方的昆曲、弋阳腔、青阳腔,西部的陕西梆子,华中的湖北汉调,安徽徽调等流入四川,逐步“改调而歌之”——用四川方言演唱据史料记载,雍正二年,高腔戏班艺人从四川泸县到成都驻扎下来,成立庆华班,招生科徒。从此日渐兴旺,传习100余年大约在乾隆、嘉庆年间,各声腔戏班基本完成了“四川化”演变过程,并通过锣鼓将多种声腔融会于统一的剧种风格之中,川剧由此进入兴盛发展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川剧的影响扩展到整个西南地区,曾一度覆盖了四川(含今日重庆)以及相邻的贵州、云南、湖北、西藏的部分地区。贵州的贵阳、遵义、毕节、安顺,云南的昆明、昭通、曲靖等均为川剧流行之地清代中后期便有川剧班社驻扎或流动演出,如著名川剧演员魏香庭、李氏三丑(祖孙三代)皆在贵阳、昆明唱红成名,云南的滇剧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在唱腔、剧目、表演等方面曾深受川剧影响重庆地区曾经是川剧代表“河道,”之一,现仍为川剧流行之地。171前,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以及贵州部分地区,仍然是中国地方大剧种之一。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专门为川剧爱好者、鉴赏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者等编写的工具书。所谓精华,是指从川剧经典剧目、声腔音乐、技艺绝活、舞台美术、历史沿革、班社团体、名家名戏等方面,择其精要、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词条的形式,结合鲜活生动的例证予以介绍、赏析。为广大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一个了解、认识川剧的窗口。通过本书的阅读、观赏,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剧本文辞的意趣,窥视变脸、吐火的奥秘,品味锣鼓管弦的韵味,感受巴山蜀水的风情,远眺川剧长河之波澜,鸟瞰川剧艺术之概貌。

作者简介

杜建华,汉族,生于1956年9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四川戏剧》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曾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及中国文联、四川社科优秀成果等奖项。主要学术著作:《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魅力川剧》、《寻找新的文化坐标》,任《川剧表现手法通览》主编、《川剧剧目辞典》副主编。

书籍目录

前言凡例条目分类目录条目笔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斩巴昆腔,传统戏,《百花亭》的一折。元代,安西王命百花公主为元帅,海俊(江六云)为将,江花佑为参将举兵反元。忠于安西王的巴剌铁头自恃是先帝功臣,行为狂疏,在限期内未赶造出十万狼牙箭,请求宽限时日。百花为江六云所激,责其有违军令、恃功藐法而将巴剌铁头斩首。该戏多与《百花赠剑》连演,称为“《赠剑斩巴》”。剧中巴刺铁头,为了除去海俊,故意将一白纸作圣旨交其宣读。海俊接过白纸即信口宣读,大段道白层次清晰,一气呵成,既可表现剧中人的机敏才智,又能显示扮演者讲口的功力。百花公主拜帅后的一段【粉蝶儿】唱腔,思古想今,唱词优美,唱腔动人,皆为该剧出彩之处。反徐州又名《串龙珠》。弹戏,传统戏,大幕。李青整理。元顺帝时,世袭王侯完颜彦龙藐法欺人,徐州百姓纷纷喊冤。王侯府总管完颜骆驼仗势贪财,欲强占侯伯卿祖传宝珠,诬陷典当行康茂才和侯伯卿等人为盗贼。徐州州官徐达秉公执法,完颜彦龙迫其交出官印,并欲绑其问罪,激怒徐州百姓。徐州百姓杀了新官,拥戴徐达插旗造反。此剧充分展示了“官逼民反、民逼官反”的主题。徐达由正生应功,唱功、讲口、表演并重,剧中反复运用袍袖、口条、帽翅、水发等技巧,以浓墨重彩渲染徐达的内心矛盾,层次清晰,形象生动。1951年,此剧参加西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受到好评。打红台传统戏,大幕。取材于《聊斋志异?庚娘》。元末,韩虎在红台山占山为王,其拜把兄弟肖方因打抢皇杠而被朝廷通缉。清明节肖方携妻翠娘为父上坟,路见书生金大用妻庚娘貌美,顿生邪念。得知金大用夫妇系由从江南逃难至此,乃借机与金大用结为金兰,将夫妻二人骗上贼船。船行至无情渡口,肖方凶相毕露,将金大用打入江中。翠娘怒斥肖方,肖方再推翠娘坠江。庚娘不愿屈从,船舱自缢昏厥。肖方上岸埋庚娘,适逢昌平王率兵进剿红台山,肖方惊惶逃走。昌平王救活庚娘,收为义女。肖方改名赵万投昌平王军中,为取得昌平王信任,自告奋勇上红台山取来韩虎首级,立下大功,被昌平王封为都督,并欲招赘驸马。

后记

2006年5月,是川剧史上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一笔的重要日子。之前,四川省12位省级离休老干部杨超、杨析综、何郝炬、廖伯康、聂荣贵等,出于对川剧事业的关心,给省委写了一封《继续坚持振兴川剧的建议信》。省委领导十分重视,于5月16日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了振兴川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被邀请出席会议的除了川剧界知名人士、相关专业单位负责人之外,还有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教育等部门的领导,四川出版集团分管出版工作的负责人罗韵希女士及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建华都在座。这次会议,不仅做出了继续坚持振兴川剧的重要部署,也为川剧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会后,罗韵希同志向杜建华提出了共同编辑出版《川剧绝活》、《川剧精华》等书籍的设想。很快,在罗韵希同志的安排下,四川美术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分别与川剧研究院落实了编写、出版事宜,商定由四川出版集团承担全部出版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编写经费补贴,四川省川剧研究院组织力量编写。《川剧精华》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川剧专业工具书,需要一支专业编写队伍和丰富的文献资源作保障。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领导李丽泉同志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整合全院科研力量成立了课题组,又聘请宜宾市文化局资深专家刘兴明先生任副主编、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老院长王定欧研究员任特约编审,以保证编写质量。经过两年的努力,全书于2007年8月完成初稿,2008年4月修改定稿,6月结束配图工作,2009年2月完成稿件审订、校对工作。

编辑推荐

《川剧精华》是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川剧精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