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发展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瓦尔·西蒙诺兹 彼得·皮尔斯  页数:201  译者:唐蕴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在浩如烟海的人格理论中提取了精髓,从弗洛伊德及其他精神分析大师的开创性著作到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阶段发展理论,还包括存在主义、来访者中心理论对人格理论的新发展。强调不同人格理论中的闪光点,对理论保持批判态度,探寻了前人著作所忽视的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层面,其中包括灵性、种族和性别认同的发展。    本书紧密结合理论所产生的背景,并探寻这些背景对理论家及其观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十分强调不同理论之间在概念和结构上的相似性。两位作者都是咨询师和督导,因此在书中还结合自身的咨询案例,评价了理论中的哪些元素对21世纪的治疗师是有用的。    《人格的发展》一书无论对于心理咨询的初学乾、讲师、督导,还是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是一本新颖的、有价值的著作。

作者简介

瓦尔·西蒙诺维兹,资深的心理咨询师、督导兼训练师。她目前在英国南部小城沃森的青年庇护项目任独立咨询师,同时还是伊斯特本青年服务中心的督导。她在路易斯汉姆大学获得来访者中心咨询的博士学位。
彼得·皮尔斯,是一位资深的治疗师、督导兼训练师。自1988年起,一直在NHS工作。目前在伦敦的蒙塔诺亚心理治疗学院任一级导师。他曾经做过家庭支持社工和住院社工,帮助学习障碍的成年人。

书籍目录

致谢前言第一章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理论 西蒙胧·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论 卡尔·亚伯拉罕的心理性欲阶段 安娜·弗洛伊 德和自我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恩 W.R.D.费尔贝恩 D.W.温尼科特 玛格丽特·玛勒 海因兹·科胡特 约翰·鲍尔贝和玛丽·安斯沃思:依恋理论 丹尼尔·斯特恩 结语第二章 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 达尼尔·莱文森:人生的季节 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理论的异同第三章 以人为中心理论中的人格发展观 罗杰斯19个命题中有关发展理论的描述 自我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价值条件 评价点/价值条件的结果 米尔斯和桑恩对罗杰斯理论的发展:自我构形 有助于觉知和改变的条件 机能完善者 咨询的七阶段发展模型 M.库珀的以人为中心理论第四章 存在主义学派 背景 科学的还原主义对主观性 科学决定论对自由和选择 “抛掷” 真实性 在世界之中存在 人格发展的存在观 结语第五章 道德的发展……第六章 发展理论的妇性主义评论第七章 人格发展中的文化因素第八章 超个人心理学和心灵心理学第九章 结语参考文献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格的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把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理了一遍,不是很详尽,但是关键的解释都有了,学姐也借去看了呢……想对心理学有个大概的了解的话,这本书不错。
  •   一本工具书,理论很清晰
  •   值得读的好书
  •   觉得心里还是有些疏解把,不过貌似有点乱
  •   心理方面的理论书,知识积累
  •   ……看不大懂…… 但感觉不错
  •   字体大,行距宽,不厚的书本,简单的内容
    把各个流派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罗列了一遍,作为受训过的心理师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价值,这些是基础的东西
    不如找本人格心理学更合适
  •   书内容写得才简单
  •   心理学发展的摘要,没有详细论述,非专业人士建议不要买,看不懂
  •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决定事件的人格是什么?说明人格的事件又是什么?”,英美作家亨利·詹姆斯叩问学者,从古到今,人类始终痴迷于探求人格的形成,试图解答是什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又是什么导致了个人内部的多样性。
       《人格的发展》是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丛书之一,所讨论的就是各种人格发展的既定模型。书中阐述每种模型在以下两方面的理论观点:正常个体发展的构成要素,以及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质和特征的过程。从弗洛伊德及其他精神分析大师的开创性著作到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阶段发展理论,还包括存在主义、来访折中心理论对人格理论的新发展。强调不同人格发展理论中的闪光点,对理论保持批判态度,探寻了为前人著作所忽视的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层面,其中包括灵性、种族和性别认同的发展。
       瓦尔·西蒙诺维兹和彼得·皮尔斯都是资深的咨询师和督导,因此在书中理论观点中结合自身的咨询案例,增强了此书的可读性,但此书有点专业,较适合学心理学专业的人士阅读。
      
      
  •     关于人格的发展,最早的理论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而后林林总总的心理学派莫不受其影响。
      
      佛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为本能所驱动,本能与保持生命(饥饿感),延续种族(性欲)密切相关。而超我是社会成年人灌输给儿童的宗教伦理道德的内化。自我是人的显意识,人的思考,情感来源于此,但是深受本我和超我(和称潜意识)的影响却不自知。
      
      在这一结构下他的人格发展模型以性本能为驱动力,认为人格的形成和生命最初5年的经历密切相关,根据不同阶段集中体现的区域不同,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口腔区,肛门区和性器区。其后进入漫长的潜伏期直到了青春期。这期间如果某个阶段不能顺利度过,那么就会“固化”,导致人格的异性。
      
      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和显意识,都是我能够理解也能接受的理论,在异常心理学领域非常有利用价值(这套理论就是从佛洛伊德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关于一个人的完整人格居然是由婴儿期的性欲推动产生的,我完全难以理解。
      
      佛洛伊德之后,众多心理学家对精神分析理论扩充或者修正,其中海因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我最为喜欢,因为可以理解并用之解释问题。科胡特同样认为婴儿时期的经历会影响一生,但是并不是由性欲驱动,而是在人际交往(大部分是父母)中形成的。婴儿除却生理需求外还有心理需求,它包括确认反映(CONFIRMING RESPONESE),理想化需要(IDEALIZE),归属感和爱他人。如果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自体”就会发展,健康的人格就会贯穿一生。如果这些需求受到根本上的创伤,那么人格的发展就不健全。自体的发展史终其一生,不断修正,童年期的最为关键。
      
      一;确认反映需求即婴儿夸大的需求表现,会让父母觉得无理取闹,但是这是婴儿确认父母是否爱他们的方式。如果得到充分满足,婴儿就会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接受的,那么它以后就不会过多的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这个需求被忽视,那么会导致不安全感,使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这会造成两种情况,自卑或者虚假的自负。
      
      看到这段让我想起《挪威的森林》里小绿对男主角说的一段话,大意是,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感觉到爱,所以长大后要找一个百分之一百爱她的男朋友。她会提很多无理的要求,如果对方都满足她,宠她,那么她就会全心全意的爱他。呵呵,小绿就是那个把婴儿时期的需求带到成年的孩子啊。
      
      二;理想化需求也就是“理想化父母意象”的需求,即儿童需要感受到照顾者是强有力的,和平的,有能力的。这会让他们在处理外界和内在冲突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即“自我抚慰”的能力。理想化需求的挫败会导致孩子不快乐缺乏活力和激情。
      
      三;归属感和爱他人的需要,也称“替代自我”。孩子需要觉得自己和照顾者是相像的,如果有这种认同,他就会有公共身份感,即是这个民族社会的一分子,如果需求受挫,会导致孩子产生陌生感,觉得自己和他人格格不入。
      
      联想时间: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焦虑感同王家卫电影里的疏离感是否有联系?中国社会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冷漠是否是独生子女理想化需求和反映确认需求普遍受挫的结果?娜娜和奈奈你想成为哪一个?
      
      科胡特的书,《自體的重建》,哪位能帮忙买到,不胜感谢。
      
      最后提一下存在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决定论的,认为人受制于之前的经历,而存在主义学派认为人存在选择和自由,能够超越过去,生物因素和社会的束缚,通过选择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被“抛掷”到这个世界上的,必然存在焦虑,主要围绕死亡,自由选择,孤立和无意义感,关键是选择。以上被定义为“终极关怀”。譬如,生命的存在先于意义,或者说生命没有意义,对此的正确选择就是创造自己的意义。人总归是要死的,那么就应该努力让自己过得充实。存在主义的人格发展观也强调选择,认为一方面个体寻求自我膨胀,成熟,自由和责任,另一方面个体由趋向于受保护。健全的人格发展应该是一个自我选择责任,自由的过程。
      
  •   真有精力写这么长的评论。。
    刮目相看了。。
  •   噢拉拉
  •   《自體的重建》读起来比较累,
    人格部分《汉斯·柯赫与自体心理学》论述的比较清晰,对客户特的整个思想脉络做了梳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