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太白文艺 作者:黄福记 等编著 页数:299 字数:383000
内容概要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实际上是一项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文化进一步发掘保护的最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奠基工程。选题方案提出后,先后经过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逐级遴选和论证。上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经过专家评审,将其列入“2009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我们力求在编纂过程中融文化艺术性、民俗趣味性和文图并茂鉴赏性于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快乐轻松的阅读中获取秦腔文化知识,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期望这套丛书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文化的重要典藏图书.不仅是史学家、戏剧家、文化学者研究秦腔文化的秦腔知识智库全书,还是一部供秦腔艺术工作者、秦腔艺术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了解、认知秦腔艺术形态和秦腔文化内涵的大型工具书。
书籍目录
一、关爱秦腔
(一)领导与秦腔
毛泽东与秦腔艺术
毛泽东与民众剧团
彭德怀同志为《穷人恨)一剧
给民众剧团的信
贺老总和群众剧团
习仲勋的秦腔情缘
振兴秦腔利国益民——纪念西安易俗社建社八十周年
(二)名人谈秦腔
吕南仲和鲁迅
易俗社与西北战地服务团
秦腔
西北戏曲访问小记
附录:周扬致程砚秋先生的一封信
与西安戏曲界谈艺
谈秦腔几个传统剧目的表演
三大秦班进北京
看同州梆子
秦腔不得了呀!
要把生活摸得熱熟的
还是要戏曲化
祝贺与联想
戏问
二、记忆秦腔
(一)秦腔名家
为戏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纪念魏长生逝世一百八十周年
值得推崇和学习的戏剧艺术家——纪念封至模诞辰一百周年
(二)重大活动
在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的日子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表彰陕
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的决定
群星汇聚金城 观众大饱眼福——记首届五市秦腔名家交流演出
跨越时空的历史索寻——陕西省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
振兴秦腔2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综述
……
三、理论秦腔
四、评说秦腔
章节摘录
版权页:秦腔以其特有的地域风格和“古调独弹”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王绍猷《秦腔记闻》)从地域上讲,秦腔发源、形成于陕甘(古秦地)一带,生长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秦腔的“娘家”在古长安。太史公日:“长安,故咸阳也。”(《水经注》)正因为陕西西安(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都城所在地,并且中国戏曲之完备得力于唐代“梨园”的兴盛,所以,以秦腔艺术为代表的陕西戏曲又具有全国的意义。明末清初,秦腔一度成为戏坛盟主。清乾隆年间,秦腔艺人魏长生先后3次进京演出,轰动京城,“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一时歌楼观者如堵”。(清人吴太初《燕兰小谱》)秦腔在京城扎了根,与当时的“徽班”长期同台献艺。秦腔“婆家”遍天下,流播于四川、江苏、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西藏、云南、贵州、福建等地。新中国成立后,秦腔作为一种要继承发展的传统艺术形式,被纳入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古老的秦腔焕发了青春。陕西秦腔院团多次进京演出,并在全国部分地区巡回演出。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贺龙、彭真、陈毅、李先念、习仲勋、邓颖超、王震、薄一波、杨成武、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鼓励。中国文艺界的领导、专家田汉、欧阳予倩、曹禺、马少波和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纷纷发表文章,赞誉秦腔为“老树红花”,给予秦腔艺术高度评价。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备受广大民众欢迎。秦腔在全国各地因此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品评秦腔》:中国秦腔文化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