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舞台美术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治国,李明瑛 著  页数:109  

内容概要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实际上是一项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文化进一步发掘保护的最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奠基工程。选题方案提出后,先后经过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逐级遴选和论证,上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经过专家评审,将其列入“2009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我们力求在编纂过程中融文化艺术性、民俗趣味性和文图并茂鉴赏性于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快乐轻松的阅读中获取秦腔文化知识,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期望这套丛书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文化的重要典藏图书.不仅是史学家、戏剧家、文化学者研究秦腔文化的秦腔知识智库全书,还是一部供秦腔艺术工作者、秦腔艺术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了解、认知秦腔艺术形态和秦腔文化内涵的大型工具书。   《秦腔舞台美术》以秦腔艺术的发展沿革为脉络,以较翔实的资料为依据,以近代秦腔发展状况为重点,以传承、普及秦腔舞台美术的传统美学特征、知识、技能、推动秦腔艺术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编撰。

书籍目录

一、秦腔舞台美术发展综述二、秦腔人物造型(一)概述(二)秦腔化妆(三)秦腔服装三、秦腔景物造型(一)概述(二)秦腔砌末道具(三)秦腔砌末的种类及应用(四)秦腔布景装置(五)舞台灯光(六)舞台效果四、舞台美术人物简介附: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秦腔舞台美术发展综述   秦腔又称“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得名),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板腔体的鼻祖。是在周秦祀典乐舞、角抵戏,汉代百戏,隋唐歌舞、参军戏的基础上,经宋、元、明三代艺人的传承发展,逐步衍化为以当地民歌为基调,以歌舞演故事的表象性综合艺术。它形成于民间,经历了由广场的围观到戏楼(歌台、歌楼、舞台)的三面朝观众,进入勾栏、瓦舍戏棚,到镜框式单向朝观众的专门剧场演出的场所变化。其歌舞性和广场演出的制约性、封建等级制服饰规定的严格性,形成了秦腔舞台美术的独特性。即人物化妆造型、服饰(合称装扮)的夸张性、鲜明性、可舞性,色彩纹饰的象征性和表象性等不强调朝代、季节的变化,着重展示人物身份、地位的高低等特点;在景物造型——砌末装置、音响效果方面,为了适应戏曲处理时空的自由转换,以白或唱指示场景,以唱和表演描绘意境,以音响渲染气氛,结合简单砌末(如象征性的船桨、马鞭等)的应用点化,形成意向性景物造型为其主要特征。远古的“图腾”、先民的彩陶(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青铜器纹饰(口饕餮纹)及傩舞的装扮、服饰等,为其奠定了“取形离型、夸张得似”的美学思想。   据汉代张衡《西京赋》,隋《柳或传》,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崔令钦《教坊记》、温庭筠《乾漠子》等史料记载,周、秦、汉、隋、唐祭奠乐舞“驱傩”中就有夸张性的面具化妆,如“玄衣朱裳”的服饰,“执戈”“扬盾”的砌末和“黄公”“虎形”的装扮,“霹雳激而增响”的音乐效果和吐火的特技。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创建的梨园在乐舞演出中就有带面(兰陵王)、涂面化妆[庞三娘“面多皱,贴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遂若少容”(教坊记)]及服饰规制(乐工“戴平帻、衣绯大袖”;鼓师衣“云花黄衣或白衣”、舞女的服饰“特技”变换,如“初出乐次、皆为缦衣”,“舞中忽从”领上抽去笼衫,各内怀中,观者忽见众女成纹绣炳焕,莫不惊异等)和广场、室内演出的幕帐,花灯照明等,为秦腔舞台美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金时期,陕甘各地庙宇中搭建戏楼的兴起,杂剧演出的兴盛,宋代木偶彩雕头面“忠公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的特点,为元杂剧所吸收,出现了“黑、白、红”多色的夸张性脸谱,故在艺人中有了“红的是面、黑的是线,铅粉开成白玉块”的说法。从表现陕西民问生活的元杂剧《货郎担》中,就可以看到“末、旦、净、丑”的行当和桌椅、银两、船、桨、竹马等砌末的应用,及以演员的表演为转移来处理场景变化的意象性造景形式(张、李二家的场景变化)及披秉、素扮、蓝扮的类型化装扮和舞台上下场的“古门”等,说明秦腔舞台美术表现形式已基本形成。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腔舞台美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