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扬之水,陆灏 页数:1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梵澄先生》分两部分:“日记中的梵澄先生”摘抄了1987年扬之水首次拜访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徐梵澄先生,至1996年间与之来往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徐梵澄先生书里书外琐事,还有你来我往的厚意。虽然文笔精简,但梵澄先生的长者风范和前辈学人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倔强而温厚,孤单而广闻,肯为人师。“吉光羽片”为陆灏回忆与梵澄先生交往的文章。1986年至1996年扬之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因工作而与诸多文化老人交往,点点滴滴她都记录在日记里。扬之水说,在《读书》十年,联系最多的一位作者是徐梵澄先生。
作者简介
扬之水,本名赵丽雅,浙江诸暨人。一九五四年生。曾任《读书》杂志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诗经名物新证》、 《古诗文名物新证》、 《先秦诗文史》、 《终朝采蓝》等。
书籍目录
日记中的梵澄先生吉光片羽
章节摘录
日记中的梵澄先生题记:《读书》十年,梵澄先生是联系最多的一位作者,——不仅是文章,也是书的作者。初识是在二十年前,那一天的日记记得很详细。当时的日记好像是有闻必录,到的时间不长,似乎一切都觉得新鲜。这里记下了一位学问家在生活中多与书和人相关的若干琐细微末,唯私下里的交谈往往很随便,对人和事的叙述与评判未必准确,也未必得当,这本是无须多说的。梵澄先生很有个性,但也有他独特的随和、温厚,以及幽默和风趣。我的拙笔一向不善于写入,这些未加修饰的“速记”或可略存其真,而一切追怀与感念也尽在此中了。一九八七年四月三十日星期四下午与周国平、杨丽华一同往访徐梵澄先生。梵澄先生早年(一九二一年,二十岁的时候)自费留学德国,五年以后,战乱家毁,断了财源,只好归国。回到上海后,生活无着,乃卖文为生。在鲁迅、郑振铎的督促下,翻译了尼采的一些著作。抗战以后,又武汉、长沙、重庆、昆明,四处颠沛流离,直到一九四八年被国民党政府派到钱度教学。明,四处颠沛流离,直到一九四八年被国民党政府派到印度教学。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垮台,遂成海外游子,须自谋生路了。于是在一个法国女人开办的教育中心任职。这位法国人很看重他的才华,但实际上却是将他作“高级雇工”使用的:不开工资,只包一切生活用度。他著了书,出版后,也不给分文稿费,甚至书也不给一本的。在这位法国女人晚年的时候(她活到九十多岁),支撑她教育事业的四个台柱子一年之内相继去世,学院一下子就衰败了。这样,梵澄先生才争得了归国的机会(前此两番皆未获许),于一九七八年返回阔别三十年的家园。先生一生未婚,目前已无多亲属,只是昆明有两侄辈,曾表示要来这里侍奉晚年。不料来了之后,不但不能帮忙,反添了数不清的麻烦,只好“恭请自便”:又回到昆明去了。先生现住着一套三居室的房间,饮食起居皆由自己料理,倒也自在。“印度好吗?”“不好。在印度有一句话,说是印度只有三种人:圣人,小偷,骗子。”真是高度的概括。与高深精密的宗教和哲学相比照的,就是世风的衰败么?“我在印度丢了六块手表。丢了以后,就给法国老太太写个条子,再领一块。有一次她给了我一块很好的表,我连忙退回去了:这是很快就会丢的呀。”不过回国以后的种种情形也很令他失望。除给个宗教所研究员的职称外,基本上就等于弃置不用了。几部书稿压在几家出版社,两三年以至三四年没有音讯。请先生为我的《五十奥义书》和《神圣人生论》题了字,梵文、汉文各题一册: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倦而教不厌也五月十日星期日接到梵澄先生复信,其中言道:我是唯物史观的,也略略探究印度之所谓“精神道”,勘以印度社会情况,觉得寒心,几乎纯粹是其“精神道”所害的,那将来的展望,科学地说,是灭亡。来信说《五十奥义书》中有不解处,我相信其文字是明白的。这不是一览无余的书,遇不解处,毋妨存疑,待自己的心思更虚更静,知觉性潜滋暗长(脑中灰色质上增多了施纹或生长了新细胞),理解力增强了,再看,又恍然明白,没有什么疑难了。古人说“静则生明”——“明”是生长着的。及至没有什么疑难之后,便可离弃这书,处在高境而下看这些道理,那时提起放下,皆无不可。这于《奥义书》如此,于《人生论》亦然。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通常介绍某种学术,必大事张扬一番,我从来不如此作。这属于“内学”,最宜默默无闻,让人自求自证。否则变怪百出,贻误不浅。六月十九日星期五上午九点半钟,中央电视台胡铮、陈梁等四人坐车来接。继往北大接金克木先生,然后同往香山饭店,拍片(按:片名为《同一屋檐下》,以下所记拍片情景略去)。
编辑推荐
《日记中的梵澄先生》记下了一位学问家在生活中多与书和人相关的若干琐细微末。梵澄先生很有个性,但也有他独特的随和、温厚,以及幽默和风趣。这些未加修饰的“速记”或可略存其真,而一切追怀与感念也尽在此中了。《吉光羽片》则为陆灏回忆与梵澄先生交往的文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