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卫斯理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前言

  “头发”写于一九七八年,这部作品有相当特殊的意义,在卫斯理故事中,地位独特——它是在休息了六年之后又开始续写的第一个故事。六年之后,故事的风格,有了显著的改变,以后一系列的作品,也有显著的不同。代表着写作人风格转变的作品,自己自然对之十分喜爱。  “头发”的题材极其异特,其中A、B、C、D代表了什么,明眼人自然一看就知道。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对各种宗教,连粗浅的认识都没有,一切只凭相像。大半年前,突然悟到了基督教的道理,自然看法大不相同,但这次也只是小作修订,并未曾改写——也不准备改写。“头发”是原来在明报发表的名字,后来在台湾报纸连载,被改为“无名发”,颇有“无以名”之感。后来又用道这名字出了单行本,这次,自然改回原来的名字。  有问:“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八年,卫斯理没有故事,干甚么去了。答案就在故事中:“离开人间,到天堂去了!

内容概要

  《头发》写于一九七八年,这部作品有相当特殊的意义,在卫斯理故事中,地位独特。它是在休息了六年之后又开始续写的第一个故事。在一颗遥远的星球,居住着人类的祖先,严格的说,人类是被他们制造出来的。他们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抛弃了所有邪恶的念头和意识,而且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使他们利用头发控制思想光束随意离开肉体,来达到永生……。

作者简介

  卫斯理,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所篇写之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中的主角,小说以他第一人称叙述。据倪匡自己所说,他是乘车经过香港湾仔区大坑大坑道时,望见了卫斯理村的门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称的灵感。在《原振侠系列》中,卫斯理被称为“那位先生”。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杀了人还问被杀者是不是死了第二部 一个万万不能有光亮的地窖第三部 在王宫中见到怪事第四部 怪异莫名的“圣物”第五部 第一个怪梦第六部 在南美洲发生的非常事故第七部 第二个怪梦第八部 看来是死亡其实是永生第九部 夜探王宫发现国王的秘密第十部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第十一部 第三个怪梦第十二部 和国王的一次详谈第十三部 三个怪梦第十四部 深入七层充满奥秘的石室第十五部 意外地到了“那边”第十六部 实验室中制造肉体维持永生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 杀了人还问被杀者是不是死了  收到利达教授来信的那一天是年初五。利达教授是我所认识的人之中,最不通世务的一个。而且,除了本身的专门知识,其余生活上的事,如同婴儿一样。他是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毕生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研究当地的植物。有一个时期,我因为对植物的“感觉”极有兴趣,曾经远赴他的实验室,和他成了好朋友。  利达教授从南美的来信,看了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小儿柏莱,留恋尼泊尔,不肯回来,请就近找他回来。”这个不通世务的植物学家,多半以为我住在亚洲,尼泊尔也在亚洲,所以有“就近找他回来”之请,却不知道我住的地方和尼泊尔相距没有一万里,也有八千里!  我看完了信,交给妻子白素,白素笑了笑:“人家叫你的事,你总要做到的!”  我摇了摇头:“他这个要求不近人情,我会回信告诉他,尼泊尔离我住的地方很远。而且,我只不过在前年前见过那位柏莱先生,当时他十五岁,西方青年爱耽在尼泊尔不肯走的,大都是嬉皮士,长头发,长胡子,我根本没有法子从上万个嬉皮士中,认出他的儿子来!”  白素笑眯眯地瞅著我,并不表示意见。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意,尽管口中说不去,但是心里,早已经打好了如何采取行动的主意。我只好摊了摊手:“好吧,我就替他去走一遭,将那位柏莱先生找回来。多则十日,少则七天,一定回来!”  白素又耸了耸肩,不作表示,我也没有再说甚么。到尼泊尔去找一个人,听来不很容易,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小事一桩。我也不写回信,因为利达教授所住的地方十分偏僻,一个月也收不到一次信。我想,人找到了,逼他回去,比写信要快得多了!  第二天我就离开了家,只带了很少的行李,白素特地在我的行李中塞了一条毡子,那是准备给我到了尼泊尔之后披在身上,效法那些整天抽大麻、练“沉思”的嬉皮士之用。  航机在印度的几个地方略停,就直飞加德满都。到达目的地之后,我先在酒店安顿了下来。别看尼泊尔这个小地方,加德满都也有它进步的一面,酒店的设备,应有尽有。稍为休息了一下,向酒店的经理问明了几个嬉皮士聚集的地方,就开始找人。  第一天,没有结果。第二天,也没有结果。  第三天,我驾著一辆租来的吉普车,驶向近郊的一座古庙。天气相当冷,远处雪山巍峨,我将衣领翻高,扣紧,在不平整的道路上驾车疾驶,忽然看到前路上,有一个身形矮小的尼泊尔人,站在路中心,双手挥动著,大声叫嚷。当我紧急刹车之后,车子离他大约只有五六呎距离。  我心中咒骂了一声,瞪著那个尼泊尔人。那家伙却若无其事,笑嘻嘻地走过来。他的样子很普通,有著山区生活的人那特有的粗糙皮肤和皱纹,以致很难分辨出他的真实年龄。我一停下车,那家伙用十分生硬的英语迎了上来:“欢迎!欢迎你来到尼泊尔!”  我心中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这家伙,他自以为是甚么人?是尼泊尔的国王?我只是闷哼了一声:“甚么事?”  那家伙听我一问,立时装出了一副十分神秘的姿态来,向我凑近了些,如果不是在这时候我伸出了手,阻止他的进一步行动,他一定会爬上车来了。他右手抓住了支撑车篷的铁杆:“尼泊尔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先生,远比你想像中还要古老!  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可以说到处全是宝物,只要你识货的话  ”  他才讲到这里,我已经明白是怎样一回事了!这家伙是向游客兜售“古物”的那种人!所以我毫不客气地伸指在他的手背上一弹,那一弹,令得他像是被蛇咬了一口似地缩回手去,瞪大了眼望著我。我立即大声道:“我不识货,你去找别人吧!”  我一面说,一面又已发动了车子。那家伙有点著急,拉住了车子不放:“先生,我有的是真正的古物,古得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年代来!先生!”  他在说著的时候,我已经发动了车子,向前驶去。他仍然拉著车子不肯放,神情也极其焦切,跟著车子在跑,语音也愈来愈急促:“先生,那件古物,你一看就会喜欢……我的名字叫巴因,就住在前面的村庄里,你甚么时候有兴趣,可以来找我!”  当他讲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因为我早已将车子加快了速度,他奔跑的速度没有法子追得上,所以松开了手,一面跑,一面还怕我听不到,所以直著喉咙在喊叫。  我根本连头也没有回,而且对这个尼泊尔人,一点兴趣也没有。这种向游客兜售“古物”的把戏,以各种方式进行,如果说我会上当,那才是天下奇闻!  车子继续向前驶,不多久,我就将这个尼泊尔人完全忘记了。一小时之后,车子到了那座古庙的前面,我在离庙门还有一百码处就停了车,抓起了一只早就准备好的皮袋,向前走去。  那座古庙的建筑十分辉煌。往日,一定有过它极其光辉的日子。但是现在看来,实在是太旧了,旧得它原来是甚么颜色的也无法辨认,看去是许多深浅不同,给人以极度残旧之感的棕色。  庙门外是一个相当大的广场,长满了杂草,一簇一簇乾黄的枯草,正好被在庙门外晒太阳的嬉皮士用来作天然的坐垫。  我一面向前走去,一面仍像以往两天一样,高举著手中的皮袋,大声叫道:“柏莱?利达!柏莱?利达是不是在这里?”  嬉皮士认为他们自己与众不同,像我这样子和他们打扮神情不同的人,如果和他们打招呼,一定是十问九不理。可是手上抓一个这样的皮袋,那就大不相同。因为这种皮袋是当地人要来放大麻的,而大麻正是这种人绝不可以少的!我的举动,看来就像是在找柏莱?利达这个人,替他送大麻来了,那当然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果然,我才叫了两次,所有人的目光全向我望来。一个胡子和头发完全纠缠在一起,连面目都分不清的大个子,摇摇晃晃,向我走了过来,从一大蓬胡子之中,吐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道:“你找谁?”  我重覆了名字一次,那大个子指了指他自己,说道:“我就是!”  我笑了笑:“请问,你父亲叫甚么名字?”  那大个子眨了眨眼,答不上来,我挥了挥手令他走开,那大个子居然想伸手来抢我的皮袋,被我一抬脚,在他小腿上重重踹了一下,痛得他怪叫著,弯下身来。立时又有几个人向我围了上来,声势汹汹,可是没有甚么特别的行动。  我一面向前走,一面又叫著柏莱的名字,又大声宣布:“谁能带我找到他,这袋东西的一半是他的!”这样的“赏格”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一阵阵交头接耳声传来,又有几个人奔进庙去,不一会,更多嬉皮士,男女都有,从庙中涌了出来,七嘴八舌地向我问了很多问题,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柏莱在哪里。  我心中暗叹了一声:倒霉,只怕这一天又要白费了。幸好这座庙,看来历史悠久,倒可以不虚此行。那些嬉皮士还在向我纠缠,被我大喝一声,又伸手推倒了三四个身形高大的,其余人才渐渐散了开去。  我向庙中走去,尼泊尔的庙,建筑体制大致相同,和中国古庙的深邃不同,给人的感觉是神秘而浅窄。可是这座古庙却不大相同,一进门,一个天井之后,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大殿,在大殿两侧,都有门通向内。我随便拣了一扇门走了进去,那是一条相当长的走廊,两旁的墙,全是木质的,上面满是浮雕,可是残缺不堪,几乎凡是可以弄下来的部分,都叫人弄走了。  走廊中十分阴暗,我一直向前走著,来到了走廊的尽头,才看到另一扇残旧的木门。  正当我要推开那道木门之际,我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人喘著气,向我奔了过来。我转过身来,看到是一个身形矮小的嬉皮士,他在我面前停下:“先生,你在找柏莱?”  那矮个子仍在喘气:“柏莱?利达,有一个父亲在南美洲的柏莱?”  我松了一口气:“就是他,你可以得到酬报!”  走廊中的光线很黑暗,直到交谈了几句之后,我才看清了那嬉皮士的面貌,他看来年纪很轻,虽然头发很长,可是胡子却稀稀落落长不齐全。从他的神情来看,并不像是在撒谎。当我说他可以获得酬报之后,他咧大了嘴:“柏莱是一个怪人,他没有朋友,据他说,他只将自己的名字告诉过我一个人  ”  我不耐烦听他叙述他和柏莱之间的关系,所以打断了他的话头:“你带我去见他就是!”  那矮个子点了点头:“你有车,我可以带路!不过……不过……”  矮个子好像还想说些甚么,可是我因为已有了柏莱的下落,所以十分兴奋,不等他讲完,就急急向外走去。  矮个子急忙跟在我的后面,一到了走廊外面,那群嬉皮士又挤了上来,好不容易才推开他们到了庙外,上了车,由矮个子指路,我驾著车,驶出了大约十多哩,来到了一条十分荒凉的河边。那河的河滩上全是乱石子,在冬天,河水很浅,附近非但没有房屋,而且连一点有人居住的迹象都没有,我心中不觉十分愤怒,转过头来盯著那矮个子:“柏莱呢?在甚么地方?”  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当那矮个子有甚么应对不善之处,我就一拳将他打下车去,并且将他独自留在那荒凉的河边,以惩戒他骗人之罪。  可是,矮个子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伸手向河边一堆拱起的乱石一指:“柏莱就在那里,一个月前,是我亲手将他葬下去的!”  当时我真的呆住了!这是我绝对未曾料到的事!我要找的人,已经死了!我不知自己呆了多久未曾出声。那矮个子却已经下了车,来到那一堆石子面前,迎著风,长头发飘动著,用一种十分伤感的语调道:“柏莱,你好,你到达目的地了没有?为甚么我一直没收到你的信息?”我定了定神,也下车来到了那堆石子之前。矮个子还在喃喃自语:“辛尼看你来了,你究竟是不是已经达到了目的?你  ”  我听到这里,实在忍耐不住,大声道:“帮我将这些石子搬开来!”  那矮个子怔了一怔,我又厉声道:“辛尼,听我的话,快动手搬石子!”  辛尼又呆了片刻,才不出声,抿著嘴,用力将石块搬开去,我也帮助他动手一起搬,不一会,堆在地面上的石块全已搬开。石块下的土质很松,我从车上取下了一条铁杆,掘著土,不多一会,就看到了我要找的人:柏莱?利达。  这时候,辛尼的神情显得十分异样,只不过当时我只是注意柏莱的尸体,向他看了一眼,并没有再去思索他的神情为甚么如此古怪。  我用手拨开了尸体上的浮土,整个尸体,用一幅旧毡包裹著,尸体已经腐烂了一大半,有一股极其难闻的臭味,冲鼻而来。而且当我用手拨开浮土的时间,许多头地鼠,闪著惊惶的目光,吱吱叫著,四下散逃开去,这种情形,实在很令人恶心。  我取出了一条手帕,包住了口鼻,然后揭开那幅旧毯,看到尸体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我一眼就看到尸体的右腕上,有一双银镯子,我俯身将银镯子取了下来,镯子上刻著“柏莱?利达”的名字。而且,这双银镯子我曾经见过,镯上刻有南美印地安人的图案,是柏莱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这个躺在那样冷僻河边的尸体,就是柏莱,那是毫无疑问的事了!刹那之间,我心中十分感触,我在想,我应该用甚么方法去通知利达教授,他才不至于太过伤心,看来,我又得上南美去走一次了!  我当时想得十分出神,以致连辛尼是甚么时候来到我身后的也不知道,直到他忽然开口,向我问了一句话。他问道:“先生,柏莱……他死了么?”  我陡地转过身来,在那片刻之间,我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恼怒。这种恼怒,当然是由于辛尼这个愚蠢之极的问题而来的!  一个人的身体,埋在地下一个月,已经大半腐烂了,他还在问这个人是不是死了!  我一转身来之后,双手齐伸,抓住了他的双臂,先用力将他的身子摇了几下,然后大声喝道:“你看他死了没有?如果这样子还可以不死,你要不要试一试?”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辛尼被我这样粗暴地对待,可是他的神情却既不发怒,也不惊惶,只是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喃喃地道:“本来是该我的,可是我争不过他,我一直争不过他,所以被他抢先了!”  我听得辛尼这样说,不禁呆了呆。这两句话,我每一个字都听得明明白白,可是整句话的意思,我却全然莫名其妙!我道:“你这样说,是甚么意思?”  辛尼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柏莱的尸体上:“我再问你一次,柏莱是不是死了?”  又是那个令人恼怒的蠢问题!可是这时候,我却看出事情一定有古怪的地方,辛尼一定知道一些有关柏莱之死的秘密,如果我再发怒,他可能永远保守这个秘密,不再说出来。  所以我居然并不气,反倒用一个更蠢的回答,来答覆他那个蠢问题,我说道:“是的,他死了!”  在听到了我的回答之后,辛尼的神情,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声音也有点发颤:“他……真的死了?一点有生命的迹象都没有了?他……在骗我?还是我们两人犯了甚么错误?如果……他死了,那么,算不算是我杀他的?你说,先生,算不算?”  我本来就觉得辛尼的神态十分奇特,讲话也有点语无伦次,可是却无论如何,也料不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刹那之间,我觉得事情远较我想像之中来得严重,我的脸色一定也变得十分难看,因为辛尼在向我望了一眼之后,不由自主在向后退去,我怕他就此逃走,是以他一退,我立时一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臂。  辛尼一被我抓住,立时失声叫了起来:“那不能算是我杀他的,不能。”  辛尼的神情如此慌乱,以致我不忍再对他厉声呵责,但由于他在不断挣扎,所以我也并不放开他,只是用另一双手在他的脸上轻轻拍了两下:“镇定点,辛尼,镇定点,你做了些甚么?”我还怕他不明白我的意思,又补充了一句:“你对他做了些甚么?”  辛尼吞了一口口水:“没有甚么,在他……这里……”他先指了指柏莱的尸体,又指了自己左乳附近的位置,继续道:“刺了一刀!”  辛尼所指的那个部位,正是一个正常人的心脏部分!而辛尼说“只不过在他这里刺了一刀”,“只不过”!辛尼真是杀人凶手,柏莱是他杀死的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那是我无论如何料不到的。辛尼自称是柏莱的最好朋友,可是他却在柏莱的心脏上刺了一刀,杀死了柏莱!  刹那之间,我的脑筋十分混乱,想到了很多事情,自己以为已抓到了一点头绪。辛尼是嬉皮士,柏莱也是。嬉皮士之间,有很多肮脏的。不但是吸大麻,性关系混乱,也有不少嬉皮士是同性恋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头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偶然听到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提到卫斯理的科幻小说《头发》,便细心加入书单,得得闲时看看。碰巧寒假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来,便花了不到一周时间阅毕,心有所想,细数如下。
      从头发,到发觉头发的功能,再到对人类的起源,地球上的生物进化,最后落脚到对人性的思考。不记得罗振宇当时是从哪个方面谈及《头发》的,就我个人而言,卫斯理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考人性的视角,虽然他所塑造的故事荒诞、离奇。但事实上,关乎人类的起源以及人性的思考,这是一次崭新的旅程。
      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以及老子李耳,世界四大宗教的领袖人物被“臆造”成“外星人”,他们被选召到地球拯救人类。在卫斯理笔下,人类并非是依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地球上演变进化的——证据是,人类至今仍然不能适应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温度变化——抛开物理上的变通,至少在生理上,人类还未能很好地适应。与此同时,人类所独有的头发也成为铁证之一。因此,卫斯理得出如是结论: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是地球上的生物,而是起源于外太空的某一星球。之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人类,则是一群被发配的罪犯——由此不难得出:地球上的人类祖先本身就是一群罪犯,因此原罪理论不言自明。
      这是整篇小说的背景。就我个人的理解,卫斯理的目的是通过虚构这样一个科幻故事,来批评或是讽刺当下社会人们的贪婪、自私。但是,就在小说最后,当“原始人类星球”因为地球人充斥着的贪婪与自私,而想要放弃拯救地球时,卫斯理却用爱,证明了人性的善。
      其实,《头发》好似一部灾难片,就像《2012》、《后天》亦或是玛雅末日预言一样,起初是人性的恶引发灾难的发生,最后,灾难却又戏剧性的被人性的善所挽救。
      回到现实生活,个人立足于社会,由里向外关键在于“态度”二字——你的学习态度,你的工作态度,你的生活态度,态度决定你是否敢于面对,决定你的喜怒哀乐,决定你的一切。相对应的,由外向里的则重在“责任”二字——责任,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交融的结果,家庭、工作以及爱,都是责任的体现。我不能准确的说明这跟人性有何直接关系,但我的认知态度是:所有关乎道德、伦理的宏观讨论,最终,都不得不落脚于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个人。
      
  •      午夜读完这本书,很平静。
       不想说宗教,不想说原罪,不想说穆罕默德、释迦穆尼、耶稣、老子,也不想反思文中的“谁没有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不想做任何很有逻辑的思考。
       我只想说,如果我是卫斯理,我会毫不犹豫的回到地球,相对于友情和爱情,永生不过是个不值一觑的笑话。
       引用马太福音第25章的一句话作结:
       For I was an hungred, and ye gave me meat.
       I was thirsty, and ye gave me drink.
       I was a stranger, and ye took me in.
       Naked, and ye clothed me.
       I was sick, and ye visited me.
       I was in prison, and ye came unto me.
      
       Then shall the righteous answer him, saying,
       Lord, when saw we thee an hungred, and fed thee?
       or thirsty, and gave thee drink?
       When saw we thee a stranger, and took thee in?
       or naked, and clothed thee?
       Or when saw we thee sick, or in prison, and came unto thee?
      
       And the King shall answer and say unto them, Verily I say unto you, Inasmuch as ye have done it unto one of the least of these my brethren, ye have done it unto me.
      
  •      倪匡真是全香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在这篇小说里提出了两个问题:
      1.人的头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现在的科学家对于头发的作用有保暖说、防晒说都架不住推敲,都很难站住脚。
      2.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教义,说到底都是让人回家,这个家不管是天堂,还是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是坐在安拉的身边,都是要回答人从哪里来, 就要回到哪里去的问题。
      
       *剧透部分*
       这篇小说根据这两个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几个基本的世界观设定是这样的:
      1.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根本不是地球上发展起来的生物,而是外来的,不知多少代以前的祖先,是一群罪犯,被剥夺了智力,送到地球上来,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他们才来的时候,智力等于白痴,那就是原始人。(挑战达尔文进化论,目前进化论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只能算作是一个科学假说,而不是科学理论,所以这种想象是合理的。)
      2.那边的领导人派了ABCD四个人到地球,只要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带他们回来,这四个人分别是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老子。来到地球的方式是灵魂运送过来,附在人类婴儿的肉体上,与人类共同成长,对人类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宗教本源,殊途同归。就是说很多路通向一个地方,很多方式达到一种思想境界。)
      3.人有头发,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人,才在最接近脑部的地方,长有这样长的、却没有实际功用的头发?其实,头发是人的思维光波束,也是人类称作灵魂的东西,可以脱离肉体而永生。这个功能早在人类来到地球前就被剥夺了。(对头发功能的大胆设想,谁叫目前的科学还没法充分解释呢)
      
  •     其实在卫斯理和白素进入第七层密室后,他们选择呆在一起就应该完结了,虽然世间罪恶,但真爱已然,BALALALA.......
      其实在卫斯理和白素进入第七层密室后,他们选择呆在一起就应该完结了,虽然世间罪恶,但真爱已然,BALALALA.......
      其实在卫斯理和白素进入第七层密室后,他们选择呆在一起就应该完结了,虽然世间罪恶,但真爱已然,BALALALA.......
      其实在卫斯理和白素进入第七层密室后,他们选择呆在一起就应该完结了,虽然世间罪恶,但真爱已然,BALALALA.......
      其实在卫斯理和白素进入第七层密室后,他们选择呆在一起就应该完结了,虽然世间罪恶,但真爱已然,BALALALA.......
  •     首先,这个五星的评分并不代表我认为本书或则卫斯理系列就超过了许多四星、三星书。但从阅读时间、阅读快感与阅读收获的性价比关系来看,它的确值得力荐。
      
      第一次翻开卫斯理的《鬼混》、《妖火·真菌之毁灭》是在初中。从那时起,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从图书馆借回家的《第二种人》;放在电子词典里,在外教课上看的《极刑》、在听说课上看的更多;同桌推荐我看的《木炭》还有在折价书店买的不具名出版社的蓝皮本,里面的《聚宝盆》、《湖水》、《沉船》、《老猫》至今印象深刻;最后买的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的这个系列,其实是给我妈看,一向懒于阅读的她,每周两本毫无压力,《玩具》、《蓝血人》、《回归悲剧》,《寻梦》更是不仅震撼了她,还影响了我的外婆……
      
      最近看到小组里讨论卫斯理值得看的小说,其中不乏书友推荐《头发》、《狐变》。对这两本书,我已没多少印象了,但却对内容介绍挺感兴趣——1.《狐变》的理论极有趣,如果地球上(包括地球)所有东西,每天都在变大一倍,那么其实没有人会感觉到变化。但如果其中有一样人或物成了例外呢?那他、她、它岂不是每天都在缩小?足可扩展到其它领域——缩小症、早衰症,出问题的到底是谁?2.头发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倪匡先把常识解释定义为“保护头部”,继而再以“头骨更坚固”来反驳。或许这是个小陷阱,即使愚钝如我,也能想到保暖的作用。但为什么只有人类有头发?却又令我无从解释。)
      
      于是,我在周末的一天中挑了一本来看,即使晚上还出去陪家人吃了顿饭,我仍然把《头发》看完了。经过这许多年,再看中学时代的通俗读物,
      原以为不过是一种缅怀与消遣。没想到读完心里千头万绪,竟是不得不写这书评。(看书随无间断,但近已不如从前,每读必记了。)
      
      卫斯理小说的语言还是与过去差不多,简单直白,表达方式常常重复,误用词语似也存在。但好处在于,让人真正关注情节或者情节之后的一些东西,而不必硬生生地在急于一探究竟的紧要关头偏去啃或者跳过冗长的掉书袋。或许,读完一本书,都没有一句可以“值得”记在本子里的句子,这不正是一种痛快的阅读体验么?
      
      至于情节,算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线索紧凑,没有多余的桥段或大坑,但是同时也会让人可以多少猜出作者的意图,有做作之嫌?见仁见智了。至少我读卫斯理时还没有读到热血澎湃或者掬一把同情泪的。当然,情节巧妙也可如同布置用心的陈列柜,仅作走马观花之效。有了主导情节的那些奇思妙想(与一般作者不同,我私自认为倪匡是先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再去构思如何用情节推动到最后的,是一种“逆序创作”),卫斯理的一个个故事,才如此引人入胜。
      
      倪匡曾说过,他写小说的灵感都来自给小学生看的百科全书,假如这是真的,他的想象力实在令人惊叹。语言、情节,若有不美之处,瑕不掩瑜,无可厚非。在此我不多作解释,有好奇者自可一探究竟。
      
      书友常说,觉得倪匡书中所言,多有已经成为现实的例子。读《头发》后,我才真正有了切身体会。三大宗教与道教的“殊途同归”,反复提及的“现在比以前更坏”都令我有感一同,那么“领导者”他们何时能够商讨完毕呢?
  •     第一次读倪匡的作品
      这一本处于倪匡小说的第二辑中
      
      倪匡有交代:这部作品是在休息了六年之后又开始续写的,故事的风格,有了显著的改变。
      
      门外汉 不知变化于何处
      但 与金庸、蔡澜、黄沾齐名四大才子的倪匡
      着实令人有些失望
      同是作家
      其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
      个人认为远逊于金庸
      
      当然
      科幻小说更注重于想象力 这一点倪匡可以过关
      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一升华过程 在倪匡笔下相对自然,不算突兀
      
      但 人物性格不够饱满
      几个主人公 卫斯理、白素、柏莱、辛尼,包括尼泊尔国王
      都没有体现完整的人物性格特点
      感觉一切的都是为了情节的推进
      而又推进的有些生硬 不够流畅
      
      其次 情节不够严谨
      读金庸小说时 这一点处理的非常好
      每个细节 交代的非常清楚
      令读者十分明了各种原由
      倪匡的小说做不到的
      因为情节很多太巧合 太顺利 又存在疏漏
      
      对于人类的鼻祖 头发的功效这些观点
      确实新鲜
      ABCD的人物设定 也确实出人意表
      这是我给这部作品评鉴“三星”(还行)的唯一原因
  •     这本书对人类社会的丑恶揭批有,但对丑恶的来源却不知晓。人类有很多劣根性,谁都知道,我们也深有体会,但书却没有做到应有启迪的作用,看完就觉得要是外星人当初造好地球人就好了,还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而且书里的宗教假设也并不是什么新意,思考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宗教共通的意义就是回答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只是观点方式方法的差别。就好象试题后的参考答案,只是这个参考答案不止一套,而且每一套都号称自己才是真的。
      
      当然作为一本反映人类社会现象的书,而且是穿插一些赞叹的想象科幻书,我觉得对很多读者来说还是很为味道的。只是此书批判的痕迹太重,但却缺乏启发让我觉得作者写此书时愤青情绪稍多。
  •     这次看卫斯理的起因是卫视上次在播倪匡的专访,最后说到看他的书分几个级别,入门级,晋升级还有最高级,我记性不好,只记得其中有本头发我没看过,然后还有一本很长的书名,不过网上没找到下载。
      
      这本还行,78年写的,倪匡讲故事的本事还是很强的,不过看到现在,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寻梦,大概高中看的,看得那个冷飕飕。
      
      如果有谁能告诉我这几个级别还有哪些书就好了。
  •     ,,,卫斯理有很多奇怪,先进的设想.我觉得最令人惊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头发"莫属.
      每次我去剪头发时总会想起这个故事,想起人类头发的真正作用.如果人类才是so-called外星人的话,,那真是令人觉得哭笑不得.但书中对人类的暴行,可怕想法的谴责又确是实实在在.
      "头发"能让人想得更深一些,很有卫斯理其他作品深思人类行为的意味.
  •      对于卫斯理的书,习惯叫作者书中的名字。我总是一遍一遍的读,每次读完,再读的时候,总是感觉我从来不记得内容。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昨天又读的了一遍卫斯理系列的头发,还是一口气读完,放下书,心里有深深的悲哀,人性本恶,我一直坚信的想法,我知道自己,那个机会就算放到我的眼前,我也会放弃,不是我多伟大。而是我放不下的东西太多。忽然之间知道了为什么总是记不得卫斯理书的内容了,因为他揭示了太多我内心不愿承认,却始终存在的邪恶。那么根深蒂固。
  •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对人类的终极追寻是如此令人着迷,引发了从科学到玄学,从智者到教宗上千年来截然不同回答与不乏流血的争论。因此倪匡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万佛朝宗?)既是在30年后来看,依然强悍无比。
      
       可惜的是,倪匡生硬文笔单薄的人物刻画与其思想的博大相比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大陆估计也就是个省级征文大赛前三名的水平。
      
      
      
      
      
      
      
      
  •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的儿媳不香港不提一下,就是著名港星周慧敏,那时我踩知道原来文界和艺界是如此的水乳交融啊!   言归正传,看完这本书你不仅会很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会对宗教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你也会开始怀疑:我们到底来自哪颗星球,人类真的是人性本恶,还有头发的真正的有意义的用处在哪?!!   值得一看!
  •      郑渊洁的《月球监狱》上说到,人类把一些罪大恶极的囚犯们遣送到了月球,谁知道到了月球之后这些囚犯们自力更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后来还把自己过剩的产品倾销回了地球,面对严峻的局势,地球上的人类发起了反倾销,月球上的囚犯“不得已”向地球宣战……
       而在倪匡的《头发》里,人类才是被集体遣送到地球监狱的囚犯们的后代,原母星曾派遣四位志愿者(耶稣、穆罕默德、释迦摩尼、老子)来到地球,希望能挽救世人于罪恶之中,并带有资格的人类回母星,还留下了“回去”的方法。其中,柏莱的穷凶极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谁又没有罪呢,正如古人所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它!”。另外,文中对于头发的功用的解释还是蛮有趣的,呵呵。
      
  •     倪匡的书,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窥探他头脑里那些奇怪的想法。当窥探的行为开始,总是要到了然才能罢手。同时,多次在窥探了然,窥探了然之后,总会心生厌烦,一走了之。
      
      读倪匡的书也是如此,初中、大学分别密集着读过一段,再捡起已经相隔近10年。这次的心得是——倪老的头脑里一定残存着对于上一世的记忆,或者是能够具有某种通达精髓的特异功能。否则,看似荒谬的内容(四大宗教的创始人所生年代非常相近),又怎么能用除了巧合之外的词汇来解释呢。
      
  •     《头发》中卫斯理或者说是倪匡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老子是从同一个星球来拯救我们的。整个故事很多处设置的小细节想象力之丰富足以作为卫斯理系列故事的典范,但是这个假设实在是叫人乍舌之后不由得佩服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宗教本源,殊途同归。细细一想,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四大宗教核心其实并无二致,无非使人向善,肉身的虚无、以及强烈的彼岸意识,等等。
      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比较全面的展现了倪匡对宇宙的多种看法,包括人性本恶论、生死轮回(或不间断)、灵魂(精神)交流,神即外星人等等。
      对地球人性劣根性的审视和失望是倪匡小说中多次涉及和主要探讨的主题,他的绝望渗透了小说,他毫不掩饰对人类众多恶行、甚至连自身也无法摆脱这种卑劣性的厌恶,倪匡在小说中借白素之口说典出基督教中那个十分著名的故事“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无奈和反思。在头发中对这种情绪的释放达到了极致,索性把地球人归类为罪人的后代,以解释他对人劣根性的疑惑--------“可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地球上的一切罪恶,全是人,这种有异于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制造出来的,那么,必须接受那两个“梦”中的一切,地球人,是罪恶的后代,罪恶的遗传因于,不断进发,愈来愈甚,罪恶决定了地球人的性格和行为!”
      倪匡十分擅长于立足于外星人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人性弱点,把平常的事情变的不平常,保持相对距离来审视地球人的行为,很有些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方法”的味道。在头发中ABCD的多次谈话就是典型,诸如漠视生命,求莫名其妙的权力,专横和独断,超乎任何生物的对待同类的残忍,把短促的生命中的名利看作人生的一切等等等等…….当他们用生硬的语言来描述地球上平常至极的事情之时,读者难免有心理上的极度不舒服之感,这也是倪匡希望达到的目的。
      在对人的批判上,其实他写的还是相当表面的,而这类观点也长期贽伏在他的作品里。但是他和“神”的那场论战我倒是很欣赏,当然,他说的那通理论感觉比较废,几乎站不住脚,但是那种质疑神的态度的确很帅。至少这种人类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      很激动地看完《头发》
       是同学和学姐隆重介绍下看的。而该书也实在相当精彩!
       完全想象不到,在书里的世界,头发的作用和地位如此神奇。而也是这个作用让我和卫斯理一起思考善和恶。
       故事里说,人类是因为在被制造肉体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思想却又是邪恶的,所以被高智商的祖先遣送到地球上。有四个志愿者来解救人类,却最终失望的离开。卫斯理的问题如此犀利,造出这些邪恶的人类祖先,所谓高智商永生的人,何时才要对邪恶做出最终的判决?
       因为舍不得离开地球和白素,卫斯理选择回到这个“充满邪恶,虚伪的地方”。也因为“放不下”,尼泊尔国王不愿到往那个永生的圣地。这样的人物心理,在与柏莱的对比下,显得很真实。柏莱是为了回到永生之地而失去了理性,变得邪恶狂暴的人。而卫斯理他们却都有着各自的牵绊,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机会。对于祖先们口中的“罪恶的地方”,卫斯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不舍,这样的抉择让故事情节离奇而又让人接受。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说的。然而《头发》却试图假设人都是带着罪恶降临地球,为着身上背负的罪恶而遭受痛苦。然而怎么样是善?那些有着永生和高智商的先祖们将所谓的“罪人”遣送到地球上,就是“善”吗?而为了向善而不断与恶争斗的普通人,他们是否又都能得到解救?如果不能,他们岂不是很可怜?因为被丧失了改过机会。
       这些问题,好哲学,从希腊先哲们到现在,又有谁说得清楚?我们,也就是在看着卫斯理的文章时,试图扪心自问一下,试图得到更多启发。这也是卫斯理的成功之处吧。古怪离奇而又不完全瞎诌。
  •   不值三星
  •   按今天的标准,的确不值,不过按当时的标准而言,应该可以算是三星水平了。
  •   倪老的头脑里一定残存着对于上一世的记忆——灰常萌这句。。。
  •   或许远久之前落在地球的那个生命基因只是外星生物进化高级过程中抛弃的失败基因。有点类似于 火星任务 的情节。殊途同归,一切事物不论是科学,艺术,思想,宗教,其他....的高级阶段,都是相似的,这与宇宙本源有关吧,最起码在我们认识的宇宙的位面。看似高级,其实也是初始,周而复始,太极阴阳,原子震荡,是不是都可以用最单纯本质的物理解释呢。
  •   其实这个故事没有讲完,有一位老人站出来说:谁用石头砸她,就证明谁没有罪。于是,那个女人被大伙的石头砸死了。
  •   那就更是人虚伪本性的展现了
  •   好深奥啊,看来得学习了
  •   无论怎样都觉得圣经是越读越让人怀疑的。 
  •   反正我在给老妈读,头发这本绝对是卫斯理必读之一,看看人家是几几年写的,科幻分类,现实得可怕
  •   难得看到卫斯理的一本书有这么多的评价。。好欢乐。。引用另一个评论文章里的话——倪老的脑子里是不是残存了上代的记忆诶??
  •   看完这篇之后,我有一种感叹。
    虽然感叹着作为人类的劣根性,但是有觉得既然已经是罪人的后代,为什么不做好自己呢?
    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作者一直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丑恶的。 但是作者却没有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至少是自己对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究竟是作者没有提出,还是作者认为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法呢?
  •   同意楼上的,因为卫斯理的许多作品都是斥责着人类的劣根性,但是作为卫斯理本人,对于罪恶抱着厌恶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作者没有作为一个跳空者来看待善恶的问题,纯粹出于一种情绪,通过故事进行表达甚至是发泄。
  •   科幻小说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人有那么一瞬间的信以为真。
  •   倪匡似乎认为,人的劣根性不可以由人自己解决,而必须等待创造我们的那些人来处理
  •   作者的分析真的还满透彻的。
    不过神学本来跟理论就有那么一些矛盾,我觉得这种理性与感性根本无法比较,所以说人神论的“理论感觉”我比较不赞同。
  •   @该隐不靠谱晚期
    卫斯理在书中常常自觉自己的自私因子常常在作怪.....可见他完全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只有发泄而无解决之道
  •   头发 和眼睛 两个故事中都表现出了倪匡 对人之初性本恶的看法,我挺赞同的
  •   我觉得倪匡的人性是写得很好的~
  •   恩哒。不只是人性,很多方面都有映射到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