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美)保罗·卡鲁斯 页数:271 译者:王月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魔王是宇宙中的反叛者、暴君王国里的独行者、统一体的对立面、宇宙和谐中的不和谐音,规律中的例外,普遍中的特殊,不可预见的或然。 上帝之所以成为上帝,正是因为魔鬼的存在。 弥尔顿的撒旦是个品德高尚的反叛者,因为他宁愿遭受永世的折磨,也不愿受到丝毫的羞辱。 鲜有例证说,与魔鬼有生意往来的人要他在契约上签名,发誓或给出履行承诺的证明,因为他的诚实从未受到质疑。 造就人类的伟大与人性的,正是撒旦身上所拥有的那些零星的、琐碎的瑕疵。仅仅一部道德机器,即不引人注目,亦无法激起同情。 二十世纪带给人类的是全面战争、种族灭绝、死亡集中营、核武器、生化武器、欺世之谈、生态毁灭及毫无判断力的群体恐怖主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宗教理念中的善与恶第二章 魔鬼崇拜第三章 古代埃及第四章 阿卡得人和早期闪来特人第五章 波斯二元神教第六章 以色列第七章 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第八章 佛教第九章 新世纪的曙光第十章 早期基督教第十一章 希腊与意大利的救世主理念第十二章 北欧的魔鬼崇拜第十三章 魔鬼的全盛期第十四章 异端裁判所第十五章 宗教改革时代第十六章 女巫迫害之废除第十七章 文学中的魔鬼第十八章 正与邪的哲学问题结论
章节摘录
伊甸园的由来 约在公元前300年,在闪米特人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以前,这里就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民族:阿卡得族。 在闪米特人中,先后占主导地位的有巴比伦人、亚述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奇怪的是,阿卡得人不是白色人种,而是黑色人种,因而被人们称作“黑头人”或“黑脸人”。 然而,我们并不能依此认定他们的肤色真的黑如埃塞俄比亚人,因为我们在巴比伦的坟墓里发现的双语简册上看到的是,当时人们称他们为阿达马图(Adamatu),或红皮人。这个发现可能意味着,他们的肤色并不是黑色,而呈红黑色或棕色。 阿卡得人的统治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结束。在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Sargon,722—705年)统治期间,其语言开始走向消亡。至于阿卡特人对闪米特人的贡献究竟有多少,我们可从如下事实进行推断:闪米特人的大多数宗教制度、传说和风俗,均源起于阿卡特人。 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获知,闪米特人已有一周七日的计时方式。他们的安息日是神圣的礼拜日。在阿卡得语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工作是违法的日子”,而亚述人的翻译是“让心灵休息的日子”。 进一步说,阿卡得人已经熟知在《圣经?创世记》和亚述人记录中的关于创世、生命树、洪水灭世的传说。 我们可在多数古代图案上看到传统形式上的生命树,树上结的多是冷杉球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想法是阿卡得人从以前较寒冷的家园里带来的古老传统,那个家园就是米提亚长满冷杉树的峰峦。 许多犹太人的名字更让我们联想到阿卡得人的传统。毫无疑问,这一点进步证明了阿卡得古文明的深远影响。 《圣经-创世记》中所提到的从伊甸园流出的河流名称是巴比伦语。在巴比伦语中,幼发拉底或普拉特(Puraf)是波涛起伏的河流的意思;底格里斯或提格尔(Tiggur)是潮流的意思。Hfd—Dekhel,意即“堤岸很高的河流”,是底格里斯河的另一个名字,在铭文中写作Idikla或Idikrla。 一些亚述学家认为,基训河的名字是阿拉克斯(Araxes),罗林森认为是居卡(Jukha)。萨尔贡国王甚至称颂埃兰王国②是“四条大河流过的国家”。 伊甸园里河流的名称说明,创造伊甸园这一神话的人,一定曾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岸边居住过。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幼发拉底河西侧荒漠地区,有一片可耕之地,名叫伊甸纳(Edinna),听起来与伊甸(Eden)园非常相似。在亚历山大时期,就巴比伦的历史和宗教问题,一个名叫Berosus的巴比伦祭师写出过一本十分有趣的书。虽然此书已不复存在,但众多希腊作家曾大量援引他的作品。我们可据此了解他所提供的他的王国的信息。 所有这些令人颇感兴趣,但已无任何证据以证明其可信性。巴比伦的传说也许源自《圣经?旧约》,但亚述人石头图书馆的成功开拓,无疑使我们拥有了关于这些传说的起源和历史的确切证据,而这一切的绝大部分,又都是古老的阿卡得人遗留下来的。
编辑推荐
这部论述邪恶的宏篇巨著,是保罗·卡鲁斯在20世纪初期的作品。这位奇人还是《佛陀教义》等其他许多作品的作者。在人类的历史上,邪恶似乎一度为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汹涌浪潮所淹没,魔鬼似已沦落为一个文学角色,整天地为一桩又一桩捕获灵魂的愚蠢交易而百般忙活。种种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大部分民众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魔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