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无选择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刘索拉  页数:254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开始觉得刘索拉的作品有点不可思议,不太像。怎么这么“洋”呢?书里的人物好像生活在云端里,疯疯癫癫、忽冷忽热,追求着莫名其妙的音乐,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悲观。好像是一群吃饱了撑出病来的年轻人,撑出来的病有时比饿出来的病还难治,后一种病给窝头就行。唉,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泡在蜜罐子里了,不知道吃饭的难,吃饭的重要,吃饱了好 “洋”,充分反映了混乱与空虚,而且,有点或者干脆是“精神贵族”,和人民的距离太远了!如果说在美国这样闹腾的是下层平民青年,在中国,能享受到这种苦闷和折腾的滋味的却只能是养尊处优的贵族! 等等。这些反应说明刘索拉的小说告诉了人们一点他们原来还不知道、还没注意到的东西,哪怕是值得忧虑的东西。  不是像吗?根本不像的杜撰又能提供什么评论的对象呢? 是的,它写得是那样“不像”,却又那样活灵活现,有时甚至为之折服。那种闹腾劲儿,那种嘲笑别人也嘲笑自己的语言,那种意欲有所追寻但又对不准目标的惶惑,那种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与创造欲望,那种自我夸大狂与自卑自弃,尽管有时是以“不像”的闹剧形式出现的,却也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某些城市青年的心态风貌,好像又是“像”极了。这确实是一些吃得比较饱的人的故事。他们跟长久以来与至今仍在首先为生存而战斗的大多数群众不同,他们有点“脱离群众”。但他们已经出现了,哪怕是在闹剧的或自嘲的外衣下面,他们发出了自己杂沓的却也是动人的青春的声音。  今后,总是吃得饱的人会愈益多起来吧?当然,大多数人的同情不会落在吃得太饱的人身上。同情也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反感也好,刘索拉的小说在1985年出现是一个先锋性的、绝非偶然的现象。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种不满足的、勇敢探求的深长意味。我们不能不学会与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他们,而且得越来越重视他们。  中国真是太大了!刘索拉有刘索拉的真实。正像贾平凹有贾平凹的真实、王安亿有王安亿的真实一样。承认一种而否认另一种是容易的,却未必是公正和明智的。什么时候能有更伟大的口胃、更宽广的胸怀、更坚实的基础、更神奇的超越、更宏伟的汇万象于一炉的时代的与民族的交响乐章呢?我们的年轻的作家们的面前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内容概要

  《你别无选择》收录了作者的处女作《你别无选择》,中篇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刘索拉的小说被看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阅读本书,你可以看见一个精准、细致、可感、可触的刘索拉,以及她眼中的音乐与文学。

作者简介

  索拉 —— 作曲家,人声表演家,作家。刘索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杜鸣心先生。 毕业后先后为影视戏剧作曲,曾被电影作曲金鸡奖联合提名,她的钢琴独奏作品也曾在全国钢琴创作比赛中获奖。1985年她创作了小说[你别无选择],在全国引起轰动,曾被香港媒体称为“刘索拉旋风”。此中篇小说获全国中篇小说奖。1987年她应美国新闻总署邀请赴美访问,回国后根据同名获奖小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摇滚歌剧[蓝天绿海]。 1988年至2002年她先后定居伦敦和纽约,曾经专程去美国曼菲斯学习蓝调,93年移居纽约后又受到自由爵士大师们的直接指教, 先后在英美组织自己的乐队,在国际各大艺术节上演出自己的作品,并和世界各流派的知名艺术家广泛合作。 她的唱片[蓝调在东方](美国宝利金唱片公司),曾被英美权威音乐杂志Billboard作为焦点聚光唱片推出,称其为“一种新流派的酝酿”, 并被列入《英美新世界音乐》排行榜前 10 名。此唱片引起众多美国媒体的关注和探讨,并称刘为“唯一有资格在新奥尔良爵士音乐节演奏的中国音乐家(纽约评论)”。随后她推出的[中国拼贴](日本阿万德唱片公司) 由于它的“极端疯狂(周.撒克)”和“丰富有力的表现了同种文化的不同处(纽约时报)”引起了先锋音乐界的关注。随后她在美国制作了若干唱片,包括[缠]等等。 1997年,她在纽约建立了[索拉与朋友们]乐队,混合了民乐、摇滚爵士乐及新音乐的风格,这支乐队在1999年北京爵士音乐节上破土而出。2000年,刘索拉联合打击乐家李真贵先生及其弟子们在北京首图音乐厅做了民族器乐“爵士”即兴音乐会,2003年[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以美国摇滚爵士乐家和中国民乐家的联合形式在德国新音响现代音乐节作为开幕乐队演出,引起德国媒体的关注:“刘索拉在寻求避免向西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彻底投降的道路。(南德日报)”“这样的全球化完全可以对西方置之不理。(南德日报)”。 2005年后,“传统重新主宰了刘索拉。(南德日报)”, 乐队完全成为民乐队,风格特异,有“中国式的心醉神迷状态。(南德日报)”。 2006年,刘索拉创作了大型室内歌剧[惊梦],由著名的德国现代室内乐团[ENSEMBLE MODERN]和[刘索拉与朋友们]中国乐队共同参演。她本人是编剧,作曲及总导演并领演。在歌剧中她大胆运用了“传统和现代音乐各流派及流行音乐(法兰克福评论)”, 音乐语言“惊人的清晰和紧凑 (法兰克福评论)”。 2007年, 刘索拉作为重点音乐家被丹麦环响音乐双年展邀请,丹麦皇家音院打击乐团世界首演了她的新作品[节奏的密码],丹麦电影中心及作家协会重点介绍了她的电影音乐作品及她的文学作品,[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的演出成为音乐节的热点。  2002年至06年,刘接受德国文化媒体部长的邀请,担任德国世界文化大厦世界顾问组成员,策划了有美国天才音乐家约翰.纵参与的[反叛者音乐家系列音乐会]、[你别无选择]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7届音乐会等等。[你别无选择]音乐会成为德国现代室内乐团连年世界巡演项目,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  刘索拉近年创作的电影音乐作品包括:宁瀛的获奖电影[无穷动](参与编剧和演出), 吕乐的获奖电影[十三棵泡桐树]等等。  作为作家,刘索拉的作品多次获奖和被译成多国语言。 由于喜欢用不同风格的中文构造小说,英文版译文[混屯加哩咯楞]获得英国比较文学翻译奖(Richard King 译),最新的译文版是小说[女贞汤]的法文版(Sylvie Gentil 译)由法国著名出版社Seuil出版。刘索拉近年新书先后由海峡出版社,昆仑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刘索拉目前定居于中国北京和美国鄂宛。

书籍目录

  序 王蒙  刘索拉:音乐——宿命,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金燕    你别无选择  蓝天绿海  寻找歌王  混沌加哩格楞  伊甸园之梦  人堆人  香港一条街的传说

章节摘录

  李鸣已经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  有才能,有气质,富有乐感。这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退  学。  上午来上课的讲师精神饱满,滔滔不绝,黑板上画满了音符。所有的人  都神志紧张,生怕听漏掉一句。这位女讲师还有一手厉害的招数就是突然提  问。如果你走神了,她准会突然说:“李鸣,你回答一下。”  李鸣站起来。  “请你说一下,这道题的十七度三重对位怎么做?”  “……”  “你没听讲,好,马力你说吧。”  于是李鸣站着,等马力结巴着回答完了,在一片莫名其妙的肃静中,李  鸣带着满脸歉意坐下了。他仔细注意过女讲师的眼睛,她边讲课边不停地注  意每个人的表情。一旦出现了走神的人,她无一漏网地会叫你站起来坐不下  去。  有时李鸣真想走走神,可有点儿怕她。所有的讲师教授中,他最怕她。  他只有在听她的课和做她布置的习题时才认真点儿。因为他在做习题时时常  会想起她那对眼睛。结果,他这门功课学得最扎实。马力也是。他旷所有人  的课,可唯独这门课他不敢不来。  自从李鸣打定主意退学后,他索性常躲在宿舍里画画,或者拿上速写本  在课堂上画几位先生的面孔。画面孔这事很有趣,每位先生的面孔都有好多  “事情”,画了这位的一二三四,再凭想像去添上五六七八。不到几天,每  位先生都画遍了,唯独没画上女讲师。然后,他开始画同学。同学的脸远没  先生的生动,全那么年轻,光光的,连五六七八都想像不出来。最后他想出  办法,只用单线画一张脸两个鼻孔,就贴在教室学术讨论专栏上,让大家互  相猜吧。  马力干的事更没意思,他总是爱把所有买的书籍都登上书号,还认真地  画上个马力私人藏书的印章,像学院图书馆一样还附着借书卡。为了这件事  ,他每天得花上两个钟头。他不停地购买书籍,还打了一个书柜、一个写字  台,把琴房布置得像过家家。可每次上课他都睡觉,他有这样的本事,拿着  讲义好像在读,头一动不动,竟然一会儿就能鼾声大作。  宿舍里夜晚12点以前是没有人回来的,全在琴房里用功。等12点过后,  大家陆陆续续回到宿舍,就开始了一天最轻松的时间。可马力一到这时早已  进入梦乡。他不喜欢熬夜,即使屋里人喊破天,他还是照睡不误。李鸣老觉  得他会突然睡死掉,所以在12点钟以后老把他推醒。  “马力!马力!”  马力腾地一下坐起,眼睛还没睁开。李鸣松了口气,扔下他和别人聊天  去了。  “今天的题你做完了吗?”  “没有。太多了。”  “见鬼了,留那么多作业要了咱们老命了。”  “又要期中考试了。”  “13门。”  “我已经得了腱鞘炎。”同屋的小个子把手一伸,垂下手背,手背上鼓  出一个大包。  马力对什么都无动于衷,他从不开口,除了他的本科——作曲得80分,  别的科目都是“中”。  李鸣跑到王教授那儿请教关于退学问题的头天晚上,突然发生了地震。  全宿舍楼的人都跑出来站在操场上。有人穿着裤衩,有人披着毛巾被。女生  们躲在一个黑角落里叽叽喳喳,生怕被男生看见,可又生怕人家不知道她们  在这里。据说声乐系有两个女生到现在还在宿舍里找合适的衣服,说是死也  要个体面。站在操场上的人都等再震一下,可站了半天,什么事也没发生。  后来才知道,根本没地震,不知是谁看见窗外红光一闪,就高喊了一声地震  ,于是大家都跑了出来。  第二天,李鸣就到王教授那儿向他请教是否可以退学。王教授是全院公  认的“神经病”,他精通几国语言,搞了几百项发明,涉及十几门学科,一  口气兼了无数个部门的职。他给五线谱多加了一根线,把钢琴键重新排了一  次队,把每个音都用开平方证实了。这种发明把所有人都能气疯。李鸣最崇  拜的就算王教授了,尽管听不懂他说的话,也还是爱听。  “嗯。”  “我不学了。我得承认我不是这份材料。”  “嗯。”  “就这样,我得退学。”  “嗯。”  “别人以为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以为我不行。”  “嗯。”  “也许我干别的更合适。”  “嗯。”  “我去打报告。”  “嗯。”  李鸣站起来,王教授也站起来:  “你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

编辑推荐

  《你别无选择》作者刘索拉,一位曾经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的作家。文学作品被译为多种外文。曾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等文学奖和英美世界音乐排行榜前十名等音乐奖。自1997年,成立由不同国内外精英音乐家参与的“刘索拉与友人”乐队项目,此乐队在世界各大音乐节演出。现任德国世界文化议院的国际顾问成员。新现代舞蹈音乐作品《觉-基因》于2004年6月在柏林首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你别无选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刘索拉真是个让人嫉妒的女人。这个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凌厉的眉眼,和同样桀骜不驯的爱尔兰光头女歌手奥康纳颇有几分相似。这个野性的反叛者,将文字玩弄于鼓掌之中,在音乐的海洋里也是如鱼得水。她的《蓝调在东方》走上了美国音乐的巅峰,但引人持久关注的还是这本薄薄的《你别无选择》。
        评论家说《你别无选择》借鉴了《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荒诞”手法,造就了一个小说中“音乐学院”的“无意义”的世界。《二十二条军规》我没看过,有点无从谈起,但是我并不认为书中的音乐学院是个无意义的世界。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的荒诞弥漫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包括她的《寻找歌王》也以一种周伯通般的顽童口吻行文。音乐学院学生的诸多行为在常人看来都显得滑稽可笑,譬如“追求妈的力度”,但是在音乐爱好者的世界里是否能找到共鸣呢?著名音乐家谭盾,为了寻找打动灵魂的声音,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器具制造各种乐器。刘索拉本人为了寻找想要的乐感,听遍了几乎全美的音乐。小说中这群离经叛道的大学生,让我想起凯鲁亚克《在路上》里的垮掉分子,与其说是离经叛道,不如说是试图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和价值观吧。在我看来,“无意义”的生活体现的是不同于现有的公认的价值体系,而是少数人的声音。先锋文学在语言表达和内容选择上都有一定推陈出新。刘索拉似乎并不拘泥于语言表达,而是着意渲染一种万马奔腾、畅快淋漓的思想境界,你可能在文中找不到华丽优美的语言,和打动人心的描写,却依然让你在阅读时,有了不一样的心跳。这就好像小孩子用沙土堆城堡,你能说这城堡不能住人就毫无价值吗?错了,它的价值远大于此。
        其实,相对于刘索拉的先锋文学作品,我更感兴趣的还是这个女人的生命状态,这种离经叛道,这种极致绚烂的绽放,如同刺鸟。如果说三毛是以放逐的方式燃烧了自己成全了自己,那么刘索拉则是以夸父逐日般的激情,实现涅槃。这个女人,我只想说,羡慕嫉妒恨啊。
  •     最近看的电影里有一部《等风来》,鲍鲸鲸编剧和滕华涛合作的第二部作品,就像里边那个尼泊尔大师叫什么什么仁波切的(但说实话,演的像个骗子)说的,现代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心灵蒙上了灰尘,怎么解决呢?只能等一阵风吹过,拂去尘埃。
      等风来这三个字其实就落了下乘,因为神秀和六祖的故事连同那两首偈子在中国实在是太有名,需要风就是说有心亦有尘,但是心头有尘何必一定需要风呢?“时时勤拂拭,不叫惹尘埃”即可,更高的境界是“由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说序言里王蒙说,这“是一群吃饱了撑出病来的年轻人”“撑出来的病有时候比饿出来的病还难治,后一种病给窝头就行”。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吃饱了然后在等拂去尘埃的那阵清风,为什么等风?因为他们都有心,心上都有尘,吃的都很饱,也都很撑。
      刘索拉说她写《你别无选择》就是根据人生就是很无奈的,哪怕这件事情再不容易也要做,因为你注定要做这件事情。其实还是荒诞。但她没说这是宿命什么的,现代派,拒绝苦大仇深的哲学思辨,只要呈现,只需呈现。
      这部作品在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任何阅读障碍可言,但在当时来讲,绝对石破天惊,读者发现从《林海雪原》《金光大道》走过来后,突然遇见了一堆五线谱。情节松散,恍恍惚惚,节奏很快,故事不清晰,人物面目模糊,对话有一句没一句,就像刘索拉后来投身的西方现代音乐,无主题、无调性、无旋律甚至无音乐,只剩下声还有音,或者说就是任何可能的响动,如何弄出前所未有的响动比这个响动代表什么更重要,于是她的小说也就这么写了,于是就现代派了、于是就先锋了。
      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发表30年后,心还在不在,尘还在不在,风来没来。
      恐怕心还在,尘也在,风,也意料之中的没有来,仿佛永远都不会来。
      当然,30年的时间过去了,也有的心不在了,或者说有一些心就不曾存在过,但那不是“菩提本非树”更不是“明镜亦非台”,那是虚无,是肉欲,是此岸的此岸,是未曾颓废就直接堕落。
      所以现在的我们不会再发问,也说不出“你别无选择”。
  •     孟野离开时有一段对学校像旧工厂的描述。校园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写照。人心灵栖居的场所,在新时期,就是一个工厂,一切都还未建立,百废待新,而又充满不知前往何方的迷茫,因此文坛出现这个派那个派,看似很繁华,是文学的复兴,但我却觉得,这只能是人们表达欲望和胆量的复兴,而不能完全说明文学的成就。好的文学和艺术,究竟应该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在书中所探讨的音乐的出路和走向的不定其实也是文学,是社会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规则?创新?古典?现代?力量?古朴?新?旧?一组组带着问号的对比盘桓在人们心中。最终却是别无选择,只得往前走,也总还会走出一条路来。小个子出国“找找看",森森获奖,李鸣不再沉睡。
  •     我特别不喜欢的小说有两种,一种是写的跟散文似的,无数的景色感慨心里描写,每次看到都大段大段的跳过,另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说的是啥,推理类还能用逻辑猜猜,这类小说根本没有逻辑啊,看完之后糊里糊涂觉得这是一帮神经病吧?我总觉得有个时期很多小说家都这样,所以我特别喜欢余华,我就喜欢这些大白话,说事就说事没那么多废话,后来我看了余华的中篇小说我才知道我错了,余华不仅写过死活看不明白的小说还是个中高手,因为格外的看不明白,猜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你别无选择》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就想弃了,因为看不明白,后来想着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刘索拉的大名总不能一部她的书也没看过,于是硬撑着看下去,看到二分之一的时候来了点兴趣,因为看到了JQ。- -看到最后觉得还好,虽然小节上不明白大意还是知道的,主题就是音乐学院的一群人都被考试逼成了神经病- -。好吧,以我没啥文学底蕴的想法揣摩一下这篇文章的主旨,音乐是一条很难走的道路,当初这些人选择这条路都是因为热爱,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很适合都能成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在不断的打击中有人沉沦有人痛苦,有人选择放弃,可是,其实最后,大家还是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你别无选择,因为你爱它。
      《一天》陈村。这篇小说很特别,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借来陈村的小说集看,具体已经不记得讲的什么,但是这篇还很有印象,因为真的挺特别的。只需摘录几句你就知道它为什么很特别:张三跟着铁轨朝前走,跟着铁轨一直走是能走到厂里的。张三走路的时候不太喜欢看野景,一看野景就走不快了,走不快就要迟到了,迟到是不大好的。张三从来是不迟到的。张三就这样很快的走着,一直走到了厂门口。厂门口的门房间里有一只电钟,张三是识钟的,张三一看钟就知道是几点钟了。张三看看门房里的电钟,知道自己今天早上走了十二分钟,早一点到厂里总是比较好的。
      
      《某》述平
      这篇好像也看过,又好像没看过,因为这是个太常见的故事——丈夫死去之后,妻子在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丈夫跟另外一个女人有染,于是妻子就蓄意去接近这个女人了……没做啥,就是挖挖隐私,然后又把三个对她都有点意思的男人一起叫过来吃饭,点破了每个人的心思,大家于是就都尴尬了。就是这样。里面写的最好的部分,大概就是作者对于X事情的心理描写了吧,又不粗俗又se情,百度百科上说这些有着米兰昆德拉的神韵,不过我看的时候觉得非常的不爽,女人对于X生活的想要的心里,被强X的快感,出 轨的需求,你一个大男人这么揣测不太好吧?还是其实只是写出来了所有男人的YY?反正,我不爽。但百科告诉我此人挺有才的,参与编剧的电影如下:《有话好好说》《赵先生》《鬼 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走着瞧》 《欠我十万零五千》《让子弹飞》
  •      第一个故事你别无选择是我最喜欢的,其次就是寻找歌王。关于文革时期的一些中短篇我不是很感冒,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再加上自己慢慢老了。。。
       刘姐写东西还是很激情、很犀利的。在别无选择里面,她写道他捂着脸,任凭泪水从指缝间流出;歌王里面,理想是理想,现实还是现实,现实就是艺术家也需要钱,也要生存,所以就得无奈妥协。。。她的音乐作品我还没有听。。。过段时间再说。
      
  •      记不太清书的内容和细节了。只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这本非常薄的小册子不知我是从哪儿弄来的。它是我2007年底决定自杀前看到的最后一本书。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它的一种意象结合当时的情况促使我这么做的。是的,我别无选择。我烧毁了部分的手稿,划破了一些画。我当时觉得这应该就是我最后的创作。我陷入一种近乎昏厥迷离的状态。我在跟所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话。所有的一切都血肉模糊的触手可及。我烧掉的,划破的不止是这些,它们可能是我的身体甚至我的灵魂?如果我能找回我的灵魂,如果我有一个不灭的灵魂。谁会招魂?清明快到了吧?
  •     第一次读到刘索拉是收获上的《摇摇滚滚的道路》。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看到她。
      看了她多年前的一个讲座 音乐的倾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JC6_ub60Bg
      很是开眼界。
      
      格非写个桃花,余华写个活着,残雪写一下恶梦,居然都叫先锋。所以我不知道先锋指的是什么了。
      现在看起刘索拉的这篇小说,觉不出任何先锋的感觉,更像是一篇投给新概念的参赛文章。
      
      一帮唧唧歪歪的人,一段唧唧歪歪的时光,关乎音乐,关乎寻觅。
      和她这个人一样,这篇小说“语速快”,大大咧咧,讲究个活得明白。
      
      刘索拉显然是个明白人。
      有些人年纪不小了都稀里糊涂,但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早已目光如炬,心里清楚。
      
      她和陈丹青显然是一派的。
      陈丹青的每一次开口,都是”明白人”的典范。
      http://v.ifeng.com/history/wenhuashidian/201107/fdda3ed8-c320-40bf-b58c-6ff40d36e93a.s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sMTOT4x1Ig/
      
      回到《你别无选择》,刘索拉显然是讲究音乐性的,小说里也要写出个排场来,开始的清幽,中间的杂乱和力度,结尾的轰然鸣响,她好像想把小说弹出来一样。
      就像《音乐的倾向》里讲的一样,咱不玩交响曲,不讲究传统,完整,玩一点洒脱的,随性的,有着切肤之感的。
      不过结尾相当之俗套,传统,很不给力。
      
      
      
      
      
  •     开始读来的时候觉得是本很没魅力的书.
      因为从来接触都是流行,也没学过什么音乐.觉得这一领域简直是空白.
      昨天突然读出兴致,却依然说不清哪里的魅力.
      
      录下来一些音乐家名字,去听过以后再回来读.
      
      不评价不让发表,先放一个4星.
  •     不得不说的是,《你别无选择》这部作品在当代中篇小说中是别具的,它以有限的篇幅,试图包罗万象,在一种不和谐的基调中道出了背后的价值。在无数表面混乱的对日常的描写中,刘索拉埋下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词段。这篇小松就如一场狂宴,在漫无目的甚至昏花的文字中,要找到那一番寓意着实不易。
      
      第一次阅读小说,我甚至连小说最基本的几个角色都混淆不清。没有清晰的时间或者逻辑轴线,更让初读折对小说的兴趣大打折扣,更不用提揣摩文字了。狂宴总是让人混乱的,而狂宴之后的寂静与孤独,就像森森获奖之后独自坐在琴房里,脑中闪现出种种情景,在那种孤独感中找到了人之为人的律调。这是一部关于音乐的小说,不得不提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是音乐方面的天才,他们可以只听金教授的钢琴声而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授课内容,更如孟野所说,他们的内心相信“没有没有音乐的地方”。
      
      然而和这种对音乐的狂热形成对比的是,小说的基调中无时不映射出一种嘈杂,一种大学音乐学院生活的一种局促感,每一个人都时刻和“音乐”打着交道,却仿佛和“音乐”有着一层隔阂,无奈而又难以突破。刘索拉很成功地用沧乱的文字表现出了这种气氛,文字就如音乐,音乐就如文字,毫无和谐感的音乐就如令人昏乱的文字,刘索拉在这点上将文字色彩和内容结合得十分巧妙。
      
      说到内容,文章虽结构零散却暗含条理,李鸣退学的念头是故事的开端,而王教授的那句“你别无选择”更是一个开篇之音。在这个音调下,小说涌现了种种奇葩而怪诞的人物和事件——狂宴开始。
      
      在千奇百态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物我想特别提一下就是小个子。第一次读他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因为他总在边缘的文字中出现在边缘的位置,像打酱油走过场一样,直到最后表面是个“出国留学“算作交代。但细读下去可以发现这个人物的故事情节刘索拉是有刻意为之的。文章最后森森的回忆中这么描述:”想起小个子到处给人暗示“,这就为小个子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以致于小说读三次后都没个底。小个子总是重复着一些动作,讲着一些耐人寻味的话,在最后李鸣和他的对话中:
      小个子神秘地看着马力的床,“我要走了。”
      ……
      “出国留学?“
      ”嗯。可也说不定。“
      ”那你要离开我们了?“
      ”嗯。我不太愿意。可是你瞧,马力老不回来,该不该去找找?“小个子笑起来。
      
      如果说这部小说就是在描述各式各样的人在面对这个迷茫浑浊的大环境时的表现和遭遇,那么小个子这个人难免应是一个悲剧的角色,文字上的暗示亦让人联想到他最后悲剧的结局(可能是自杀)。故事中他几乎没有参与到各式活动当中,他就像大千社会中被边缘化的角色,并默默作出被边缘的选择。
      
      选择——回归到小说的题目。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像贾教授所设想的那样“别无选择”,而是都在选择自己的道路。这是一场青春的狂宴,有成功也有失败,森森的不获认可,直到最后他的获奖作品给人以无限的冲击:
      “远古的质朴和神秘感,生命在自然中显现出无限的活力与力量。好象一道道质朴粗犷的旋律在重峦叠嶂中穿行扭动、膨胀。”
      这段文字算得上是全篇最优美、细心雕琢过的一段,就如狂宴之后的宁静,是一种人性的回归。音乐最终要回到人性,森森的音乐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冲击力,正是要表达人性的主题,更是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我们可以自己作出选择,并且,选择我们想要的那些。
  •     看标题的时候还以为是一群特例独行的学生的故事,现在才知道,原来只是讲的一种风貌。甚至没有笼统的故事,只是在这段时间,这段平静的岁月里个人的成长而已。
      女性特有的幽默诙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可恨篇幅不长。
  •      第一篇《你别无选择》确实是吸引人的,作者一鼓作气将我引到一口气看完,确实不易。本来以为是个长篇,准备看音乐学院这一群学生怎么样牛逼到学到各种武林绝学,其中几个还发生了《不能说的秘密》里面那种斗琴的场面,其中还有几对人谈了各种不靠谱的恋爱,只有一对最平淡的最终修成正果。最后揪出其实我们都是在音乐的选择下别无选择的人。最后李鸣下床霸气外露一统江湖。
       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结果还他妈是个小短篇,大家走了这么一段就不走了。
       但自始自终我都是个有头有尾坚持到底的人,所以即使之后的内容多么先锋,多么不合口味,多么革命,句子多么长意思多么乱,我还是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后就赶紧上来在这写东西。
       其实现在我很难受。因为我喜欢的女人在别人家里,我他妈别无选择。
  •      听着披头士,看着刘索拉。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充斥着“作”劲儿。最初了解刘索拉是在宁瀛的《无穷动》里,高挑个子,一身黑衣,头上裹着黑布红边眼镜,特别出挑,那部电影没认识洪晃,却认识了刘索拉。因为她太特别。我记得那部电影里她隔着四合院那扇玻璃窗户用手语舞着她要诉说的话,我记得一幕场景,印象极深。她说母亲在那个床上等父亲,于是睡出了一个土坑。那时候的我,真的被这女人迷住了。连看了三遍《无穷动》啃鸡爪,说话,抽烟的架,看得入神。
      
       后来来了北京,刚好刘索拉来我们学校讲《金瓶梅》和《唐璜》的关系。那阵子我正好在听昆曲,有一词牌叫做山坡羊,只觉得好听,没了解他的典故,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那事儿。索拉讲座时我远远看着,别说,真是一追星少女看着偶像的架势去的。讲座提问时间,有个云南毛头小伙气冲冲的说索拉讲得是黄腔,云南话叫什么来着,我早忘了。总之很愤慨,那时候我还真坐不住,真想起来将其轰走,顺便想对偶像说:这真不是我们学校的!后来我忍住了。还是没胆儿。
      
      
       话到这本书,书里透着一股子迷茫与作。正如王蒙的序里所说,或许索拉写的小说《你别无选择》里面的人物都是在云端的,疯疯癫癫,忽冷忽热,好像是一帮吃饱了撑出病的年轻人,撑出来的病有时候比饿了还难治。后一种病给窝头就行。后来人们总结这类人叫做“养尊处优的精神贵族”看了这话,我笑了。艺术院校多少这样吃饱了撑的文艺青年,一天天云里雾里绕来绕去,为一首情诗缠绵路灯下只为找那离别时的感觉,说出话来都是琼瑶里的味儿,让常人尤其是理工科的人看来,简直是病态,就像是我们不能理解理工科的人为什么生活的如此单一枯燥没有乐趣一样,当我们听着披头士,呐喊我们的声音,释放我们青春,集体买醉于深夜的大街,只为学校那些压抑人性的道德体制,当我们逼出中指一嘴脏话对着天空说着:“去你妈的”时候,谁会曾想这是帮文艺青年,跟街头流氓也有的一拼。老人们看着我们叛逆的发型,低到不能再低的牛仔裤,比脚上的鞋码再大几号的船鞋,那叫一个不理解。可是我们都经历了。也做了,大声地说,一点都不后悔,我们经历过叛逆,我们敢于对我们的青春提出质疑。我们总在用热烈的眼神鄙视着那帮毫无感觉的榆木脑袋们,他们沉默,沉默,一直沉默。你在大街上常看到他们,他们不说话,只是沉默,遵循着中国的儒家思想,沉默是金。他们生活规矩,三点一线,犹如机器。他们什么都不敢。我们曾经总是鄙视着他们。有一天啊。我们也成了这种人,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说生命是个圆,那么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我们这帮热血的艺术青年至少不像他们走直线。导师总是骂我这个美院出来的学生,说我美院出来的如何如何,其他211名牌大学出来的就是好孩子,听话不惹事儿,就我事儿多问题多。我心想,我有思想啊,我反驳了。导师又骂:有想法?就是因为想法多,才接受不了新的,全应该给你倒空。于是我和导师抗争了1年,后来我没被洗脑,再后来听说是被一部叫做浪潮的电影冲击,准备在我们这批研究生里做个试验,还好我没成为实验品。不过后来我总在问自己,我这样叛逆好还是不好?因为有天我总要走进社会,因为我别无选择。
      
       有个作家叫黄碧云,她的文字凌烈的出奇,你似乎能从文字中嗅到血的味道,刘索拉小说《混沌加里格楞》里就能感受得到,文革时期的小孩子的所经所历,那个动荡无知的年月里,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谁是标准?带上红袖章,你就是标准了。于是一个刮藓苔的捡垃圾老头被打成了“土地主”,原因是他刮藓苔恶心到社会改造,于是那帮小将们逼着他吃土,那头贴着地面,你依然分不清那是血还是污。造反有理的年代,我没有经历,没有那么痛彻心骨,不过文字每每描述,总是会让心里不舒服。
      
       很多时候,我们叛逆到大,我们总在问问什么,我们穿着奇装异服,我们作,我们学说脏话,我们为未来迷茫,就像是《颐和园》里面郝蕾躺在学校操场一样,操场那么大,她那么小,她在哪?她能在哪?她迷茫。用导师的话说,你们就是一帮无病呻吟,靡靡之音的瞎搞。什么都没意义,后来有天,我明白了导师的含义。搞来搞去你也不明白你在做什么,只是那个年龄,那个阶段,我们有一种迷茫,姑且我把它叫做“作”了。
      
      
      本文已发表在《青春同行》杂志
  •     
      1
       我从床上起来,拉好衣服拉链,喝口水,别着腰站在饮水机前,双手插进牛仔裤口袋,嘴里吹着口哨,眼睛盯着那本书,拿起来翻翻,噗噗噜噜的风急速从我脸前振动吹过。转过身,我站到镜子前面,把拉链往上拉高一尺,半举起双手,伸伸懒腰,像被风吹歪的茄子杆儿。若无其事地叹口气,再转到那本书前,拿起来翻开,略略浏览,顺口溜式的语流滑过,我咧开嘴一笑,啪嗒一声,又把书扔回原处。转身走到阳台,回身走到镜子前面,又把衣服拉链往下拉了半尺……
      
       跟我在一起的人,都不会认为我是个无聊的人,而事实上我却经常一个人处于这样的无聊当中。这种情境,像秋冬季节从阳台外、从天外吹来的寒风一样,时时都会发生,像喝水一样稀松平常。我跟身边事物的接触,是蜻蜓点水式的,点过就飞走,飞走就忘,我跟它们接触就像跟空气接吻,毫不在意。
      
       刚才翻过的那本书,叫《你别无选择》,作者刘索拉。它就放在离我的床两米半的架子上,旁边是一本大概是盗版的《鲁迅文集》,压在它们下边的是其他不同类的专业书、课外书。
       放在那里有大半年了,我每每拿起它,嘲笑就紧跟着从眉头、嘴角和鼻腔里追过来。我老是一副至为不屑的样子,恨不得它就是一耙屎。“哼,做鞋出的书,坐枷出版社……哼哼……”,我的喉咙发出咕咚的沉闷声音,好像枪膛里的子弹滑动了十厘米,没发出,又留在里边。鼻息自然是热热的。
      
       我之所以那么不屑,除了自身性格(自以为是)的缺陷,这本书的着装和身份也是原因之一。
       不厚,200多页。封面纸质很好,细密的硬网格捏在指肉间很舒服,很有质感和触感。除了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左下角有一个很显眼的标志: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一行数字“1949—2009”,一行红色宋体字“共和国作家文库”。书背上方有同样的标记。这样的标记,就像革命武装,一下子透露了某种身份,好像一个神情昂扬的红色娘子手捏着长枪正向某个东西敬礼,更何况扉页出版说明还有“共和国六十年,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字样。
       尤其是那颗鲜红、像要跳出封面的五角星,让我莫名想起了一个人。潘冬子。
      
      
      
       2
       集子由四个中篇构成。
       第一篇《你别无选择》,其实写的并不怎么样,文字间透露出一种偏执的忧伤,一种对鲜活气息的追求,让我想起诗人顾城。也有点像《死亡诗社》。一大群音乐学院里的孩子,个个性格怪异,丧心病狂似的搞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仿佛要把自己的心像清晨的鸽子一样放飞在空中,呈给天空中崇高的音乐巨匠。文中充满了一些程序之类的乐理术语,让我更感到陌生。到底还是有一个孩子死了,马力,似乎是在家乡被土掩埋了,但仍然以几种实物形态存在于大家身边,最后他们为了参加一个国际性音乐比赛,又各自丧心病狂地投入音乐创作,简直要以自己的音符力量分解这个世界……毕业典礼,得奖者是一个难忘的亮点。大家也必将离散。
       整个感觉是在写一首短诗《如歌少年》。也看出,作者文字分裂、游移得厉害。大概也就成了他的风格。
       这并没有改变我之前的偏见。可是第二篇《混沌加哩格愣》让我对作者刮目相看,文字间流淌的潇洒、自在、幽默、飘逸堪称上乘。小说采取今昔交错缠绕结构,以不停的空格行来回转换推动情节,像一朵曲线优美而单调的麻花。文革时代小孩子们在骂人、批斗、司令部和学校之间呼呼地玩耍,屏住呼吸破除一个个新鲜刺激的禁忌;根正苗红的家庭不断发生着变故,而漂亮女人嫁的人确实像地主一样富得流油的贫农村干部,乡土的肮脏生活方式那时却有着迷人的魅力;这个“淳朴中国”后来被女主人公不断地以诗意、哲学深意的方式讲给她英国人的男朋友,英国人似乎对淳朴中国很感兴趣,而逃离中国的女孩子们就以某种自由自在的方式与之栖息在一起;她们的魅力连同中国的魅力一起消散,中国变得世俗化、商品化,于是在国外的爱情也破碎了,她们的记忆在过去和现代之间游荡;而经历世事变迁的妈妈和小姑像两个冷静而自我陶醉的老修女,溺爱、唠叨着女儿,看起了现代电视。不过小姑看不惯,想听戏曲而不得,只能“转身进厨房去了。”
       另外,文中有很多反讽式的解构话语,比如大段大段原文抄录红色革命歌曲,一路下来列上后来的流行歌曲;比如“王宝钏”弹词比赛中三四个不同版本(作者颇有才气);比如骂人话语的幽默运用。
       很难在一部小说里同时把文革风貌和现代国外生活糅合地如此曼妙、自然,感觉历史活在当下,当下飘飞到不知何处。同时,生活细琐、性格情致和心理钩沉都非常纤细深刻。
       第三篇《蓝天绿海》,我之前听说是写“女同性恋”的,这个说法把我害惨了。我是抱着浓厚的YY心态进入的,可是出来时浑身是WW。数天前,对身边一个朋友说,“哈,《挪威的森林》上映了,可以去看看哦”,转念一想,不对,“不,千万别去看为好。本来小说男女主人公在我脑子里只是两三个模模糊糊的影子,我倒觉得这模模糊糊挺好,看了定型的人物,反而破坏的一团糟”。朋友表示赞同,拿“开始就看《红楼梦》电视,后来看多少遍书都总是想着陈晓旭”云云为我佐证。
       以至于我反过来倒要怀疑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写“女同性恋”。只不过是三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我,蛮子,陆升。是三个对音乐(流行歌曲)疯狂热爱的人。陆升是男,其余是女。我不停地在录音棚录歌,准备发磁带唱片,听着电话里丁老师的鼓励、指导,听着鼓手、合成器手争执吵架;我只有在陆升的音乐伴奏下才能不停地唱下去,无休止,和陆升有着一种默契,但陆升其人在作者的口吻着却仿佛是个机会,欲言又遮,星星点点,且从未出声。相反,我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对蛮子的回忆、思念和敬畏之中。回忆、思念的是和蛮子的杂乱开心、心有灵犀的生活,敬畏却是另一回事。蛮子的嗓音极好,完全可以征服地球人,但是蛮子从来不做违背自己意志的事,很多庸俗、恶心的事跟她无缘,她只知道唱她自己的心灵,比如“我只属于我”之类。蛮子已死去,我始终陷在对蛮子的近乎忏悔般的思恋之中,不管自己的唱片赢得多少欢呼。
       话说回来,如斯人鬼情未了,要说不是同性恋,也不大说得过去。想起《断背山》《蓝宇》《蕾丝边》及王小波《似水柔情》之类,比起他们,作者不过一直在唠唠叨叨说话和谈论音乐罢了。而从没提示或暗示这种感情到底是什么。
       《蓝天绿水》一上来就引用The beatles的英文歌曲《Let it be》,作者写道,“所有人都在争论‘Let it be’翻出来到底是什么,我才不管对错呢,我只愿意照我那个朋友的解释,他说,那是”,正在这时,书要翻页,我脑子里立刻闪电般自动接续上一句话,“去他妈的吧”……是的是的,一定是这句话,很有可能,为了求签灵验,我在心里闭上眼睛,双手合什晃了两晃。猛一翻页,见那几个字是“去他妈的”——真奇妙,我只比原文多了一个语气词“吧”。除了我(小)聪明之外,也可能是受到了前面《混沌加哩格愣》的影响,所以才脱口(脑)而出。
      
       第四篇《寻找歌王》依然是写音乐(流行音乐),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只是表象。可以说作者是在为音乐勾画魂灵。那就是我的男朋友B,那个上南下北,深入热带雨林、深山,再也不会回来,只为寻找歌王、拜歌王为师的人。就像诺瓦利斯小说中那个追寻蓝花的人。我作为B的女朋友,实在受不了深山的艰苦环境,回到城市,开始出唱片专辑,但也无时无刻不被B或歌王的灵魂捆缚着。“你的歌全都是扯淡”,我忘不了这句话;算命先生给我算命,那情景也让我心有余悸。
       歌王在哪儿呢?歌王是扯淡!我这样骂。但是B永远回不来了。后来我看到深山里歌王坐在悬崖上,一群歌精围坐,婉转优美的歌声回荡不息。歌王是B的灵魂?B是歌王的灵魂?歌王和B谁是真谁是假?在幽魅神秘的世界里,B最终也融入那群歌精之中,向着天外、向着歌王,一束白光罩住他,他一丝不挂,就像一个歌王。尘世中的我最终以奇特的方式获得了演唱会的巨大成功,我要求灯光师把偌大的舞台打成一束光圈,就像歌王降临。然而我始终没有勇气一丝不挂走进那个光圈。
       在这篇里,作者的语言也是一种柔软奔流的纯熟。让人在难以呼吸中濡染到某个眼睛的泪水和走动。一种大概属于刘索拉的美的语流。
      
      
      
       3
       红五角星在上,膜拜膜拜再膜拜,万岁万岁万万岁。
       潘冬子何许人也?长大过的人都知道,我们小时候,10岁以前,最爱看的革命电影有两部,第一要数《小兵张嘎》,第二是《闪闪的红星》,看过后大家心里都有了瞄准手枪、扬起柴刀,杀人砍人的潜意识冲动,这冲动被压抑多年,只有在我们真正长大成人,具备身手之后才能发泄出来。不过这部分人都受到了刑罚制裁,至少也是蹲三年号子,罪名是刑事犯罪。但当时,那是再美好不过的回味,他们激活了我们小小躯体内的热血,激活了我们贫瘠幼稚的梦境,张嘎子、潘冬子,我们崇拜的对象,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林黛玉,可是80后数量上亿,所以就有一亿个张嘎子和潘冬子。
       由于《张嘎子》是个黑白片,而《潘冬子》是如诗如画的彩色电影,所以从色彩上比拼,后者就给我们留下了更为美丽的记忆,潘冬子的形象更为雅致、灵动。我始终忘不了潘冬子那双善良、清澈、晶莹、发光的眼睛,忘不了一前一后熊熊的烈火,忘不了小英雄举起柴刀向胡汉三连连猛砍时的似海深仇和热泪盈眶,忘不了红军叔叔把一枚鲜血染红的五角星放在潘冬子手心、又给他别在额前的军帽上,忘不了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时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刘索拉又是谁?这我就不知道了,我才疏学浅,对活跃于近30年以内的艺术家们基本很陌生。是因为有人向我提起“刘索拉”三个字,我才拿起这本书正儿八经地看起来。
       那么我们也不必学究地去考查,这里只对其名字做一番考究。刘索拉,流索拉,绺拉索——流,流氓,流里流气;绺,绺子,土匪痞子;索拉,口语,口水飞流直下时候嘴里发出的混乱语词;拉索,人无聊的紧,无聊的成了精,全身骨肉伸直再伸直,把自己扭合成一段结实的钢索,横吊在大峡谷上方;拉索,拉锁,就是拉链,拉开拉链后可能看到白白的乳沟,可能看到红黑色蕾丝内裤(认为我在耍流氓的请let it be),还有可能看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红毛衣……
       依据我以上列举数列,你可以看到,解释的越多,可能性更多。
      
       潘冬子,白白的口牙,圆圆的脸蛋,是可爱、朴实的代名词;刘索拉,不知其何许人也,性别不详(开始我感觉是男的,看了小说越发觉得是女人),似乎歪牙裂嘴,卷发蓬乱,自号生活艺术家,是混乱、畸变的象征。
      
       这里拿潘冬子和刘索拉作比较,其实没别的意思,笔者一开始就没打算说明什么问题。仅仅是放在一起,看出,这两个人的确有差异。这就是这篇小文。
      
       话说回来,其实作者小说中也有一个憨厚朴实、个性纯真的潘冬子在,比如文革中的小孩子。解放后,潘冬子受到时风濡染,唱起了流行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谁?说不定潘冬子长大后成了个流氓,成了刘索拉。
      
  •      这算不上一本有深意的小说。荒诞的语言刻画颓废的人。如果还在学生年代,可能这样的小说能带来点共鸣。毕竟已经是完全的社会人,看看也就作罢了。
       可能小说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小说本身蕴含的意义吧,或者直接说,这本就是一本无主题无意义的小说,表达的只是一群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     这是我十几岁时最喜欢的一篇中文短篇小说。我读的版本是一本小说集里的一篇,那时因为太喜欢,所以我把它撕下来,然后把别的都扔掉了。我读了好几遍,而且现在还保留着。虽然过了很多年后我才开始听古典音乐,但我想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它很有关系。现在听古典音乐,时常会想起里面的片断,比如听到强有力的演奏,就会想起那句经典--“妈的力度”,听莫扎特时就会想到它的结尾......
  •      刚刚看完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顿时觉得人生怎么那么无奈。与美好的憧憬、理想差距是如此之大,当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是一切都那么新奇,单就“师兄”“师姐”这两个词在我心中是如此的敬重和崇拜,远远超过于辅导员和老师。社团,证书让我们忙的不亦乐乎。后来发现一切不尽如此,逐渐每个人开始过上了简单的三点一线。只有在考试时那个空荡的自习室才会被挤满,空气不流通的时候,刚好有那个不小心的泄出了PP,那就宛如爆炸的地雷或是被暴晒的沥青,让人无处可逃。
       因为最近出差睡眠不好,看完后眼睛已经酸痛的不行了,刚好听到卫兰的霎眼娇,那种调子让我感觉到以前的那种空洞。霎时间让我的眼泪找到了理由。
      
  •     枣读173期首发,标题有改动。更多枣读文章www.izaobao.us(需翻墙)
      
      ————————————————————
      
      政治铁腕的逝世往往会带来短暂的自由时期。在苏联,赫鲁晓夫推行的有限的自由化政策持续到五十年代末,一直到苏共领导感到实实在在的政权危机,而东欧的去斯大林化运动则更加轰轰烈烈,直接引发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这段时间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解冻时期”(名称取自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在文艺创作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谓“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从1976年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先后出现于中国文坛,并随着1980年“四人帮”的公审达到了高潮。随着国门被打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在高等院校中,学生们在讨论尼采和萨特。在文学界,一时间几乎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都能找到了。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开放化伴随着八十年代末的那场著名悲剧走到了另一个转折点。
      
      八十年代中后期,一批深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作家如马原、余华、莫言、叶兆言等开始崭露头角。1985年刘索拉发表了其第一篇先锋小说《你别无选择》,揭开了中国文学对叙事方式、语言实验、生存状态进行实验的序幕。写作之外的刘索拉还是一位先锋音乐家,涉及歌剧、音乐剧、交响乐的作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摇滚歌剧《蓝天绿海》。在中国涌现出一定数量的实验音乐家之前,刘索拉很早就开始专注于发掘声带的无限表现力。而作为先锋小说家的刘索拉,其早期作品均以音乐为题材。1987年移居海外之后的作品则更加多样化。2009年作家出版社发行的共和国作家文库(共80册)再版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收录了四部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混沌加哩咯楞》、《蓝天绿海》、《寻找歌王》。
      
      选择
      
      《你别无选择》展现了一所音乐学院中无所事事的一群青年学生的荒诞生活。小说的着眼点并不在探究任何意义,而是随意勾勒出“迷惘一代”混乱的生存状态:颇有才气的李鸣成天只想着退学;森森从来不洗澡,热衷于模仿贝多芬,口头禅是 “妈的,力度!”;马力回家探亲却被窑洞砸死了;孟野不仅“非法”结婚而且还闹了“作风问题”,最后被开除了学籍。小说标题取自老师对李鸣说的话:“你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 刘索拉说,写《你别无选择》就是感觉人生就是很无奈的,哪怕这件事情再不容易也要做,因为你注定要做这件事情。
      
      关于颓废青年在迷茫和无可奈何的生活中作出选择的题材,索拉甚至超前于某些在西方引起过轩然大波的电影。1996年上映的《猜火车》开篇台词是这样的: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 ,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 ……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 ……太多选择,但我干嘛要选择?我选择不选择。
      
      而在《混沌加哩咯楞》里,作者对生存状态的拷问则更加直接。主人公黄哈哈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如何把世界分成对的和错的。开篇,老师教育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从小要学会揭发坏人坏事。”所谓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就是宋力放屁以后威胁“我”不许揭发他,反而把“我”揭发了。不是输就是赢,不是人民就是阶级敌人,“曹雪芹是不是非得战胜莎士比亚?李白是不是非得战胜歌德?黄哈哈在纸上写满了对错二字”。但对错的标准是如此滑稽,哈哈发现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行不通:“老地主”前几天还是拉三轮车的工人,这几天突然变成了地主,可能就像他曾经是地主某一天突然变成拉三轮车的工人一样快;黄哈哈想当红卫兵可是总“不够格”,好不容易会骂“你妈屄”了,“学校里出了一个逼我的骂人词汇多几百倍的英雄,他写了一张批评老师的大字报,从头到尾四百句骂人的话,没有一句是重复的。‘八一八’的人由此得出结论:只有这种好汉才配当‘八一八’红卫兵。”荒诞生活中的是非选择并没有因黄哈哈进入成人的世界而结束,她的好朋友娃子不断强调:“你必须有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哈哈依然彷徨:“我的世界在哪儿呀?”
      
      狂欢
      
      狂欢(Carnivalesque)理论由前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定义。在巴赫金看来,文学作品中荒诞的集体狂欢和颠覆可以追溯到梅尼普(Menippean)的讽刺诗体。在《混沌加哩咯楞》中,周围的世界虽然荒诞,但它在十一岁的黄哈哈面前呈现出与成年人不同的映像。孩子们不再上学,不必遵循陈规,一时间,一场政治运动转变为无秩序的集体性狂欢。“我挽起袖子和裤腿,身子在衣服里面直逛荡。系上最宽的武装带,皮带绕着腰围了两圈儿。挺胸。白‘回力’像两条大船。小辫儿支在头两边,军帽盖住眼睛。胸前是闹钟大的像章。跳‘造反舞’时动作要大方,两手叉腰两脚叉开头跟着节奏狠狠地甩。”这种青春狂欢,让人不禁联想到姜文1994年指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影片开头,马小军和他的伙伴们欢快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改编过的革命歌曲从观众面前呼啸而过,之后渐渐远去。此时画外音响起:“七十年代中期,北京还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和豪华饭店,街上也没有那么多人。比我们大几岁的都去了农村和部队。这座城市,属于我们。”与之相似,刘索拉笔下的狂欢场景在“庆祝最高指示发表”的夜晚达到了高潮,哈哈喊到:“真他妈兴奋,真他妈黑的夜,真他妈冷的天, 真他妈晚的时间,你能走在大街上跟着一群乌合之众乱喊乱叫,能放鞭炮能喊能叫能敲鼓能大声笑能乘机大声放屁能乘机吊嗓子能干所有正常的夜晚不能干的事。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到哈哈回家后突然发现那扇大红门上贴着一张大字报,“上面写着我爹我妈的名儿,还打着黑X。”
      
      黑色幽默
      
      文革刚结束后,人民急需一个发泄十年积怨的渠道,中共将所有的舆论谴责都指向了“四人帮”,控诉“四人帮”的累累罪行以及反思的主题盛行于中国文坛,而刘索拉则用一种近似黑色幽默的手法颠覆了传统叙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能让读者一笑的作品了,除了老舍偶尔还会在小说里展现出他幽默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刘索拉在《混沌》里表现出的对排泄物的格外关注:常见村里那些鸭子从池塘里爬上来,抖着翅膀排着队进到那个大厕所里去游泳,一会儿他们又抖着翅膀出来了,再排队走到池塘边跳进去。那个池塘是村里唯一洗菜刷碗洗衣裳的地方 。……有次我们一起去菜地干活儿,我看见头天浇在地里的粪被太阳晒干了,王华就说: “拿手把它们掰碎吧,菜可以吸收它们。 ”……我站着发愣,王华就下手开始掰粪。 ……“这都是好东西。 ”王华的口气跟她老公一样了。然后她大方的掰下一根菜心请我吃。我吃了一口,全是粪味儿,反正还是好吃 。……后来她怀了孕,有天不小心摔进粪坑里了。村里的人就都等着看她生出个什么样的屎孩子来。生下的孩子极聪明,一点儿也不臭,就是喜欢玩儿他自己拉的屎 。
      
      这种Toilet Humor在西方文学尤其德国文学中已不算新鲜,但刘索拉之后只有余华在05年的作品《兄弟》的开篇精心描绘过主人公如何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的场景。另一位擅用黑色幽默的作家王小波在1995年做客《三味书屋》,当被主持人质疑其写作态度时的回答也许可以代表所有用同种手法描述苦难的作家的心情:“我所看到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你看像我这个年龄的人,经历过文革啊,经历过武斗啊,经历过很多荒唐的事件,今天看起来虽然很沉重,很悲惨,但是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看着就是觉得很逗,我不觉得有什么别的”……“我个人觉得,对于好多悲惨的事件,好像除了黑色幽默,没有更合适的手法来写了,我个人的写作准则是,要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特别悲惨的故事,再很重地去写的话,那么就太沉重了。”
      
      结语:写作对于刘索拉从来就不是“职业”。在2009年11月的《亮话》栏目中,洪晃问到:“你什么时候选择用写作表达一件事情,什么时候用音乐?”刘索拉答道,她不乏“灵感”,但缺少“技术”;写作不是刻意而非,脑子里有文字的时候就出来了。即便如此,刘索拉也已经给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文学带来足够多的“先锋”元素了。
      
  •     有意思的文笔源自于有意思的生活。
      一直觉得艺术类的学生是一个神秘的群体,
      这篇小说就像一块大大的帷幕,
      把蒙在里面的舞台真实,或是虚幻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很羡慕那群乖张而又可爱的大孩子们,
      通向艺术的道路,不是可以更真切地看清自己么?
      
      这篇小说虽然写于上世纪80年代,
      但现在读起来依然前卫感满满,
      有几处让我忍俊不禁。
      也让我有机会去了解了一下刘索拉的音乐。
      
  •     一直很喜欢她的音乐,不知道书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不过,人如其字,音乐如此,书应该也不会差~~很想去看,一定要看……看完再评价~
  •      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刘索拉那黑色幽默嬉皮士的写作风格深深震撼了我,我一直读的是一些描写中规中矩的东西,突然读到这种笔调戏谑的小说觉得带吸引人。之后我又看了好多遍,书中描写的那些音乐系的才子们的生活也让我一个初中生产生了很多兴趣。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牢牢记着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女作家刘索拉。在以后的很长日子里我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刘索拉这样的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至今她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这部小说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大家看看吧,真的好看!
  •     刘索拉是京派的大女人-透着皇城根下的大气和才情。。
      她的灵感太妙了,很多话一语中的,掷地有声,
      可她却说长久的亲密来自逻辑,来自结构:)
      岂不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短暂的激情不值钱”。
      哦,你可以有很多情人,它让你知道生活多么美好:)给你灵感和快乐,可是事业是你的婚姻-你们的关系冷静而享受。
      - 这是生活的本质
      
      探究索拉,太有意思啦:)
      
      “我的根”
      
      年轻的时候不可能高兴,因为有许多的问号没有解决。现在高兴得多,是因为问号相对少了一些。”
      
      “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我的母亲。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上过抗大,后来在上海学音乐,她是一个没有正式发表过作品的作家。在她去世的时候,很多老一代的文艺家都去参加她的葬礼,她很受人尊重,也从没有妥协过,所以我给她写了一个歌剧。但是我不配写她的一生,我写不了,我就写了我和她灵魂的对话。”
      
      人的幸运有时候是集体的,我是我们班同学当中最困惑的一个,他们的脑子都比我清楚,他们都知道毕业以后他们都要往哪儿走,我最没目标了。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音乐学院影响太大了,等于在音乐上彻底给我建立了一个很雄厚的基础……因为我的性格是到处拐弯的,我对音乐一下拐到摇滚,然后庞克,然后雷鬼,然后舞曲,然后蓝调、爵士,等于出国以后我把音乐学院以外的音乐又全学了一遍。但我每走一步,我都会回到音乐学院的体系来,我走出去之后回来,脑子对音乐又清楚了一块,摇滚、蓝调,和我们在音乐学院学的西方古典的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再怎么学西方的音乐,最终都会回到古典音乐这个根上来。就像中国音乐一样,音乐学院也给了我一个特别厚的根,
      
      
      “创作和风格”
      
      
      “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引导任何人的行为,我是在表达我自己,大多数的时间我就在家里写我的东西,我是非常独立的写书的或者做音乐的人。,作家可以用笑话和虚构写出来最残酷的生活事实。”
      
      搞创作的人独立的思考和有自己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教育不是特别强调个性,而德国的音乐教育是一定不能遵守在学校所学的东西,你一定要去创造你自己的系统。”“所有的知识都是给你提供多一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让你套在里面永远不出来。
      
      艺术创作如同打开人脑子里的各扇
      门,创作时是顺着门向里走,创作完才
      把门里面的东西推到门外面来出示。
      
      我喜欢幽默和反讽,喜欢打破规则,喜欢让脑子老转新花样。不光是在文学里,在生活里也是如此;
      我用音乐的方式思考所有的事
      
      人到了另外的环境中才知道你自己是谁;
      当你知道生活的本质后,知道很多真实的东西,就没那么多酸情了;
      生活的一些事情悲哀到无法形容,形容出来的倒不悲哀;
      文字就是个建构的过程,文字和现实永远都有misperception-面具和假象之惑,也缺乏场景感;回忆录和情书都不能逃脱面具的作用,因为我们都喜欢面具,享受幻觉,把自己藏在文字后面
      
      作品:
      《女贞汤》写的是政治和各种普通女人的关系。新歌剧《惊梦》则写的是时代和女性野心的一种悲剧。我写女性意识时不是光强调女权主义和女性优越等等,我倒是更强调女性心理的全面角度,包括女性特有的阴暗,狡诈,软弱,和心理障碍等等。强调女性的平等,必须面对女性的弱点,和有能力自嘲。
      
      
      女性主义:
      
      女人是很复杂的生命,比男人的生理结构复杂,经历
      的感情和生理折磨比男性多,所以对事物的感悟很直接但是表达
      方式又往往不是直接的。所有的女性都曾经美丽如花,但如果不
      能平等地和男性一样对自己的脑子挑战,青春就很快夭折,女性
      魅力是和智慧共存的,否则女人最后就成了被男性品头论足的牺
      牲品。
      
      我是女人,经历所有女人的经历,用不着在乎作品是否有
      女人味或无女人味,女人在我的创作里已经不光是自我概念,而
      是又抽象又具体的,无所不包的题材。
      
      东方和西方
      
      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环境,独处的东西太少了点。很多文化现象都是群体创作的结果,人需要独处,因为这样你才会自己摸索出来一条路。
      
      很奇怪的是在国内的人反而有时间吸收信息和思考,因为没有国外的生存压迫,而且有一种大地归根的踏实和使命
  •      还记得当年大学里现代文学的一位教授在谈起刘索拉和这部小说,那种调侃却又相当珍惜的口吻。于是趁着好奇心,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找到了它。小说并不长,但精致非常。那些词句有趣诙谐却又相当正经,幽默夸张却不恶俗。虽说写的校园生活是80年代的,但历久弥新。在大学校园时,每每路过琴房,听到关闭的房门内流转而出的旋律,就想到了小说中的片断;每每听到熄灯时,同楼道音乐系的女生边洗衣服边唱歌拉嗓,就会联想到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时《大话西游》正当红,无厘头的对话熨贴了大学生的内心,让人产生反陈规反世俗的认同感。而当看了《你比无选择》,就会知道,无厘头并非周星星的发明。早在80年代就有“惊世骇俗”的小说问世。想来终于明白教授那口吻的真正含义。
       听说书中描写的那些反叛形象现在都成为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并且将在2006年首次相聚德国,与欧洲最高水平的现代室内乐团合作,并且首演将以《你别无选择》冠名,进行世界巡演,其中一站是在中国。
  •   我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大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却不知该做什么。
  •   青春的迷茫叫作。黄碧云的凛冽,郝蕾的耽溺,果真与青春的迷茫落入同一窠臼。
  •   所以青春就是作~
  •   do ruai mi fa so la...
  •   看到倒数第四段时我猜你肯定读过王小波,果不其然,而且发现我的荷尔蒙已经稳定了
  •   “而且发现我的荷尔蒙已经稳定了”……我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真的能闻出“王小波”的味道?我有些无语。。
  •   看了你的评论,决定看一下。
  •   最早是在《人民文学》上看的,看了很多遍,仍然喜欢现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