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萨克斯风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程乃珊  页数:279  
Tag标签:无  

前言

  夜上海的萨克斯风(代序)  萨克斯风的音色华丽中带点俏皮,柔情浪漫中不露声色地溢出一抹苍凉忧郁。萨克斯风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玩世不恭但仍保持翩然风度的老绅士,在夜色茫茫一片斗艳争红的霓虹灯的背面,在自家空无一人的小院里,独自搂奢一个并不存在的虚羌的理想舞伴,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迈着华尔兹旋转,旋转!  那次在作协接待一位法国作家,他引用了肖伯纳一句名言:“生来是位绅士并不稀奇,但至死仍能保持绅士的风范就是一种成就。”不知为什么,在我细细咀嚼这句话时,立时清晰在耳边响起那深沉又华丽的萨克斯风旋律,那首著名的法国流行曲《玫瑰人生》。  一直以为萨克斯风是法国人的发明,原来是由—位叫阿道夫萨克斯的比利时人发明的。它问世于1842年,只有150来年历史,与上海开埠的160年历史差木多上下。萨克斯风在1846年获得专利权,一百年之后我出世。  萨克斯风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巴黎的首届世博会上。1910年开始,由于它的丰厚的音色层次可令强弱拍倒置,它的连续切分音的演奏手法,可令节奏变化无穷,富有戏剧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爵士乐和流行音乐中。特别是爵士乐,它的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这与都会人在紧张重压下的生活中所追求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很大的共鸣,故而爵士乐在都会中流传极广。而即兴演奏,也成萨克斯风所追求的一种演奏特点。所以,总觉得萨克斯风的音色,是很都会化的。它的滑音、颤音、吐音、超吹等特点,分明就是活泼、多元、紧张和超负荷的都会生活的写照,一如上海的节奏。  著名作曲家柏辽兹如是赞美它:“它的音色是那样美妙,变化多端,深沉而平静,轻柔而忧伤,感情丰富浪漫,好像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样奇妙的声响……”  在萨克斯风问世仅仅44年之后的1886年,上海滩开始响起第一缕萨克斯风旋律。当时的中国海关总务司外国人赫德,在上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西洋乐队,里面就有一支可能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把萨克斯风。  因为萨克斯风在爵士乐中的丰富表现力,故而在老上海舞厅广为使用,因而也被误解为靡靡之音、阿飞音乐的代名。解放后,萨克斯风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文化而一度消失。但它的旋律依然在夜幕的遮掩下,在上海市民家中低迪。  直到“文革”开始抄家,父亲仍保存大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百代公司的爵士流行经典名曲的黑胶唱片:《静静的湖泊》,《秋叶》,《樱桃红》,《泪水弥漫着你的双眸》,《玫瑰人生》……作为乐曲主角的萨克斯风浑实的音色,将玻璃窗震得嗡嗡作响,那时的唱片录制科艺已有如此佳的低音倍司效果!  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之夜,在我记忆中就是这样,伴着一片低迴温柔的萨克斯旋律,合家围着收音机各做各事:看《新民晚报》,结绒线,做功课,聊天……平实中充满温馨,我就是这样走过我的童年,我的花样年华。直到“文革”打破了这一切!  我心目中的上海之夜,就是《新民晚报》加萨克斯风。  今天,那架胡桃木外壳的,1948年型号的有12对喇叭的,美国“西屋”落地机仍完好无缺立在我家,然那曾经如此呵护过它的父亲和给我们带来无数温馨之夜的老唱片,都已化为灰烬!我永回不到那个时光了!我们怀旧,并不因为那个“旧”是好还是不好,只是因为眷恋那我们与之一起走过的金色童年和青葱岁月。  在此,谨向热爱我的读者献上这本散文集《海上萨克斯风》,这里记录着,当夜幕慢慢降临时,我们的城市开始悠悠响起萨克斯风的旋律时,我的一些思絮。  上海是一曲雄伟辉煌的交响史诗,但始终执着地认为,缺少了萨克斯风,这首乐曲的海味会走了调,意韵会变了味……

内容概要

  如果要用一种音乐来形容上海,你会选择哪一种?在作者看来,假如香港是钢琴,充满动感,强调节奏;那么上海就是萨克斯风,如一位老贵族。在上海,无论是新建的密集封闭的玻璃幕摩天楼群还是横街窄巷的旧檐老墙,都会浮呈出层层叠叠互相环扣的“过去”,“过去”已空不再,但细节却真实恒久,一如萨克斯风,着重的不仅是音色,更是意境!

作者简介

  程乃珊,1946年生,浙江桐乡人。1965年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科毕业,任中学教师20年之久。 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1982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86年调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1991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纪实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代表作有《双城之恋》、《老香港》、《上海街情话》等。近年关注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l0N》、《海上萨克斯风》等上海系列纪实散文集。 写作之余,反串文字翻译,译作有《上海生死劫》、《喜福会》等。

书籍目录

  夜上海的萨克斯风(代序)  海上萨克斯风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  上海滩上老克勒  大亨和“大新”  长衫  斗篷和风衣  老歌  手帕情思  熟客情怀  贵族之血  男人和天空  玉兰树  雅皮先生  嗑瓜子之乐  伴我同行  后巷  申家姆妈  远东第一豪宅——绿房子  结绒线  少一点速度多一点悠闲  白相南京路  四大公司  谈柯灵画传有感  上海人家  上海人和ABC  中国男人  烟纸店和士多铺  弄堂——上海人的樱桃园  看电影  记忆里的老上海豪宅  永别了,下只角!  电话  上海苦日一景——马桶  城市的形象——警察  我和我的银发学生  拉丁文化和海派文化  甜蜜的回忆  鲜花  你好,帕克!  谢谢你,帕克!  桃红柳绿送帕克  他的名字已成为英语的一部分!  克劳斯贝在我家  我的妈妈  Nancy和我  蓝屋与绿屋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  昨天、今天和明天  老公越老越好  介绍朋友  餐桌上的汤  全职太太  那曾与我们长相守的一把火  结伴下午茶  调色拉酱和捣浆糊  一支花  香港上海人的理财观

编辑推荐

  谨向热爱我的读者献上这本散文集《海上萨克斯风》,这里记录着,当夜幕慢慢降临时,我们的城市开始悠悠响起萨克斯风的旋律时,我的一些思絮。 上海是一曲雄伟辉煌的交响史诗,但始终执着地认为,缺少了萨克斯风,这首乐曲的海味会走了调,意韵会变了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上萨克斯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调色拉酱和捣浆糊》:
      “石库门的本体是中国传统的屋宇结构:正屋各拥有两招左右偏屋,即上海人说的客堂和两厢房,但细节布局,绝对是西方元素;如充分利用空间,将中国的一进二进三进改为二楼、三楼,玻璃窗代替窗纸,结实硕大的带木质百叶窗的窗框代替原来不经风吹日晒的竹帘,连且强调采光和通风……石库门当首属已沾上色拉酱的上海本地建筑,海派文化最有说服力的一项经典。
      “底层客堂,当属传统屋宇中的大花厅,为屋主会客之地……左右厢房也为男主人所专用:作书房,或宴请或与众门客茶叙……二楼客堂楼,为全楼采光通风最好的部位,通常是一家之长、一屋之主的卧室,即为今日的主卧室。正确又合乎上海人传统伦理的安排应为:老太太住朝南客堂楼兼全家起坐间——日常市面,应做在客堂楼老太太房里。为节约电火,上海人三代同堂的,都喜欢集聚在一间里做市面,这间房就叫起坐间,通常是以老人为中心众星托月地聚集在一起各做各事,有分有合,那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男女主人卧室应放在楼上的东西厢房内。
      “笔者去友人处做客,也得先去老太太房请个安方可再进友人房间小叙。”
        
        
      我的随感:
      我从小生长在石库门,在三代同堂式的居住模式下长大,对石库门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程老师描述的一样,我们家的门风庭训严格——比如,半只西瓜开出来先把当中那团挖下来奉给老人,小辈们吃挖剩的近西瓜皮那端,一碗河鲫鱼上来肚皮上少刺的一部分先夹给老人;比如,要等到大人们都坐下了才可以开饭,饭碗要吃干净,一系列的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成为了习惯——我也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再比如,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先到外婆家叫一声“外婆!(我回来啦!)”,晚上回家前一定要和外婆打声招呼,休息天起床第一件事也是先到外婆家给外婆请安。我记得小学时,最多也就一二年级,有次我给生病缺课的同学送作业,对方留我帮他复习,就是这样我也不忘让别人捎个口信告诉外婆(那时还没电话),免得晚回家让老人担心。事后,我的这个光荣事迹总是不断被外婆提起,夸赞一番。
      家里有老人就是儿孙们的幸福,是儿孙们的福气!老人每天最翘首以盼的是小辈们早点回家,围桌喝一碗热腾腾的汤;而小辈们无论有多大成就,心中也始终有个不能辜负的牵挂——噢,牵挂就是弄堂口外婆的张望。这就是程老师所说“根的感觉”,都会人不再有“飘忽不定的游离感”。
      始终忘不了,每天放学回家外婆的第一句话就是“吃点东西”,就算外婆生病了躺在床上也不会忘记为我将一个肉粽捂在怀中……外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经历过抗日战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的温饱问题,所以每天回来只要孩子们吃点东西她就放心了。然后从第一个孩子到家一直盼到大人们都下班回家,这一天才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去。所以,外婆总是不停地问第一个到家的我:“几点了?妈妈啥辰光回来?舅舅啥辰光回来?”
      老人牵挂孩子们,小辈们何尝不体谅老人?家中但凡有老人的,小辈们基本上一下班都会一心一意往家赶,如果真有重要的交际应酬推托不掉,一定是先打个电话回家。我小舅舅是个孝子的好榜样,作为厂长的他有时必须陪客人一起吃饭,他一次也不会忘记先打个电话回家;而没有应酬的日子里,他每天一下班就回家,晚上和我妈妈一起陪在老母亲身边一步也不离开。
      妈妈说她从来没有机会睡懒觉,工作日习惯了每天六点起床去上班的她,休息天也习惯了早起去外婆家做家务,偶尔哪天睡晚了一会儿,外婆就会担心起来,非得过来对妈妈嘘寒问暖了才放心。所以一两次下来,妈妈为了不让她母亲担心,自己也就放弃了睡懒觉。也许在别人看来,怎么连睡觉的自由也没有,其实这是他们所没有的被人牵挂的幸福。
        
        
        
        
      “其实世世代代上海人,恪守的仍是中华传统生活之道,尽管外面的生活时尚不断在变化;上海人的生活之道已成规则,已成秩序……显示出一种牢不可破的生命力:豆浆油条依然是上海人最接受的早餐,咸泡饭烘山芋仍是上海人不解的情结……
      “只是今日上海,三代同堂的生活模式已受到强烈冲击,或者因为今日社会,每三五年已可因价值观和审美的改变而成一代人,不再是过往的20年为一代人的标准,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已是布满了代沟,更何况三代人?”
        
        
      我的随感:
      先看两种现象:
      那些街上放了学的孩子们,哪一个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他们背着书包?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是见不到的。看着他们,我总是自问,难道他们不懂得体谅自己年迈的爷爷奶奶吗?要知道从我第一天读书开始,我都是自己上学放学,不用长辈接送,更不用长辈替我背书包的。
      我姐姐和哥哥的孩子到亲戚家做客,都不会主动给大人请安,甚至有时在大人提醒下他们也不能很爽快地完成。其实给大人请安已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对长者的一种尊敬。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我想一定和现在“三代同堂的生活模式受到强烈冲击”有关。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分散开来,不再是三代同堂的模式了,不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空巢老人?而且中华传统生活礼节可能年轻人觉得太繁琐,和他们自由的天性格格不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传统生活模式,于是中华传统意识越来越淡漠。
      其次,即使是三代同堂的家庭,众星拱月般的中心已经变成了孩子,改变了原来以老人为中心的模式,父母们不会严格要求孩子们尊崇传统礼节,早晚两次向家中最年高长者请安的礼节意识也日渐模糊,下了班的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对老人的关心日渐淡漠。我的母亲不同,她言传身教,让我从小就懂得要关心敬爱老人,给外婆请安决不只是出于礼节,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我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有次中午下大雪,外婆送我去学校,晚上让母亲知道后,她立刻数落我要是外婆滑倒怎么办,我从此在内疚的同时,还学会多一个角度为我的外婆考虑了。要知道现在的家长很少会和我妈妈一样数落我,于是孩子们都会以为长辈为自己做的一切是应该的,很难体谅和关心老人。
      所以讲,哪一日,当上海人重拾三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的生活模式,恢复每日早晚两次向家中最年高长者请安的礼节,并有耐心细听他们讲自己的人生,或许这样,一代新海派文化已渐成气候了。因为这里有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我们有责任担当起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重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