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内蒙文化 作者:(印度)泰戈尔|译者:李扬 页数:327
前言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汪洋雄辩,唐宋大家的灿若繁星,明清小品的空灵透逸,无不给后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是一部力求全面反映近百年中华民族散文创作面貌的精粹选本。一百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激荡嬗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使散文这一短小精悍、极富时代性和主体性的文学样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名家名篇迭出,佳作奇葩纷呈异彩,为人们提供了美不胜收的精神食粮。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对一个世纪的散文创作进行爬梳遴选,让读者于短时间内,一书在手,总览百年散文精华,启智励操,怡情养性,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书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等类型的散文,大多为名家的作品,也有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作者的佳作。这些作品展示时代风貌,抒发一家之言,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 散文写作,更能表现我们对生命的个人体验,这部分体验,是独特的,自我的。 散文写作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散文的立意方面,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内容概要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汪洋雄辩,唐宋大家的灿若繁星,明清小品的空灵透逸,无不给后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本书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等类型的散文,大多为名家的作品,也有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作者的佳作。这些作品展示时代风貌,抒发一家之言,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
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小说家、思想家。他生于孟加拉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贵族家庭,8岁就学着写诗,并展露出非凡的天赋,13岁时就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学写作。1912年。泰戈尔自译的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轰动了整个世界。1913年,他因该诗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跻身于世界文坛,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泰戈尔一生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其中最著名的有《新月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采果集》等。另外他还创作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以及大量的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其作品博大精深,充满了慈善仁爱的胸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人的景仰。
书籍目录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
夏丏尊 幽默的叫卖声
胡适 我的母亲
郭沫若 银杏
许地山 落花生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茅盾 白杨礼赞
郁达夫 故都的秋
王统照 青纱帐
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闲话
丰子恺 渐
朱自清 背影
庐隐 异国秋思
郑振铎 宴之趣
老舍 济南的冬天
苏童林 秃的梧桐
闻一多 五四断想
瞿秋白 一种云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冰心 小桔灯
沈从文 常德的船
钟敬文 西湖的雪景
梁实秋 雅舍(代序)
巴金 海上的日出
朱湘 画虎
李广田 花潮
梁遇春 谈“流浪汉”
丽尼 鹰之歌
柯灵 苏州拾梦记
钱钟书 说笑
季羡林 幽径悲剧
何其芳 独语
孙犁 采蒲台的苇
杨朔 茶花赋
刘白羽 长江三日
秦牧 社稷坛抒情
汪曾祺 葡萄月令
张爱玲 更衣记
袁鹰 井冈翠竹
宗璞 西湖漫笔
张晓风 初雪
余秋雨 莫高窟
废墟
周涛 巩乃斯的马
贾平凹 溪流
陈忠实 最初的晚餐
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
冯至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傅雷 傅雷家书(节选)
胡兰成 陌上桑
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
梁晓声 北京人速写
刘半农 北大河
刘绍棠 秋意
刘心武 为你自己高兴
路遥 土地的寻觅
三毛 芳邻
石评梅 漱玉
铁凝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吴伯箫 歌声
席慕蓉 母语
萧红 蹲在洋车上
萧乾 鼓
叶灵凤 憔悴的弦声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臧克家 老哥哥
张恨水 五月的北平
张洁 挖齐菜
张抗抗 牡丹的拒绝
周国平 一个父亲的札记
柏杨 投奔中医记
鲍尔吉?原野 羊的样子
毕淑敏 精神的三间小屋
陈村 活在今天
戴望舒 在一个边境的车站上
韩少功 岁末恒河
金克木 三笑记
林非 离别
林徽因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林清玄 心田上的百合花
刘墉 姜是老的辣
靡罗 体验爱,体验幸福
莫言 陪考一日
史铁生 想念地坛
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余杰 天鹅
张炜 融入野地
池莉 喝酒和其他
章节摘录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作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份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敲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兑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它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收录于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篇文章写一只另类的猪,它潇洒随意、自由自在地活着,无视人类对其生活的安排,运用智慧、勇气和力量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作者以诙谐的叙述手法,将一个深刻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人总是喜欢对生活做出种种设置,不仅安排别人,也安排着自己。设置就是秩序,它是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和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相比,人类在相同的境遇下退缩顺从、苟且偷生,被秩序所束缚,不敢反抗,最终束缚了自由的心灵,淹没于芸芸众生之中。文章饱含了作者对人、人性以及人类社会的深思与忧虑。在作者看来,尽管社会秩序必须遵守,但是真理也必须坚持,因为只有跳出不合理的社会秩序,人的心灵才能避免被“屠宰”的命运。 本文的结尾意味深长。人们因为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利害得失而听凭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设置来束缚、戕害自己自由的心灵。难道真能以此作代价换来滋养青春生命的利益吗?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哪一个没有一副特立独行的派头?他们的特立独行,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样,就是离经叛道,就是蔑视俗规、蔑视不合理的社会“设置”,就是我行我素。若不如此,怎会不被芸芸众生所淹没?
编辑推荐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全国200多所重点中学特别推荐 班主任推荐的最佳散文读本 品质是一种内在,品味是一种格调,品读是一种感觉。 经典珍藏NO.1散文 流行成为经典 经典铸就永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