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曙光 主编 页数:225 字数:200000
内容概要
走着,坐着,倚着,不管姿势对与错,无论喧哗与安宁,我们都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课堂上,图书馆里,自己小书房内,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找寻到学习的乐趣。本书阐述一种新颖的学习态度,让所有不想读书,不愿学习的懒惰理由都羞愧得无地自容吧。 一篇篇洋溢着至善至美的文章,会带给你快乐的阅读体验和智慧的启迪。用心品读,必将收获丰富的人生。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读书读出声儿来 我存在我读书/俞敏洪 读书意在修养/于丹 书与你/〔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书分四读——闲·精·速·摘/王云五 不求甚解/邓拓 信赖:阅读的要素/王安忆 读出声儿来/钱钢 思想方法与读书方法/贺麟 读书与看书/林语堂 书——善读、慎读、选读/佚名 读书与藏书/〔瑞士〕赫尔曼·黑塞 读/李铮 与书相伴/康晓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质疑/侯春红 学与思/佚名第二辑 享受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癖好/周国平 五类作品的读法/白岩松 读书给我的/〔美〕埃莉诺·罗斯福 把书读到寂静的程度/潘永翔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美〕梁厚甫 读书苦乐/杨绛 与书为友/〔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阿尔卑斯山谷的标语牌/言非 书叹/张抗抗 摸书/冯骥才 图书馆/〔印度〕泰戈尔 读书的滋味/刘凯 学习贵在积累/伊升 开卷有益,乐在书中/佚名第三辑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都没有的知识/张小失 我的知识都是捡来的/佚名 多问,让你与众不同/佚名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佚名 论求知/〔英〕培根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意〕伽利略 楔/李政道 语言随想/胡裕树 悲怆,引发生命之张力/苏牧羊 愧疚/丁宁 附耳细说/毕淑敏 逆境出人才/乔莺燕 学习学习再学习/杨天颖 乱/石健 第四辑准备为你带来好运 准备为你带来好运/佚名 尽力而为还不够/蒋光宇 勇于拼搏的“乒坛皇后”/佚名 谈谈资料的积累/佚名 命题作文/任常群 幼稚园大学/(台湾)龙应台 失落的音色/(台湾)方杞 天上掉下什不闲/刘心武 由蜗牛想到蚂蚁/邵燕祥 爱的回音壁/毕淑敏 完美人生/〔美〕梦苑 决不浪费每一分钟/佚名 震撼的心/李正立 黑板,要坚持/李燕 本剧没有结束/袁子微 期待/吴稳嘉第五辑 挖掘你的全部潜力 挖掘你的全部潜力/冯晓莹 一个没有香味的苹果/鲁先圣 一次价值不菲的演讲/崔修建 善于思考才能得到智慧/佚名 智和知/袁劲松 理想的学校/王涵 阴影与阳光/徐慧芬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闻起来像妈妈一样/澹晴 华盛顿先生/〔美〕莱斯·布朗 美国青少年经济背后的秘密/薛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有种水果叫香蕉/杨国华 向儿童学习/王开岭 当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佚名 角落的尘埃/董浩然
章节摘录
第一辑 读书读出声儿来 我存在我读书/俞敏洪 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随身带上一本书。并不一定要读书,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是觉得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手里没有一本书,总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心里空空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放。晚上睡觉前要是不拿本书在手中,就觉得世界末日快要来了,其实拿了也不一定读,但心里踏实,在枕头边放着一本书,可以安心睡觉了。每次出差,我都像搬运工似的在行李箱里放上一摞的书,结果经常发现带的很多书连翻都没有翻开过,所以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带那么多书;但下次出差仍然还是带很多书,沉甸甸地背出去,再原封不动地背回家,即使一字不读,也好像这些书在旅途中填补了心灵某个角落的空白。 在别人面前读书和自己一个人读书,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和选择。在别人面前读书的时候,你总会有意无意地拿一些别人认为值得读。或者看上去很深奥的书,免得别人以为你太没学问。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读书最快乐的时候,你读什么书完全由你自己选择。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漫画书,就像我看电影最喜欢看卡通电影一样。虽时常怀疑自己的智商停留在了儿童时期,仍会每次拿到一本漫画书就喜上眉梢。蔡志忠的漫画书我读了无数遍,最近又把韩国作家李元馥的漫画系列读了个遍。 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我从来不在电脑中读任何书籍,在电脑中读书,就好像和机器人谈恋爱。读书一定要有书的香昧、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的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古代人读书要焚香洗手,有时候甚至还要有美女相伴,这种境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达到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蝼小环境,比如读古文的时候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的时候最好是在下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读着诗歌中梦牵魂绕的语言,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读小说的时候最好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声鼎沸之处思考存在的意义和出世的意义,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 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生命的左右,随时宽解、充实你那不安、寂寞的灵魂。 与你共品 对爱书的人来说,用手轻轻抚书,甚至能感觉到书的温度和脉搏怦怦地跳动。读书让我们感受到智慧的光泽,犹如登山一样,眼前瞬间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让我们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个性独语 ★作者强调“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你觉得环境对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我存在我读书》,在你看来读书是为了什么? 快乐阅读 读书意在修养 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工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 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他还说读书之后常自娱自乐写文章,读到最后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所以什么叫君子学,什么叫小人学?其实,这也应和了古人的另外一句话,叫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就是说学了是自己的安身之本;为人之学,则是说学问这个东西是拿来送礼的。 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与你共品 从书海中回过神来,突然听到远处飘来悠扬的音乐,让人置身于绝关的境界,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等到对书的精神和灵魂了然于心,会产生“心旷神怡,把酒临风”的翩翩风度。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沉静下来,人也会多一些内涵,多一份修养。 个性独悟 ★你认为阅读应该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 为乐趣而读书 我所谓的“你”是指那些除了职业以外仍有闲暇的成年人而言;而且,他们愿意读那些如果没读即将是一种损失的好书。我所谓的成年人,并不包括“书虫”在内,“书虫”们会自己寻路,好奇心将引导他们踏上人迹罕至的小径,重新发现已被遗忘的好书,会带给他们莫大的愉快。我想谈的都是真正的杰作,这些书长久以来就被一致公认为了不起的作品,我们大家都被假定为早已读过它们,可悲的是,其实只有很少人真正读过。但也有一些杰作,所有最好的批评家都已予以定评,它们在文学史上也已有了不朽的地位,可是,除了文学专业者仍将它们视为经典之作外,今天大多数的人已无法再以享受的心情来阅读这些书。时光流逝,鉴赏不同,夺去了它们原有的馥郁,如今除非有极坚强的意志力,实在难以下咽。举例来说:我曾读过乔治,伊利奥特的《亚当?贝德》,但我无法从心底说:我是怀着快乐的心情来阅读的,读它多半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读完时忍不住出了一声舒畅的长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