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行书杜甫诗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数: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代有两位书家对书法史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是董其昌,他丰富了书法的精神性内涵,使我们对空灵及神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是王铎,他创造性地拓展了书法的形式美感,通过纸、笔、墨、水的交融,以一种特有的节奏将书法的层次感表现得极为充分。    此册是王铎与三十三岁所作,此册草书是承袭小王外拓连绵草的传统,气势绵延跌宕,笔致苍茫浑厚,在书写过程中,实连多于意连故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趣味,每一面中有较为学生的字与渴燥枯笔的字互为映照,从视觉交果上显得极度为灿烂夺目。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阉、十樵、洛渔,别署痴仙道人、烟潭渔叟、雪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仕明、清两朝,一生历经宦海沉浮,磨难坎坷。视书法为“饮食性命”为之不惜“断情舍欲”,正是由于其全身心的投入,才使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有如此辉煌的成就。本册再现了青年王铎意气风发的神采。此为海外华裔私人藏品,今影印出版供同好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松江华亭人。万历十七年(1589)登进士,历任翰林编修、侍读学士等,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朝加太子太保,南明福王时谥文敏,故后世也称他“董宗伯(礼部官员的古称)”、“董文敏”。董其昌天才俊逸,又好禅学,引之入书画理论并用以指导创作,在画上创南北宗之说,极力标举南派,是文人画的健将。书法当时即享重名。《明史·文苑传》载:“其昌书……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明一代,中国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名家辈出、彪炳史册,如文徵明、徐渭、张瑞图、王铎、黄道周等,董其昌更是在名家林立中独树一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平淡而充满禅味的书风流布数百年而不衰。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卒于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享年八十三岁。他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皇长子宫、督湖广学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谥文敏。董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在文学诗词、书画创作鉴赏诸方面均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建树。  董其昌发愤学书的缘起很有意思。他十七岁时,与其侄子一起参加会考,时松江知府袁洪溪因嫌其书法拙劣而将其成绩置为第二,这样才激励了董其昌『发愤临池气与许多大师一样,董其昌在学书的道路上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据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自述,他『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辙耳。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研矣。然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  董其昌毕生追求的书风便是『大雅平淡气他说: 『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东坡云: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  江苏昆山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的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正是董其昌平淡书风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横三一○厘米,纵三一厘米,绢本。通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每一笔墨、每一体势乃至整个章法都是自然流泻出来,从平淡天趣中看到董氏书作的『绚烂之极』。  笔者且从用笔、结字、章法几个方面对此幅作品作一简要的赏析。首先,对于用笔,董其昌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书如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割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以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董氏此作用笔虚灵而又力透纸背,不使一实笔而笔笔刚健,正合了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境界。笔法精到,纯熟而传统,这正是他数十年来对古人精微感悟的结果。其中既有藏锋又有露锋,充分体现了奇正变化之妙。  此作还在空灵之中加大了提接力度,极尽笔势纵横,有来有去,千变万化而气贯韵满。虚实的对比使通篇生意盎然。  其次,在结字方面,董其昌十分推崇米芾的『大字如小字,小字如大字』的观点。他说: 『往余以《黄庭》火乐毅》真书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得佳,因悟小楷法,欲可展方丈者,乃尽势也。题榜如细书,亦跌荡自在,惟米襄阳近之二明以前的书法,一般都是小幅小字,明季大幅大字渐流行,但以习惯小字的笔法写大字,往往没有了大字的气势,所以董其昌在平时的临习创作中十分注意这一点,他强调大字也应与小字样紧密精微。此作字大径寸以上,对于以前的尺牍手卷来说应属大字范围,但董氏写来笔笔精到,结体亦无支离破碎之感,即便是在后半部的腾挪跌宕的草书中,结字和用笔也有小字的气势。此作在结字方面还注意到了『奇』与『正』的关系。董其昌十分强调结字的奇,他经常批评赵孟頫结字太平而不能入晋唐门室,他说:『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作许多字结体『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转左转右』的奇正法则,超越了『二王』的法度,这种以奇为正的结字,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原动力,给人以满目青翠的生机。  再次,对于章法,董其昌可以说是比他的前人大大迈出了一步。这幅作品腾挪跳跃、跌宕起伏的章法,即使在董氏本人的作品中也属难得。章法的虚实统一,浓淡和谐、欹侧相当都让人叹为观止。他说: 『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此幅作品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牵丝在有无之间,有者连绵不绝,无者势不可遏;而行距之间的疏朗更增添了一种恬淡平和的气息。可以说,此作既有动态的美而让人一见倾心,又有静态的美让人回味无穷。  另外,董其昌在用墨上的独树一帜亦为其作品增添了无穷的意趣。他说:『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秋肥,肥则大恶道矣』用墨润而不枯,则墨肯定不能太浓。事实上,用淡墨正是董其昌所擅长的。这幅作品中看似浓重的线条,其实墨色并不是很浓,但渗透在绢面上的墨色却很匀称而滋润,看上去很厚实;而那丛一较细而渴的线条则因墨色较淡而显得挥洒自如,略无阻碍,虽渴不燥,神韵十足。  此幅作品虽未见于任何书画目录,也无纪年,但无论从其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准,均可以说是董氏晚年的力作。董氏有此撼人之作,我等后辈幸甚幸甚!  二 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董其昌行书杜甫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觉得行董其昌的字很有书卷味,很喜欢,所以凡能找到他的书我都买了,有时间再慢慢欣赏。
  •   此卷为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通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每一笔墨每一体势乃至整个章法都是自然流泻出来,从平淡天趣中看到绚烂之极。
  •   这本字帖的字特别帅气,实在是喜欢
  •   印刷非常好,超值,值得收藏!
  •   不错,不错,比较喜欢~
  •   内容很清晰,我很喜欢。
  •   送货很快,质量挺好的,挺当当
  •   书挺好的,只是价格偏高。
  •   上海书画出版社影印的历代名家传真,对得起读者掏出的银子!
  •   原本冲着杜诗买的,认为收了很多杜诗,既有文学价值,又有书法价值。拿到书后,有些失望。收杜诗不多,且非名作。书法在名家里亦一般。内容单薄,但价钱不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