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1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郑涵 页数:253 字数:175000
内容概要
摆在我们前面的这本《中国的和文化意识》,由两部分组成:正文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和”的范畴的研究:附录为作者近年来对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前者是由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后者则是硕士论文的选题。对这两个题目,郑涵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为了研究“和”这个审美范畴,他读了许多人类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哲学、历史书籍,加以综合论述,说出了“和”的深层底蕴。论文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代,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综述了“和”的历史风貌,较全面地总结了它的基本特征,富有创造性。特别是将“和”文化的形成与远古的原始崇拜、巫术仪式和天人合一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发前人所未发。本文在进行史的叙述的同时,还对中国古代“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结构方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做到史论结合。作者将阴阳关系看作中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方式,是符合实际的,而这一认识,就将“和”对中国文化的全面渗透性,给揭示出来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见解。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则注重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打破了那种纯抽象的范式,这是有利于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当然,这些见解都是探讨性的,并非什么定论。但郑涵的治学是认真、扎实的。
书籍目录
序(吴中杰)引言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和文化意识探源第二章 铜石并用时代与夏商周三代人文之和第三章 贵和尚中 天人相协第四章 人和与天和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和文化观念的意识形态结构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一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宇宙意识附录二 文学批评对象浑合论附录三 历史艺术批评原则新探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