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曹家骜,胡振凯 著 页数:407
前言
全新结构的高一历史,是本期历史学科教改的重点之一。为什么要在高一阶段编制主题式文明史呢?第一,用主题史的形式进行编撰,有利于更集中地呈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容、特征及其过程。第二,为了避免与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过往我国的高中历史教材多是通史的重复。初中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进行编撰的。如果高中的教材仍以初中的编撰思路进行扩展,势必会在许多方面发生重复的现象。第三,高一教材强调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也符合和平、发展、协作、竞争和高扬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符合上海市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国际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第四,也是为了兼顾到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高一新教材比较注意吸收国内外史学界的新成果,重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社会的演进和我们身边的历史。在过去,传统史学的重要特点就是描述帝王的家谱世系。无论“希腊的崇高,罗马的壮观”,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在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如果不是帝王将相,起码也是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而平头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则鲜有“问津”。现在,新教材在吸收新史学发展的基础上,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再现一种民众史、社会史、生活史,这样做,不仅本质上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而且这种具有浓厚文明史印记的课程内容,很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历史。众所周知,人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最能从他熟悉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等领域中激发出来,因此我们希望这样的教材能够发挥教师的个人才能,并通过教师的再创造,引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新教材在改变了原来的框架结构、删除部分相关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理念和知识内容,对此,教师与学生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讲授和学习高一历史时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理解本课内容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紧扣文明史的主线索,强调从历史中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强调吸取在全人类意义上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智慧,从而淡化区域意识形态与机械唯物史观的影响。第二,文明是如何在各个历史侧面承继发展的。如《建筑》一课,就可以探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建筑样式、用材等有何等样的发展与比较,以及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的讲解,体现文明的细部演进痕迹,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幽深奥秘与它的鲜活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第三,注意了解各时期、各区域的文明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以为文明平等观的养成教育。
内容概要
《高中教与学(高1年级第1学期)》是为上海市高一年级学生及教师而写的,与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高中《历史》一书配套,旨在帮助广大师生适应新教材,学好、教好新教材。《高中教与学(高1年级第1学期)》分两部分,一是教案设计,二是学习指导,参编者基本上是上海市重点高中一线优秀教师。
书籍目录
序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一、 文明社会的标志第一课金属工具(1)金属工具(2)第二课文字(1)文字(2)第三课国家(1)国家(2)二、文明与地理环境第四课大河文明(1)大河文明(2)第五课海洋文明(1)海洋文明(2)第六课草原文明(1)草原文明(2)单元测试题主题二:人类生活社会结构第七课婚姻与家族(1)婚姻与家族(2)第八课种族与人口第九课等级与阶级二、社会生活第十课服饰(1)服饰(2)第十一课饮食(1)饮食(2)第十二课居住(1)居住(2)第十三课交通(1)交通(2)三、社会风俗第十四课节日(1)节日(2)第十五课人生礼仪(1)人生仪礼(2)第十六课社会交往(1)社会交往(2)单元测试题主题三:人类文化一、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第十七课法律的起源(1)法律的起源(2)第十八课法系(1)法系(2)第十九课审判制度(1)审判制度(2)二、人文科学第二十课文学(1)文学(2)第二十一课史学(1)史学(2)第二十二课哲学(1)哲学(2)第二十三课艺术(1)艺术(2)三、宗教第二十四课宗教起源(1)宗教起源(2)第二十五课宗教传播(1)宗教传播(2)第二十六课宗教特征(1)宗教特征(2)单元测试题期末测试题(1)期末测试题(2)
章节摘录
在学生思考或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铁器的优势比较明显,首先铁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矿藏分布较广,提取容易;其次,制铁成本低廉,因而价格便宜;最后铁器质地坚硬、锋利、经久耐用。综合以上因素,铁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被大量应用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工具。 讨论:请结合课内外的历史知识从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说明铁器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2.铁器的影响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1)铁器的大量使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使农业技术大大提高,用牛拉犁耕地是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使扩大耕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可能。(2)铁器的大量生产和使用,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发展。(3)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日益增加,并频繁交换,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从而促使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4)在军事方面,铁兵器逐渐成为装备军队的主要武器,使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作战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被奉为经典之作的《孙子兵法》就诞生在战国时期。(5)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特别是思想学术领域空前活跃,出现了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古希腊的“伯里克利时代”。(6)在生活方面,铁锅、铁勺等用具的出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因此,铁器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古代人类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的情况,为我们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开启了窗口。四、相关资料 1.概念的诠释 (1)什么是文明? “文明”一词的英文是civilisation,指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它与“野蛮”相对而言。一般认为,文明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过程和成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 (2)文明有哪些标志? 《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化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用作一般的指南。”在我国史学界,通常认为文明的内涵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方面组成。因此《历史·上》第一主题下的“文明社会的标志(第1课“金属工具”、第2课“文字”和第3课“国家”)就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的。 2.名词解释 (1)两河流域(图一)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2)赫梯王国 (图二) 中东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摇篮,土耳其是中东古文明重要渊源之一。古代的小亚细亚,也称安纳托利亚,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在这片土地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文明当属赫梯文明。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200年的500年,是赫梯国的强盛时期,史学家称之为”赫梯帝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