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美学的对话

出版时间:2001-12-01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颜翔林  页数:361  

内容概要

  《历史与美学的对话:王充闾散文研究》共有9章,包括:“体物言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清风白水”、“诗意地栖居”、“春宽梦窄”、“面对历史的苍茫”等。

作者简介

  颜翔林,男,1960年10月生。江苏淮安人,水乡泽国的洪泽湖畔曾赋予本真而丰富的自然体验。后至岳麓山下、湘江岸边求学,在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南国楚风熏染思与诗交融的美学追求。崇拜山水,潜心学术。199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书籍目录

序:研究重在发现 王向峰导论第一章 体物言志(一)故土情思(二)审美判断(三)文化质点(四)表情符号第二章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一)对“海棠”的运思(二)历史哲学(三)人才的悲剧意识第三章 清风白水(一)青天一缕霞(二)美的探索(三)梦雨潇潇(四)诗与思山水与哲学(五)清风白水的美学意境第四章 诗意地栖居(一)逍遥以游(二)审美人生的守望(三)寻求古典的现代心灵第五章 春宽梦窄(一)梦幻与散文(二)东方与西方(三)哲学与美学第六章 面对历史的苍茫(一)存在与虚无(二)禅境·历史·文境(三)游鱼之乐的追问第七章 沧桑无语(一)乘物以游心(二)历史循环与意义考问(三)生命体验(四)无法方为至法第八章 追忆的感伤与美丽(一)皈依“童心”(二)回头几度风花(三)淡泊致远(四)问世间,情为何物?第九章 王充闾与当今中国散文(一)森林之子(二)荒村茅舍的私塾(三)苦涩与超脱(四)为学·为文·为人·为政(五)山水交融的人文心理(六)诗意·思辨·智慧(七)清风白水的美学散文附录1:王充闾文学创作年表附录2:王充闾作品评论目录作者附记

章节摘录

  《黄昏》一文,笔者以为当属于当今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因为以日出为题材的散文已有名篇佳构,而以黄昏为审美对象的传神笔墨尚不多见。作者以其审美偏爱,选取黄昏为散文题材,可谓“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文心雕龙,物色》),尤其注重对黄昏的瞬间印象的摹写,凭借主观的审美体验去传达黄昏所附丽的心理色调。作者对黄昏的摹写,一方面借助于中外名家之于黄昏的不同感受,从多重视角表现黄昏的纷呈之美。另一方面,作者对黄昏的印象,并不单纯从知识经验的视角出发,而更多依赖直觉的审美领悟,以自我的感受为轴心,勾画出黄昏的审美魔力。文章中以对儿时的回忆,牵引出对黄昏的感知。此处的黄昏,是和童年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联结在一起的:  小时候,每年夏天都跟着父亲去牧场割草,那炎炎烈日烤得草原在呼呼地喘气,简直到了燎肌炙肤的程度,但我百去不厌。一是为了到河沟旁掏洞捉蟹;再就是傍晚时分欣赏草原落日的奇景。滚圆的夕阳酷似过年时村头挂着的红灯笼,看去似近实远,似静实动。下面衬托着绿绒毯一样的芊芊茂苹,成就一幅天造地设的风景画。晚霞像彩带一样横亘天际,风沉淀下来,草原平息了,荒原寂静无声。牧归的羊群从远方游来,一团团,一片片,简直分辨不清是翠绿的“魔毯”收敛了白云、彩带,还是白云、彩带飘落在草地上。  黄昏意象和童年记忆联系在审美镜面上,真实和虚幻之美构成生命存在的永恒意义。作者还分别记叙了海上黄昏和从高空凝视黄昏的不同感受。然后,笔锋挪移,写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境遇、不同心理境遇的人们对黄昏的不同的审美体验。作者以不同的视点变化,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勾画对黄昏的瞬间的印象,既注意对光与色的主观体验,亦揭示了不同心境之下的个体存在者对黄昏的美感。另外,《黄昏》一文还体现作者的艺术的言语(parole)和符号(sign)的自由转换和随机灵巧的运用与表现。黄昏这个纯然自在之物在散文中被高度象征化、适己化与心灵化。中国古典诗人谢腕、王维赋予它不同的气象、格调,泰戈尔、高尔基、莫泊桑、凡尔纳、赫尔岑也对黄昏作了不同心理视象、情态色彩的理解与寓意。黄昏被诗化为多彩多姿的人类情感结构,成为复杂的精神要素的象征符号。作者对于黄昏进行审美移情与心理的内模仿,追索它的隐秘的含义和人类赋予它的精神色彩。黄昏已构成了多元、立体、有生命的艺术情境和审美场,它转换为内容丰富的情感符号。  《海上抒怀》一文,精粹隽永,意味含蓄。记叙海上之旅,抒写自我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穿插梦境的描写,使文章富于变化,表达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任何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反映与象征,背离历史的艺术大约很难存在。评价艺术的标尺之一,在于判断艺术品是否较完美地将历史感与现实感达到艺术境界的统一。《人才诗话》的历史感始终建基于现实感之上,达到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一种历史哲学的精神。  我们阅读《人才诗话》,感到充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作者以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去重新审视、品评历史事件与人物,于人才问题多有新论新见。以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态度去判断、推理,持论公允而客观,其中不乏幽默与机锋。对于历史,作者自始至终怀有诗人的激情和想象,直觉与体验,以艺术敏感去观鉴历史、判断历史。同时,作者以一种冷静的理性主义态度,对历史进行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对于历史上轻视人才、压抑人才、浪费人才、错识人才、错用人才、毁灭人才等等荒谬的和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尖锐的抨击与批判,分析其历史原因与教训,作为现实之鉴。充满诗人激情和历史理性的批判意识,构成了《人才诗话》一个显著的思想锋芒。  也许因为作者长期处于高级官员的社会角色,对于人才的期待之情尤为迫切,而对于人才的关切与重视的意识十分鲜明。《人才诗话》借历史之形骸抒写今人之精神,表达现实语境中的存在个体对于人才问题的殷殷之心。从思想内容上考察,作者对于人才的倚重、辨识、选拔、任用、宽容等方面均有所阐发,形成较为系统的人才意识。从文体修辞上看,作者行文如高山流水,挥洒多变;纵横漫笔,游刃有余,语言典雅流畅,诗意盎然。情绪上既有嬉笑的幽默机锋,又有悲叹的冷峻智慧,兼之诗章典故,名物风景,掩映其间,平添艺术趣味。以下,围绕着《人才诗话》互相联系的几个人才意识,展开分析和评点。  首先,作者以诗话形式表达了对人才的倚重意识。重视人才似乎不足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表面形态上的做作和深层情感上的渴求是两码事。作者以赤忱的文人情怀,呼唤人才和对人才的重视风尚。从深层的历史意识上表达出这样的识见:人才关系到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决定国家兴衰和文化走向,人才是最富有价值的历史存在物。《智囊·门客·山中宰相》,探讨了中外历史上智囊制度,国外大约在四百年前建立了智囊制度,而我国的智囊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诸侯卿相,皆争养士”,一部《战国策》就是专门记载这些有智谋有本事之人的言行的。作者引述史实,以孟尝君为例,以诙谐的笔调陈述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集中养士是古代建立智囊团的主要形式。并录唐人胡曾的《函谷关》一诗:“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士,谁为鸡鸣得放回?”幽默地说明古代的智囊制度对当今历史的借鉴意义。《用人莫待两鬓丝》,情真辞切,文眼开阔,从不同的历史朝代、不同的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才境遇、不同的思维角度,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和时机性,借用金世宗的话语,阐述了一个普遍性的道理:“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若拘以资格,则往往至于耄老,此不思之甚也!”并引录清代诗人袁枚题为《商丁孙尊歌为秦将军作》诗:“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爱如尊,毋使埋淹嗟不偶!”作者解析道:“立意十分清楚,诗人通过为出土的商代的铜尊作歌,向执掌铨衡的当政者呼吁:爱惜那些怀瑾握瑜的隽秀之士,及早选拔、任用他们吧!不要使他们像古代铜尊那样终古沉埋,不见天日。铜尊埋淹几千年,一朝出土,光洁如新;人才却埋没不得,数十载光阴驶过,他们就会老朽的呀!”作者将情感与文意交织于对古人诗歌的解释之中,使散文富有一定的感染力。  其次,就人才的辨识、品鉴与选拔提出自我的见解,其中不乏现实意义。《草萤有耀终非火》和《辨材须待七年期》,以联袂文章的方式,思索辨识人才和选拔人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包含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省和经验教训的有益汲取。文章正反转换,曲折变化,思路崎岖,令人警醒。无论从思理上,还是从文采上品鉴,均可称佳作。《草萤有耀终非火》引白居易著名哲理诗《放言》之一,然后加以阐释: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阐释,诗,对于王充闾来说,既提升为间离日常生活的审美手段,因为他渴望从平面化的存在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转变为走人现实生活并对之诗化的心灵桥梁,因为诗人毕竟栖居于现实场景。这似乎隐含了一种对峙:作为现实存在的官员的王充闾和作为审美超越的诗人的王充闾。当然,这也必然地包含了这样的矛盾:诗性存在和日常存在的彼此差异。但是,王充闾却是为数不多的使两种存在得以和谐的存在个体。凭借诗人的敏感和领悟,发现日常生活中具有审美意蕴的现象,以想象和体验赋予其意象并提升到艺术境界。他既间离了现实生活,又诗化了现实生活。从而获得了对生活的审美把握和审美超越。他的《写怀寄友》里“宦况诗怀一样清”的诗句,可谓是实际人生和诗人情怀的和谐统一的自我写照。 赏读王充闾的《鸿爪春泥》,笔者获得鲜明的审美印象之一,就是诗人的“游”的情怀。而“游”,从哲学传承和文化传承来看,可以追溯到庄子。这位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将“游”寄寓了深刻的哲学含义和美学含义。“游”,既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精神绝对自由的终极向往;“游”,既是想象性的对现实的情感否定,又是直觉化的对可能世界的诗意梦幻;“游?;既是自我肢体借助于物质工具的自由运动,属于一种“身游”和“物游”,又是超越时空而无所依凭的纯粹心灵的想象活动,属于一种“心游”和“神游”。“游”,在庄子的哲学活语里,被规定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境界,也是最高的生命境界和哲学境界。从这意义上来领悟,也许容易理解庄子为何将《逍遥游》列为自己的哲学文本的“首篇”了。笔者也正是从庄子哲学的“游”的意蕴出发,去读解《鸿爪春泥》。  《鸿爪春泥》的“游”,从题材视角上看,它涉及“纪游”的方面,即诗人游历山水名胜、古迹废墟所抒发的感慨。然而,撇开题材的阈限,可以窥视到诗人笔下的“纪游”,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哲学的意蕴,它一方面表现诗人游历于山水和古迹之间,发古之幽情;另一方面,借助于外在的身形之游,诗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既游物游景,又游神游心。更重要的美学意义在于,诗人凭借这种外在的“游历”,隐喻自我对可能性的诗意存在的梦幻和追求,“游”和“纪游”不过作为诗人的一种消解现实境界的平面生存的手段,也作为自我进入艺术境界的一种策略。从单纯的题材意义上看,王充闾的“纪游”诗所占的分量较大,说明诗人对这一题材的偏爱。就“纪游”诗而言,其中不乏格调俊逸,意境高远,语句清新的精品。笔者以为,以《西北行》命题的一组共十余首的诗作,实属当今诗词之佳构。以下,拟通过简略的文本解读,对王充闾的“纪游”诗作出艺术评价。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重在发现  ——序《历史与美学的对话》  颜翔林同志对王充闾的文学创作一直比较关注,早在1992年他即发表过对《柳荫絮语》和《人才诗话》的长篇评论。此文在当时同类评论文章中,可以说是谈得最有见地的文章之一:他不是就读书的印象泛泛地说些感想,发些赞语,而是在深层意义上切进这两本散文著作,从“价值判断与审美判断”、“文化质点与伦理逻辑”、“历史感与现实感”、“表情符号与艺术意蕴”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读这篇文章时我还不知道作者的具体情况,后来经过与他早有交谊的栾俊林同志介绍我才知道,翔林是南京师大的青年教师,那时我就认定这个年轻人在学问的走向上是很可令人瞩目的。  1995年秋天,我与几位朋友正在筹备充闾的古典诗词集《鸿爪春泥》的研讨会,俊林同志把这个信息告诉了他,很快就收到他寄来的《寻求古典的现代心灵》的论文,他从审美心灵的角度,对充闾的诗词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探讨,文章更为剀切精当,把《鸿爪春泥》中的审美诗情,提升到理性思辨与诗性醇化的结合度上进行解析,特别提出:在现时的理性与诗情双重沉迷的语境中,《鸿爪春泥》的诗情诗境对于提升和慰藉人们心灵,超越生活的平庸,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我很重视这篇文章的见解,在后来编辑讨论会的论文集《王充闾诗词创作论集》时,我将其一字未改地收进了书中。  两次读翔林的研究充闾诗文的文章,我感到此后有关的研究课题,不能少了这位虽然远在江南,但却极度关注充闾创作并又十分了解充闾创作的年轻学者。正好在充闾充分确立自己在全国散文前端地位的两部散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和《沧桑无语》出版后,我即想会同文友撰著一本能全面论述和总结充闾散文创作历程的《王充闾散文创作研究》,这时自然想到了翔林同志。一次我问充闾:“颜翔林的写作有何动向?”充闾告诉我:“他有新写的评论《沧桑无语》的文章,并且还写了一本研究我的散文的专著《历史与美学的对话》,要在学林出版社出版。”听后,我特别高兴。我要来了翔林同志的文章,收进了我主编的书中,可能到今年秋后,南方的?学林”,北方的“辽海”,差不多会同时出版两部全面、系统研究王充闾散文  创作经验的专书。但我知道翔林的书是一个人用十年悟读、三年苦功写成的,凝结着一位博士后的年轻学者在文学、美学与哲学各方面的全面优长特点的发挥,其著作的学术深度和文字格调,也定会有更多的超越之处。  今年暑假中,俊林在电话里告诉我,翔林要带着他的研究充闾散文的书稿来沈阳征求意见。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一方面是能见到这位早有文字之交的年轻有为的学界朋友;另一方面也想看到他的书稿的总体面貌,看我主编的书中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他书稿中有多少深入与伸延。8月24日我们在辽宁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见面了。我们一见如故。他比我读其文时想象中的他还要实在:他虽然久居宁沪,见闻多广,却不是“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没有一点年轻学子不胜才力的傲气灵扬。见到他为人的恭谨、谦容、持重、坦诚,他身上内蕴的非成熟学人难有的那种“被褐而怀玉”的朴厚风度,不仅是我,以至在座的辽沈许多作家、学者一下子就全部接受了他。为此我想一个人如果不具备一种近于正等正觉的大智慧,是无法达到这个地步的。  在我们相见后,翔林把书稿给了我。我虽然仅仅是翻看了一遍,但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与美学的对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