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郑板桥 页数:131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心意端正;只有端正了心意,才能讲究修身;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整治好家庭,进而才能治国,才能平定天下。这就是数千年来封建士大夫念念不忘的“修、齐、治、平”的原则。其中“齐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家族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其实质就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统治。父子相传,世代相袭,封建皇权就是这样延续着它的悠悠命脉。而皇权的更替,说到底是家族的更替,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岁月。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的民族,在“齐家”方面非常强调思想文化内蕴,并因此繁衍了丰富的“齐家”文化;而形形色色的家书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名将马援就写过《诫子书》,告诫他的儿子“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鹊不成尚类鹜”,要好好学习做人。蜀汉名相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则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的人生体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哲人隽语,千载流传。到南北朝则石破天惊,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家训”形式的著作《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在书中述时忆往,谈文论学,挥洒翰墨,吐属烟霞。承颜氏余绪,至清代则家书家训率然成风,蔚然大国,如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有家书传世。历代士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戎马倥偬,或客居羁旅,往往搦翰摅怀,以贻子弟。这样产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秉之以诚,发之以情,饱含殷切的期望,谆谆嘉惠以春风春雨,用心良苦,以真面目示人。另一方面,这些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则风云变幻都来笔底,论学问则亲躬行知弥足珍贵,述起居则言简意赅具见哲理,说交游则阅尽沧桑洞悉世态,教子弟则告诫劝勉尽显真情;其中可以领略到书信作者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涵咏他们的雅致品格、兴趣爱好。这当然是一些优秀家书被一代一代辗转抄录、梨梓传刊,为广大人民所珍视庋藏的原因。《郑板桥家书》正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是并不陌生的。人们对他的多才多艺津津乐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他又是著名书法家, 自创的“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现在也还有人学“板桥体”;他的诗词、道情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传唱;他的家书亦庄亦谐,妙语连珠,领异标新。郑板桥像苏东坡、徐青藤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多种天才的人物。无疑,这样的灵魂永远魅力四射,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宝。 家书的受方是板桥的堂弟郑墨。郑墨,字五桥,小板桥25岁,是板桥的叔父之标先生的独生子。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感情很深。雍正十一年初,郑墨的父亲病殁。不久,板桥旅居海陵,准备第二年入京考试的功课,曾作有《怀舍弟墨》一诗。诗中说,“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担心堂弟年幼,经不住磨难而加以慰勉。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板桥对郑墨的挚爱之情:“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两人的手足深情,从以后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后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板桥的明智。日后板桥赴任山东,郑墨只手撑家,举凡卜宅、买地、侍嫂、教侄,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长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乃兄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本《郑板桥家书》就是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商量家事的记录。
内容概要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心意端正;只有端正了心意,才能讲究修身;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整治好家庭,进而才能治国,才能平定天下。这就是数千年来封建士大夫念念不忘的“修、齐、治、平”的原则。其中“齐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家族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其实质就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统治。父子相传,世代相袭,封建皇权就是这样延续着它的悠悠命脉。而皇权的更替,说到底是家族的更替,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岁月。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的民族,在“齐家”方面非常强调思想文化内蕴,并因此繁衍了丰富的“齐家”文化;而形形色色的家书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名将马援就写过《诫子书》,告诫他的儿子“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鹊不成尚类鹜”,要好好学习做人。蜀汉名相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则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的人生体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哲人隽语,千载流传。到南北朝则石破天惊,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家训”形式的著作《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在书中述时忆往,谈文论学,挥洒翰墨,吐属烟霞。承颜氏余绪,至清代则家书家训率然成风,蔚然大国,如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有家书传世。历代士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戎马倥偬,或客居羁旅,往往搦翰摅怀,以贻子弟。这样产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秉之以诚,发之以情,饱含殷切的期望,谆谆嘉惠以春风春雨,用心良苦,以真面目示人。另一方面,这些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则风云变幻都来笔底,论学问则亲躬行知弥足珍贵,述起居则言简意赅具见哲理,说交游则阅尽沧桑洞悉世态,教子弟则告诫劝勉尽显真情;其中可以领略到书信作者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涵咏他们的雅致品格、兴趣爱好。这当然是一些优秀家书被一代一代辗转抄录、梨梓传刊,为广大人民所珍视庋藏的原因。《郑板桥家书》正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是并不陌生的。人们对他的多才多艺津津乐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他又是著名书法家, 自创的“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现在也还有人学“板桥体”;他的诗词、道情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传唱;他的家书亦庄亦谐,妙语连珠,领异标新。郑板桥像苏东坡、徐青藤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多种天才的人物。无疑,这样的灵魂永远魅力四射,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宝。 家书的受方是板桥的堂弟郑墨。郑墨,字五桥,小板桥25岁,是板桥的叔父之标先生的独生子。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感情很深。雍正十一年初,郑墨的父亲病殁。不久,板桥旅居海陵,准备第二年入京考试的功课,曾作有《怀舍弟墨》一诗。诗中说,“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担心堂弟年幼,经不住磨难而加以慰勉。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板桥对郑墨的挚爱之情:“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两人的手足深情,从以后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后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板桥的明智。日后板桥赴任山东,郑墨只手撑家,举凡卜宅、买地、侍嫂、教侄,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长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乃兄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本《郑板桥家书》就是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商量家事的记录。
书籍目录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焦山读书寄四弟墨仪真县江村茶舍寄舍弟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章节摘录
书摘 按清朝规定,乡试、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行。 板桥于雍正十年壬予秋考中单人,翌年逢癸丑会试,按理他可以参加,却没有应试,这恐怕与他的叔父省庵先生去世有关。中国古代有这样的礼节:父母死了,儿子要为之守丧,不治外事,叫“居忧”。板桥三岁丧母,三十岁失父,只有一个叔父,而且省庵先生平日待板桥很好:“有叔有叔偏爱侄,护短论长潜覆匿。”(《七欹因而,板桥为之执“居忧”之礼。为迎接来年即丙展朝廷会试,板桥于雍正十三年(1735)赴镇江焦山攻书。这是他进入中年后第二次专心读书的时期,第一次是七年前在兴化天宁寺为参加试攻读经书,研习制艺。 焦山位于历史上有名的江南古城镇江东北的大江中,山高七十多米,原名棋山,因古代山上只有樵夫光顾,十分荒凉,故有此称。东汉束年炔光三次拒招为官,隐居在此,遂改称焦山。板桥在焦山读书期间,先居别峰庵,后住双峰阁。这封估与以下三封信都写于此时。 自唐代韩愈(昌黎)力辟佛教以来,历代都有些自视为儒学正宗的读书人视佛教为仇,甚至不分表红皂白,凡佛门中人皆非之。 板桥跳出了这种狭隘的门户之见。这封信谈到对待和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时,抛开了儒佛之争,而着眼于社会学的问题:如何对待作为普通”人-的和尚。 首先,他认为和尚也是人:-削去头发便是他,蓄起头发还是我”,都是·吾中国之父兄子弟”。板桥对世人。怒眉唉目,叱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的做法感到不满,这是他从贫穷之人的角度看待和尚,认为和尚是因为生活没有出路才出家.出了家又失去了做普通人的权利,受到很多约束,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关心。这种态度和他的穷苦百姓的态度是一致的,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平等的思想。此外,由于不少和尚文化素养很高,板桥一生都爱与和尚交朋友,与他们过往甚密,交情颇深,甚至把他们引为知己。如他与无方上人的交往,他们初识在庐山,板桥第二次进京又专程拜访, “一见空尘俗,相思已十年”〈《赠瓮山无方上人》),其殷殷之情可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板桥对当时社会上邵些“杀盗淫妄”、“贪婪势利·、“不仁不智”、“无礼无又”妁无行和尚和浅薄文人进行尖锐地讽刺和无情地鞭挞。这是板桥作为一个正直的读书人,发泄他时现实黑暗的不满和痛恨。其实,这两种态度并不矛盾,它们出现在同一封书信里,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具有独特个性的郑板桥那种爱憎分明的是非瑰念,而且还能够让我们体察到作者那种明快而真切的文章风格,即毫不掩饰地发常人之束敢发之声、抒常人之表敢抒之情,读来令人觉得痛快淋漓。 板桥读书焦山,在荒山古庙中思绪纷纭,他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事,想到郝家庄那块曾被父亲拒绝的“墓田”和“墓田”里那座“无主孤坟”的命运,于是写下这封信。 板桥的父亲不愿意“掘人之家以自立其家”,所以不肯买那块有“无主孤坟”,在墓地;板桥担忧“无主孤坟”难对得到完好保存。因此想买下那块墓地,“以为牛眠一伴。他还嘱咐。后世子孙。清明上冢,亦祭此暮”, “永永不废”。父子两人的取舍不同,但想法却是相通的,他们的买与不买都表现了儒家“椎己及人-的思想。在封建士大夫的眼中,风水宝地向来很值得注重,足不客别沾光的。板桥同样看重风水宝地,但在这个问题上,他更强调去浇存厚”妁品性,即摒弃浇薄之心.留存忠厚之性,认为具有这样的品德,邪恶也会变得失好,因此,弛教育子弟“存心须刻刻去浇存厚”,池想借买墓地这件事,帮助子弟塑造。爱人”的理想人格,以“仁”传家。 此信虽短,所述之事也很简单,却处处使人感受到板桥父子的仁爱之心。上封佶谈及板桥桥身上深厚的懦学功底,这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他童年,少年时代从师学习的经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板桥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立庵先生。〈板桥自序〉云:“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仟也。。立辱先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廪生,他设馆投徒,先后教过几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业上都有一定成就。板桥实质聪慧,从小挽得到父亲的喜爱和悉心教育。板桥三岁时,立庵先生就教他识字;五六岁时教他读诗背诵;六岁以后教他读四书五经,要求抄写熟记;八九岁时教他作文联对。板桥童年、少年时代接受这样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奠定了他竖实的儒家文化思想基础,他的”泽加于民。、“去浇存厚”、“农夫第一”……都折射出博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这些在这封桔中部可见端倪。 乾隆七年(1742),五十岁的板桥怀着对慎郡王的感激和”立功天,宇养生民”(《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的理想,骑着毛驴,带着年轻貌荚的饶氏夫人和书童,到范县走马上任。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清时属山东曹州府管辖(今属河南省):县城仅四五千户人家,约十万人口,农民勤于劳作, 民风古朴醇厚,是一个朴实宁静的地方。乾隆七年至乾隆十一年,板桥在范县担任县今,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深恐不了解民情,愧对百姓.因而经常微服徒步,深入民间;听讼决案,也每每雉护弱小,抑制豪强。板桥执政四年,范县五谷丰登,民安盗息。 此信写于乾隆九年(1744),板桥在范县任职已有两年了。 板桥以为其父母因葬“刹院寺祖坟”, ”得风水力”,所以自己仕逮平坦,生活安定。他的自足自乐之意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时期,确实是板桥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一方面,经历了二十多年幻孤灯相伴,书海苦修和几年酸甜苦辣、难以言状的谋官生涯,他终于实现了“大丈夫兼济天下”的理想.并”清静无为”地管理着一方百姓,让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另一方面,其妾饶氏生下一子,家庭生活倍增情趣。 但“众人之富贵福泽,我一人夺之也,于心安乎?不安乎?个人的惬意生活没有使板桥忘乎所以,他心中念念不忘”我东门人“的穷困生活。板桥老家在兴化东门外,族人多靠作田捞虾度日。他为官前读书、教书的地点多在农村,对广大农民的艰难生活十分了解。他有不少反映这方面内容的作品,较为典型的如《田家四时苦乐歌),写到春季时有:“夜月荷锄村犬吠,晨星叱犊山沉零,到五更惊起是荒鸡,田家苦;”写到夏季时有:“脱笠雨梳头发耘苗汗滴禾根土。更养蚕忙杀采桑女,田家苦-;写到秋季时有:“霜穗表储终岁食,县苻巳索退租户,更爪牙常例急于官,田家苦”;写到冬季时有:“老树槎丫,撼四壁寒声正怒,茅舍日斜去酿雪,长堤路断风吹两,家苦”。类似的作品还有《李氏小园》。〈道情十首〉等等。 板桥对贫弱百姓不仅赋予同情,而且尽其所能给予帮助。郑墨。认兴化到范县看望板桥,板桥将几年来积蓄的俸钱交给他带回家去,要他在同宗叔侄中“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尤其对-无父无母孤儿”,“宜访求而慰问之”,“务在金尽而止”。板桥做官而不忘皋,得志而不骄倨,厚待同宗,亲近亲戚,关怀故友,慰问邻居,鼻中流露出的一片真情十分感人。 作为长者,板桥在这封家信里为子弟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吨时时不忘以“仁”传家,福及后代。 此信写于板桥在范县做官的最后一年:乾隆十年(1745)。此后不久,板桥将饶氏和四岁的儿子郑麟送回兴化老家,交由郑墨和郭氏照看、抚养; 自己也离开了范县,调任潍县。 板桥佶中强调内容在诗歌创作中的主导作用,提倡一切文学作品都应反映民生疾苦,发挥拯救社稷.改造社会的功用。 板桥诗文首重社会功用。他早年所写《偶然作:云:“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不仙不佛不贤圣,笔墨之外有主张、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在众多文学名家中,他对杜甫极为椎崇。他曾在《板桥自序》中说:“少陵七律.五律,七古、五古、排律皆绝妙,一首可值千全。,认为杜诗既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具有曹操的沉雄之气。在另一首《偶然作》中,他运用铺叙手法对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给予高度赞扬:“……浪肤才子称,何与民痪求!所以杜少陵,痛哭何时休!秋寒室无絮,春雨耕无牛,娇儿乐岁饥,病妇长夜愁。椎心担贩腹,结想山海陬。衣冠兼盗贼.征戍杂累囚。史家欠实录,借本资校雠。椅以奉吾君,藻鉴横千秋。”他寄语友好:“清词颇似王摩诘,复以精华学杜(《送都转运卢公》)希望像杜甫那样,用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乙情。板桥对杜甫的椎崇可谓无以复加,以至“回首少年游冶习,主碧云红豆相思斜,深愧杀,杜陵老!”在清代诗坛,他的这种追求是唯能可贵的。 潍县百姓自板桥到任前一年,受饥馑和苦旱,至乾隆十三年(1748),灾情才渐渐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曾撰《还家行》纪其事,生动再现由于饥荒造成的家庭悲剧。板桥一到潍县灾情缓解后,他开始有了闲情来思考文艺创作时间有关问题和整理他的生平作品。乾隆十三年(1748)写的《与江宾谷、江禹九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原则——”学者当自树其帜”,同当时风靡文坛的形式主义、拟古主义文风分庭抗礼。乾隆十四年(1749),他重订了给郑墨的十六通家书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心意端正;只有端正了心意,才能讲究修身;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整治好家庭,进而才能治国,才能平定天下。这就是数千年来封建士大夫念念不忘的“修、齐、治、平”的原则。其中“齐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家族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其实质就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统治。父子相传,世代相袭,封建皇权就是这样延续着它的悠悠命脉。而皇权的更替,说到底是家族的更替,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岁月。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的民族,在“齐家”方面非常强调思想文化内蕴,并因此繁衍了丰富的“齐家”文化;而形形色色的家书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名将马援就写过《诫子书》,告诫他的儿子“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鹊不成尚类鹜”,要好好学习做人。蜀汉名相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则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的人生体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哲人隽语,千载流传。到南北朝则石破天惊,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家训”形式的著作《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在书中述时忆往,谈文论学,挥洒翰墨,吐属烟霞。承颜氏余绪,至清代则家书家训率然成风,蔚然大国,如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有家书传世。历代士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戎马倥偬,或客居羁旅,往往搦翰摅怀,以贻子弟。这样产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秉之以诚,发之以情,饱含殷切的期望,谆谆嘉惠以春风春雨,用心良苦,以真面目示人。另一方面,这些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则风云变幻都来笔底,论学问则亲躬行知弥足珍贵,述起居则言简意赅具见哲理,说交游则阅尽沧桑洞悉世态,教子弟则告诫劝勉尽显真情;其中可以领略到书信作者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涵咏他们的雅致品格、兴趣爱好。这当然是一些优秀家书被一代一代辗转抄录、梨梓传刊,为广大人民所珍视庋藏的原因。《郑板桥家书》正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是并不陌生的。人们对他的多才多艺津津乐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他又是著名书法家, 自创的“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现在也还有人学“板桥体”;他的诗词、道情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传唱;他的家书亦庄亦谐,妙语连珠,领异标新。郑板桥像苏东坡、徐青藤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多种天才的人物。无疑,这样的灵魂永远魅力四射,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宝。 家书的受方是板桥的堂弟郑墨。郑墨,字五桥,小板桥25岁,是板桥的叔父之标先生的独生子。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感情很深。雍正十一年初,郑墨的父亲病殁。不久,板桥旅居海陵,准备第二年入京考试的功课,曾作有《怀舍弟墨》一诗。诗中说,“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担心堂弟年幼,经不住磨难而加以慰勉。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板桥对郑墨的挚爱之情:“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两人的手足深情,从以后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后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板桥的明智。日后板桥赴任山东,郑墨只手撑家,举凡卜宅、买地、侍嫂、教侄,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长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乃兄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本《郑板桥家书》就是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商量家事的记录。 ……
编辑推荐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心意端正;只有端正了心意,才能讲究修身;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整治好家庭,进而才能治国,才能平定天下。这就是数千年来封建士大夫念念不忘的“修、齐、治、平”的原则。其中“齐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家族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其实质就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统治。父子相传,世代相袭,封建皇权就是这样延续着它的悠悠命脉。而皇权的更替,说到底是家族的更替,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岁月。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的民族,在“齐家”方面非常强调思想文化内蕴,并因此繁衍了丰富的“齐家”文化;而形形色色的家书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名将马援就写过《诫子书》,告诫他的儿子“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鹊不成尚类鹜”,要好好学习做人。蜀汉名相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则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的人生体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哲人隽语,千载流传。到南北朝则石破天惊,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家训”形式的著作《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在书中述时忆往,谈文论学,挥洒翰墨,吐属烟霞。承颜氏余绪,至清代则家书家训率然成风,蔚然大国,如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有家书传世。历代士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戎马倥偬,或客居羁旅,往往搦翰摅怀,以贻子弟。这样产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秉之以诚,发之以情,饱含殷切的期望,谆谆嘉惠以春风春雨,用心良苦,以真面目示人。另一方面,这些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则风云变幻都来笔底,论学问则亲躬行知弥足珍贵,述起居则言简意赅具见哲理,说交游则阅尽沧桑洞悉世态,教子弟则告诫劝勉尽显真情;其中可以领略到书信作者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涵咏他们的雅致品格、兴趣爱好。这当然是一些优秀家书被一代一代辗转抄录、梨梓传刊,为广大人民所珍视庋藏的原因。《郑板桥家书》正是其中的上乘之作。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是并不陌生的。人们对他的多才多艺津津乐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他又是著名书法家, 自创的“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现在也还有人学“板桥体”;他的诗词、道情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传唱;他的家书亦庄亦谐,妙语连珠,领异标新。郑板桥像苏东坡、徐青藤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多种天才的人物。无疑,这样的灵魂永远魅力四射,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宝。家书的受方是板桥的堂弟郑墨。郑墨,字五桥,小板桥25岁,是板桥的叔父之标先生的独生子。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感情很深。雍正十一年初,郑墨的父亲病殁。不久,板桥旅居海陵,准备第二年入京考试的功课,曾作有《怀舍弟墨》一诗。诗中说,“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担心堂弟年幼,经不住磨难而加以慰勉。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板桥对郑墨的挚爱之情:“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两人的手足深情,从以后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后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板桥的明智。日后板桥赴任山东,郑墨只手撑家,举凡卜宅、买地、侍嫂、教侄,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长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乃兄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本《郑板桥家书》就是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商量家事的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