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翟华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语言上的障碍使两个西方人都会产生文化隔阂,更不要说一个东方人和一个西方人之间的隔阂。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只看一家电视台,就会受到桎梏。有人说:“语言是一种武器。”翟华说:“语言更像是一扇扇窗户,掌握不同的语言就会在自己眼前推开不同的窗户。如果再对流一下,一定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早已成为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这地方不过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村子,中国人心目中“天下”的内涵也在延伸。从《东方文化西方语》开始,让我们随着翟华的视角,领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一起走遍天下!
作者简介
翟华,从学工到学文,从清华学子到泛联合国系统的国际公务员,在海外二十五年间积累了大量跨语言文化间的交流经验。翟华常常将小观察放到大环境中,不断印证了语言和交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东篇 1.说你是老板,不是也是 2.非洲:怎一个“黑”字了得? 3.天暖好轻松 4.真正的语言天才 5.与世界自然接轨 6.在非洲快乐消费 7.别说老黑跑得快 8.在非洲坐飞机,别怕 9.穷人的谚语 10.请稍候,鸡正下蛋 11.非洲侃爷 12.到非洲去旅游,看什么、买什么? 13.与摩洛哥导游过招 14.我的黑人兄弟 15.女人时装三块布西篇 1.君子难过“小人关” 2.调侃若比邻 3.听老外如此自我解嘲 4.与时俱进说“抵赖” 5.男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6.“哇欧”美利坚 WOW TV is Good American 有美国特色的小电器 7.在华盛顿间谍博物馆体验中国 8.有子在美国念书,不亦乐乎 9.法兰西的三件“国粹” 面包 “比代” 贝雷帽 10.一个美国小伙子在法国的“悲剧” 11.不到英国,不知道 自己钱少 开出租的都是“知识分子” 12.洛桑寻刀:只在此店中,柜深不知处 13.葡萄有牙的反差 14.自行自在的荷兰人文篇 1.你说哪一国的英语? 不到英国,不知道自己不懂英语 印度人之三寸不烂之舌 新加坡的“星语” 常见“新式英语”词汇解释 菲律宾的“大家英语” 中国人讲英语有口音吗? 2.像小布什总统一样说英语 3.像毛主席一样学英语 4.周恩来的外语水平考 5.指上文化,中西有别 6.给你点儿颜色看看 7.狗儿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吗? 8.东方的人伦关系与西方的动物世界 9.学外语的神话与秘诀 第一种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性 两个“秘诀” 7.话说小“@” 这“@”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是怎么和伊妹儿扯上关系的呢?” “@”到底怎么念? 补记 8.拜托了,媒体:老外夸人从不说“OK”化篇 1.漫画引发的历史公案之一“太空可见长城” 2.漫画引发的历史公案之二“东亚病夫” 3.向前看,向后看 4.中国人的大嗓门崇拜 5.中国人的“大门”崇拜 6.中国常见外国不常见的几桩大小事 在办公室扫地、擦桌子 六十之前耳顺 官本位的《新闻联播》 大山现象 谁懂了你的“客户” 一整天不说“你好”、“谢谢”、“对不起”中的任意一 句的能力 胆敢和女同事说荤段子 扎堆儿情结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最后一桩事情是 7.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说“谢” 8.出国才知道:年轻十岁的“秘诀” 9.华人的“合并同类项”与老美的“因式分解” 10.中国人“差不多”的习性 11.就算你知道老外不说中文,还是要小心 附网文:不要欺负老外不懂中文世界主要城市与北京时差表世界时差对照表环球旅行提示:去亚洲、非洲国家旅行的注意事项关键词索引环球旅行揭示:去亚洲、非洲国家旅行的注意事项索引
章节摘录
写在前面 在新浪网上,我的博客《东方文化西方语》算是小有人气,点击率与秋雨老师差不多;但是名气就比秋雨老师差多了,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有好奇的读者来问:“Hi,瞿华,你到底是谁,什么的干活?” 这次出书,觉得有必要先自我介绍一番。 1 列位: 在下姓“翟”——“zhái”,不姓“瞿”。所有姓翟的人,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遇到别人把“翟”字念错、写错的情形。“翟”冠“瞿”戴、“崔”戴、“霍”戴、“耀”戴都有。这个“翟”字,笔画共有14笔,要是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是很吃亏的。记得早年在清华读书,团委、学生会选举我是候选人之一,排在名单最后一名。当时我真羡慕“文革”中姓“丁”的那位中央委员,每次宣读中央委员名单除了毛泽东外就属他了。 后来出国留学,才发现我的姓的境遇没有任何改善,因为“翟”字发音“zhái”,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我依然是任何名单上的最后一名,因为国外很少有以“Z”打头的姓。有一年我作为联合国专家去缅甸出差,发电传告知接待方,Zhai先生某月某日抵达。我到了仰光机场,接机的缅甸人看着我一脸疑惑:“我们还以为来的专家是阿拉伯人呢!”我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想?”他们说:“你的电传上写的Zhai先生,我们都以为是写错了,应该是Zahi。”我的姓在法国同样不很幸运。法国人根本不会发[zh]这个音,因此我的姓便被念成“哉”与“采”之间的一种音。我试图纠正他们,教他们发卷舌的“翟”,几乎成功。直到有一天,一位法国同学来质问我:“你说你的姓要念成什么‘之-埃-翟,怎么我听见你的中国同学管你叫‘哉呢?”我这才意识到我那广东同学(现在已经是副部级的高干)坏了我的名分。法国人常说:“我们总不能比国王更爱国吧!”既然中国人也念不准,也就别强求外国人啦。我也就听之任之,由他们去了。 20世纪80年代,很多出国的中国人都要事先查好自己姓名的电报编码带在身边,因为汉字中多音字多,外国人又不识汉字,所以一些国家办理中国人签证的时候要使用电报号码区分中国人的姓名。记得那时有一次去英国使馆办签证,英国使馆给了我一本电报编码和汉字对照表,让我把对应“翟”字的四个数字“5049”写在拼音“zhái”字下面,避免重音字。结果过了几天,英国人通知我再去使馆,说我的电报号码写错了。这就奇怪了,我明明小心翼翼查好的电报表,怎么会错呢?我想可能是“翟”字对应了两个音,一个是“dí”,而一个是“zhái”,把英国人搞糊涂了。不管是不是这样,反正我这样解释给英国人听,英国人也就信了。后来再去英国,我发现英国人已经不再要求中国人提供姓名电报编码,少了许多麻烦,善莫大焉。 翟”字发音为“zhái”时,作姓;而发音为“dí”时,本意应该是指长尾的禽类,《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这样一句:“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这里的“翟”的意思发音就是为“dí”,是不能作姓的。如果姓翟的人在国内买机票,不论你用什么方法输入“翟”字,打出来的机票、登机牌默认的拼音就是“Di”。这样票面上的姓“Di”和护照上的姓“Zhai”拼音不相符,我每次登机查验机票和护照时都需要对地勤人员解释:“这是个多音字,系统不认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严格来说航空公司是可以禁止我登机的,我还是希望有一天民航纠正这个系统漏洞。每次订票我都提出“正名”要求,售票美眉总是说“没办法”,对于民航的票务系统软件而言,“翟”字就是“dí”。如果要改的话,那得找“有关单位”。 2 “有关单位”找不着门,还是回答读者有关问题:我到底是谁呢? 往早了说,那是还能算得上是“小时候”的时候,我特想特想当——人民。原因很简单,因为按我那时的理解能力,“人民”是唯一可以和领袖平起平坐的人。记得那时在广播里听到过城楼下面喊:“毛主席万岁!”城楼上面就会回应:“人民万岁!”因为我自知绝无当毛主席的可能性,所以最大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动力。而且,按照“最高指示”里说的,只要是人民,万一和其他的小朋友闹点儿矛盾,还可以在内部处理呢。为了证实我就是人民,我还使劲地追问爸爸我们家是什么“农”,直到爸爸说我们家属于“下中农”才略微放下心来。记得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艺术人生》采访蒙古族歌星腾格尔,讲起他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们玩比谁大谁小的游戏。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玩时自吹说自己是毛主席,是最大的一个,结果闹出政治事故,差点儿就“自绝”于人民。 长大了,对“人民”的概念有了些新的理解。说自己是人民固然不错,但那多少隐含了一点点政治概念,如果要用更准确更科学的术语说,我应该是国家统计局常说的“人口”。记得刚记事的时候有一段“最高指示”是以“我国有七亿人口”开始的,所以收音机里常听到“我国有七亿人口”。后来不知不觉地变成“我国有八亿人口”、“我国有九亿人口”,再后来到电视里说“我国有十亿人口”的时候,我通过考试成了“人员”——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人员,来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 虽说入乡可以随俗,但是到了法兰西,人民却当不成了,严格地说只能是“公民”——这好像是当地对人民的别称——实际上,国外公民也当不成,因为我根本就不是法国公民。当不成也好,按(中国的)理说,当个“外宾”应该更舒服。君不见“应邀”(小时候一直以为是“硬要”)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不论其所在的国家大小,也不论其语言、肤色,一律平等,宾主一番亲切友好地谈话之后,好吃好喝,逛故宫,游长城,只要外宾最后伸出大拇指连说声“OK”便皆大欢喜了。可惜在法国,外国人就是外国人,一般都是自己“硬要”来的,没有什么内宾、外宾概念,是公事就公办,该私事就私了,不讲请客送礼,也没有游山玩水。嗐,当不成外宾也罢,当个留学生总可以了吧,最起码住留学生楼,哪怕管理严格一点呢,比当地学生条件强一点就行。没承想,这里学生就是学生,也不分留学生、本国生,到了学校自己东跑西颠注册、办居留手续、看广告找房子,外国学生除了法语比法国学生差以外,绝无任何特殊之处,你就是一直把大拇指伸着,嘴上说多少“OK”也还是一样。如此这般苦读N年修成正果,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在国外工作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外教”、“外援”、“外企”、“外商”的待遇。 当然,在国外的中国人要说什么都和外国人一样,也不是事实。生在国外、从小在国外读书的儿子有一次放学回家缠着我问:“咱们家信什么‘教’?”我马上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问过爸爸咱家是什么“农”的往事,时代不同了,儿子问老子的问题也不一样了。我很有底气地告诉儿子我们家都是“无神论者”。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我的爸爸已经仙逝,自己是不是也该考虑叶落归根了?上次回北京探望老母,出了首都机场上了出租车,司机听说我到五环以外的石景山八角北里,脸上便露出纯真和灿烂的笑,盯着我说:“嘿,您还真是一好活儿!” 敢情,说了半天“我是谁”,我现在才算明白了。谁是谁,爱谁谁,其实并不取决于自己,走在街上你就是交警眼里的行人,进了商店你就是店老板的顾客,在飞机上你就是航空公司的乘客,买份报纸拿本书你又变成了读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成了作(坐)家…… 要是上了出租车——其实咱也就是的哥眼里的一“活儿”啊! 记得那一天,正是“十三亿人口日”。 3 屈指一数,客居海外已经近四分之一世纪了。这二十五年间,走南闯北看见怪事我快记,东张西望有了灵感我就写,写起来漫无边际,所以前些年我在《环球时报》上开的专栏就干脆起名“漫无边集”。我深信,如果能够把每个稍纵即逝的思想碎片和幽默元素及时地记录下来,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这本小书就以作者个人当国际公务员二十几年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基本素材,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一个国际公务员眼里的世界。愿这本小书可以给那些有意去联合国上班、去跨国公司打工或者打算出国留学、旅游、学习外语的读者们作个文化参考,当然也希望对那些不想出门但也愿知天下闻的朋友有所助益。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的同时增加英语词汇量,部分时事、商务、生活的汉语词汇增加了英文注释,书中的法语及其他语种的词汇均在单词下面加下划线与英语加以区分。
编辑推荐
《东方文化西方语1》由中国书店出版。一个人写的“杂志书”,一套东、西方民间文化解读丛书,一套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文化参考丛书,一套多语言、多视角、跨国界的“乐活文化丛书”。 乌龟说:人说话的语言不同,但是咳嗽声音都一样。 ——非洲谚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