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常见病防治指南

出版社:陈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陈艳 著  页数:136  

内容概要

  《贵州农村常见病防治指南:地方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主要由三个章节组成,即地方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每一种疾病按疾病的定义、流行情况、危害、病因、诊断及预防与治疗等进行重点阐述,同时附有一些疾病的相关图片。本书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同时又构成了有机整体,不仅适用于基层医务和预防人员学习参考,对于农村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地方性疾病 一、地方性氟中毒 二、地方性砷中毒 三、碘缺乏病 第二章传染性疾病 一、肺结核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三、狂犬病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五、新生儿破伤风 六、疟疾 第三章食源性疾病 一、细菌性痢疾 二、伤寒与副伤寒 三、甲型病毒性肝炎 四、轮状病毒性腹泻 五、蛔虫病 六、牛带绦虫病 七、斯氏狸殖吸虫病 八、弓形虫病 九、有机磷农药中毒 十、有毒蘑菇中毒 十一、发芽马铃薯中毒 参考文献 图片资料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贵州省伤寒与副伤寒的流行特点:①全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可散发,也常出现暴发流行,各地区发病呈不均匀性;②全年均可发病,以5~9月份发病最高;③流行菌型,甲型副伤寒占79.87%,伤寒占19.31%;④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伤寒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⑤病人以农民最多,其次是学生;⑥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为高发年龄段;⑦感染主要因水源或饮用水受污染所致,其次为摄人被污染的食物。 (三)人体感染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的方式 伤寒、副伤寒的病人或带菌者是传染源。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2~4周传染性最大。少数患者可成为长期或终身带菌者,是伤寒散发的主要原因。病菌随传染源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食物(蔬菜、瓜果、水产品、奶制品等)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暴发流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第二次发病者(仅约2%);免疫力与血清中“O”、“H”、“Vi”抗体效价无关;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伤寒与副伤寒的危害 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经口进入肠腔,侵入肠壁淋巴系统,再进入血液内,引起菌血症、出血、坏死并形成溃疡。菌体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患者持续性的高热由内源性致热源所致。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病变最为明显。

编辑推荐

《贵州农村常见病防治指南:地方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主要介绍的是贵州农村常见病防治指南,包括地方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同时又构成了有机整体,不仅适用于基层医务和预防人员学习参考,对于农村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