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

出版时间:2001-12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史景迁 (Spence Jonathan D.)  页数:213  字数:135000  译者:吴根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中国史教授乔纳斯·斯宾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此书最大的特点,也是值得介绍给中国史学界及一般的读者的最大理由,便是其独特的透视历史人物视角——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的再还原,以历史人物——康熙——这位封建帝王的自传口吻,揭示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全书未置一词评论,是以描述性的语言而非价式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学术思想,是一部“具有学术水平和文学成就的杰作”。

作者简介

Jonathan K.Spence ,汉名史景迁。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一。现为耶鲁大学教授。
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

书籍目录

导言 康熙的统治时代第一章 游第二章 治第三章 思第四章 寿第五章 寿歌第六章 谕附录 康熙的十七封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皇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为什么一个外国人可以写出如此好的帝王自传呢,推荐大家都看看此书,绝对有价值
  •     As said by K’ang-hsi, a good government needed to develop by letting people living at rest, not hurting them, and solve the troubles in the beginning (Emperor of China p.55). Under K’ang-hsi’s reigning, the government of Qing-dynasty was good, because he came up with several ways to ruling the country well. However, the government of Qing-dynasty was hard to ensure it can always have good emperors as K’ang-hsi and keep the government itself being good as under K’ang-hsi’s reign when he passed away, because the empire didn’t have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to help governing the whole country.
      It is frequently difficult for K’ang-hsi to know the problems the country faced and get the true information from the officials, because they were afraid that K’ang-hsi would get angry if he got some bad news or common people’s grievances from them. Thus K’ang-hsi warned that the officials should just state the facts they knew and not distort. In addition, he preferred ignoring the biases, and getting more information himself in audience trough palace memorials. He also solved several people’s problems himself on his tour (Emperor of China p.43).
      For getting talented people, K’ang-hsi tried to keep an open mind as well (Emperor of China p.65). He would treat, use and promote people equally; regardless of what degrees they got in the exams (Emperor of China p.51), whether they were Manchus or Chinese, whether they used to be bad or not, whether they were friends or enemies, or whether they were the western or the local.
      Jesuits, Pereira and some other westerners worked for him for so many years (Emperor of China III Thinking); he treated the Miao troops who used to fight for Wu San-kuei well, and they refused to help fighting for the rebellions any more (Emperor of China p.34). When K’ang-hsi needed to conquer the pirates, he asked the pirate leader in person so that he got loads of experience of fighting with them (Emperor of China p.47).
      Owing to the fact that listening to the truth and different opinions, getting help from various people, K’ang-hsi knew the problems the empire actually had, and made reforms to prevent trouble in advance, which not only can provide a good government to people, but also obtain peace and a long reign. Under the ruling of K’ang-hsi, Qing-dynasty defeated all the rebellions, the sieges of Russian and Mongolian and the pirates (Emperor of China II Ruling); the population of Chinese bacame 150,000,000 (Emperor of China p.xvi), which contained quarter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about 600,000,000, according to the graphic from Ways of the world vol.2 p.597); and during that period, the annual tax incoming of Qing-dynasty was about 27,000,000 ounce of silver (Emperor of China p.xvi).
      However, there was a big problem of Qing dynasty under K’ang-hsi’s reign that the ruling was depended on the emperor’s personality and his own willingness, rather than the legal system. Therefore, when the emperor was as talented in governing as K’ang-hsi, the country can run quite well; but if the country did not have such good successors, the ruling would get worse.
      In the case of Hu Chien-ching, the emperor K’ang-hsi gave a harsher penalty on Hu Chien-ching and his family, because the emperor wanted to set up an example to alert other officials that they would be executed as well, only if they stopped doing those kinds of unrighteous things (Emperor of China p.29).
      That might be a good way to warn these officials and let them to control themselves. However, the case would be forgotten as time passed by, and the effect of warning would decrease, so the officials would regarded giving the harsh penalty on Hu Chien-ching as an individual case, Therefore they wouldn’t get this kind of punishing any more, because the emperor’s willingness would change, and these official may do these kinds of evil things again. As such, it is not a permanent solution.
      If what K’ang-hsi did had been making a law that in this kind of case, the prisoner would be executed or get other similar harsh punishment, and implementing it effectively, which can let the officials be afraid of the authority of laws, instead of being fear of what the punishing the emperor may give them, the officials should have known their consequence that if they did these kinds of evil things as Hu Chien-ching had done, they would get such severe penalty undoubtedly. Because no matter how the emperor’s willingness varies, even no matter how the emperors alter, the laws would keep the same, thus it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fundamentally.
      Moreover, owing to the lack of complete legal system, whether killing a prisoner or not was always a great problem to K’ang-hsi. As he thought, punishing should be given for less punishing in future (Emperor of China p.30), every time he faced such a case, he needed check the case carefully; and depended o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he may gave different penalties. Take the three cases of husbands killing wives which happened in 1699 for example, he gave them different final judgment by checking the reasons why they murdered. And that is the reason why K’ang-hsi faced such a great problem: environment of a case happening would seldom be the same, so every time the emperor was going to make a punishing, he must double check to ensure a just punishment; however, if there were a law that list what kind of punishment would be given by different reasons they kill someone, the officials would give the punishing based on the laws, and the things would be simplified.
      All in all, K’ang-hsi was a good emperor; and under his reign, the empire was, generally, peaceful and grew a lot no matter in the population, economy and the whole area of Qing-dynasty controlled. But the failing of him was the dynasty relied on a good emperor as him, rather than building up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     康熙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诸如“脚踏实地、真情至性、敏学勤读、谦逊认真”无一不能让人受益。
      
      看过康熙这本书,作为装高端的人应该内心惶恐。你要知道康熙对各种神仙怪诞之事嗤之以鼻,对“国学”数学天文机械艺术医学养生爱好甚广,他知道欧几里得数学,了解工程测绘,喜欢游猎山水,打过虎抓过熊,喜欢夜宿露营,知道沙漠取水,晓得食品卫生。干得了强臣,打得过藩王,去的了俄罗斯,下得过江南,管得了儿子,理得了朝政,能推测月食,能思考潮汐,特别的能独立思考。四十多岁始有白发,在位60年而勤政一生,取过老婆一大堆,跟宫女做过爱,生了50几个孩子,不畏生不惧死,心态坦然而乐观向上。
      
      总而言之,是个聪明健康积极认真可爱的明白人,要是如今站在非诚勿扰,肯定被爆灯。
      
      
  •      连我这样一个不看史的人也在一天内看得完,难道是我变了?
       没错,全文充斥各种细节,似乎毫无重点,更别说提出一两个明晰的观点或看法了。不过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现在谁问你有什么看法了呢?
       本着求穿越的心去看这本书,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似远若近的康熙。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有毅力的人,一个心细谨慎的人,一个同样被命运捉弄的人(太tm的矫情了吧)。而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细节,形塑出我们印象中光芒万象的康熙。但他真的是光芒万象吗?可以复制吗?万岁万岁万万岁吗?胤礽大概不是这样想的吧。
       结尾那一笔,尤其精彩。
  •     读过几位外国学者写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像孔飞力的《叫魂》、魏裴德的《上海歹土》。这些外国学者笔下的中国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历史,同时也审视自己,因此感觉获益匪浅。而对于史景迁,我是闻名已久,知道这位美国学者写过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是一位中国史的专家,而这本《康熙》是我读过的他的第一本书,只不过这次满怀期待地阅读结束之后,我个人的感觉与原本的期待有了那么一些差距。
      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有过疑问,这本书究竟是文学作品,还是史学著作呢?若说是文学作品,书中却绝无演义,可谓字字可考,句句有凭。书中记载的康熙的一言一行,一事一论都是真实发生的。而早已被娱乐文化娇生惯养出来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那些被我们视为传奇的人物——即便独特如康熙——的生活其实也是由无数平凡琐事和你我皆有的普通情感所组成的。这样没有演义、没有奇情、没有八卦、没有意淫、甚至鲜少跌宕起伏的真实能算是文学吗?
      那本书能算史学著作吗?我也很犹豫。我们知道凡后人写前人历史,几乎不可避免都会带有自己的评判、好恶、抱负、理想,甚至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使是大史家司马迁和他的不朽史著《史记》,其中的好恶评论也是比比皆是,哪怕是一字之褒贬,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作者的观点。而有些史学研究的著作就是要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历史上的事件。而本书似乎是要一反常态,要坚决地摒除作者的一切情感和观点。书中的正文部分全部都是作者以康熙的第一人称写成的,而其中的内容也全部都是康熙自己曾经的一言一行,作者只是做了一个忠实的转述,将这位伟大帝王的言行分做几个方面,将史料也分门别类地拼接堆砌在一起。在我看来,相对于史学研究而言,本书更像是一本康熙实录的简化、简化、再简化的现代简化本,其中真的很难在字里行间发现作者的观点。
      也许真的像作者所希望的那样,忠实地呈现一位伟大帝王的生活,从而探究他的内心,只是这样的将史料简单分类后的堆砌,在普通读者看来,既无重点可循,也无线索可依,一章章地读下来就像是在读一篇篇的流水账。我想这也是本书一个问题,本来史料的拼贴就容易让人产生混乱的感觉,而再少了作者观点的承上启下与润滑,就更会产生一种生硬的感觉了。而本书就有这方面的问题。我在读书时,总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感觉。这也是给我造成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当然这里面也许也会有翻译方面的问题。
      虽然本书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出色,但也可以从书中对于史料的运用可以看出,史景迁深厚的史学功底,像这般对于史料的信手拈来和组合的功力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得来的。而至于文笔方面,本书中大量的史料引用也许限制了作者自己文笔的展现,但在本书“附录二”中,作者在对于引用《康熙遗诏》的解释中,还是可以发现作者文笔功力的灵光一现。而在我看来,这略略几百字展现出了本书正文鲜有的作者观点和不多的文字趣味。这两方面也使得我对于作者的其他著作依旧保持着期待。
      
  •     一开始是读不下去的,从第一章的话。
      第一章写景的话,怎么也没进入到一种史书的感觉。于是直接跳到阿哥那一章,那章一开始列举了长串的康熙后嗣很好玩,带着想窥探雍正在史景迁笔下的康熙是怎样的看法,结果没等到雍正,全是太子,太子。
      史景迁没有必要为了迁就我这种某年某月看过的雍正电视剧来写他想写的康熙,对吧。
      然后,是因为读了序,才明白到用意,才读下去了。而且是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
      先是最后的长谕,接着是所谓标准化的那个短的。
      接下来,一章,一章。不紧不慢。
      翻译的风格读着也比较舒服。有些字词的感觉很好。康熙,有其过人之处,也有其常人之处。或者人人如是吧。
      我其实对真实的康熙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永远也不可能知道那个“真实”的康熙是怎样的吧。
      但这本书里的那个,很亲切(尤其是最后附录里的那十多封信),在帝王的位置上有自己的想法,在满清的关系上知道如何平衡,察人,体事。
      史景迁的重构,于我看来,还是很成功的。我不懂史学,但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种想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的窥看癖吧。称之为八卦也好,称之为好奇也好,惑也好。反正人人都有些。为这个而写作,也不见得就不够正大光明。
      如果不为这个,为 什么更好?
  •     第一次看到给清帝洗白的文章是中学时读余秋雨《山居笔记》,第二次是大学时读金庸《鹿鼎记》,大赞满清皇帝尤其是康熙帝的智慧胸襟,反衬明朝皇帝的昏庸荒唐。荧幕上的辫子戏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一台正剧大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觉得马屁未免拍得太过。现今读了这本康熙帝的“自画像”,才明白那歌词未必是夸大其辞,却是后人深谙先帝心理将其真实再现哩。
      
      爱新觉罗玄烨真心觉得自己是“鸟生鱼汤”,木兰围场就是比万里长城强,哪怕砍再多头也要种上那根猪尾巴。
      
      阅读时我不禁暗叹佩服佩服,确是一位“明君”,情商智商都超出常人多矣。可同时也反胃作呕,好一个内心扭曲自相矛盾的“明君”!五百年前的奴才们大概需要您,五百年后希望您灵魂已升天,躯体已化为黄土,万勿复生。人间种种不劳您操心,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不需您来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不需您来恩赐。
      
      天朝自秦始,两千多年来江山多次易主,皇权越来越集中,始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广大版图上参差多态的人文地理吏治,你一皇帝就算再能干,生了三头六臂,用尽皇亲国戚,管得过来吗?只会导致政令和实际脱节,有权势者自有办法逃税避刑,依附于权势的地痞流氓横行乡里,勤恳老实的农民被加倍盘剥。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唯上不唯下,为一己之利互相勾结或倾轧,腐败滋生。皇帝越自以为明察秋毫,越陷入官僚党同伐异阳奉阴违的迷雾中,成为睁眼瞎。
      
      国人如想不通这一点,还指望着明君忠臣清官良将自上而下地改良社会,做梦。
      
      
      
      (未完待续)
  •     很有趣的一本书。对于屁民以及后来者,皇帝的生活很少能真实呈现出来,史书上出现的大多虚幻。老外史景迁居然从故纸堆里淘出零零星星的只言片语,然后以皇帝的口吻写出一本自传来。虽然这种自传因为材料的占有难免极其片面,但至少是个新鲜的视角。作为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自传中的康熙也显示出其平常人可爱的一面来,比如写他与那些在华传教士的交往,他留下来的写给太监的信件.....
  •      第一次看到翻译在读书的感受上造成如此大的反差,老版全部按照文字翻来,而这个新版却在揣摩着皇帝的口吻用文言方式写成。
       这两种写法给人不同的阅读感受,老版读来,你能以平常人视角窥见康熙的生平。而新版是以一种“帝王”的印象审视当时的世界。虽然一样的内容,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立传的方式怪异,而恰恰这样的方式写作却显示了作者独具的慧眼和匠心。读来更能深刻感受什么叫“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
  •     文/严杰夫
      
      在中国的皇帝中,康熙是最有资格成为“三好学生”的那位,而他在文治武功上的成就也已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千古一帝,古往今来,竟然没一个中国人想起来为他作传,仅有几年前坊间流行的那几本近乎演义的历史小说。深究个中原因,或是因为他流传的资料太多,大家都自踌无力还其本真,又或是因为康熙作为研究主题太过通俗,以至于那些喜好另辟蹊径的专家们对他实在提不起兴趣。
      
      倒是有几个外国人认真地写了几本关于康熙的书。据闻,最早的康熙传记是法国人白晋(Joachim Bouvet)于1699年所作。直到20世纪,东邻日本零星出版了几本相对严肃的康熙传记。这样来看,这些作品无论质量高低,起码显出外国人对康熙似乎拥有更多的热情。爱“讲故事”的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乔纳森·斯宾塞),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位被自己国家的人熟视无睹的帝王。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号称“史氏标签”的滥觞之作,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史景迁在这本书中使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游”、“治”、“思”、“寿”、“阿哥”和“谕”六个部分,多方位地展示了兼具帝王、家长和文人三个身份的康熙的内心世界。在取材上,书中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来自于康熙写给大臣的信函和谕令。因此,尽管在史氏的笔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像是一个虚构世界,但这些来自枯纸堆中的重要档案,却帮助这部作品在真实性上站稳了脚跟。这一点也正是史景迁与那些历史小说家的区别所在。
      
      在书中,史景迁用文字勾勒出的这位帝王,尽管还带有些许威严,却确实地被剥除了神化色彩,而真正作为普通人站到读者的面前。尤其在第五章“阿哥”处,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面对太子堕落时的那种恨铁不成钢,也可以体会到他面对诸皇子为争权而不择手段、互相倾轧时的那种痛苦,更能理解他在面对帝国继承人的选择时内心所充满的矛盾。在这里,这位“千古一帝”应有的自信和威严已经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普通人的玄烨在内心深处的软弱和挣扎。这种“阴影”,正是让这位被“神化”的康熙大帝流露出了温柔的“人性”。
      
      有的时候,历史记录者的使命,并不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而在于通过自己的记录、撰写,给予后来读者以启示和教训。当年司马迁作《史记》应是如此想,现在史景迁写史亦应是如此想。所以,史景迁笔下的康熙与历史上的那位康熙,是否契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史景迁在对历史的文档、信函的处理中,让我们体验到了一个职业皇帝在拥有威严的同时,也忍受着许多不堪和痛苦。史景迁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手法,为我们“拼贴”出了一个藏在历史文档中的康熙,也同时为我们呈现了他心目中的那个康熙。这么来看,立志要做司马迁传人的史氏,某种程度上已学得了太史公的真传呢。
      
      【平媒已发】: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1-04/03/content_662649.htm
  •     2005 / 11 / 02
      
      歷史學家的著作最難得是細膩生動:細膩不只描繪細節,更要字句溫潤才好;生動不僅裝點場景,還需史實為據方可。展讀《康熙》是極難得的經驗,作者與譯者以深厚學養為底,有起有合運筆自然,兼具知識與趣味,讓人一讀還想再讀,實在應該將他們安上「奇才怪傑」的稱謂才是。
      
      康熙皇帝全名愛新覺羅.玄燁,是史冊上有數的名君,治世很長,延續六十一年,誠如他在〈臨終諭旨〉所言:「朕何人斯,自秦漢以下,在位久者,朕為之首」。康熙皇帝的諸多政績,至今都在故事、戲劇中流傳,想來為大家熟知,在《康熙》書中亦一一得見,不在話下。至於後世指摘的文字獄與多起刑案以及用兵之事,史學家也絲毫不避,讓康熙自己來述說原由。
      
      書中描述康熙的思想,讓筆者尤其佩服。康熙雖為滿人,但在漢學上的知見比起宿儒不遑多讓,尤其深研易理,讓他從四時循環的道理而知興替盛衰,從來不作行險僥倖之舉。康熙講究實驗精神,從傳教士那裡習西洋算法,親自量測日晷表影,不輕信經典所言,必要驗證過才肯談論。至於面對繁瑣的事務絲毫不懈怠,今日事今日畢,慎重對待任何人、事、物。持平來說,在許多事務上,康熙的處置都悉心推敲全貌,見微慮著,用心認真。
      
      史景遷的文字頗有情,《康熙》一書分作六個段落,歸結了一位帝王的生活:遊、治、思、壽、阿哥、諭。在〈阿哥〉一章,開頭處康熙對孩子的切切叮嚀──「春夏之時,孩童戲耍在院中無妨,毋使坐在廊下」──結尾處重見,不由得引人鼻酸。而史景遷將〈康熙遺詔〉「貶謫」於附錄,讓康熙的草稿作為正文的〈諭〉,不僅僅是一位歷史學家對史實的還原,也和史景遷的個人感情有關吧!
      
  •      曾经度过他写的《康熙自画像》,很独特的角度,不一样的诉说,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皇帝。可能是他从来没有受过中国的传统教育,可能他没有一些我们无法弃之的条条框框,所以能还原出我们看不到的康熙的另一面。虽然没有还没看此书,但是希望这又会是一本好书。
  •      有趣的撰写方式,类似康熙帝写自传。
      
       深深遗憾
      1 康熙帝对于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采用了听之保密,而没有采用同时代西方的专利法保护,工匠更大的效益,社会更广的应用
      2 对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先进技术,先要贬低中国早已有之,只不过。。。
      
       不过,康熙帝本身的务实,勤奋、大度尽显其中,毕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的真正开辟者
  •     这样活着
      
      
      
      藏小满
      
      
      
      只需要把时钟反方向调
      
      调到周围的风景逐渐模糊
      
      再慢慢变清晰
      
      出现天高海阔
      
      还有群山绵延
      
      人不在多 有灵就好
      
      财不在多 够用就行
      
      甚至时钟调到更远的地方去
      
      你风尘仆仆地从雪地里出来
      
      脸上还残存着没有冷却的黑血
      
      有皮毛可以御寒
      
      有肉可以大口撕咬
      
      我已从溪水边洗净了衣杉
      
      还有煮好的热酒正冒着原始的气息
      
      多日未见 天地也渐行渐远
      
      繁花入眼 意乱情迷
      
      然而竟不觉时光疏远
      
      我们因为重逢而更显亲切
      
      我的眉梢 或是你的嘴角
      
      洋溢着厚实的笑容
      
      它不轻浮 也不沉重
      
      就如酒足饭饱后 我们会在烛火光影中
      
      用鲜活的身体彼此印证
      
      
      
       2008-11-20
      
      
  •      前一阵在编辑室聊到远东的“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才知道当年这套书卖得并不很好,问题就在于它“高不成低不就”的。在中国,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不会很把他当回事儿,顶多读着好玩;而普通的历史读物读者呢?又因为他是“史学大师”而退却。编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做选题时想当然的将对象读者的范围扩到很大,没有精心定位,以为可以通吃。还有就是,海外畅销,并不保证广大中国人民就得卖你的帐。
        这本《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买了一年有余,因之前一阵审的稿子里常引用海外汉学家的成果(也引到过史氏的这本),再加上这次谈话,一时兴起终于拿出来读了。
      
       对它的“学术水平”终究有点儿失望。可能是还不习惯西方汉学“宏大的历史叙事”,更信服正儿八经的研究成果,但近乎小说的写法的确很难兼顾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检讨。虽然译序说他“寓论断于叙述”,到底觉得力度、广度都不够。
        作为一名研究中国的学者,丝毫不通汉语是史氏的硬伤,所以他对《清实录》等史料的引用常有失实之处(如本书中译者/编辑就加注指出过两三处)。对于一个历史学家而言,不能掌握足够且正确的研究资料,而只能用别人消化咀嚼再翻译过的东西,几乎是致命的。这样一来,写故事是没问题,如史氏有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且能体察历史的情境,自然会比较成功;若论谨严的学术成果,个人是有所保留的。
        他的写法与黄仁宇相比又如何呢?单凭这一本来看,也很难说。但至少黄仁宇的历史,有他一直坚持的重点和角度,比如“数目字”,史景迁或许更“人情味”一些?
      
        但从阅读体验而言,《中国皇帝》还是值得一读的,也就是许多人所推崇的,他全然不会囿于中国人对“皇帝”的思维定势,所选六个剖析康熙的视点——游、治、思、寿、阿哥、谕——实在精彩。尤其是康熙作为中国皇帝,对炼丹、养生存何观点,在亲情的范畴里有些什么故事,是中国学者很少想到要考察的问题,也由此才有推荐者常说的——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康熙帝,“把康熙给写绝了”。
        也是读了这本书,才越发理解康熙何以能跻身中国历史上政绩、口碑并佳的帝王之列。他如此清醒,又如此地具有人情味,如此雄才大略、文武兼备,又如此坚忍克己。读着读着,还有个略显“恶搞”的念头,这本为康熙拟的自传,若投放到“成功学”的市场,说不定也会给人点启发。
        也许我们一直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帝王是有史以来最需要、却又最缺乏人们体解的群体。
  •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这已经是我看的第四本史景迁的中国史系列。就其写作方式来说,真实的历史素材经过文学的加工,把人物的性格、行为放置到大的历史背景下,这是史景迁写历史的最大特点。
      虽然同样在写一个皇帝,尤其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康熙,史景迁善于从细节把握,分游、治、思、寿、阿哥、谕来勾画连接整个康熙以及中国帝国时代最后的辉煌,还原康熙本身作为一个帝王,甚至作为一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喜、怒、哀、乐。 我们能体恤作为“帝王”的不易,有其"大",更有其“小”。
      从书中,你所了解的康熙,是多棱、立体,鲜活的,他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
  •     无可争议,史景迁的写作方式与国内的史学家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虽然同样在写一个皇帝或者国王,却少了国人所有的本身便无法抹去的崇拜,故而在史的书中并未有所谓伟大之类的陈词滥调,却只有康熙皇帝作为一个帝王,而本身更是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欢乐、愤怒、享受与发愁。
      
      我时常揣测,也许史景迁是来自美国,这样一个从来并未对帝王有什么直观体会的国家,或许换他来自欧洲的任何国家,也许他仍然会在不经意中透露出自己的仰视帝王的心态。
      
      面对这本书,除了享受这部作品,来细细触摸康熙,甚至于康熙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之外,你无可选择。
      
      在这之前,我只能从中学课本中了解其“伟大”,从银幕上铺天盖地的滑稽戏里了解其“幽默”,然而,这都不是他性格的写照,他是一个理性、认真的,甚至有点不苟言笑,然而却仍然手腕强硬,但是对于自己的家务总是显得忧心忡忡。
      
      如果要了解康熙,或者一种愉快了解历史的方式,我们应该尝试阅读史氏的作品。
  •     中国皇帝看完,有些失望。这一本中,史景迁的叙史型文风越发彰显。全文均以康熙帝的第一人称道出,且很奇怪的分为游、思、治、寿、阿哥、谕等六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内部,也都是由一段段的细节描述并列堆砌而成,让人全然看不出其逻辑联系之所在。看到后半本时,我已经开始刻意揣摩,试图理解作者以如此架构来组织材料的意图何在,却是不得而知。文中似乎也看不到所谓点睛之处,即提纲携领的句子。或许作者已经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渗透到第一视角的观感中去了?可是细细读来,又似不确。那么,也只有理解成为,作者旨在叙事,观点论点一概欠奉了。
      
      只是这样一来,许多细节上的问题便一一浮上水面。像索额图是康熙的叔父这种再明显不过的笔误暂且抛开不表,许多内容,在经过古汉语转译为英文,又由英文转译为现代汉语之后,已然面目全非。其实我倒是觉得,像他在前一本《王氏之死》里面所做的那样,第一手材料大量采用原文摘录,或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其实除了搜集一些不为普通人所见的资料以外,国外汉学家的独特视角也是这类书的看点之一。只是本书古怪的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所以……
      
      总之,在我而言,是不太好看的。也因为此,计划中的史景迁收集计划暂时搁浅。不过因为篇幅尚短,我还是读完了它。和《王氏之死》一样,书的正文之外也有一个亮点。《王》中是聊斋的原文,让我生起读一遍聊斋的念头。而本书中夹杂了大量《康熙南巡图》的部分图画,只是不知道哪里可以看到这种图画了。
  •   However, there was a big problem of Qing dynasty under K’ang-hsi’s reign that the ruling was depended on the emperor’s personality and his own willingness, rather than the legal system.
    It quite makes sense.
    Governing anything need a system
  •   楼主萌翻了!
  •   其实是同一本书,只是广西师大版采用台湾版温恰溢翻译版本重出而已,看过《前朝梦忆》中郑培凯的前言就明白啦,史景迁系列陆续有来呢
  •   恩,是这么回事儿
    ~~~~~不就是 远东老版的那个 康熙自画像么。 据说 理想国 这个系列会陆续出 史学系列~~~
  •   今天拿到温版,台湾语文的极尽修饰有些人可能会不喜欢,但是跟远东老版比起来,高下立判。远东版明显有金快译山的风格,就是那种无法中西贯通的硬译风格,而且错误也处处显露。(虽然译者是当年读书时的本系师长,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    作为一名研究中国的学者,丝毫不通汉语是史氏的硬伤,所以他对《清实录》等史料的引用常有失实之处(如本书中译者/编辑就加注指出过两三处)
    丝毫不同汉语大可商榷。
  •   我的本意是,不能亲自阅读汉语文献,接触、运用的多是第二手资料。当然这也是出自道听途说,或许也不准确。
  •   我不是专业研究学者,只是爱好者,刚看完第一章,我觉得是一个蛮新的视角,虽然从汉学家那里又翻译回中文,行文上有点别扭,但是还是能感受到史景迁大师的功力,他从西方史学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方式上把康熙还原了,且用白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只是像中国史学家那样资料堆砌。
  •   远东出版社的翻译水平是太差了,仅举一例。
    原文“Lasi and Cangseo said that they knew that in the lands to the west of China, though there was no drought such as we have, yet hardship came in other ways. Sometimes the grains turned into insects and flew away, and at other times when the grain was ripening the kernels filled with blood. (p69)” 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 by Jonathan D. Spence
    那什和桑色说过,他们了解中国的西部情况,虽然没有我们遇到过的严重干旱情况,但还是有其他种的灾害。有时庄稼遭到昆虫和飞蝗的践踏,而丰收的庄稼也是充满了劳动的心血。(第106页)《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吴根友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此段原文“策妄阿啦布坦处,尽是水田,所以全无水旱之灾。惟或一年,榖米变蚊而飞,或榖熟时,穗内全然成血,此则彼处之灾也。此事太仆寺卿喇锡、侍郎常绶知之。”见《圣祖实录》卷201,第48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大家可知道这书翻译质量之低劣。事实上这中译本里的人名,除去极个别有名的人物是正确之外,其他八九是错误的,所以误人子弟啊。大家一定要读广西师范出版社的新版,文笔优美,史实正确。
  •   史景迁本是大英帝国的臣民……
  •   原本就是康熙皇帝的遗诏,不过作者自己加入一些意见而已。
  •   你这么一说 反而让我想一窥全豹了
  •   “像索额图是康熙的叔父这种再明显不过的笔误暂且抛开不表”
    索尼的孙女嫁给了康熙,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这么算不太严谨的话说是康熙的叔父也可以吧~
    也许外国人不像我们似的要把亲戚做许多具体的划分,什么妯娌、担儿挑的。。。。
  •   没错,索額圖兄噶布喇之女是康熙帝皇后。然则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这种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毕竟皇帝的叔父,那可就是皇族了。当然,我觉得这个错误更多的可能来自于翻译过程中,倒未必是史本人的问题。
    至于lss的仁兄,我写这篇的目的,就是表明我个人的感受。您若因此动念一看,正合吾愿。
  •   于是又来一个窥豹者~
  •   主观的说,这本书不如史景迁的其他书好读。翻译,觉得也较差,有些失望
  •   这种所谓的硬伤很多时候未必是原著作者的问题,而是译者的问题,译者对所译内容的了解不够精深(尤其是译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时候,就会有这种问题。
  •   同感。
    “作者旨在叙事,观点论点一概欠奉”。
  •   因为没有读自序,所以也很奇怪作者为什么把全书分为游、治、思、寿、阿哥和谕六个部分。然后昨晚做了一梦,醒来后似有所悟。十分感慨作者匠心之独运。
    我认为写这本书要思考两个问题:如何驾驭数量众多且杂乱的史料,如何生动的展现出康熙。史景迁把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的做法,既方便了作者驾驭史料,又使方便读者对康熙的形象建立深刻印象。读者不需要费力归纳,康熙的形象变有六块拼图完成,无比生动。这是与我读其他人物传记最大的不同。
    而昨晚,我梦到的就是康熙。感觉十分神奇。
  •   这本书的优点恰恰在于着重叙述,尽力放弃了观点。
    观点的背后始终是一种诠释,从原始资料,到作者书写,再到翻译,诠释的过程已经渗透到了文本之中。
    更何况,作者对材料的重新组织,实际上不就是作者观点的体现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