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四川巴蜀书社 作者:罗骥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前言
断代研究、专题研究、专书研究是建立科学汉语史体系的基础,十分重要。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有待广大学者进一步努力。 按王力先生的汉语史分期,宋代是中古汉语的后期,而按吕权湘先生的分期宋代为近代汉语的前期,两位先生的汉语史分期标准不同,看法也不一样,但这一时期里,汉语语音、词汇、语法都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汉语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特征将全面显示出来,宋代乃是中古到近代汉语发展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人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的认识。罗骥同志选择北宋时期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写成《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一书,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从可靠、全面、适用三个方面着眼选择材料,注意断代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材料的穷尽性统计与举例性收集相结合、描写与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北宋文献中出现的十九个语气词,详细描写其用法,统计其出现频率,探索其产生和发展源流,总结其演变规律,给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准确的北宋语气词研究成果,颇有新意,对整个汉语语法史研究无疑也是一个贡献,值得祝贺。 罗骥同志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在云南省教育学院和云南师大工作期间,担任了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他仍然勤于学术研究。1992年出版专书《古汉 语精要》,甚获好评;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如《“九黎”之“九”考》、《论汉语主体源于东夷》等,都是作者经过认真研究后获得的成果,非泛泛之论可比。记得当年罗骥在川大学习时曾郑重地对我说:“将来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培养。”十几年里他努力工作,不断前进,没有中道而废,确实在实践自己的诺言。罗骥正当盛年,只要坚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兢兢业业,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以后一定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撰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罗骥这部书即将在巴蜀书社出版,他希望我谈谈看法,所以写了上面一些话,算作序言。 向 熹 2003.6.10于川大
内容概要
目录:“*”为左右结构,由“口、尔”组成。
作者简介
罗骥,男,汉族,1957年出生,成都市人。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的意义1.1 语气词界定1.2 研究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的意义第二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的方法2.1 断代研究与历史比较研究相结合2.2 材料的穷尽性统计与例举性收集相结合2.3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第三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的材料3.1 北宋语言材料概述3.2 基本语言材料的确定第四节 北宋语气词系统4.1 北宋语气词的类型4.2 北宋语气词系统概述第二章 陈述语气词第一节 里 在第二节 了 也 矣 来第三节 看 耳 尔 焉第三章 疑问语气词第一节 么第二节 那第三节 * 聻第四节 邪(耶) 乎 哉第四章 祈使语气词第一节 著 则个第二节 好第五章 北宋语气语发展的基本评价第一节 北宋语气词的基本发展规律第二节 北宋语气词有汉语史上的地位附录一:主要引书目录附录二:作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汉语语气词的著述后记……
章节摘录
“语气词“里”应来源于方位词“里”,太田辰夫曾明确说:“它的来源是‘里’、‘裹’等表示处所的词。”古代汉语没有方位词“里”,梅祖麟认为,作为方位词的“里”产生于魏晋之后。东晋的《搜神记》、南朝宋的《世说新语》和南朝齐的《百喻经》已有这种“里”。开始时“里”的数量很少,我们在《搜神记》里只发现3例。这种“里”可以居于句尾,但还不是语气词,它们大都作介词宾语;如: [12]因直内著曲阁重闺里,不听人将出。(世说882) 1131顾长康书谢幼舆在岩石里。(世说722) [14]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即为毒蛇所蚶螫。 (百喻556) 以后“里”迅速扩张,我们统计杜诗中即增加到57例,这种“里”大量置换了“中”、“间”、“内”、“上”等与之同类的方位词。 至于方位词“里”如何虚化成了语气词“里”,按吕叔湘先生的意见,“里”与介词“在”构成固定的介词短语“在里”并虚化成为表语气的复音结构,而“里”又从这个结构中离析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语气词。如此则例[13]句中的“里”与以后的语气词“里”有些关系。而有研究者认为,方位词“里”成为助词的过程还不清楚。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见本节“1.3“。 作为语气词的“里”在唐代即有使用,如: [15]有童谣曰:“花开来里,花谢来里。”(玉堂闲话;太平广记,卷140) [16)后明皇幸蜀,至中路日:“崽郎亦一遍到此来里。”(嘉话录,同上,卷150) [17]他儿婿还说道里。(变文3128) 唐代“里”均表肯定语气,但用例较少;到北宋,上述情况并无多大变化,但出现了用于疑问句的例子,但在三种北宋语言材料中仅有1例(请参阅本节“1.11”)。到南宋, “里”可作“哩”,还是主要表肯定语气,仍只有少量用于疑问句,如: [18]上了灯儿,知是睡哩?坐哩?(惜香乐府57) [19]看如今怎奈何刘麟去哩?(绍兴甲寅通和录,三朝北盟汇编卷162)上例“哩”用于选择句,应是一个新的用法;下例应是继承了北宋的用法(参见本节“1.11”例[7])”。 上面这类句子中的“了”已经在虚化之中,但虚化的归宿是形尾而非语气词。晚唐五代以后,这种“了”以后经历了一个前置到动词后的过程,最后虚化成为了,北宋正是前置或不前置形式共存的时期。这种“了”都还具有明显的动词实义(结束),而且一般不能出现在全句之后,只能放在复句的前一分句(有的可看做是时间状语)后面,其后再接一个分句,前后分句的关系 是“做完了甲事,再做乙事”。可见,这种处于宾语后面的“了” 就不是了2。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据此确认,处于宾语后面的“了”只要不属上述情况就应该是了2。 动词处于句尾,其后的“了”既可能是了,(因其紧接动词后),也可能是了2(因其处于句尾)。但是,即便是了l,由于处于句尾,它同时也应该具有了2的语法功能。所以,凡处在句尾动词后的“了”都可以算做了2。 在对了2进行内部分析时,主要依据是它所表的语法功能。 2.12 北宋“了”的用法 在三种北宋语言材料中,共收集到286例作为语气词的“了”。其中禅语146例、宋词93例、程语47例。以下是其用法。 A.动+宾+了 [4]泉云:“师兄吃茶了,普未曾吃茶。”(灯录256) [5]主云:“适来已通信了。”(圆悟642) [6]万事都归一梦了。曾向邯鄣枕上教知道。 (宋词 343) [71若能不用意,却是都无事了。(程语189) 以上是表事态变化已完成。 [8]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宋词749) [9]未拈却者僧吃粥了,雪窦与柱杖了。(明觉683) [10]“真师子儿,吃茶了!”(明觉673) [11]师云:“一状领过,吃茶了。”(明觉673) 以上用于祈使句,提醒、催促对方尽快做某事,表事态即刻将有变化。 B.动+了 [121已说了,犹是三乘外道之量。(灯录438) [13]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宋词286) [14]云:“天台柳标曾施了,如今更赠二十枝。”(法演 [15]及因下蜀有功,便动了。(程语192) 以上表变化已经完成。 [16]师日:“慧全,汝得入处作么生?”全日:“共和尚商量了。”(灯录327) [17]只外面有些罅隙,便走了。(程语97) 以上均用于条件句正句,表在某种情况下,事态将会出现某种变化。 C.被动式+了 [18]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宋词642) [19]只被自家入井中,被井筒拘束了甲(程语100) [20]纵被江神收领了,离不得,我和伊。(宋词1044)前两例表变化已完成;后一例用于条件句偏句,相对表未然的正句来说,偏句表已然,所以,此例仍表变化已完成。 D.动+结果补语/完成貌形尾+[宾语]+了 结果补语与完成貌形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结果补语(尤其是表完结义的结果补语)的虚化形成了完成貌形尾,如完成貌形尾“却”和“了”就是这样演变来的。由于有这样的关系,二者在语法意义上有很大的一致性,梅祖麟就说:“结果补语也是表示完成貌”,因为“一件事总是完成后才能有结果,所以结果补语既表示结果,也必须同时表示完成”,所以我们将这两种情况放在一起讨论。 现代汉语“呢”的来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可能的来源有若干个,而且在演变的过程中相互交织,难于理清。在分别考察了“里”、“那”、“咏”的源流后(见本书第二章第一节“1.12”,本章第二节“2.2”、第三节“3.2”),我们可以尝试对现代汉语“呢”的来源作一个描述。 过去一般认为,现代汉语“呢”的来源有近代汉语语气词“哩(里)”和“那”。现在看来近代汉语语气词“咏”及其前身“尔”也应是来源之一。 1928年,杨树达曾在《词诠》中指出,秦汉之际《公羊传》中的“尔”可表疑问,且用于典型的特指句。这恰好是现代汉语“呢”的主要用法,一些研究者由此将这种“尔”与现代汉语“呢”联系了起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语音上看,上古的“尔”属日母之部的字,《广韵》中“呢”(“呢喃”之“呢”)为女夷切,属泥母之部的字。上古日母与《广韵》泥母的音值非常接近,而之、脂、支3部在宋代差别缩小,已可同用。尽管宋代“呢”为动词,尚不是语气词,但后出之语气词“呢”的读音与之想来大体相同。所以王力先生说:“从语音上说,从‘尔,变‘呢’是说得通的。”不过,王力先生又说:“但是,从上古到近代,中间有将近一千年的空白点,历史的联系无从建立起来。”因此,80年代以前,学者们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和“哩”(包括其前身“里”)上。 80年代以后,研究者发现了从《公羊传》的“尔”演变到到宋代“06(”的一系列事实,从而部分地将“历史的联系”建立了起来,大家因此意识到“尔”(包括后来的“咏”)也应是现代汉语“呢”的一个来源。 另外,元代出现的语气词“呢”与现代汉语“呢”还不是一个词,因为在用法上,前者与后者相差颇大。所以元代出现的“呢”也只能算是来源之一。 根据语音、用法(包括最初用法和后来的主要用法)、使用地域上的差异和时间顺序等因素,可以把现代汉语“呢”的若干可会旨的来源“里”、“哩”、“那”、“尔”、“咏”、“呢”等分为以下两个系列: A.尔——尔——那、呢 B.里——哩 A、B两系的主要区别性特征是,在语音上,A系以前鼻音为声母,B系为边音。在最初用法上,A系只表疑问,B系只表肯定;在后;来的主要用法上,,A系主要表疑问,B系主要表肯定。在使用地域上,A系主要用在金元系白话,即偏北的官话;B系主要用在话本系白话,即偏南的官话。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