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巴蜀 作者:莫福山
内容概要
《藏族文学》包括古代藏族文学与现代藏族文学两大篇内容。涉及神话中的雪域世界、传说中的历史、民间诗歌、作家诗、民间故事 、史传文学、长篇小说、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历程、诗歌创作、中短篇小说创作、散文创作等。
书籍目录
序 言鸟瞰藏族文学——引子 上篇 古代藏族文学一、神话中的雪域世界(一)解说自然起源(二)解说人类起源(三)反映生产生活二、传说中的历史(一)传说中的赞普(二)历史的演义三、民间诗歌 (一)早期的民歌(二)封建农奴制时期的民歌(三)民歌的格律(四)《格萨尔王传》——世界奇诗四、作家诗(一)《米拉日巴道歌》(二)《萨迦格言》 (三)《甘丹格言》及其他格言诗集(四)仓央嘉措的诗歌五、民间故事 (一)机智人物故事(二)人物故事(三)动物故事(四)爱情故事六、史传文学(一)赞普传记(二)《巴协》(三)萨迦•索南坚赞的《西藏王统记》 (四)巴俄•祖拉陈哇的《贤者喜宴》 (五)桑吉坚赞的《米拉日巴传》 (六)阿旺罗桑嘉措的《西藏王臣记》(七)策仁旺杰的《颇罗鼐传》 七、长篇小说(一)策仁旺杰的《勋努达美》(二)达普巴•罗桑登得坚参的《郑宛达瓦》下篇 当代藏族文学一、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雪域高原的新生(二)当代藏族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三)对古代藏族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二、诗歌创作 (一)老诗人代表作(二)青年诗人及创作(三)当代诗坛的新生代三、中短篇小说创作(一)中短篇小说创作概述(二)主要作家作品四、长篇小说创作(一)降边嘉措的长篇小说(二)益希单增的长篇小说(三)多杰才旦的《又一个早晨》(四)丹珠昂奔的《吐蕃史演义》(五)央珍和梅卓的长篇小说(六)阿来的《尘埃落定》 五、散文创作(一)概述(二)代表作家及作品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四)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是藏族民间故事中的一朵奇葩。从这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藏族人民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不同感受和愿望,表达了他们对爱的理解和渴求。这类故事也最能体现人们对自己生存价值的认识。藏族爱情故事通过那曲折动人的情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悲与喜、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画。条和盐的故事》、《铁匠明珠托央》、《才旺饶登和才仁吉姆》、《多欠和洛欠》等,都是人们非常熟悉并长久传颂的爱情故事佳作。《茶和盐的故事》讲道:在一条大河的东西两岸,各住着一个部落。原先,两个部落的人通过长长的溜索桥自由来往。可是,自从两个部落发生了械斗之后,两岸的人再也没有往来。不知过了多少代,河东部落是一个女土司当权,她生有三子一女,女儿叫美梅措。河西岸的土司有个儿子叫文顿巴。文顿巴从小就在河西岸放牛羊,美梅措也在河东边放羊。时光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俩天天隔河相见,并热恋上对方。从此,他们常常把牛羊从浅水处赶过对岸,两人在草地上相互倾诉衷肠,并互赠了定情物。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美梅措在洗手时,露出文顿巴给她的手镯,女仆告诉了女土司。女土司便叫来美梅措讯问,知道是对岸冤家土司的儿子爱上了自己的女儿,女土司便暗设毒计,要杀死文顿巴。她先让大儿子用毒箭去射杀,大儿子不忍心杀妹妹的情人;又让二儿子去,二儿子见文顿巴那么英俊,也不忍心下手;女土司又让三儿子去,三儿子架不住母亲的恐吓,便用毒箭射死了文顿巴。美梅措得知文顿巴的死讯,便不顾一切来到西岸部落,纵身跳入焚烧文顿巴的火堆,两位恋人死到了一起。女土司把两人的骨灰分开,埋在了河的两岸。过了不久,埋美梅措的地方,长出了一珠大红花;埋文顿巴的地方长出了一朵大黄花,两朵花隔河相望,犹如一对情人互诉情话。女土司便叫人把花砍了。第二年两个地方又长出了两棵树,树上各有一只小鸟在鸣啼,犹如隔河互诉衷情。女土司又叫人把树砍了。美梅措便和文顿巴商量,一个到羌塘变成了盐湖中的盐,一个到内地变成了茶叶。这样就永远不能分离了。藏族人离不开茶和盐。人们每每喝着茶,便会想起这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恋人。以上只是《茶和盐的故事》的故事概述,原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动人。故事选取了藏族人民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茶和盐来代表了一对青年男女。其构思非常巧妙,内涵非常深刻,人物刻划也非常鲜明生动。对女土司的描写着墨并不多,但其性格跃然纸上,她对女儿的不尽情理,对一对恋人的百般阻挠,都源于部落之间的打冤家,都源于封建奴隶制度。故事中,还穿插了试探情愫、表达思恋的诗歌。歌词语言鲜活,比喻生动。如:文顿巴试探美梅措:河西岸的草儿青又青啊,你的羊群可想过来吗?河东岸草儿嫩又鲜啊,我的牛马去吃可以不?清凉的河水流不停啊,一块儿饮牲口不好吗?美梅措听了后,唱道:河西岸的草儿青又青啊,羊群吃了肥又壮,太好啦!河东岸的草儿嫩又鲜啊,牛马吃了强又壮,太好啦!清凉的河水流不停啊,牛羊喝了更兴旺,太好啦!藏族的封建奴隶制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不但人分三六九等,就是职业也有贵贱之分。铁匠,在旧时被认为是黑骨头,是罪孽最深的人,被人们看不起。但是,在百姓们看来,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流传在西藏日喀则一带的《铁匠明珠托央》,就是一个歌颂年轻能干的铁匠与头人的女儿相爱的故事。结实、漂亮的铁匠明珠托央,每年都要到长官府支差打铁,长官老爷派他的女儿朗若监工。慢慢的,小姐爱上了铁匠,不久两人逃到外地并在铁匠棚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后来又生下了小宝贝。日子虽然穷,但两人过得很幸福。有一天,官府来了一伙人,把铁匠抓走了,朗若背着婴儿到处找,最后得知丈夫被老爷手下的人打死后扔到了拉萨河里。小姐来到拉萨河边,看到明珠托央的尸体在波浪上旋转,她便抱着孩子跳进了河水。这时,从河水中飞出三只金晃晃的水鸟。直到今天,在拉萨河上还能看见三只水鸟相依飞翔。《米拉日巴传》成书于16世纪,是藏族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传记文学。自吐蕃最后一个赞普朗达玛被杀后,青藏高原第一个强大的藏族政权彻底崩溃,之后的藏区陷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相互纷争。宗教集团与地方政权相依而存。尤其是藏传佛教中相继产生了各种不同派别,为宣传自己的教理、观点,各教派纷纷为本派领袖人物树碑立传。这便是这一时期传记文学产生的原因。据专家统计,这一时期有关“高僧大德”的传记文学有400余部。除《米拉日巴传》外,著名的还有《布敦大师传》、《马尔巴传》、《日琼巴传》等。《米拉日巴》的作者桑吉坚赞(1452—1507)出生在后藏娘堆地方,其父桑吉白登是一个诵持密咒者。桑吉坚赞7岁时师从噶举派大堪布贡噶桑吉,后从萨迦派大师云登嘉措,。他自幼便崇拜米拉日巴,并效仿米拉日巴隐居深山石窟修炼,“得道”后周游西藏各地及尼泊尔,广收门徒,宣传佛法。因他性格怪诞,生活清贫,有“后藏疯子”的名号。除《米拉日巴传》外,还著有《玛尔巴传》、《日琼巴传》,其中以《米拉日巴传》最有影响。《米拉日巴传》的故事梗概是:米拉日巴(1040一丑123)出生在一个经济优裕的家庭,7岁时父亲过世,留下他和母亲、妹妹过着孤寂的生活,后来伯父、姑母侵吞了他家的财产。母亲策噶瑾是位坚强的妇女,她忍辱负重,督促米拉日巴学习咒术,以报深仇大恨。米拉日巴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望,学成咒术后咒死了伯父的儿子、儿媳以及恶邻30多人。伯父、姑母虽免一死,但其庄稼遭到冰雹袭击。后来,米拉日巴深感罪孽深重,悔恨不已,于是投到当时的佛教大师马尔巴门下修事佛法,以消罪过。获得法要后,他隐居深山空林修炼,最终得到正果。修成后,他开始周游西藏各地,广收门徒,传经说法。成为极受人们崇敬的高僧和噶举派的一代宗师。米拉日巴劝善除恶的传法活动,引起了格西杂铺巴的嫉恨,后被其所害。作为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在真实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加工,力求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的情节、事件上均有虚构成分,从而突出了文学色彩。作者为什么要为米拉日巴立传?首先,米拉日巴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而且他有着与米拉日巴相同的经历。其次,米拉日巴也属噶举派的祖师,为其树碑立传,就是要昭示人们遵崇噶举派的教理。最终目的是通过米拉日巴来宣扬作者的“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人生苦海”,只有出家修行是惟一解脱的道路,这是作品的主旨。作者是一个宗教徒,我们不能用今人的观点去苛求他,实际上如果撩开其神秘的宗教面纱,从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时落后、残酷的社会现实,看到社会的贫富不均、等级制度以及一些宗教上层欺世盗名的行为和奢侈腐朽的生活。这使作品有真实性和积极意义。《米拉日巴传》的写作形式比较特殊,它采用师徒问答的第一人称形式,即由大弟子日琼巴问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向弟子们讲述。当时这种写作形式并不多见。此外,《米拉日巴传》虽是散文体,但也有不少唱词,有些唱词还比较长。这些唱词有通俗、朴实的特点。2.伊丹才让的诗伊丹才让于1933年出生在青海海东地区一个藏族小山村中,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自五六岁时,他便跟随父亲放羊,10岁时一边干活一边断断续续上学。1948年,为逃避兵役,伊丹才让到互助县白马寺附近的一所回民学校上学。当年冬天又到了昆仑中学,那里是半天上课,半天军训。因受不了饥饿和歧视,1949年秋天逃回了家。青海解放后,伊丹才让便参加了青海青年干部训练班,1950年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组织上送他到西北艺术学校少数民族艺术系学习舞蹈、音乐,1954年调到西北民族学院歌舞团。伊丹才让的文学创作道路,是从他到民间采录酒歌、情歌,为舞蹈作品填词开始的。从1956年开始,他到甘南、青海的贵德、化隆等地搜集民歌、民间音乐素材,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第一首诗歌是1958年发表在《延河》上的《金色的骏马》。之后,不断有诗歌发表。《尕海组诗》、《羊群的母亲》、《云中牧人》、《红色的征途》等,都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搜集整理的安多地区的《婚礼歌》。“文革”十年,被打倒的伊丹才让被迫搁笔。五六十年代是诗人初露才华的时期,早已要出版的诗集被迫搁浅。到1980年,诗人的诗集《雪山集》才得以出版。这也是诗人早期创作的硕果。20世纪80年代后,诗人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1991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雪狮集》,荟萃了诗人自1979年以来的抒情诗76篇。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创作的新的阶段的总结。从80年代开始,伊丹才让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新探索。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雪域集》,收入了诗人独创的“三段四一二式七行诗”179首。这是诗人创作的第三个里程碑。……
后记
后记1999年初,我们就策划了“雪域文化丛书”,拟作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献礼,后因种种原因没能赶出来。在策划这套丛书时,我们的目的是用通俗的笔法介绍藏族文化事象,并非探讨研究藏族文化的来龙去脉。现在丛书终于出版了,是否达到了目的,就请“上帝”评判了。我过去一直在关注藏族文学,尤其是当代藏族文学,只是近几年因其他原因关注不够,读的作品不细不全,这里只是将藏族古代至1999年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作了简要介绍,谬误和遗漏难免,盼望专家的指正。另外,藏族戏剧文学、文学批评、影视文学以及当代民间文学也应是藏族文学的组成部分,只因篇幅有限,没有列入,请读者理解。在写本书时,参考了不少著作和文章,吸收了一些观点,如《藏族文学史》、《西藏50年•文学卷》(耿予方者)、《藏族当代文学史》(耿予方著)、《青海当代文学50年》等,在此向作者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1999年初,我们就策划了“雪域文化丛书”,拟作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献礼,后因种种原因没能赶出来。 在策划这套丛书时,我们的目的是用通俗的笔法介绍藏族文化事象,并非探讨研究藏族文化的来龙去脉。现在丛书终于出版了,是否达到了目的,就请“上帝”评判了。 我过去一直在关注藏族文学,尤其是当代藏族文学,只是近几年因其他原因关注不够,读的作品不细不全,这里只是将藏族古代至1999年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作了简要介绍,谬误和遗漏难免,盼望专家的指正。 另外,藏族戏剧文学、文学批评、影视文学以及当代民间文学也应是藏族文学的组成部分,只因篇幅有限,没有列入,请读者理解。 在写本书时,参考了不少著作和文章,吸收了一些观点,如《藏族文学史》、《西藏50年·文学卷》(耿予方者)、《藏族当代文学史》(耿予方著)、《青海当代文学50年》等,在此向作者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