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早期文明探索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霍巍,王挺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早在旧石器时代,四川盆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就有人类狩猎采集,劳动生息,至今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存。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分布更为广泛,无疑标志着史前文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进而为长江上游成为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提供了可能。此外,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独具特点,其北有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东邻发达的长江中下游文明,南有云南早期元谋猿人的发现,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促进了长江上游文明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作者简介

霍巍,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    王挺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书籍目录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序言)    霍  巍  王挺之长江上游古巴蜀信仰的文化背景    俞伟超  一  人类早期信仰的一般情况  二  成都平原蜀文化兴衰的轨迹  三  三星堆文化所见古蜀国的信仰  四  三峡地区及嘉陵江流域巴文化兴衰的轨迹  五  三峡地区巴文化中的白虎崇拜  六  东汉中期以后巴蜀地区神仙信仰的发达  七  巴蜀信仰异同的文化背景成都平原全新世古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之南山  1.前言  2.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分期  3.四川和成都平原地区的第四纪和全新世  4.从古环境探讨成都平原人类活动的几个问题细石器与中国西南的石器时代文化    李永宪  一  中国西南的细石器及其特征  二  细石器与中国西南的“中石器时代”  三  细石器与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  结语长江上游巴蜀文化探索的新进展    霍  巍  一  关于巴蜀文化渊源的追溯  二  关于蜀文化渊源的探索  三  关于巴文化渊源的探索  四  巴文化的向西扩张和与蜀文化的融合  五  对古史文献中关于巴蜀记载的新认识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文明进程探索    赵殿增  一  三星堆考古与巴蜀文化研究的历程  二  三星堆遗址的分期和各期文化的分别命名  三  巴蜀文明白成体系  四  巴蜀文明的历史地位近年来三峡云阳李家坝遗址巴人墓葬发掘与初步研究  黄  伟  一  遗址概况  二  1998年度发掘的主要收获  三  有关问题的初步认识长江三峡楚故陵的高科技手段勘探与发掘    杨  林  1.地理环境  2.文献记载的楚故陵及其地望  3.现场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结果  4.讨论江源岷山——中国西南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摇篮    徐学书  一  江源岷山的古代文明  二  江源岷山与古蜀国  三  江源岷山与古青衣国  四  江源岷山与汉代的西夷  五  蚕丛氏蜀人的南征与东山文化的崛起  六  江源岷山——崖墓文化和川东冉氏的发样地  七  江源岷山与嘉绒藏族  八  结语中国境内出土的蚀花石珠述论    吕红亮  一  引言  二  境外蚀花石珠的生产制作与时代类型  三  中国境内出土的蚀花石珠  四  蚀花石珠的隐含意义——财富权力的表达  五  源流的推测与旁证又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的茶文化    李  晓  一  两汉时期长江流域茶文化的萌发  二  六朝时期长江流域茶文化的发展  三  饮茶是长江流域社会各阶层的饮食习俗  四  饮茶始于饮食,而非药用古代的缅甸路是否是一个传说   Dr.Walter Liebenthal原著  江玉祥译注  通过缅甸的路线  论古代印度对南诏的影响  胖舸路  通过吐蕃的路线  概要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    郭声波  一  部族分布  二  社会状况良渚文化研究资料简目    周克林  姚  军  蒋晓春  一  田野考古资料  二综论与专题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早期城址的起源与农耕文明的起源研究资料简目    姚  军  张长虹  周克林  一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二  早期城址的起源  三  农耕文明的起源……

章节摘录

书摘    “巴蜀文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可以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一些转移到西南大后方的学者见到成都平原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尤其是青铜兵器)无论形制与纹饰都不同于中原地区,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便联系四川上古史上关于巴与蜀的传说,提出“巴蜀文化”的命题。至50年代初,在巴县冬笋坝和玿化宝轮院发掘出土两处船棺葬墓地,墓中所出土的铜器与上述铜器相同,联系到巴人传说中有“廪君乘土船”的史事,发掘者推测这批船棺葬的主人可能是巴人③。这样便从巴蜀文化中分出了“巴文化”和“蜀文化”这两个概念。一般认为,蜀文化主要寸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并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而巴文化则主要起源于湖北西部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和清江流域,以川东为其中心④。    那么,究竟巴文化与蜀文化是属于同一支考古学文化,还是兮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呢?直到今天为止,学者们的意见仍然是不一致的。    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至少从商代或稍早一些时候开始,蜀习巴便已经显示出不同的文化面貌,这种情况并且一直持续到巴蜀文化消失以前的一个阶段。有学者还进一步解释认为:“这两个考古学文化之所以被统称为巴蜀文化,是因为最早发现它们时三们是属于行将消失的晚期阶段,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且在当时资料较少,只是和中原地区相比地方特色浓厚,而将其冠以巴蜀的名称是相对中原地区而言。提出这样的命名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名称目前还在沿用也无可厚非。但为了对巴蜀文化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它们的早期阶段的研究和探 讨,还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好。”⑤应该说这种观点很具有代表 性,包括笔者在内,过去都赞成将巴文化与蜀文化视为两支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来分别看待⑥。    有的学者对进入到青铜时代以后的“巴蜀文化”提出了疑  问,认为目前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忽视了四川盆 地青铜文化各个时期或文化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将这些文化混同在一起,或冠之以族属的推测泛称其为“蜀文化”或“巴蜀文化”,或简单地将这些文化区分为三星堆文化和巴蜀文化,或者冠以族属的推测称为“早期蜀文化”和“晚期蜀文化”;二是一些研究者过多地受到巴蜀古史传说的影响,以致忽略了四川盆地青铜文化所具有的强烈共性,从而将文化面貌基本相同的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遗存从早到晚都按照战国时期四川古国疆域情况区;分为“蜀文化”与“巴文化”⑦。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在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系统中,除了在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第三期(笔者按:指相当于成都十二桥遗址第二期、彭县竹瓦街铜器群的年代)的盆地东部与西部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划分出两个亚文化或文化类型外,其余大多数时代我们都看不出有所谓蜀和巴之分的文化现象”⑧。    还有一部分学者在总体上承认早期的巴文化与蜀文化两者具有共性,但又指出可以在这个共性之下找出巴和蜀各自的特性,认为“蜀文化和巴文化,分布地区有别,但却彼此相邻,其文化面貌虽然有差别,却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说,早期蜀文化和;巴文化虽然各有自身特征,如果和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作比较,其共同性就很突出,可以把二者划在一个大文化圈(区)的。蜀文化和巴文化是这个大文化圈(内)的两个小文化”⑨。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巴和蜀有时可能是一种族称,有时可能是—种地域概念,有时则二者完全是混为一体的。至少川西地区门勺所谓“巴蜀文化”,应当是由蜀人和包括一部分巴人在内的其他川西地区的民族所共同创造的复合性很强的考古文化⑩。    迄今为止,在巴蜀文化起源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认识上,与上述意见类同的观点还很多,但大体上不出这几种观点的范围。长期以来,追溯巴蜀文化的渊源,试图廓清其考古学体系的产生川形成的历史过程,成为长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在四川盆地古代文明的发展中的地位   巴与蜀是相关联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在新石器晚期,川西的墩文化(三星堆一期文化),就与三峡内外的同期文化有许多川似之处,可能分别为巴与蜀的源头之一。夏商时期共同受到二里头、二里岗、殷商文化的影响,形成一套独立的文化特征,从面进入了文明的形成阶段。当时的文化主体是蜀,但同时不可否认巴的存在。西周前后十二桥文化与川东以尖底器为代表的文化共存,可能是同一文化的两大类型,川东地区文化中还包含一定数量的圜底器,形成了自身风格。春秋战国时期以圜底器为特征的器物群,成为巴蜀各地文化的共同特点,可能反映了巴族文化在整个巴蜀文化中占有主体部分。    总之,巴和蜀是长期的文化集团,早期可能是以蜀为主体,晚期则可能以巴为主体。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类型,代表了在巴蜀影响下的一些较小民族的文化。巴蜀本身也有多种文化分支,如巴有“禀君五姓”、“板楣七姓”等等。    (二)在长江文明中的地位    巴蜀文明是长江上游的古文明中心。中国文明是由两河(黄河、长江)共同组成,相互既有区别又联为一体。长江的上中下游古代文化之间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以三星堆、屈家岭——石家河、良渚文化等代表分别形成了三个古代文明中心。四川地区的巴蜀文明形成时代较晚,但特色鲜明,序列完整,在长江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巴蜀文明在中国国家起源和发展的三部曲,即“古国——方国——帝国”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全过程,最后成为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与中原等地文化之间有五千年的文化联系,经过三千余年的自身发展,在两千年前融合为统一的汉文化。巴蜀文化还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汉文化”,从汉中地区汉王兴起,到汉朝建立,再到汉文化统一全国的整个过程,都与巴蜀有一定关系。         (四)在东方文明中的地位与特点: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源远流长。                       自成体系:从上述几个发展阶段看,巴蜀地区数千年间文化  绵延不断,胳络基本清楚,苏秉琦先生认为:“巴蜀文化自成体  系,特征不只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约从五千年到三千年,上下可以串起来,成系统,有特征”。                            独具特色:在巴蜀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强烈的时代  和地区特点,如原始宗教盛行、造型艺术发达、多元文化有机融机融合等等。从而创造出大量雕塑艺术作品,和各类精美的文物珍品。“从西南地区看,巴蜀是龙头;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看,四川又是东南亚的龙头。”    源远流长:巴蜀文明孕育于新石器时代,形成于青铜时代,融合于铁器时代。秦汉以后,仍保持着自身的地方风格与文化神韵,在战国青铜器、汉代画像砖、摇钱树、唐宋石刻造像、乃至现代造型艺术中,仍可见到巴蜀文化之遗风,“说明了四川古代文化的成功,这个成功全方位的”,值得深入进行研究。    我国境内亦发现有此种蚀花石珠,但多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报道不多。笔者在夏鼐先生当年搜集的材料基础之上,翻检近年资料,所得有如下几批(包括夏鼐先生所发现之几例):    1.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17枚。    1976年第一次发掘的M24中,出土1枚,整体呈椭圆形,一侧略成平面,肉红色,表面白色蚀花为圆圈纹和曲线纹图案,长1.5厘米,宽1厘米。    另外在1992年遗址第二次的发掘中,据简报所附的墓葬登记表,共有四个墓葬出土了蚀花石珠,M47、M68各7枚、M69、M82各l枚,共16枚,未发表照片或线图,只在报告结尾提到其出产于地中海是外来产物。鉴于葬葬中出土了成千上万颗珠子,而报告作者能确认这十几颗为“蚀花肉红石髓珠”,则堪称我国境内出土蚀花石珠数量最多的一处。       2.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出土1枚。    M13出土一枚,半透明,橙红色,呈枣核状,两端截平半透明,橙红色,与一串肉红髓珠串在一起。其表蚀花为十道白色平行线纹,分四组,中央两组各三道线,两端各两道线,线条具有笔划风格,长3.2厘米,中径0.95厘米。        3.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中出土l枚。    编号M2:262,肉红色枣核状,饰白色纹带三周,一周较窄,宽0.1厘米,两周较宽,均0.15厘米,白色纹带微下凹,无光泽,手感粗糙。长1.9厘米,直径0.8厘米,孔径0.3厘米。据报告言这枚珠子曾经夏鼐先生鉴定,确认为蚀花肉红石髓珠。同时还出土较多的肉红色玛瑙管珠。    4.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l枚。    为串联M2:186中之一枚,肉红色,整体略呈圆形平底,顶呈圆锥形,自顶点有白色辐射线四条,中各间一小白色圆点,白色颜料甚细,尚未鉴定,此当为白色碱液染料蚀花所致。串珠共由108件玛瑙器与2件玉器组成,玛瑙多淡红、殷红一色,应为肉红石髓。      5.新疆和静察吾呼沟口墓地出土6枚。      三号墓地M18出土一枚,正文未做介绍,全部的随葬品仅37枚石珠和羊头骨,从报告所附黑白图版中判断可能5颗,形体较小,蚀直线纹。        四号墓地M4出土一枚,其中一枚为蚀刻直线纹的蚀花大石珠,蚀花及石珠颜色不清楚,与另外3枚桶形珠组成串珠。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序言)    霍  巍  王挺之我国的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不但是我国的半壁河山及半数以上人口的生息地,而且自古以来就孕育着古老灿烂的文明。    长江发源于平均海拔高度达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喀拉昆仑山系西南麓,向西横贯南中国6300平方千米大地,滔滔东去注入太平洋。她号称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内包括有雪山、高原、峡谷、草原、山地、丘陵、平原等极其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使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均可选择适合于其经济形态的环境居住生息。长江流经中国南方十几个省区,气候条件基本上属于亚热带和热带,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支流数以百计,水流量达到9800亿立方米,是黄河流域的十九倍。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下,孕育出品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厚的条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今天的统计数字显示出,长江流域内的耕地面积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4,其粮食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棉花生产量以及森林资料占我国的1乃以上,流域内淡水鱼的总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5%以上。这些条件的形成,显然应当上溯到长江流域的远古时期。    《汉书,地理志》对我国南方地区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蒇蠃蛤,食物常足……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这生动的勾勒出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我国南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被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唯一的摇篮。这种历史观曾被称之为“黄河文明”史观,而且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都以正统的中国文明史观自居。相对而言,长江流域则被视为一个落后的、被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对这一地区古代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系统、全面、科学的研究。这种状况,又制约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特征、兴衰机制、传播及其交互影响等重大问题的探讨。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指出:“近些年,在史前一直到文明形成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上,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纠正了过去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观点。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考古工作大多局限在中原地区。后来考古事业发展扩大,也便自然而然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现在看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是单元的,文明起源的各个因素不是在一个地区产生,而是在若干地区分别酝酿和出现的。”    近十多年来,长江流域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已经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长江流域无疑是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祥地,长江与黄河一样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我国学术界,特别是长江流域各省区的学者提出了开展“长江文明”研究的口号,作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以及综合科学研究,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各区域性历史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夜郎文化、百越文化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1991年底,包括四川大学在内的长江流域各省、市学者召开了长江文化研究规划协商会议,更加明确酌指出:“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文化尽管各有特点,但由于它们生存在基本相似的文化生态中,又都拥有水稻种植技术文化系统,于是在文化关系上表现出有机的整体性,因而有必要把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时空背景下和体系结构中加以考察。”近年来,日本、美国、德国等外国学者对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青铜时代文化、长江流域神话、宗教与祭祀等研究领域也愈来愈加以关注和重视,与中国学者开展共同研究,国际学术合作在这些领域不断加强,一个全新的研究局面正在形成之中。    ……

编辑推荐

早在旧石器时代,四川盆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就有人类狩猎采集,劳动生息,至今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存。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分布更为广泛,无疑标志着史前文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进而为长江上游成为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提供了可能。此外,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独具特点,其北有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东邻发达的长江中下游文明,南有云南早期元谋猿人的发现,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促进了长江上游文明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算是过得去的一本书。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该书的一个特点和长处。不足之处是该书附录索引的资料新鲜度不够,九十年代的都不多,更不要说本世纪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