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

出版时间:2003-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布迪厄  页数:458  译者:蒋梓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布迪厄的最重要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践和行为和工具,对研究者与其对象的关系实施客观化。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方面创立的一系列概念。

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195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58年赴阿尔及利亚服兵役,并在那里开始其社会学研究。1968年至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学部主任,创办《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1982年入法兰西学院任社会学教授。布迪厄著述达340余种,涉及人类、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其中主要有《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实践理论概要》、《再生产》、《背井离乡》、《区隔》、《学术人》、《艺术法则》。其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欧美知识界。2000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国际人类学最高荣誉赫胥黎奖章。

书籍目录

绪论卷一 理论理性批判前言第一章 客观化的客观化第二章 主观主义的想像人类学第三章 结构、习性、实践活动第四章 信念与身体第五章 实践逻辑第六章 时间的作用第七章 象征资本第八章 支配方式第九章 主观的客观性卷二 实践逻辑前言第一章 土地与婚姻策略第二章 亲属关系的社会用途新近的理论关系的功能与集团的基础平常与非常婚姻策略与社会再生产第三章 类比的化身生成公式基本划分门槛与过渡被否认的违犯图式转换与相同性不确定性的用法附录 住宅或颠倒的世界中外文主要人名对照参考文献目录

章节摘录

  白昼的结构(自然要把伊斯兰教五次祷告纳入其中),是应用同一些原则的另一个尤为明晰的结果。湿季的白昼有一部分是在夜间:由于畜群进出仅一次,湿季的白昼就像干季里没有过完的白天。“热晌午归来”之日是干季的“门槛”,从这一天起,家庭主妇把炉灶移到院子里,生活节奏因畜群的两次外出而突然趋于复杂。畜群第一次外出是在凌晨,待署气开始逼人时,亦即傍晌午(doha)时就回圈;第二次外出正巧是正午(dohor)祷告的时间,到天黑时回来。  如同一年的走向是从秋季到夏季,从西向东,一天(as)是从傍晚到正午:晚餐(imensi)是一天里第一顿饭,也是主要的一顿。整个体系按照一种永恒回复的完美循环来组织,傍晚和秋  季——衰老和死亡——也是生育和播种的场合;尽管如此,但时间仍然朝向以正午、夏季或壮年为代表的至高点。在夜间最黑暗的时候,即在“半夜”的“黑暗”里,男女老少都处在住宅最隐秘的部分,牲畜边上,与坟墓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封闭、潮湿和阴冷的两性关系场所;这个最黑暗的部分与昼相对。确切说是与白昼的顶点即“热晌午”(a2al)相对,“热晌午”是日头当空、阳光最强、炎热最甚的时候。夜间的各种声响,如狗或豺的嗥叫、睡者挫牙的咯咯声——类似于将死之人的磨牙声——,使人将黑夜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这一联系显见于所有夜间禁忌。  夜间禁止沐浴,哪怕只是在水边游荡,尤其不准在死的、污黑的、有淤泥和发臭的的水边闲逛,禁止照镜子、往头发上抹油、接触灰烬:此类活动会带来严重后果,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接触具有相同属性的物质(有些物质几乎可以置换,如头发、镜子、污黑的水)而加重夜间不祥的黑暗。  早晨是过渡和分离时刻,是一个门槛。在天亮之前几个小时内,当·白昼在与黑夜的搏斗中占上风时,人们就举行驱邪(as-fel)和净化仪式(例如,为治疗爱嫉妒的或失宠的孩子,早晨,人们在一棵孤立的荆棘下,把隔夜放在孩子头边的粗粉洒在孩子身上;同样,在某些驱邪仪式中,人们在晚间去一个地方,比如两块地的界线这样一个分离点,待天一亮就离开,把灾祸留在那里)。如同春季里举行的许许多多仪式,关键是要加紧脱离黑暗、邪恶和死亡,以“进入早晨”,也就是说向着与早晨联系在一起的光明、善良和运气敞开。开始和分离仪式,比如冬至去牛圈把牛唤醒、迎接初雪,元旦辞旧迎新、寻找夹竹桃枝并在“送别一月”(aazla)之日将其栽于地里、牧童于立春外出采集花草、“热晌午归来”之日畜群外出,等等,均具有过渡期特征,也都在黎明时分举行。每个早晨都是一次出生(naissance)。早晨是外出、开放(ouverture),是向着光明敞开(fatah’,意为“开放”,“绽开”,与sebah’即“进入早晨”同义)。这是白昼出生的时刻(thallalithwass,白昼的出生),是“光明之眼”张开的时刻,也是黑夜里自我关闭的住宅和村落把人和牲畜放向田野的时刻。早晨是作出决定和付诸行动的最佳时机。  若要阐明实践活动和作品的实际边贯性,大概只有构建一些生成模型和示意图:生成模型按其自身规则再现该严密性据以生成的逻辑,而示意图则依靠自身具有的同时化和总体化综合能力,无需语句和评述便能显示出实践的客观系统性,甚至能在适当利用空间特性(高/低、左/右)情况下,直接导致身体图解(凡需传递原动行为倾向者均深谙这一点)。无沦如何,人们必须明白,这些理论性书写游戏一旦被解释,就会使实践逻辑变  如果人们理解魔术和“参与”(participation)的逻辑与最平常的激情或情感体验(愤怒、嫉妒、憎恨,等等)有某种联系,就不会对列维—布留尔时代那些稀奇古怪的“原始心理”现象感到那么匪夷所思了;同样,如果出于一种颠倒的民族中心主义,人们不是无意识地把理智主义赋予任何“意识”的那种与世界的关系赋予“原始思维”;如果不回避致使在实践状态下被掌握的操作转为与其同构的形式操作的转换,从而不用再探究该转换的社会条件,那么,今天也就不会对澳大利亚土著的“逻辑”创举如此惊叹不已了。  婚姻虽然的保存、增加或减少(通过低就婚姻)高度整体化所赋予的权力资本和广泛的姻亲网(nesba)带来的名望资本的一个主要机会,但并非所有参与婚姻缔结的家庭成员都能从世系的集体利益中获得同等的个人利益。遗产继承传统将女性排除在财产继承之外;对世界的神话观注只赋予女性以屈辱的地位,且从不让女性完全参与其选择定居的世系的象征资本;男女劳动分工规定女性只从事家务劳动,而让男子担任撑场面的工作;凡此种种都有助于把男子的利益等同于世系之物质的、尤其是象征的利益,而且,男子在男系卑亲属集团中拥有的权力越大,他们的利益就被视为世系的利益。实际上,男人婚姻mariagedhonmla)——堂亲婚和政治婚姻——明白无误地证明,男子的利益更直接地被视为世系的正式利益,他们的策略也  更直接地服从于加强家庭单位整体性或家族姻亲网的需要。至于女性,决非偶然的是她们负责的婚姻属于平常婚姻,更确切地说,别人只让她们负责这类婚姻:妇女被排除在场面亲属关系  之外,被列为实践亲属关系,去发挥亲属关系的实际用途,与男子相比,她们在儿子娶亲或女儿出嫁问题上表现出更强烈的经济(就其狭义而言)现实主义。也许在女儿出嫁问题上,男性和女性利益最有可能发生冲突,因为母亲不像父亲那样容易服从“以家族利益为名的理由”,而在这一理由之下,女儿被当作加强男系卑亲属集团整体化的工具,或被用作与外部集团建立有  名望姻亲关系的象征性交换货币;此外,还因为母亲把女儿嫁到她的原属世系,以此加强集团之间的往来,从而巩固她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生子的婚姻主要是向老主妇提出了她对家庭经济的支配权问题:无论是她走世系开辟老路,替儿子在她娘家那边选一个姑娘为妻,还是当选择造成女眷内部冲突,并最终威胁到男系卑亲属集团的统一,她的利益都只能是消极地服从世系的利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主编的话  总算不负几年来的苦心——该为这套书写篇短序了。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虽说越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索居并不意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沉默少语的状态,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了中西“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着中国文化的本根,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真的心向,正是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不宁惟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展不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我囿闭的低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通则的加速崩解和相互证伪,使得就算今后仍有普适的基准可言,也要有待于更加透辟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处,批判的事业又有了用武之地。由此就决定了,尽管同在关注世俗的事务与规则,但跟既定框架内的策论不同,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说,决不会是医头医脚式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激进亢奋的资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设。有意思的是,也许再没有哪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书生想要焕发制度智慧,这既凸显了文明的深层危机又表达了超越的不竭潜力。  ……

编辑推荐

  在他看来,月亮和女人有什么特殊的相似之处呢?  她古老恒久,出现在地球世代交替之前,之后又继续存在;她是黑夜的主宰;她具有卫星的依存性;她的容貌永驻不变;她变化有恒,起落盈亏有时;她发出反射之光;她以不确定的回答应对不肯定的询问;她决定潮涨潮落;她令人生爱,让人伤心,给人以美,使人疯狂,诱人作恶和助人为虐;她神情安详,难以捉摸;她独来独往,凌驾一切,威风凛凛,熠熠生辉,令人敬而畏之;她预示着狂暴或憨厚;她的光芒、她的运行和她的出现,都让人心跳怦然;她的火山口、她的岩石海洋、她的沉默,都在发出警告;她显露时光彩夺目,隐没时令人向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践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基于实践逻辑的考察研究
      
      
      
      p50 从批评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体系,进入民族研究。
      
      p266 布尔迪厄深化了马恩对于家庭的研究。
      
      p386 收割意味着一种杀害。
      
      核心在于绪论
  •     这绝对是自己看得最为痛苦的一本书,拿下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不敢贸然去评价中译,不懂法语,但看着着实着实费力。(这是Amazon上的一个评论: It's terrible... I have to read this book for a sociology examn and it's a disaster. Often one sentence goes over more than ten lines and a paragraph over a page :( by the time you get to the end of a sentence, you've forgotten what the beginning was about. And there are so many complicated words. If you have a choise, don't choose this one.)
      
      这本书的英文版本是 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 edition ,August 1, 1992)
      现英文、中文各摘一个长句(正文第一句),供大家参考。
      
      “在社会科学领域,认识的进步意味着对认识条件的认识所取得的进步;因此,这进一步需要人们不懈地回到原先的研究对象(在此是《实践理论概要》的,其次是《区隔》的研究对象),这些对象实际上都是一些机会,借以能使与对象的主客观关系更加完全地客观化。”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progress of knowledge presupposes progress in our knowledge of the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That is why it requires one to return persistently to the same objects (here, those examined i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and, secondarily, in Distinction); each doubling-back is another opportunity to objectify more completely one'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lation to the object.”
  •     看完《时间与反思》,兴冲冲的看看原著,据说是布迪厄最好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看了几十页,云里雾里,想来看看评论,原来大家都云里雾里。不管了,先翻完再说了。
      habitus译为:习性
      field译为:场。
      李康和李猛地翻译是:惯习、场域。在更早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也是译为习性和场的。
      
      对于布迪厄的两个核心词汇,目前有两套译法。了解这一点,不至于在看不同译著的时候精神错乱。
      
      蒋梓骅
      
        男,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原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至1984年赴瑞士日内瓦大学进修,1995至1996为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高访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语词汇学。
        近年从事哲学、社会学、语言学译介工作,发表的译著有:
        -《多义的记忆》(德里达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8)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托多洛夫著,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
        -《结构语义学》(格雷玛斯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2,获陕西省第七
        次哲学社会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实践感》(布迪厄著,译林出版社,2003,12)
        -《米歇尔·福柯访谈录三篇》(收入《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海德格尔与列维-斯特劳斯:差异与差距》、《海德格尔与博弗雷的对话》
        (《人文新视野》第一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法汉经济大字典》(译者之一,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出版)
      包亚明
      
        包亚明,职称:研究员
        基本介绍: 包亚明,男,上海人,1965年生,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86)、硕士学位(1989)、博士学位(2001)。1989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色学科“西方文学文化批评思潮”学科带头人、《上海文化》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研究特长主要为西方文艺理论、都市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承担课题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与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现代性、全球化与都市文化理论研究”、上海市委宣传部专项课题“书店的文化消费空间与上海图书流通市场研究”等。 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专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合作,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论文集《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论文集《在语言与现实之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主编有《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都市与文化译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眺望者丛书》(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世纪风——生于六十年代学人批评文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当代思想家访谈录》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包亚明2000年3月至4月为英国学术院的访问学者,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4年秋季学期应邀在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为研究生开设了“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研究”课程。 其他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2001年4月参加了由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主办的“上海都市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作了题为“怀旧的政治:上海酒吧、精英叙事与知识分子话语”的报告;2002年7月在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研究生暑期班上,作了“‘新天地’与上海都市空间”的报告;2002年7月参加了由香港大学、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联合主办的“在中国现代历史中重新定位上海与香港国际学术讨论会”,作了有关上海“新天地”研究的发言;2002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第17届年会上,作了“城市发展与全球文明对话”的报告;2003年应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的邀请,作了“怀旧与当代上海都市文化”的报告;2003年4月参加了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举办的“当代中国的娱乐、文化工业和美学”研讨会,作了“当代上海娱乐消费类媒体的发展”的报告;2004年6月参加了香港岭南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都市想象与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并作了“上海与《上海一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的报告;2004年10月应澳门大学传媒系的邀请,作了“上海都市想象”的报告,应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的邀请,作了“都市文化与上海、香港双城记”的报告;2005年8月在第四届国际亚洲学者大会上主持“城市形象塑造与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专题小组。
      
       1971年生,辽宁沈阳人。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法学硕士,1996年至2001年在北大社会学系任教。
        2001年9月起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 发表文章:
        1、《从士绅到地方精英》
        2、《大学的使命》
        3、《哈贝马斯、吉登斯和社会学基础的批判性重建》
        4、《福柯与权力分配的新尝试》
        5、《论抽象社会》
        6、《学术、政治与自由的理论》等学术文章。
        出版、翻译:
        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2、《社会的构成》
        3、《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等著作。
      
      李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编辑本段
      学术经历
      
        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青年社会学者”进修项目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
      编辑本段
      开设课程
      
        北京大学本部研究生 历史社会学专题研究
        北京大学本部本科生 国外社会学学说 历史社会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社会学理论
        清华大学研究生 社会学理论
        清华大学本科生 西方社会思想史·下
        中央民族大学 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社会学博士)(09春)
      编辑本段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克里斯·希林 《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齐格蒙·鲍曼《社会学之思》(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月
        基思·特斯特《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克里斯·希林 菲利普·梅勒《社会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毕利希《论辩与思考——社会心理学的修辞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德朗蒂主编《欧洲社会理论手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3月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北大出版社,2009年3月
        米格尔·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北大出版社,2008年
        《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德]乌塔.格哈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论基督君主的教育》/[荷]伊拉斯谟著 译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英]布莱恩·特纳主编 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教育思想的演进》/[法]涂尔干原著 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福柯文选》(共四卷),三联书店即出(与李猛等,共约140篇论文,承担其中40篇)
        伊拉斯谟《论基督君主的教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布赖恩·S·特纳主编《布莱克威尔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布鲁斯《社会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
        沃特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与杨善华等)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与李猛)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与李猛)
        斯特罗克主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与渠东、李猛)
        施路赫特“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思想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p242-336
        B·特纳“探讨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讲》,三联书店1998,pp173-194
        戈里高利“‘历史的宏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社会变迁”,《国外社会学》1997年4-5期合刊
        罗纳塔斯“昔日风云人物还是今日弄潮儿吗?——社会主义过渡转型中的企业家和共产党干部”,《国外社会学》1996年5-6期合刊pp43-62。
        林南“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地方法团主义实际运行”,《国外社会学》1996年5-6期合刊pp68-86
        主要论文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载于杨善华、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p1-67 “经典理论缘何经典?”,《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3月号
        “吉登斯”,载于杨善华(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p210-256
        “埃利亚斯” ,载于杨善华(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p313-366
        “革命常规化过程前后的精英转换与组织机制变迁:以冀东西村为例” ,载于王汉生、杨善华(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pp232-286
        “身体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 ,《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1期【后收入王思斌、杨善华(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社会学者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单位:一种制度化组织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12辑,1996年(与李猛,周飞舟合作)【后收入《中国社会学》第2卷】
        校订
        库恩《中国三十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萨柯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沃特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
  •     布迪厄在今天社会学界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其大致可以认为是因为他孜孜不倦的身体力行,多领域的综合渗透,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和学术场域毫不留情的真相揭示。
        布迪厄早年在农村的生活,以及在阿尔及利亚的兵役和实地考察的经历,都使得他的社会学研究深深地烙上了人类学印记,因此,他的研究与学术象牙塔中的样式大相径庭。身体力行的方式让他产生了对实践的深切关注,他摒弃了行动背后“理性人”的作用,同时也批判了结构功能主义所认为的结构与规范的决定作用。总而言之,布迪厄认为行动是一种实践,而实践就具有紧迫性、模糊性及整体性。其意思就是说人在行动时的决定与策略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具有一种紧迫性,要求行动者迅速做出决定,这种迅速作出的决定与理性的决定并不吻合,而表现为一定的将就性。而实践的模糊性则体现了惯习之于行动的重要影响,实践的逻辑并非是理性的逻辑,并非受理性的支配,而是惯习,人们为行动做出决定的那一瞬间是模糊的,是没有理性根据的,是无法说出为什么的,因为惯习没有为什么。而实践的整体性,或者说总体性,则表现为人们在行动时作的决策是一种综合认知的结果,并不以某一总则来作唯一的指导,所以并没有什么普适性的行动准则,行动的策略也没有唯一的解释。或者在根本上说,行动无法解释。
        布迪厄确立这种实践的不确定性的目的何在呢?在我看来,他旨在冲破当下社会学界的一些学术牢笼。首先是唯智主义,所谓唯智主义就是用理论的逻辑代替行动的逻辑的思维方式,布迪厄用实践的不确定性来指出唯智主义的那种“理性策略”的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其次是极端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惯习的概念其背后是指向人类学意思上的濡化或社会化,但是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惯习的这些特征,使得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在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他告诫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综合、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来看待人的行动,单纯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或环境的作用都是极为可怕的。
        实践的发生场所是场域,场域是一种力学的网络结构,它以一些子系统的位置关系及权力互动来作为自身的构成要素,谁来决定彼此的位置以及互动的准则呢?布迪厄认为是资本,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符号资本四种形式。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建构,资本的整合形成各种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再分化出不同的惯习,惯习就是被这样的社会因素内化成一种身体的趋势、历史及认知。总而言之,场域萌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人的行动是多个场域、各种力量、自我与社会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结果。
        反思社会学是布迪厄最具特色的理论建构。所谓反思社会学即社会学的社会学,是对社会学的一种元认知。反思社会学要求与现时的社会学研究的常识和长期以来学术界盛行的理性主义决裂。说到底,反思社会学是在批判学院式的学术研究,呼吁社会学家建立起经验分析的范式。我认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提出,跟他早年的哲学学习不无关系,使得他具备了这样一种从根本上把握社会学的视野和能力。
        总之,布迪厄所从事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他的批判精神以及在真相面前决绝的姿态,都是我们时代所缺乏的。布迪厄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而使社会学走向多元、综合、反思的境地。
        布迪厄的实践、惯习、场域、资本、反思等等这些在今天社会学中横行霸道的概念,我特别钟爱“惯习”。钟爱它波澜不惊的状态,钟爱它润泽的气质以及不偏不倚的精神世界。人生中诸多对意义的寻问,大多指向了没有回声的幽幽空谷,在那一刻,我们还有“惯习”,充当着一切寻觅未果的最终解读。
      
  •   你好!茂密地在此处打扰。我是向您讨要《美国口语大观》的mp3音频的,我愿意以一半的价格(即6元)购买该音频,或者是做其他交换,我有何家弘的法律英语、广外的法律英语系列教程、许多法律书籍等等。期待您的帮助,期待您联系QQ:360045972 衷心感谢!
  •   我有。发到你QQ邮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