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列·托尔斯泰  页数:1670  字数:1258000  译者:张捷  
Tag标签:无  

前言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半期出版了《托尔斯泰文集》的二十卷集。其中《战争与和平》(第四一七卷)主要以一八六八一一八六九年的版本为蓝本,采纳了一八七三年的版本的分卷方法和其中托尔斯泰本人所做的修改,并根据手稿和其他原始材料进行了校勘,改正了各种错误和编辑的不正确的辨读。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版的《托尔斯泰文集(二十二卷集)》中《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二十卷集印刷,不同的是,这个版本除附有作者撰写的《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一文外,在每卷后有更为详尽的注释。现在这个版本被认为是比较完备的版本。    《战争与和平》,如上所述,共分四卷,外加一个尾声,从一八0五年七月写到一八二0年十二月,时间跨度为十五年,居于叙事中心的是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第一卷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独特的引子。它从写和平生活开始,可是一开头就提到拿破仑,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一卷介绍了全书的各个重要人物,其中的许多人将成为一八一二年各种事件的参加者。同时写了一八0五年的几次战役和俄军的“失败和耻辱”,照前面说过的作者的构思,这显然是为写一八一二年胜利作铺垫。    第二卷写一八0六年到一八一二年前发生的事,这是向一八一二年战争的描写的一个过渡。在这一卷里战争的场面退居次要地位,叙事重点放到写和平生活上,通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之间的关系、利害冲突、爱情纠葛、某些人的思想道德探索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一卷和平生活的景象的描绘可以说是此后的战争描写的烘托和反衬,而其中主人公性格的进一步揭示则为描写他们在战争开始后各自的表现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依据。    第三卷集中写一八一二年的战争,既写军事行动,又写战时的生活以及在战争环境里各种人物的表现和遭遇。而高潮是八月二十六日的波罗金诺会战。最后写到俄军放弃莫斯科和法国人占领该城的情况。    第四卷写法军在莫斯科停留数周后撤离的情况和俄军的军事行动,最后写到法军的的溃灭,同时用一定篇幅专门写了游击战争。《尾声》交代了主要主人公战后的生活情况,最后以一八二0年十二月几位主要主人公关于彼得堡的秘密组织的谈论和争论作结。    从这个简单介绍来看,作者改变了他从现代(从一八五六年)写起回溯到历史的构思,变成完全写历史。原来作者计划带领主人公经历一八0五到一八0七年和一八一二年的战争以及一八二-五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最后他只W到一八二0年,对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只作暗示而集中写一八一二年战争,这就使得整个叙事中心突出,结构紧凑。不过人们仍然可以从小说的描述中看到一个大的浪潮平息后另一个浪潮正在掀起的迹象,并且猜测到不同的主人公在新的浪潮中将会有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命运。    《战争与和平》把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的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纳入表现的范围,诸如俄、法、奥、普几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申格拉本战役,被称为“三皇大战”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弗里德兰战役,俄法两国皇帝的蒂尔西特会晤和蒂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斯佩兰斯基的改革,拿破仑的入侵俄国和一八一二年战争的爆发,斯摩棱斯克的失守,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波罗金诺会战,俄军放弃莫斯科,法军进城和莫斯科的大火,俄军的侧进和塔鲁季诺战役,法军撤离莫斯科和俄军的追击,游击战争,法军的溃灭和俄军的胜利等,都在小说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与此同时,小说中有一系列历史人物出场,其中包括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统帅库图佐夫、法国皇帝拿破仑和他的元帅们以及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等。    这部小说对十九世纪初叶俄国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反映。作者揭露了宫廷和政界军界各派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争权夺利的斗争,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和领地贵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写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小说中对大大小小的晚会、舞会和宴会,对赌博、决斗和打猎的场面都描绘得非常具体和生动,还写了某些民间习俗,例如过节、占卜等。另一方面,小说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心理,尤其是表现了国家危在旦夕时各个阶级思想的动向和情绪的变化。    小说在写贵族阶级的生活时,着重写了四大家族:鲍尔康斯基家族(老公爵及其子女安德烈和玛丽亚)、罗斯托夫家族(伯爵夫妇及其子女尼古拉、彼佳、薇拉和娜塔莎)、别祖霍夫家族(老伯爵和他儿子皮埃尔)和库拉金家族(瓦西里公爵及其子女伊波利特、阿纳托利和埃莱娜)。这几个家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年轻成员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婚配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和恩恩怨怨的描写,构成了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外,小说中有大量关于战争、历史、哲学的议论。议论多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根据以上介绍,《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似乎突破了传统的长篇小说的成规,别具一格。当年托尔斯泰在发表第一部时曾请求《俄罗斯通报》的编辑不要把他的作品称为长篇小说。后来在《关于一书的几句话》这篇文章中又说:“这不是长篇小说,更不是长诗,也更不是历史纪事。《战争与和平》是作者想要而且能够用表达它的形式所表达的东西。”确实,《战争与和平》在体裁上不落一般的长篇小说的窠臼,有所创新和突破。它具有历史小说、社会心理小说、家庭纪事小说和哲理小说的某些特点,全面地反映了俄国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气势雄伟,具有史诗性的规模,因此有人提出把它看做史诗性的历史小说。这个看法为大多数俄罗斯学者所认同。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在托尔斯泰酝酿写作《战争与和平》的年代,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农奴制度出现了危机。在这历史的转折时期,托尔斯泰也像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关心和思考着俄国的命运,力图认清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前后,他通过办学和作为和平调解人进行的活动,与农民群众有了较多的接触,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从他在六十年代初写的长篇小说《十二月党人》的前几章来看,虽然其主题仍是探索俄国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但是主人公拉巴佐夫这样说道:“我应当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我最感兴趣的始终是人民。我的看法是:俄国的力量不在我们身上,而在人民身上。”这段话无疑表达了作者本人的思想,说明他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    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他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托尔斯泰在小说写作过程中最后决定不以十二月党人起义为中心而以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为中心,可以说这是他由于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作出的选择。    根据托尔斯泰夫人的记录,托尔斯泰曾于一八七七年三月三日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把作品写好,应当喜欢其中主要的、基本的思想。譬如说,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我喜欢家庭的思想,在《战争与和平》中我喜欢人民的思想,这是由于一八一二年战争的缘故。”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战争与和平》的中心思想。    这“人民的思想”首先表现在肯定一八一二年战争的人民战争的性质以及人民群众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民战争的特点作了生动的说明。他把俄法两国比作进行决斗的击剑者,当俄方感觉到受了伤,有生命危险时,便不顾剑术规则抄起大棒狠击敌手。他在用这个比喻时,首先肯定俄国在生死存亡关头有运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的权利。他说,尽管法国人抱怨不遵守规则,尽管俄国上层觉得用大棒打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人民战争的大棒仍以一种可怕的和威严的力量举起来,根本不问一问谁的趣味和规则如何,带着几分傻气和纯朴,但是目标明确地、不看一看是什么就举起来,落下去,狠狠地揍法国人,直到把侵略者完全赶出去为止”。    托尔斯泰批驳了官方文献和某些历史学家对一八一二年战争所做的错误解释,肯定了它的正义性,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小说中写道,自从法国军队进入俄国国土之时起,尤其是在斯摩棱斯克大火之日起,一场全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声势浩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斯摩棱斯克商人费拉蓬托夫宁愿放火把自己的店铺烧掉,也不愿让它落到魔鬼手里,莫斯科近郊的农民为了同样的原因,不把干草卖给敌人,把它付之一炬。人们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法国人。各地出现几百支大大小小的游击队,它们在得到政府正式认可前,已消灭了几千敌军。有一支由教会执事率领的队伍在一个月里就抓了几百个俘虏,还有一个村长的老婆瓦西里萨,她打死了几百个法国人。就这样,游击队员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着拿破仑的军队。

内容概要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家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备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个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称这部小说为“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书籍目录

译序第一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第二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第四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尾声 第一部 第二部 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各章内容概述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安德烈公爵骑着马站在炮连所在地,观看发射出炮弹的那门大炮冒出的硝烟。他的眼睛在一个广阔的地域内来回扫视着。他看见原来一动不动的法国人动了起来,左边确实部署着炮队。在它上面硝烟还没有消散。两个骑马的法国人,大概是副官,在山上奔跑。可以清楚看到敌军的一支不大的队伍正向山下移动,大概是为了增强散兵线的兵力。第一发炮弹的烟硝未散,又冒出了另一股硝烟,传来了另一声炮响。战斗开始了。安德烈公爵拨转马头,驰回格伦特去寻找巴格拉季翁公爵。他听到背后的炮声变得更加密集和更加响亮。显然是我军开始还击了。从下面,从军使们经过的地方,传来了枪声。    勒马鲁瓦(Lemarrois)带着波拿巴的那封措辞严厉的信刚刚赶到缪拉那里,于是受到羞辱的缪拉想要将功补过,立刻命令部队向我中央阵地推进,并向两翼迂回,希望在天黑前,不等皇帝驾临,就消灭在他面前的这支微不足道的部队。    “开始了!果然打起来了!”安德烈公爵想道,感觉到血液开始更快地往心脏涌流。“但是在哪里呢?我的土伦将采取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他想。    他在经过一刻钟前还在吃粥和喝酒的那两个连队之间时,到处都看到士兵们正在用同样迅速的动作站队和挑选武器,从所有人的脸上看出他们也有一种与自己一样的兴奋的心情。“开始了!果然打起来了!可怕而又快活!”每个士兵和军官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这样说。    他还没有到正在建筑工事的地方,就看见在阴沉的秋日的暮色里有一队骑马的人朝他迎面过来。最前面的一个披着斗篷和戴着羔皮帽,骑着一匹白马。这是巴格拉季翁公爵。安德烈公爵停下来等他。巴格拉季翁公爵勒住马,认出了安德烈公爵,朝他点了点头。在安德烈公爵向他讲述所见的情况时,他继续朝前方看着。    “开始了!果然打起来了!”就连巴格拉季翁公爵的那张结实的褐色的脸也表露出这样的意思,他半闭着浑浊的眼睛,仿佛没有睡够似的。安德烈公爵不安而又好奇地望着这张一动不动的脸,很想知道这个人此时此刻是不是在思考,有没有感觉,他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在这张一动不动的脸后面究竟有什么东西没有?”安德烈公爵一面望着他,一面问自己。巴格拉季翁公爵低下头,表示同意安德烈公爵的话,说了声“好的”,从他说话的表情来看,似乎所发生的和向他报告的一切,正是他已经预见到的。安德烈公爵骑马跑得气喘吁吁,话说得很快。而巴格拉季翁公爵说话带东方口音,说得特别慢,好像在暗示不必那么着急。不过他还是催马快步跑向图申的炮连。安德烈公爵和随从一起跟在他后面。跟随巴格拉季翁公爵的有:一个随从军官——公爵的私人副官、传令官热尔科夫、骑一匹英国式骏马的值班校官和一个文官——军事法庭检察官,他出于好奇要求到战场上来。军事法庭检察官是一个长着一张肉乎乎的脸的胖子,他带着天真快乐的微笑朝四周张望,在马上摇摇晃晃,他的那种穿着条纹厚呢大衣坐在辎重兵马鞍上的模样,在骠骑兵、哥萨克和副官们中间显得非常古怪。    “他想看一看怎样打仗,”热尔科夫指着军事法庭检察官对鲍尔康斯基说,“可是心口已经痛起来了。”    “您说到哪儿去了。”检察官容光焕发,带着天真而又狡黠的微笑说,好像他以成为热尔科夫嘲笑的对象而深感荣幸似的,好像他是有意装出比实际情况更愚蠢的样子似的。    安德烈公爵明白这说的是他,说这话的是拿破仑。他听见有人称说这话的人“陛下”。但是他不听见这些话像听见苍蝇嗡嗡叫一样。它不仅对它有感兴趣,而且没有加以注意,马上就忘掉了。他的头痛得火辣辣的;他觉得他的血快要流完了,他只看见他上面高远的、永恒的天空。他知道这是拿破仑与此时在他的心灵与这个飘着云朵的无限高的天空之间发生的一切比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这个时刻,无论是谁站在他面前和无论说他什么,他都觉得完全无所谓;他感到高兴的只是有人在他身边停住了,他只希望这些人帮助他恢复他觉得非常美好的生命,因为现在他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他集中全部力量,想动一动,发出一点声音。他轻轻地动了动一只脚,发出了引起他自己本人的怜悯的、微弱的、痛苦的呻吟。    安德公爵从床上起来,走到窗户跟前,想把它打开。他一拉开护窗板,好像早就守候在窗外的月光一下了照射进来。他又打开了窗户。夜间空气凉爽,月光下一切亮堂堂的,静止不动。中窗户跟前有一排剪过的树木,一侧是黑色的,另一侧则闪耀着银光。树底下长着各种鲜嫩的、湿润的、枝叶繁茂的植物,它们有的茎叶呈现出银白色。在黑色树木的后边是一个露珠闪闪发光的屋顶,而右边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它的树干和树枝白得发亮,而在这棵树的上方,在春夜明亮的、几乎没有星星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差不多是满月的月亮。安德烈公爵把胳膊肘支在窗台上,两眼凝视着这个天空。    “咳,你只会败我的兴。好吧,你走吧,走吧。”     一切重新沉寂下来,但是安德烈公爵知道,她仍然坐在这里,他有时听到轻轻挪动身子的声音,有时听到叹息声。     “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她突然喊道。“睡就睡吧!”说完啪的一声关上了窗户。     “对我这个人存在有存在根本不关心!”安德烈公爵在听她说完话时想道,不知为什么他又希望又害怕她提到自己。“又是她!好像是故意安排的!”他想。心里突然像一团乱麻似的出现了年轻人的想法和希望,这些想法和希望是与他整个生活相抵触的,他觉得自己无力说清自己的这种状态,于是立刻就入睡了。     “不错,这冰是那棵橡树。”安德烈公爵想道,心中突然无缘无故地出现一种喜悦和万象更新的春天感觉。于是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的高高的天空,妻子死后脸一责备的表情,渡船上的皮埃尔,因美丽的夜景激动不已的姑娘,还有那个夜晚和那轮明月——这一切突然浮上了脑际。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作一简要的说明。    《战争与和平》创作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在这之前,托尔斯泰曾打算写一部叫做《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六十年代初写成了几章,其中描绘了一八五六年从流放地回来的十二月党人拉巴佐夫的形象,此人历经磨难,仍保持着青年时代的锐气。后来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思发生了变化。他在《战争与和平》前言的一个草稿里讲了构思变化的过程,他说:“一八五六年我开始写一部具有一定倾向的小说,主人公应是一个带着家眷回到俄国内地的十二月党人。不知不觉地我从现代转到了一八二五年,转到了我的主人公迷惘和不幸的时代,放弃了已写好的开头。但是一八二五年我的主人公已是一个有了家室的成年人。为了理解他,我需要转而研究他的青年时代,而他的青年时代正好与一八一二年俄国的一个光荣时代相吻合。于是我又一次抛弃了开了头的东西,决定从一八一二年写起 ……”接着他又说:“如果只写我们如何胜 波拿巴的法国而不写我们的失败和耻辱,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下笔……于是就从一八五六年回溯到了一八0五年,打算领着我的主人公(已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男女主人公)从这时起经历一八0五年、一八一二年、一八二五年和一八五六年的历史事件。    ……

编辑推荐

《战争与和平》(上下)为2007年2月第5次印刷。俄罗斯伟大作家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家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争与和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宁静、肃穆、广阔、悠远和热烈后的沉寂,是它带给人永远的回忆。此后,每当我沉浸在某种幽深和广袤的爱中,都会想起它;每当我重新审视生活和生命的时候,同样会想到它。因为它蕴涵着无尽幽思:关于爱和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一点是,托尔斯泰几乎是第一个摈弃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家,在《战争与和平》中,没有英雄,拿破仑不是,库图佐夫也只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的军事家,作者将所有的赞美都倾注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倾注到对俄罗斯民族顽强精神的讴歌上,那些零碎展现的富有乐观精神的士兵、粗陋却质朴善良的人们是他始终关注的对象。可以感觉到这种赞美的热度,那些在战争中仍然不抛弃人性的个人始终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这是最让人深深感动的地方。
  •   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已经全部拜读。个人觉得《复活》是最好的一部。比较而言,《战争与和平》以及《安娜.卡列尼娜》比较像一串鞭炮,几万响那种,噼里啪啦半天,热闹固然是很热闹,可是直到结束也没带给人共鸣,没有什么让人映像深刻的地方。一本书里同时写两个男主人公,所以经常会有脱节的感觉。串起全篇人物的线索,娜塔莎,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没结婚的安娜。她善良,充满魅力,有活力,聪慧……这是一个太过理想化的人。而且没有对她的心里进行细腻的描写(通常除了一些女性作家外,细腻的描写这一点的确很难做到),让人觉得娜塔莎有点神经质。
    另外,对拿破仑可以说是赤裸裸的轻视。在没有看完《拿破仑法典》和关于他的传记前,我保留意见。
  •   列夫托尔斯泰不愧是心理描写大师,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资本主义的腐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   张捷先生对俄国文学的理解很好,功力相当深厚。推荐这个译本。终于买到这套书了,感谢当当,不够折扣太低啦~~~
  •   收到的货封面跟图示不一样,但是也喜欢。线装书,很结实,硬皮,字大小适中,纸张有点薄,表现了出版社的环保精神,在此支持一下,为了子孙后代也有纸张书看。

    对于译者的严谨态度,我始终表示尊重和感激。读名著,我力求得到最接近原著的翻译。译者的态度很好,有继承也有发扬,这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东西。老一辈的东西很好,那是当时的文明;而文明也需要发展,知识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版本。收到书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老一辈的译者翻译它用了20年,新的译者用了5年,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够认真,只是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愿我们的译者能还原真正的列夫托尔斯泰。

    向译者致敬!
  •   只是下册的书脊明显被挤压变形了。由于本体的装订还没被压坏,也就懒得再换了。只是稍微会影响下心情
  •   封面不是电影的那个封面,挺喜欢的纸张感觉也很好。书就不用我说啦,超级经典的一本书。
  •   收到书了,上册的外包装没有了.有点脏.不影响阅读.感觉很好.书很新的.虽说是2007年版的.感觉很好.
  •   送来的书缺少上册,同样的情况已两回了,打了电话,老是正忙,请耐心等待------0
  •   很好看,只是排的版面有些不均。
  •   为邻居要上高中的孩子订的,据她妈妈说还不错
  •   被欺骗感到非常生气
  •   封面和网页上的不一样,是07年再版的,个人感觉比原来的好~~
    内容还没看,表面翻一下,印刷不错,精装,字大,行距适中,看着舒服~
  •   质量厚重,内容更厚重!
  •   最后我只好买别的版本了。很喜欢这个版本的说!
  •   一套精美精裝書,好好好譯本!!!!
  •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小说】--精彩语句或段落1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2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3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4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5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6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7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8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9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10帝王——是历史的奴隶。11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12好的统帅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质,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类最高尚、最好的品质——爱,诗,亲切,哲学的、探究性的怀疑。他应该是克制的,坚决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上帝不许他有人性,不许他爱什么人、同情什么人,想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13“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14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   拿到<战争与和平>,先把它的注释看了一篇.有的很棒的,譬如梯也尔的书(P954),张捷还标明所引章节,可见是他看过的.说<战争与和平>有三处矛盾的地方也好的,P389,金质小圣像;P473,奥西普;P958时间上的一个错误.---最后一个巴金似乎也说过的,不知道是不是指的这个.<译后记>中说没有能找到毛德的英译本,其实毛德的英译网上是容易找的.像P849蓝胡子,这样的注释还嫌简略.而P770"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儿子的罪恶的爱情"干脆就没有注释了.娜塔莎在歌剧院迷上了花花公子,那出歌剧什么名,注释里也没有,查了一下大约是<Meyerbeer’sRobertleDiable>
  •   嗯,托尔斯泰里边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小说。 不过图片封面和网站上挂的不一样。应该是新出的一版,不过都很喜欢。
  •   悲剧 我一看到名著头都痛。不只是厚重,而且冗长。不是无聊谁想去折磨自己,可是万恶的中国教育竟然拿这种折磨小孩。可怜!买完算交差吧!其实带孩子捉蝌蚪远比看这些破烂书有意思多了
  •   也许听了太多关于这本书的情节,真真正正看了书以后,觉得还行...........
  •   每次选书的时候我都会看译者和出版社,收到书时对内容也比较满意,只是书的封面有些脏了,不太舒服
  •   和高植先生翻译的版本比较 逊色不少 也可能是我看不习惯 翻译的语句通顺流畅 但风格和高植先生的截然不同 但高植翻译的版本现在买不到了
  •   好译著,原来看过,只是译者不同。是上海译文出版的。
  •   图片和实物不符,有点纠结,不过内容很不错
  •   送货按时间到达,但是上册书前几页与封皮严重脱胶,不知什么原因,但愿不是人为的发贷,请当当以后千万注意,务必负责任。
  •   没货就是没货。切
  •   买书之前,大体比较了不同的译版,这个是最好的。作品堪称伟大。书的质量也不错。
  •   参考了很多朋友的介绍,我最后选定了两个版本购买。一个是人文刘辽逸的版本,一个是译文张捷的版本。当然,读这样的名著,我不但看出版社,更要看译者。之所以选择了两个,也是担心因耳听为虚导致与好的译本失之交臂。下面说说我对这两个译本的一点感悟,希望对喜欢这本名著的朋友有所帮助。为了选定读哪个版本,我把两个版本的第一章各读了50页。之后发现,应该读张捷版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刘版的有个别内容读起来概念有点模糊,不如张捷版的那么明确、一目了然。尤其对于原作者惯用的气势磅礴的长句的忠实翻译,让我更惊诧于张译本所达到的高度。之前读草婴译的《复活》,觉得译得太“瘦”了,把长句几乎全变成短句,虽然整体上也流畅传神,但是总是觉得缺少一种气概。于是选这个译本时首先把草婴排除在外了。其实,真的读起来的时候,我发觉张捷的译本是非常流畅的,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因为忠于原作就显得晦涩难懂。真的,非常流畅。越读越觉得有信心,值得。如果不信,你也跟我一样同时买上两个版本对照着读读。是的,现在我相信,历史在前进,译本也在发展。张捷译得更好,因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刘的译本,我也收藏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好译本的里程碑。
  •   上海文艺的版本不与其他的版本比较还算勉强,但我同时买了译林的张捷版,顿时高下立现。译林版是奢侈品范,上海文艺是实用品,显得寒酸,简陋。可惜了草婴先生的苦心。不过就翻译来说草婴先生的汉语也有拘谨之处,从11到13页就用了3次自命不凡这个成语。不晓得托尔斯泰是否也是三次使用了同一词语,甚至在第四部第七段对娜达莎又用了这个成语,这一次是真用错了,娜达莎不是自命不凡,是完全迷醉在她过去少有接触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汁原味中。看了69版的电影就完全清楚。反正汉语的使用习惯一般是要尽可能避免如此。整体来看,如果不细读(第一遍一般不会,除非很悠闲),意思的出入都不大。草婴译本读起来似乎更有章回小说的感觉。第四部第七段是这部书很重要的一个场景:娜达莎和尼古拉打完猎在大叔家休息,托尔斯泰通过文字描写表达了他对根植在乡村和乡民中深厚的俄罗斯文化的感情,邦达尔丘克在1968年导演的战争与和平在这一段的场面和画外音准确体现了托尔斯泰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景。有了这个参照,再看两个版本的翻译,不得不说张捷的翻译是准确的,出色的再现了原书作者的神韵。 张捷版明显的缺点:封面的图画格调低了。不应该有图。
  •   要购买此版本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个版本编辑很差,字体忽大忽小,不知道编辑是干什么的。很失望,很想扔了!
  •   很好原纸版书的俄文与法文翻译的句子使用不同字体,kandle版没有区别。请逐渐改进。
  •   这一系列的书都有一条蓝色的带子在书中,可以当书签用,为什么这本没有?
  •   翻译很好,质量不错。
  •   读了前60页,发现2处不通顺,完全是病句。一个是49也倒数第8行少了“不”;一个是57页12行“我为能为您”少了第一个“为”。我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的。发现这些问题,不知道别人觉得怎么样。我已经退货了,换一本草婴或是刘辽逸的吧。装帧是很好,不看的话,可以当摆设。看的话,会郁闷。强烈要求出版社认真重新校对!
  •   《战争与和平》读过两遍,买过草婴、高植、刘辽逸和张捷等5个译本,偶尔比较一下,最有意境的还是高植本。惭愧地讲,没有像读《安娜.卡列宁娜》那样感动,从19岁到现在已读了五六次,会一直读下去,阿门!
  •   書的內容不必多說了,太棒了,真不愧是世界一流的文學作品,托爾斯泰也是本人最崇敬的作家!書的包裝也很棒,硬殼,很厚實很上檔次!值得擁有!
  •   我换了两回也不行,退订中。
  •   如此名著,只能感谢亚马逊做成电子书了。其他还需要说什么。
  •   书本很精致,很划算,喜欢!
  •   快递很快,书不错。小孩子喜欢。
  •   印刷不是很好,中间有十来张字迹模糊
  •   书的封面有些不好,字稍微有下些小,和以前译林的书有些不一样,不知是不是改版了。
  •   其实凭借书中的一个称谓选择的,草婴的版本称亚历山大二世为圣上,其他版本为皇上,我觉得陛下比较符合翻译规则,但是买都买了,感觉还可以!
  •   好。不错。下次还会来的。。。。
  •   看西方古典名著不同其他書,注釋非常重要。那是打破文化、語文隔閡的橋樑。外面免費下載的版本,將注釋都混在文中,看起來極為不便。但此kindle版,充分運用了一點即看注釋的優勢,編排甚具誠意,值得付款!《戰爭與和平》中有很多法語,如果能將之以不同字體標示,如坊間一般紙書那般,則更完美了。
  •   书的翻译和装帧都令人满意
  •   诺贝尔文学家最大的错误是没有给托尔斯泰颁奖。《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不朽名著。虽然书里优雅精致的贵族风格已经如此遥远,但是对人生哲学的讨论、中学教科书式正统文学描写手法、对宏大战争场面和人物细微内外的刻画堪为纯文学的楷模。我不喜欢其中的宗教情节和对战争持上帝注定、随性而为的观点。... 阅读更多
  •     对于这样一部四卷本的关于战争岁月的宏宏巨作,你可以把它形容成一部史诗,或者权当作是一部反映时代的回忆录。不管怎样,《战争与和平》都是一部人类史上不得不引起世人关注的一篇洪章。由于它的篇幅真的很长,涉及的人物之多也难以计数,这就为那些喜爱托尔斯泰的读者们抛出来一个话题:《战争与和平》究竟想讲些什么?
      最初,我觉得《战争与和平》想通过战争背景下各人不同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无知。后来,当我读到战争让人兴奋、让人发狂,最终又致人死亡时,我发觉作者很可能想传达的是面对人生与生命,人们会如何不同彼此的各自看待与选择。到最后,我看到很多章节都在批判史学家的愚昧和无知,才又自以为是的认为它是想借战争史的虚伪来抒发自己治史的态度以及对当时史学家们虚伪的不满。
      终于,我在整部书结尾处托尔斯泰亲笔写的《略谈<战争与和平>》中找到了答案,对于这部著作形成的原因,前面所思所想的都对,又都欠缺些什么,这《略谈<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塔写道“《战争与和平》不是传奇,更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纪实。”而书中出现的非军事人物也都是虚构的,而不像很多人所意淫出来的原型。当我读到有关托尔斯塔类似如何形容自己作品的词句时,我深切的感到了托尔斯泰对于无数崇拜他的人的一种嘲讽,他认为他自己既不是伟人,更不想被人们所神化。正如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历史不是由某几个人推动的,不论是拿破仑,亦是亚历山大,都只是出现在具体某个历史节点上的人而已,在人们推崇英雄人物的同时,人们却忘记了英雄人物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世人往往将千百万人互相残杀、五十万人被杀死的事件归于某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却未曾想过人人都清楚的道理:既然知道互相残杀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是坏事,为什么千百万人还要这样做呢?
      对于这一问题,史学家给出了无数的答案,但都被托尔斯泰一一否定,而托尔斯泰对于这一问题简短和肯定的回答是:这一切都是按照自然界的动物规律来行事的,这才是这不巨著所要阐发的东西,那就是:人人创造历史。
      从因小纠纷而大动干戈的双方领袖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到为历史而背黑锅的库图佐夫,再到临死前幡然醒悟的安德烈公爵,再到受战争启发而觉悟的皮埃尔,甚至是最最底层的农奴与士兵,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在创造历史,至少都在或多或少地用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利益,或自认为与自己十分重要的东西。
      托尔斯泰所想表达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便是,不要像某些史学家那样的自以为是。在书中,托尔斯泰说:男人认为女人都是软弱和愚蠢的,而女人则认为男人是自以为聪明,其实什么也不懂,而且自命不凡、自私自利。这两句话整合自一起就是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认为对方比自己愚蠢,最后就是全人类都是愚蠢的。就像很多人自以为什么都知道一样:他们自以为自己通晓决定历史的关键因素、自以为自己探究出复杂多变的人性密码、自以为自己能懂托尔斯泰!
  •      合上书页,长舒一口气,终于读完这部长达1250页的鸿篇巨制,掐指一算,从当初借书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当然,期间无数番中断是主要原因,这大概已经能说明:这个故事不耐读!必须坦言,这部书唤起我阅读兴趣的,除了托翁作者和名著效应,最重要的是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拿破仑以及俄法战争,茨威格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描写战争的小说多不胜数,而唯有托尔斯泰之作《战争与和平》触及到战争和历史本质的思考,堪称伟大!”(原话记不清了,大致这意思)
      然而,两部(坚持)读完就倦怠了,原来描写的还是俄国贵族间的“琐事”,A公爵,B伯爵,C夫人,D小姐,舞会,沙龙……这些东西当初读《安娜•卡列琳娜》时就“受够了”,而且人物繁多(记性不好的读者要骂娘了),线索复杂(看不出主要人物是谁),最恼火的是,战争的描写也差强人意(相比较于后半部分的拿破仑东征,“三皇会战”显得鸡肋了)。总之,要是没有托翁刻画人物的犀利手笔和自己的强迫症,想要继续读下去是不可能的。好在后来主线清晰了,熟悉了人物后,读起来也轻松了不少,脑子里逐渐展开当年那篇宏大的历史图景,里面的人物如此鲜活,最深刻的莫过于娜塔莎和安德烈了。
      娜塔莎,故事主角,出场时才只有13岁,完全是一个小女孩,她有着一头黑头发和一双黑眼睛,嘴巴有些大,长的不算特别漂亮。她的身材很瘦,个性活泼好动。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任性、孩子气,而且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少女时期的娜塔莎是美好生命和幸福的天使化身,是带点诗意又可爱的淘气鬼,她柔软又富于变化的声音,精灵多变的活泼性格,天生优雅的举止,形成了一个"迷人的精灵"形象。
      安德烈,将门之后,身世显赫,却反感贵族生活,出场便是一身戎装,即将奔赴战场,只为逃避自己当下的生活,寻找人生的目的。托翁笔下的安德烈是个十足的英雄人物,是英雄终究逃不过劫难,于是,安德烈两次上战场,第一次重伤倒地,家人以为他牺牲了,在妻子难产死去的晚上突然出现,第二次被炮弹炸伤,这一次没有幸运之神的眷顾,终究重伤不治。书中有两个人物的思维活动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一是皮埃尔,再就是安德烈,而相比于前者,安德烈的思想活动显然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符合英雄的人物设定。
      对于安德烈,对生活失去兴趣(战争和丧妻的双重打击)的时候,他邂逅了娜塔莎,“安德烈公爵如同所有在上流社会长大的人一样,喜欢在交际场合里遇见一个不带上流社会共有的印记的人。娜塔莎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惊奇,她的喜欢,她的羞怯,甚至她说法语的错误,都表明了这一点。” 乱世之中,面对侵略,面对腐败,面对丧偶,安德烈公爵如今豁然开朗,要抛却所有这一切,追求天真纯洁的娜塔莎,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生活。
      对于娜塔莎,在她最好的年华,遇上了安德烈,“娜塔莎觉得,她还在奥特拉德诺耶初次看见安德烈公爵的时候,就巳经爱上他了。似乎这种奇特的意外的幸福使她害怕,她当时选定的(她坚信是这样)那个人现在再次与她相遇,并且对她似乎也钟情。”情窦初开的少女,与安德烈整日畅谈,彼此欣赏,彼此爱慕,本该是多么美好的爱情,可惜造化弄人,阿纳托利对于娜塔莎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于安德烈也如此,直接作用便是安德烈取消婚约,再一次(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在安德烈最后的时间里,两个乱世里的儿女又见面了,“当他(安德烈公爵)醒过来的时候,活生生的娜塔莎就跪在他面前,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中,他想用纯洁的上帝的爱去爱娜塔莎,他刚刚悟到这种爱。他明白了,这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娜塔莎,他没感到吃惊,只是暗暗地欢喜。娜塔莎面带恐惧,木然不动地跪在那里,强忍悲恸,两眼看着他。她面色苍白,神情呆滞。只有脸的下部在颤抖。
       “请原谅”
       “原谅什么?”
       “原谅我做过的事!”
       “我比以前更爱您 ,更知道怎样爱您了”
      托翁赋予两个人最浓墨重彩的浪漫笔触,成就了这段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虽然相比于全书庞大的结构,两人的爱情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但吾辈俗人,对风月永远是渴求的心态,铭记永恒的爱情,也不枉托翁一番苦心!
       本来该结尾了,但是感觉涉及的东西还是太少了,的确的,小说里东西太多了,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当多的感想……拿破仑的个性,战争的本质,普通人之于战争,历史和历史人物,宗教和信仰,农奴制,战火下的人性,皮埃尔伯爵,尼古拉伯爵,库图佐夫将军,玛利亚公爵小姐,老保尔康斯基公爵,老罗斯托夫伯爵,鲍里斯,宋尼雅,阿纳托利和陶洛霍夫,海伦伯爵夫人……不一而足,任何一个切入点都能写出不少东西。这无疑是托尔斯泰最丰富的作品,堪称伟大!
      
  •     不知道为什么这套书出了这么久没有人评论。对本书的价值无需多言,这里我只评论一下该译本的特点,希望对译者较挑剔的朋友有所帮助。
      1,本人看外文类书籍,译者是参考的第一位,因为翻译的过程无异于二次创作,这一点非常重要,买了粗制滥造的翻译,这边复制几段那边粘贴几页,原著再好也被糟蹋了。买这套书之前我查了很多网上的评论,高植是解放前生人,五六十年大翻译了大量俄文著作。对战争与和平这部鸿篇巨著,因郭沫若珠玉在前(郭曾于20年代翻译过第一卷),当时郭的地位又很高,高植先生曾有过犹豫,只在郭的译本基础上做了修订并注明郭沫若高植合译。但郭的译本实在太烂,高植先生终于下决心,找到了俄文原本,并以欧洲评价最高的毛德英文译本为参照,最终著成此书。
      2,与其他译本的比较。这里我只对比草婴先生和高捷先生的。草婴是托翁中文译本最有名的译者,在国内游很多追捧,他翻译的安娜卡列尼娜非常好,但是可能由于草婴翻译战争与和平的时间早于安娜一书,无论是资料准备还是翻译水平还没达到最佳,所以草婴译本的战争与和平非常糟糕,而且由于版权问题,现在草婴的译本都交给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纸张和排版极其三流,辜负了一代大师。高植先生的译本也非常好,译文社的书市面上很好买,只是可能阅读习惯问题,个人觉得比较直白,而且注释有很多都只是说引自哪哪,对阅读的帮助不是很大,注释不详细。在此我举个例子:开篇第一页,关于拿破仑的介绍,草婴译本和高植译本只是简单的介绍了这个人,而高植译本则根据法语的拼写,说明了战争与和平的文字中,怎样拼写的是指拿破仑,怎样拼写的是对拿破仑的蔑视。另外,对于刘辽逸先生的译本,现在不太好买到,市面上只有一个人民文学的精华版。对于“精华版”这三个字,本人反正是深恶痛绝,不建议非未成年的朋友购买,成人了就看原著嘛!
      3,由于托翁在战争与和平的成书过程中,有过5次重大的修改,托翁后来删去了文中的大量评论,并把大量的法语文字恢复了俄语。为了展示本书的原貌,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是带有法语和评论的版本。张捷译本和高植译本都是采用了这一版本,区别是张捷先生把文中的所有法语用不字体区别俄文正文,高植译本则刊录法语原文,并同时进行了翻译。
      4,高植译本是根据原版书分卷,因此这个译本是1-4共4本。而其他几位译者,张捷是上下2本,草婴的上海文艺社译本是4册。
      5,高植的译本,在前面记录了战争与和平这套书跨越年代的重大事件,最后附录了分段内容概述,重点人物介绍,这些很有利于帮助阅读。
      6,吉林出版集团的这一版,平装,纸张还可以,字间距和行间距比较舒服,留白部分也可以写写笔记什么的,排版我很喜欢。
  •      比较希腊神话和《圣经》中的英雄形象,不难看出二者的差异。与希腊神话中拥有强大个人意志甚至敢于反抗众神的英雄相比,《圣经》中的英雄多为上帝的选民,他们尊敬上帝并为上帝所服务,因而拥有超凡的神力。但一旦疏忽了自己的责任,就会失去上帝的庇佑,从而失去力量。如《士师记》中的力士参孙,在为美色所迷惑之时,“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直到他再次求告于上帝之时,才重获神力,借以击杀敌人。我们也可以说,《圣经》中没有英雄,因为万事万物皆出于上帝,而且所谓的英雄都是在执行上帝的意志。这种对于英雄的观点也隐藏于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战争与和平》则具有明显的反英雄倾向,而又对英雄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批判。
       在如此庞大的战争过程中,作者并未根据情节发展而塑造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反而将传统所认定的英雄拿破仑首先加以颠覆,作为拿破仑的崇拜者之一的安德烈公爵,也正因为此而不得不走向死亡。“安德烈公爵很兴奋,很激动,但强自镇定,就像一个人面临期待已久的时刻那样。他坚决相信,今天就是他的土伦日,或者阿尔科拉桥日。”“他望着一面军旗想:也许那就是我带领军队前进时举起的军旗。”安德烈公爵厌倦庸俗的日常生活而走上战场,怀抱着巨大的野心和追求荣誉的信念,甚至幻想自己可以取代库图佐夫。但托尔斯泰赠予他的则是大棒和炮弹,他的两次英雄主义幻想都被作者破灭。在安德烈公爵被俘之前,他面对天空有一段遐想,“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但就连天空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宁静,只有安详。赞美上帝!”这是他思想转变的一个契机,“他知道这是拿破仑,他心目中的英雄,但是此刻,同他心灵和浮云飘飞的苍穹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比起来,他觉得拿破仑十分渺小,微不足道。”他对于英雄的开始怀疑却没有与对上帝的信仰所联系起来,这也导致了他不得不走向虚无主义,因而怀疑天空也不存在。安德烈公爵最终死于虚荣,他甚至认为为荣誉是至高无上的,“为了片刻的荣誉,为了战胜敌人,为了获得我根本不认识的人们的爱,我会毫不犹豫地抛下自己的亲人。”只有迫近死亡时,他才意识到这种思想的卑微,但他仍然盲目地为荣誉而战斗,这一悲剧在于他盲目地信仰英雄主义而非上帝。作者将拿破仑的英雄事迹看作是利己主义的表现,普希金更指出拿破仑是“反基督者”。
        而向深一层次探索,英雄之罪在于他们试图以自己的力量颠覆现有的秩序,所体现的恰恰的道德的败落和利己主义,从而脱离上帝的控制。正如皮埃尔梦中所体现的生命状态,“每一个点子都在竭力扩张,多占点空间,而别的点子也要扩张,就排挤它,有时消灭它,有时和它合在一起。...每一个点子都在扩张,以便尽量反映上帝。”拿破仑就是这些水滴中最大的一滴,他扩张自己并消灭别的水滴;而在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中,以拿破仑为代表的英雄们,他们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现实,使自己成为球的中心,这是恶劣的行径,同时也是反基督的。梅列日科夫斯基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中解释道:“实际上,基督教是不是对于一切个人性的、离心的、一切具有蛇类智慧的、一切普罗米修斯的、巨人的事物的否定呢?迄今为止,我们认为是的。”普罗米修斯之罪在于给了人类盲目的希望,英雄普罗米修斯作为反叛者和鼓动者出现,他的知识将颠覆现有的秩序,最终推翻神的统治。而人类纵然拥有希望,却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英雄们提供的只是幻想,试图引导人们走向离心的、扩张的潮流中,这是托尔斯泰所要制止,并将其彻底打碎的。
        打碎了英雄的幻想,托尔斯泰所建立的却是普拉东这样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作为道德和爱的化身,他是向心的、和谐的。在小说中,最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的人物是库图佐夫,却又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差异。作者并没有兴趣讲述一个伟大英雄拯救俄罗斯的故事,他嘲笑欧洲史学界英雄主义的观念,认为在战争中的领袖们并不是如他们所设想一样,可以操控全局,他们也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与拿破仑相比,库图佐夫算不上是一位英雄,在大敌当前的会议上,“库图佐夫坐在高背安乐椅上,肥胖的脖子从敞开的军服领子里露出来,他那双浮肿的老人的手对称地搁在椅子扶手上,他差不多睡着了。..他克服不了人类无法克制的睡眠的欲望,真的睡着了。”作为俄军的总司令,他并没有出众的才能和智慧,作者将其刻画为一个顺应命运,不加行动的老者,他只会瞌睡、看法国小说,总是以等待代替进攻。在小说的第三卷,库图佐夫以“聪明善良而又微微嘲弄的颜色”向安德烈公爵道出了他的理由。“善于等待就能及时等到。...打胜仗不需要冲锋和猛攻,而需要耐心和时间。...我用耐心和时间攻下的要塞比卡敏斯基多。”安德烈公爵如此评论道,“他没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他不作任何计划,不采取任何措施,但他听取各种意见...他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他的意志更强大更重要,那就是事态的必然规律。”他只是顺应必然规律和人民的意志,尽管他一再违背了皇帝的命令。缺乏个性、对个性的否定,消解了自身的因素;顺从的是人民,实质上却是顺应了上帝和世界的规律,实现了聚和性的理想。
       托尔斯泰的反英雄立场来源于他的宗教思想,在小说的尾声部分,他更是大力驳斥传统欧洲史学对于英雄地位的拔高;缺乏英雄气质的库图佐夫打败了英雄拿破仑,在作者看来,这是对欧洲式英雄的对立与抛弃,也宣告了俄罗斯式非英雄和反英雄主义的胜利。作者不再宣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且寄寓了对现实规律秩序的尊重,同时也就具有了对现代性的批判的意味,英雄的式微和走向破灭,也是显而易见的。
  •     这是我第二次过本命年了。
      事实是,对于所有我以外的东西而言,这只能算是一个消息,而且还是最无关紧要的那一个。
      最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在年初年末之际读的这部《战争与和平》,金玉良言或者金科玉律,总大都抵达一个方向。托尔斯泰何其大的能量,他写战争,竟然可以借用书中任一个人物的视角从各个方面表述,他写爱情,居然把复杂磅礴纤细敏感的神经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可是无论杂糅进去多少元素,他整本书都好像总是奔驰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不曾偏离。
      也许年轻总是很大的问题,年轻时拥有的火气是能够把世界照亮的能力,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所有的未知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总觉得或者凭借一腔热血和坚持不懈就能够拿下所有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东西,或者还有自以为上天眷顾到到的那些运气,燃烧着激情和愤怒化身成为一朵绚丽的烟花。在爱情里扮演着会说生死相许白头到老这些台词的角色,在事业里挑战着别人奉劝远离的那些领域或人物,拼劲全力然后自以为终身不变,可是人总会累的吧,累的时候,谁还能够那么有毅力的继续扮演或者坚持下去呢?
      探讨是没有尽头的,就像是写小说的,明知故事已经写遍,可还是要继续编造和创作,在其中加进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故事在上演,无论书里或者纸上,我看见的不单单是充满力量的语言,还有许多人为之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那么我究竟有好好意识过即将到来的24这个年龄吗?就像是那个一直都没改过的签名,一无所有,事实又无比富有。在托尔斯泰的书里,参加战争的那些男人一开始都怀有难以言说的激情,青春奉献给祖国,生命属于伟大的皇帝,而自己,则被命名为为了人民而效力。事实如此吗?
      这大概是我对于从未见识过的战争所随意猜想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吧,其实我根本猜不出什么真正的感情。托尔斯泰写到的那些人物里,简直像是人们赐给他一支笔,而他所做的只是把故事加工还原。最最难忘的是皮诶尔的第二个老师,在俘虏监狱里碰见的那个人,他最终要求以死来结束没有穷尽的痛苦,可是他活着时说出的那些话,总也难忘,就像是行走在快要干涸的沙漠里突然遇见了一片绿洲一样。
      托尔斯泰在散文《忏悔录》里认真的探讨过关于活着的意义,在读到小说里这个地方时,突然间散文里有许多话语就交相浮映出来。活着的意义,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问题,在与很多朋友的对谈中都或多或少的被提到过。他们坐在我的对面,表情就像是放空,有的在眉宇间隐藏着一些痛苦,几乎是在一段话后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初遇见的时候,我竟然还尝试着用我并不干净利落的语言与之讨论,再后来,我看出其实对方根本就没有再问我,很多次就像是自问一样。
      托尔斯泰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自己提出这个几乎是个人就会提出的问题,然后经过他自己深邃的思索和观察世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发现作家之所以会成为作家,正是因为他们更加擅长解释和发掘,许许多多学贯古今的人,很多都能用很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一条自己的最重要的观点来。或者那些并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他们也能凭借本身的理解力在心里隐隐约约的得出一个答案,可是作家们呢,我看到他们几乎是连篇累牍的积累思索,想的越多,答案反而更加复杂宏大,甚至很多答案又充满矛盾,当然后者们很多都成为了哲学家。
      那么能说是因为他们擅长思考吗?或许灵长一族,总免不了要在心里谋划着想些什么吧,只是人各有志,想的方向各不相同罢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俄罗斯贵族老头,在那个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的世界里看不上贵族的那些乐趣,于是将终身奉献给思考钻研,幸而他乐此不疲,我们才得以在当世阅读到这样一本鸿篇巨著。
      这大概是一种很伟大的奉献,就像是农民种出粮食供我们生存一样。托尔斯泰写出书来供给那些热爱学习的人们,事实上这样做的前人有许多许多,他们自身渴求着思索的需要,一边自我思索一边把欲望倾泻,恰巧关于生存或者是活着的意义,是一个总不改变的主题,所以在如此巨大浩繁的文字海洋里,总能找到什么吧。
      那么爱情呢,书中也有关于这部分的描述,可是与那场战争比起来,我只感到那是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战争的另一种阐述方式,命运的轨道不会偏离,就像是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一样,有人有,有人就怎么都没有。历史多么有意思啊,在托尔斯泰的世界观里,我看见了与历史老师所讲述的不同的那场战争,可是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任何一个讲述者都可以用语言描述出一个你怎么都没听过或者想过的真相,就像是爱情,真的爱吗?曾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深爱过,却还是有个什么原因让他觉得不对劲,这究竟是不能在一起的借口还是夸大爱情的掩饰,谁又能知呢?
      书里的第一场婚姻,皮诶尔和他的夫人,那女人无疑是个世人眼中十足的恋爱对象,美丽聪明还富足,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可是爱呢,对于皮诶尔而言,吸引力中还掺杂着周围人期许的压力,于是悲剧竟也变成了一个必然的伏笔。可这终究是小说,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感觉到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影响小说的走向,就像是我读到后来更加觉得爱情只是作者对于自身言论的引据论证一样。
      爱情到底还是不得不说的,因为在被命名为人生的小说里,若没有这东西简直就像是食物没有放盐一样不可原谅。爱情不仅是女人的事业吧,只是在大多数人眼中,女人被更多的赋予了应该守护爱情的说辞。如果命运是注定的,那么爱情也该一样的是吧。什么时间遇见怎样的人,到底是偶然还是人为作祟,亦或者那个好听的命中注定,小说的好处是,他由人掌控,所以发展也可以算在其中,可是现实中呢?这个东西真是难说,相遇重逢,你来不来,这个事情怎么可能操纵呢?
      只是托尔斯泰还是孜孜不倦的告诉我,所有事所有人,都有一条轨道,想要逆轨或者变道,基本就像是想要投胎重来一次一样不太可能。当然我不否定那些下定决心改变然后真的推翻过往重新开局的人,可是这样的人,我只在书里见过,比如毛姆擅长的领域,或者是偶尔一篇心灵鸡汤似的文章里所写道的几个得道神人。他们被人羡艳着,人们读完之后获得一种自身好像也经历远行的充满感,接着再重新投入到生活当中。
      另一句呢,也是在读过之后很大的收获,“语言不具备任何的力量”,无论多么大的点醒或者神之启示,都不能打动一个没有感触的人,最多只是让人震撼一时。曾经遇见过一个心理咨询师,这人说出来的东西好像每一句都很戳心,可是最终,她还是告诉我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想到的,只不过你从未尝试过静下心来拨开迷雾。于当时当地,这句话真的给我震撼,可是这么久过去之后,我意识来自自身的让人能记住的东西大多还是那些源自自身的话语,并且很多人还会为自己某些的言语而欢欣鼓舞。
      研究托尔斯泰的人那么多,其中不乏名家巨匠,可是无论怎样的研究,大概没有什么人能够自称是托老肚里的蛔虫,因为即使写成了论文,也不过是感触,或者对于作者的从自身而言的揣测,可能都还不如那个喜欢八卦的毛姆来的有趣真实耐人寻味。而我作为一个读书业余爱好者,这样一本过于庞大复杂的书我很庆幸在这样的年纪读到,他几乎是来帮助我安心的,强大的定心丸或者强心针,虽然明天我很有可能还是会为自己难看的长相自怨自艾,还是会为年已23却还没能独立而觉得丢人现眼,会为懒惰而感到匮乏,会为碌碌无为而抬不起头,可是我却在这本书里,看见了很多很多种答案和解释,总有一款适合我。
      真不好意思啊,通篇下来,我看不到什么有趣的发现,也没找到什么闪光的语言,这样一篇普通到没有优点的读后感,确是我此刻真实的想法,倾吐过后,明天还会到来。
  •     第4页
      一个人要是心里不痛快,身体怎么好得了?在我们这个时代,凡是有感情的人能过得舒心吗。
      
      第229页
      上帝立刻在她心里回答说:“不要存什么个人的愿望,不要追求什么,不要激动,不要妒忌别人。人类的前途和你的命运不是你应该知道的,你活着,就要准备忍受一切。如果上帝要在婚姻义务上考验你,你要遵奉他的旨意。”……这一切同上帝的旨意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都知道,没有上帝的旨意,人是连一根头发都掉不下来的。
      
      第367页
      您的看法,您以为是您个人思考的结果,其实是多数人的看法,是骄傲、懒惰和无知造成的。是一种可悲的迷误。
      
      谁也不能单独掌握真理;只有通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从亚当到今天,一砖一瓦地累积起来,才能建立起适合上帝居住的圣殿。
      
      要理解他不能用理智,而要用生命。
      
      最高的智慧不是建立在单纯的理智上,不是建立在分成物理、历史、化学等尘世科学的知识上。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解释世界的创造和人在其中地位的科学。要掌握这门科学,必须清洗和革新自己的心灵,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有信心和自我完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我们心里注入上帝的光,也就是良心。
      
      用心灵的眼睛看看你自己,问问你自己:你对自己满意吗?光靠理智,你能领会什么呢?
      
      他觉得他原来生活荒唐,只因为偶尔忘记了做个善良的人是多么幸福。
      
      第491页
      她提到现在这个时代,因为凡是智力不发达的人总喜欢提到时代,认为他们懂得并且重视时代的特点,而且人的本性是随时代而改变的。
      
      第972页
      她内在的纯朴本性突然豁露出来。她的全部内心活动、她的自怨自艾、她的痛苦、她行善的愿望、她的温顺、她的爱、她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一切如今都在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在她那温和的笑容里、在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的每个部分闪耀着。
      
      第991页
      幸福好比网里水:拉的时候沉甸甸,拉上来却啥也没有。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1079页
      人生下来是为了幸福,幸福就在自己身上,就在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而一切不幸并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过剩,不过他悟出这个道理并不是凭理智,而是用他的整个身心,用的他的生命。
      
      第1123页
      以前他苦苦追求的东西——人生的目的,现在对他已不存在了。这种人生目的现在对他不是暂时不存在,而是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这种没有目的的人生使他快乐地感到充分的自由,而这种感觉就是他目前的幸福。
      
      承认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思想、感觉和观察,承认语言改变不了人的思想。这种人人具有的合乎情理的特点以前使皮埃尔激动和恼火,现在却成为他同情人和关心人的基础。人们的观点同现实生活的分歧,他们之间的矛盾,使皮埃尔感到有趣,引起他不怀恶意的嘲笑。
      
      (这感觉在形容我自己呢。哈哈!)
      
      
  •      译者高植曾被认为是国内翻译托尔斯泰作品最权威的人,沈从文和徐志摩的学生。这个译本是直接翻译俄文原书而来,而且高植在翻译过程中还参照了最为权威的英文译本,即牛津大学图书公司出版的牛津古典丛书“莫德的托尔斯泰译本”。高植曾研究过托尔斯泰的家族谱系,并推断出了《战争与和平》当中的人物原型,文本解读水平最高。
      
  •     这本书开始看的一直很慢,总是在公交车上无聊至极的时候,看上几段。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故事的进展很慢,我也断断续续的翻着,只当是打发时间。
      
      直到安德烈公爵扛着旗子倒下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深深吸引。于是看的很快,还是在公交车上,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两周就看完了。由于前边看的不太仔细,又从头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一个月,再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托尔斯泰的书,以前看过《安娜·卡列尼娜》,可已经记不清写的什么了,这本书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这个文学的巨匠。他的书里,内容太过庞大,展示了各个层次的东西,有的让你灵魂为之一颤,有的让你开怀一笑。他变换着各种角度,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局部、整体、个体、人类,把一切都展示在你面前。
      
      他太过庞大,让你觉得只能膜拜,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就像是一尊神,你不能评价,只能参拜。所以当我想着要写一点东西的时候,始终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安德烈公爵倒下的时候,他看到了天空,那样安静。他回到童山,从此告别部队,专心经营自己的庄园。他发现他以前追求的,在瞬间变得失去了意义,国家、荣耀对他来说永远都比不上那片天空了。他要为自己而活。可他依然不快乐,因为没有爱。他只爱自己,却始终看不到身边的一切,直到再次受伤。他躺在病床上,看着周围的一切,曾经的仇人、身边的朋友等,在死亡面前,都变得不再重要。他突然就爱上了这一切,爱上了生活,爱上了生命。直到最后的死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了真谛。
      
      皮埃尔始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他喝酒,聚会,只为了消磨时间。他有时也会思考,可他无法想通。他遇到了共济会员,教他爱人民。于是他去做了,他给奴隶自由,建学校,做有意义的事。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可安德烈公爵并不同意,安德烈公爵只在乎自己,皮埃尔觉得要惊天动地,与众不同。于是,他去刺杀拿破仑。直到皮埃尔被俘并遇到普拉东,他终于不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懂得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去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爱自己,也爱别人。于是,他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人。他终于愿意走进别人的内心,去感受每个人,去感受每件事。
      
      幸福究竟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可能我们终其一生才能得到解答。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是幸运的,他们终于还是找到了解答。或许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爱,爱每个人,爱个事物。爱早上的露珠,爱正午的烈阳;爱黄昏的炊烟,爱黑夜的繁星;爱墙头的野草,爱路边的鲜花;爱身边的亲人,爱遇到的路人。可知易行难,没有经过心灵的洗礼,终究很难做到。
      
      我也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曾经想着去旅行,去没有人的远方,去感受真实的自己,却从没有注意到身边。去年去了苏州,一个人,尝尽了酸甜苦辣。直到祖父去世,我从千里之外奔丧回家,还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跪在祖父的灵前,拼命的回忆,却想不起祖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是个怎样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是否有过一段狂热的爱情,他又曾经面临什么艰难的选择,他怎样一个人撑起来这样一个大家族?我都不知道。我身体里流淌着他的血,却完全不了解他。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幸福吗?这就是我所寻找的意义吗?
      
      一直以为自己是爱生活的,到头来却发现还没有学会爱自己。生命的旅途中,还有许多的路要走,但一路都要记得:去感受,去爱。
  •     你同一个人在生活中携手并进,突然那个人不知去向,消失的无影无踪,你却停留在深渊边上,往那里张望。而我就往那张望过…
      …
      我们不仅仅生活在这一小块地面上,我们过去、未来都永远生活在这个宇宙中。《战争与和平》
      …
      作为宇宙中丧失肉身的生命碎片,死亡只是暂时的分离。我终将相信碎片还会汇聚一起,形成能够感知的生命,即使是一片落叶,也能体味生命的悲悯。那时我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我能够感受到在苍茫时空中一瞬间的永恒之光。而且多少先人也曾经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这光辉代代相传,拯救万千灵魂。
      …
      书近尾声,安德烈奄奄一息,死神闯进门来,安德烈努力去关门,却最终没有扛过死神的力量,他死在心爱的娜塔莎身边。彼嘉在冲锋的战场上激动狂奔,一颗子弹击中了年轻的头颅,所有还未曾体验的情感戛然而止。书中人闯入我的世界,我慢慢熟识他们,随他们一起悲欢离合。他们在我的精神世界出生、陨灭。长篇是一段心路历程,望着他们一个个离我而去,整个世界留下无尽的悲哀。这悲哀穿透时空,到达的是《百年孤独》的家族消弭;到达《红楼梦》的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到达《丰乳肥臀》上官一家七姐妹的苦难命运;到达《活着》福贵的孑然一生,老牛作伴;到达《盖茨比》纯粹纯情而无望的等待;到达《包法利夫人》对浪漫爱情的绝望奔走;到达《安娜卡列宁娜》的卧轨自杀;回到娜塔莎面对安德烈躯体的无奈。
  •      这样大块头的书,以前是无论如何也啃不下去的,经书友点拨读了叔本华的《叔本华的美学随笔》、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后,了解了美学的概念,前不久又有幸读了潘知常教授的《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我毅然拿了我的《三国演义》去旧书店换回了这套半新的《战争与和平》,并且急不可待地读完了它,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幸好我读了这部恢弘的著作,在人生过半这年领略了它光辉灿烂的魅力,也许后半生直面生活的勇气,就指望它了……
       我读的这个版本共1596页。老托花了大量的笔墨在开场的宴会,为了向读者介绍俄国上层社会的情况,然后听他徐徐铺成开来。在第136页的时候,他通过玛丽亚公爵小姐的口甩出了一句经典的开场白:“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多么智慧的一句至理名言!
       两百年前的那场欧洲乱世,一大群俄国人由西向东,然后又一大群法国人由东向西,战争起因似乎只是因为拿破伦发起的侵略战争,俄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反对,增援欧洲盟国,正打得起劲,他俩言和,军队不战而退,没多久两人又莫明其妙地闹翻了,导致拿破伦起兵攻打俄国,直到最后占领莫斯科并因军队管理不善火烧了莫斯科城!通过罗斯托夫、安德烈公爵等等年轻人入伍,亲历残酷的战争,从他们的视角反应平民百姓在战争中的无辜,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发出质问,在描写生死关头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只见满目的悲悯,整篇的终极关怀——
       “尼古拉·罗斯托夫转过身去,好象要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向远方眺望,向多瑙河的流水,天空、太阳眺望。多么好的天空,多么蔚蓝的天空!那沉沉西坠的太阳多么明朗!那远方多瑙河的水光多么柔和可爱!而尤其美好的是那多瑙河对岸青翠的远山、修道院、神秘的峡谷、雾霭笼罩树梢的松林……那儿安静,幸福……‘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能到那儿’罗斯托夫想道。‘在我一个人的心里,在那阳光里,有那么多的幸福,可是这儿……是一片呻吟,痛苦、恐怖,以及这混沌,忙乱……又有人喊什么,大家往后跑,我也跟着他们跑,这就是它,就是它,就是那个死神,它在我上面,在我周围……转瞬之间——我就永远看不见这太阳,这河水,这峡谷了……’”
       在这些年轻美好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更有美好的爱情等待着他们……天真单纯的娜塔莎,圣洁高贵的玛丽亚,默默付出的索菲亚,早逝的可怜的小公爵夫人以及交际花海伦,他们和她们经历着战争的洗礼,快乐与痛苦交错的人生际遇。他们有时可爱,有时不那么可爱,但我相信托尔斯泰都是爱他们的,同情他们的,因为在他笔下残酷的战争与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有彻骨的悲悯与深沉的爱。
       不同的是,他们中有的人仅仅是活着,死了也就死了,再没有人提起甚至想起过他们,他们只是上帝的工具,参与创造那些历史;而有的人在经历了苦难后,萃取出生命存在的意义,并给读者展现出了勇敢善良的人性光辉——
       P292玛利亚公爵小姐:
       “不要为自己抱任何希望,不要探索,不要焦虑,不要羡慕。人们的未来和你的命运都不是你应当知道的,你要在生活中忍受一切。”
       P421皮埃尔:
       “活着,就活下去:也许明天就死掉,就像一小时前我可能死掉一样。生命较之永恒只是一刹那,犯得上自寻烦恼吗?”
       P841玛利亚公爵小姐:
       “不幸是上帝赐给的,不是人造成的。人是他的工具,他们是没有罪的。如果你觉得谁得罪了你,那么你就忘掉吧,宽恕吧。我们没有权利去惩罚,你会了解宽恕的幸福的。”
       P1213安德烈公爵:
       “爱,不是对某种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者由于什么原因的爱,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时候,看见我的敌人,我仍然爱他的那种,我所体会到的那种爱。我体会到那种作为灵魂本质的不需要对象的爱。我现在就体会到这种幸福。爱邻人,爱自己的敌人。爱一切——爱上帝所体现的一切。
       爱一个亲爱的人,用人类的爱来爱就行了;但是爱敌人,只有用上帝的爱才办得到。”
       P1275普拉东:
       “劫数难逃。可是我们总爱逞能,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合适。朋友,幸福好比网里水:你拉拉网——鼓鼓囊囊的,可是拖上来一看,啥也没有。”
       P1329皮埃尔:
       “没有痛苦,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由此而来的选择事业的自由——也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一个人毫无异议的至高无上的幸福。
       只有当他饥饿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吃东西的快乐,只有当他干喝的时候,才体会到喝水的快乐,只有当他感到寒冷的时候,才体会到温暖的快乐,只有当他渴望和人谈话和渴望听听人的声音的时候,才体会到和人谈话的快乐。
       生活条件过分优越,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也就消失了。”
       P1467皮埃尔:
       “我们总以为,我们一旦被抛出我们走熟了的道儿,就一切都完了;其实,美好的,新的东西才刚开始。只要有生活,就有幸福。前面还有很多,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呢。”
       P1511罗斯托夫:
       “一个人不是因为漂亮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漂亮。”
       P1451皮埃尔:
       “承认每个人都能以各自的观点思想,感觉和观察事物;承认不能用语言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每个人这种合乎情理的特点以前使皮埃尔激动和恼怒,而现在却成为他在待人接物时激发兴趣和同情心的基础。人们的观点和生活之间的不同,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不同,有时完全相反,使皮埃尔高兴,引起他温和的讥笑。”
       P1540
       玛丽亚公爵夫人总在不断地追求永恒、永生和完美无缺,因此她的灵魂永远得不到安宁。因此她脸上常常露出一种受肉体之累的灵魂所感受的隐秘、崇高,而且痛苦的严峻表情。
       P1542皮埃尔:
       “别人认为思考是一种消遣,可我认为其他的一切才是消遣。”
      
       关于信仰,富翁皮埃尔虽然生活无忧,享有充分自由的生活,但他苦恼于精神世界溃乏,他的婚姻不幸福,生活没有目标,最终他加入了共济会。而共济会的有神信仰(天主教)无疑给了他理论上的指引——
       “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
       ……
       用精神的眼睛看看自己的内心吧,反躬自问您满意不满意您自己吧。您单凭智力得到了什么?您算什么?您年轻,您有钱,您聪明,您受过教育,先生。您利用这一切恩赐做过什么?您满意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吗?”P467
       “要时刻想着死亡,努力做到使自己觉得死亡不再是可怕的敌人,而是朋友……它能因修德而疲倦的灵魂从灾难的现世生活解脱出来,把它引入幸福和安宁的境界。”P475
       “您要经常注意自己,约束自己的感情,不是在情欲上,而是在内心寻求幸福……幸福的泉源不是在外面,而是在我们内心……”P477
       “人生的最大幸福就在于追求善和真。要活着,要爱,要信仰。我们不仅是今天生活在这一小块土地上,而且我们永远,在一切方面在那里(他指了指天)曾经生活过,并且将来也在那里生活。”P515
       “只有在尘世的纷扰中,我们才能达到三个主要的目的:一,自知,因为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自己;二、自我完善,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三、获得主要的德行——爱死亡。
       ……
       一、用冷静和耐性战胜愤怒;二、用克制和厌恶战胜淫欲;三、远离尘世,但不逃避国家公务,家族事务,朋友关系和经济事务。”P583
      
       史诗般的故事中,还穿插了更多让我们现代人依然在生活中困惑的场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比如初恋时的娜塔莎、寻到真爱的皮埃尔、濒临死亡的安德烈公爵、老者垂暮的状态……无论读者属于什么年龄段,相信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再摘录一段描写罗斯托夫的老母亲的一段:
       “她的儿子和丈夫接连去世,她感到自己是偶然被遗忘在这个世界上似的,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她吃饭,喝水,有时睡觉,有时不睡觉,她没有活着。生活没有给她留下丝毫印象。她只图清静,别无他求,而只有死亡才能给她带来宁静。
       ……
       老太太的情况全家人都知道,尽管谁也不说,而且大家都竭力满足她的要求。
       ……
       她已尽了自己做人的义务,他们此刻所看到的已不是完整的她,我们有朝一日也都会变得像她现在这样,因此人人都乐于将就她,乐于为她这个曾经很可爱,曾经也象我们一样充满活力,而如今变得一副可怜相的人而克制自己。
       全家只有那些冷酷的人、蠢人和孩子才不懂这一点,因而避开她。”
       写得多好,那些不懂得孝敬老人的冷酷的人和蠢人们,来读书吧!无私的托尔斯泰慷慨地分享他的智慧,他的思想,这部大块头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     看了两册,对后续剧情关心以下几个问题。
      安德烈和娜塔莎怎么了?
      尼古拉和宋妮雅怎么了?
      皮尔埃找到出路了吗?
      罗斯托夫家的经济状况好转了吗?
      
      从问题可以看出,我看书的重心,还是无可避免地偏向了主要角色的爱情和其他剧情线。这导致我在看第二册的时候就忍不住开始跳着看,把本来章节上并不相连,但内容上相连的故事合了起来。硬生生把史诗看成了爱情小说和励志故事。
      
      由于名著太博大精深,为了避免自己看完以后只有谁和谁谈恋爱,谁和谁没成一对这种印象,特意抄了点文学史内容上来。
      
      《欧洲文学史》李赋宁【第二卷】
      
      托尔斯泰(1828-1910)
      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监护长大。
      大学先是学东方学系,后转法律系,接触到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开始对学校教育不满,退学回乡经营田庄,后来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庄园里度过。
      1851年曾到高加索加入军队服役,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在塞瓦斯托波尔 战役中表现英勇,当过炮兵连长,1856年退役回家。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历程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早期创作: 1950年以后。
      《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显示了托尔斯泰心理分析的才能、民主思想。
      《塞瓦斯托波尔》 表现俄国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战精神。
      
      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指出作家才华的特点是:心理分析和道德感情的纯洁。
      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的哲学观和艺术观:
      在文艺观上,他倾向于“纯艺术”派,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有分歧。
      他不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而是抽象地探索生与死,幸福与痛苦的问题。
      
      他的人生经历使他在书中必然会涉及和讨论的话题有:
      战争、上流社会、农奴制、资本主义社会、德道净化
      
      托尔斯泰 早期思想和创作总结:
      已经注意到贫与富的对立,不满于贵族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但也看不到俄国的出路。
      
      分水岭:1862年结婚
      
      后期作品
      《战争与和平》(1863-1869)
      《安娜•卡列宁娜》(1873-1877)
      分别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的用意是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来寻求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
      
      小说特点:
      1、题材样式,在俄国文学中是一种创新,也突破了欧章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屠格涅夫称“它是一部集叙事诗,历史小说,和风习志之大成的,独树一帜的,多方面的作品。”
      
      创作方法:综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甚至古典主义诸传统的优点。
      创作内容: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
      法军入侵俄国
      波罗金诺会战
      莫斯科大火
      拿破仑军队溃败
      
      全书线索以对拿破仑的战事始,以对拿破仑的战事终。涉及历史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但作品不是以帝王将相为主人公,而是以一批虚构的人物做主角,着重了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在战争与和平的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
      以四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面:首都到外地,城市到乡村,贵族的客厅到血染的战场。
      所以,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式的长篇。写出了人们的理想和鼓舞人心的目标,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2、成功描写了人民(英雄) (贵族英雄),歌颂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笔下有许多的英雄:民间的和贵族的。
      贵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难当头能够和人民共命运的。
      另一类是腐败的,醉生梦死的。
      凡是爱国并关心民族命运的贵族,作者就给予褒扬。置民族命运于不顾的,就加以贬斥。
      这种处理方法,是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得到高度的统一。
      
      3、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
      作品共写了559个人物,主要形象塑造的很成功。
      把人物放到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和各种生活领域里加以描写。
      通过战争与和平这两种强烈对比的生活加以刻画,这种写法在过去不多见。
      刻画人物时极为重视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以“安德烈”为例:他的性格既复杂又不断发展。
      开头矜持高傲,不同凡俗。参军出征的动机是追求功名,作战英勇,敢于献身。
      奥斯特里茨一役受重伤,省悟到个人功名的渺小;
      抛弃了虚荣心之后却产生厌世思想,回家时万念俱灰。
      由于性格刚强,加上皮埃尔的友谊和娜塔莎的爱情,心情出现转机。
      1812年战争爆发时,重新上前线,最后为祖国献身。
      
      4、浓郁的民族风格
      俄罗斯的绚丽历史画卷。
      它不仅写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和气质,也展示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风貌。
      
      
      作者的世界观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也反映在小说中。
      TBC
  •     
      托尔斯泰毋庸置疑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的很多美好的品质和精神被歌颂多少年似乎都不为过,但我想可能没有必要在此赘述他的事迹。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我看过《战争与和平》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是托翁的代表作,知道托尔斯泰的人都必然就知道其经典性,但看到洋洋洒洒的三大本大部头,一千五百多页,有时候却叫人望而却步。我觉得《战争与和平》的鸿篇巨制和在其国家文学上的地位是不输于中国的《红楼梦》的,但就个人感受而言,我是更喜欢《战争与和平》,也更多地被它震撼和影响的。我看完《战争与和平》已经两年有余,所以其实很多细节和人物在我脑中的印象已经渐渐淡去,可能也不能像初读时那么清晰的说出它的精妙,但正是随着时间的打磨,我更能够自觉不自觉地洗去一些细枝末节而深刻地理解一些精粹。
      
      
      
      现在翻出当时的一些读书笔记,觉得不妨把它们摘抄下来。
      
      1010页:
      
      “人类的智力无法理解运动的绝对连续性。只有从运动中任意抽取若干单位并加以分析,人类才能理解运动的规律。丹与此同时,人类的许多错误正是由于他们把不连续不断的运动任意分成若干不连续的单位造成的。”
      
      “只有选取无穷小的单位(历史的微分,也就是每一个人的倾向)进行研究,并且运用积分的方法,我们才有希望认识历史的规律。”
      
      我觉得这一段表达了托尔斯泰在整本《战争与和平》中最宏大和最抽象的历史观的体现——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平凡如我,还是像皮埃尔那样沙皇时期上流的富豪,或者在沙场上挥斥的安德烈公爵,还是如拿破仑和库图佐夫,都只是组成历史洪流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连一滴水都算不上。事实上,托尔斯泰也在《战争与和平》故事结束的最后,特地用了大概五十页的篇幅去叙述他对这些历史发展的认识和观点。在一场场战役中看上去是拿破仑和库图佐夫的斗法,但其实从这些最高领导所下达的命令都不能够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去判断和控制这些命令的作用,有可能就是安德烈的公爵的马在路上绊了一下,或者是多洛霍夫走错岔了路,亦或是任何一个传令的小兵都可能改变这些指令的走向。每一个小小的“我们”,每一个彼得堡、莫斯科还有战场或者是外省的人,都用着微不足道却又相同的力量去影响着这次战争,影响着俄罗斯,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初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是我高中毕业,虽然是知道自己被数学专业录取,但是当时还没有涉及和学习到微分、积分的现代数学知识,只是隐隐地感觉到,托尔斯泰所表达的这种微分历史去认识历史的想法可能会随着我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变得更加深刻。
      
      我们对于这些历史的发展,就像数学当中,站在二维空间上是很难去估计和想象二维空间上的函数在三位空间上的积分。我们每个个体就像微分的单位“dx”,如果没有积分的运算,没有在一个拥有无穷点的“有测度”的集合上的积分,始终都是一个无穷小量,就像我们脱离历史孤立的存在时都是微不足道的一样。只有用“连续”的观点,和整体的思想才能理性的去认识这些微分的价值。事实上“连续的观点”是需要很多年很多代人通过理性的努力和缜密的逻辑去建立的体系,就像“微积分”和现代的高等数学中最简单的表述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一样。这一点我觉得托翁对于自己想表达观点的阐述与表达方式是非常到位和精妙的,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我也佩服于他深厚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的两年里,我体会到数学不只是一种思维上的训练或者游戏,很大程度上,很多数学的体系、框架和逻辑方式,是现实生活的对应。但是这种对应是很难去发觉和认识的,就像牛顿、伽利略要从众多数据中抽象出简单的物理学公式一样困难;我们如果对于数学和生活理解得不够到位,也非常难以将这些十分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对应到对生活的认识上。很多时候,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到了一定地步,或者是处于一个“愤悱”的状态时,就很容易陷入思维的瓶颈,难以突破常规去将抽象概念与现实生活像函数一样“对应”起来。我很庆幸能够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接触到这样令人醍醐灌顶的想法,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历史的无情,我认为作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发掘自己、世界和历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借助托尔斯泰这样的巨人,是能让我看得更清的。
      
      
      
      927页:
      
      “他(皮埃尔)现在高兴地意识到,构成人类幸福的所有东西——生活的舒适、财富、甚至生命本省,和某种东西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轻易放弃......但那种东西是什么呢?皮埃尔不知道,也没有去想,他究竟为了谁、为了什么而觉得牺牲一切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他并不关系自己为什么而牺牲,因为牺牲这一行为的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全新而快乐的感觉。”
      
      320页:
      
      “不管怎样,我(安德烈伯爵)只想胜过所有人,只想得到在我上方的薄雾中漂浮的神秘力量和荣誉!”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的人物虽然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但还是难免带有他成长的上层阶级的烙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索尔仁尼琴有很明显的区别)。很多主要的角色,或者说对其思想描写得非常细致的角色都是来自贵族阶层中。比如说对于皮埃尔投入共济会时期,他的想法的流动与转变,托尔斯泰是写得非常详细的;再比如说安德烈伯爵躺在草地上受伤时候所思所想,都是非常让我沉醉或者说很到位以至于对于这个角色代入感特别强的(当然也有出于我对这类角色的喜好的原因)。很多时候,在法国文学中,贵族上层之间的交往和派对都是做作、虚荣和充满了猎艳的暧昧感的。但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些贵族,却让我联想到了希腊时期的那些不用忙于体力劳动而有闲暇去思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市民”。皮埃尔和安德烈伯爵虽然性格迥异,但是却有都给我一种悲天悯人的责任感,或者说有点像是骑士精神,这是让我非常欣赏和向往的,我想或许是因为这两个角色,包括在《复活》里面的主角,都是带有托尔斯泰的崇高的烙印的。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又重视自己的精神,有敢于向很多更强大更顽固的力量挑战的勇气,就像托尔斯泰自己一样。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感受到了人心灵上的矛盾、痛苦与自我分析甚至可以说是折磨;索尔仁尼琴让我感受到了在那种丑陋、恐怖的世界中,人本性当中一些坚韧和可悲;托尔斯泰更能在我无助和自我否定的时候去找到精神的力量与敢想敢做的动力,或者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他作文思想的一个实践家。
      
      
      
      
      
      927页:
      
      “他(皮埃尔)现在高兴地意识到,构成人类幸福的所有东西——生活的舒适、财富、甚至生命本省,和某种东西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轻易放弃......但那种东西是什么呢?皮埃尔不知道,也没有去想,他究竟为了谁、为了什么而觉得牺牲一切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他并不关系自己为什么而牺牲,因为牺牲这一行为的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全新而快乐的感觉。”
      
      1104页:
      
      “皮埃尔知道一八零九年一名德国大学生在维也纳暗杀拿破仑的详细经过,也知道那个学生后来被枪毙了。他一想到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实现自己的意图,更加兴奋了。”
      
      据说托尔斯泰五岁时,大哥尼古拉告诉他一个秘密。只要把这个秘密解开,世界上就不再有贫穷、疾病和仇恨。他又说这个秘密已经写在一根小绿棒上,绿棒就埋在小山涧旁的路边。这个小绿棒的故事,令五岁的托尔斯泰神往不已,找寻绿棒是托尔斯泰年幼时最热衷的冒险游戏。托尔斯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传说中的绿棒,死后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树林里。我也没有仔细去查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我觉得无论其真实与否,托尔斯泰的所作所为和所写都有反映在这样一个故事之中。
      
      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也在名利场中放纵过,做过很多荒唐的事情。但我觉得就像流连于娱乐圈的皮埃尔和聂赫留朵夫一样,他一直想从中挣脱,想找到追寻的真理所在。就像我们每个人,在成长时都要思考:那种东西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没有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会如影随形的叩问我们的心灵。我觉得对于托尔斯泰来说,这又回到上一段解析中所说的:崇高。生命中总是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牺牲,去追求,这一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是在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还是美国历史上致力于解放黑奴的那些白人,或者是二十四年前的中国,在历史的中,尽管每个人都微小无力如蝼蚁,但我们还是会奋不顾身,用鲜血,用生命去争取一些不明自言的真理。
      
      这些思考,踌躇,和犹豫,都是要我们去明白一些琐事的微不足道,而认识到崇高、激情、和牺牲的伟大。这样的牺牲不是肉体上和物质上的,道德上不断地自我完善,更新和挑战,对我们的精神和追求都是有利的。如果要套用中国文化中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才能不失一颗有灵魂的心。
      
      
      
      综上我所赏析到的两三处,只是《战争与和平》的只言片语。这样一本鸿篇巨制,最好用一生去复读和领悟。
      
  •   高植译本我自己没有,在朋友那里翻过几页。除了草婴(上海文艺)、刘辽逸(人民文学老版)、张捷(译林)译本,我还收了上译娄自良、漓江乔振绪译本。刘译是最早读的,只是最后大段的历史哲学论述他的译文让我没看明白,还是后来读草婴和娄自良的译本算是基本理解了。有点奇怪,经常看到有吐槽人民文学那套“精华版”,我不知道都有没有看过里面对“精华版”的解释,这里并非内容上的精华(删节),而是从原来的名著名译插图本140种里面选出80种,名为“精华版”。还特意拿几本对比了一下,文字上并无出入。那套精华版的印刷和纸质才真的常常让人很无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