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2卷人的历史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林本椿,宋东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奇怪的小说。它在表达作家对世界历史的看法时充满了怀疑主义的态度,对历史,对爱这些在一般人看来是“早有公论”的思考对象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当作家把真实与虚构、现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灾难与拯救、爱情与死亡等都囊括于小说之中,当作家把宗教传说、故事新编、历史记载、个人叙述等都进行拼贴于小说之中时,这种斑驳陆离的形态在带有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之同时,也构成了巴恩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感知和体验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巴恩斯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在运用后现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写小说。

作者简介

利安·巴恩斯(1946——),后现代主义作家。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列斯特,1968年牛津大学毕业,曾参与《牛津辞典增补本》的编纂工作,著有九部长篇小说,三度获得布克奖提名(1984、1998、2005),其中《福楼拜的鹦鹉》(1984)最为脍炙人口。

书籍目录

译者序
第一卷 偷渡客
第二卷 不速之客
第三卷 宗教战争
第四卷 幸存者
第五卷 海难
第六卷 山岳
第七卷 三个简单的故事
第八卷 逆流而上
插曲
第九卷 阿勒计划
第十卷 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0 1/2卷人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8条)

 
 

  •     The Authority of the Author,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in Julian Barnes`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½ Chapters, E.P. Thompson`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and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Julian Barnes seems to be ambitious in trying to conclude the history of the whole world in ten and a half chapters, but if we understand that he is just using a literary way to express his historical view and the truth of human history he values, this length is enough for use. In Barnes` account, he raised a vital question of the authority in interpreting history, or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ng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ar history.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the text, the reader or the author? What`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 respectively in bringing meanings to a text? Is there an absolute truth in the interpretation? Who should we trust if there is not?
      
      By discussing about how novelists, El Greco,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produce their art , Barnes seems to argue that the authors are responsible for bringing the text to the reader, but they lack control of the interpretation to it, just like the metaphor of the lonely sea-captain directing a ship without engine-room and rudder, although he spares no effort to direct the ship, it actually listens to the winds and tides instead of him. The author`s effort to control his work will probably come to a similar result, as his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artistic work i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ideology, his past,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many other mysterious issues nobody could possibly know. The author may hold his own interpretations to the artistic work, as El Greco painted himself in his ‘Burial of the Count of Orgaz’, he is showing his authority of p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 however, the author could not master the reader`s interpretation to the artistic work, as the reader has his own interpretations basing on his life experience, world view etc., and he does not need to accept the author`s interpretation. It appears that the more flexibility the author has, the more control he has to turn his work into what he want, but at the same time more interpretation and ambiguity of the work are produced. The example of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has illustrated this point, as poets own the flexible ‘I’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turn bad love into good love poetry, while prose writers can only turn bad love into prose about bad love, poetry are less trustworthy than proses to the reader.
      
      E.P. Thompson however, holds a quite different view towards the authority of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 In his Introduction to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William Blake and the Moral Law, he tries to analyze William Blake in a historian`s way, which is, knowing who Blake actually was by ‘placing Blake`s thought with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his times’ and ‘the very particular intellectual tradition which Blake formed his mind in’ . In his opinion, the academic way of studying Blake is too isolated and ex parte, the readers are welcome to bring meanings to Blake`s words, but at least they need to know what he really want them to discuss about. Therefore to precisely understand Blake`s poetry, proses and paintings, we should first know who he was and why he made his works that way,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at tradition guided his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painting.
      
      In this essay Thompson is in fact arguing that the author has the absolute right to interpret his work, while the reader can only follow and should not have entir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asing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ideology etc. Thus a fixed direction of explanation has been set for all kinds of artistic works, as ‘Baudelaire`s work is the failure of Baudelaire the man, Van Gogh`s his madness, Tchaikovsky`s his vice’ . At this circumstance the text becomes the very narrowed ‘unique one’ with no potential to be further explained or developed; for the readers, they have only got the right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text; therefore both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solve this dilemma, Roland Barthes (1977) suggested a solution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him, only by cutting down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text and giving the readers the right to interpret can the text be given new lives.
      In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Barthes ident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as ‘the birth of the reader must be at the cost of the Author’ . As stated by him, writing begins when ‘a fact is narrated no longer with a view to acting directly on reality but intransitively’ , 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happen to the Author. In the ethnographic societies a mediator conducts writing, and the Author is a modern product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e discovery of ‘human person’ . Consequently, ‘it is language which speaks, not the author; to write is, through a prerequisite impersonality to reach the point where only language acts, ‘performs’, and not ‘me’’ , and the author is removable. As a result of the removal of the Author, the text could be change. The Author, if believed in, will be considered father of his work in temporality, but if he is substituted to a position of a modern scriptor, he will exist at the same time with his text and writing can no longer represent a process of recording, notation etc. Hence he only writes for no origin, or if any origin, it is language itself. A text at this sense is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in which a variety of writings, none of them original, blend and clash. The text is a tissue of quotations drawn from the innumerable centers of culture.’ Thus, once the Author is removed, trying to decode a text will become meaningless. The Author puts limitations to the text and closes the writing, while reading can become the origin of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give the text new life. The reader, who produces the space to hold together all the traces constructed the text, is the real solution to a restricted text.
      In summery, Barthes is maintaining that to interpret a text only through the text itself by destroying 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of language (recording, representing etc.), denying the stability of a text (Author-God interpretation) and cutting down the author-to-text and author-to-reader approaches in the author-text-reader relationships, the diverse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could be achieved. His opinion is completely opposite to that of Thompson`s, who claims that the author has the absolut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his work, and the readers can only choose to accept or reject it. Barnes looks to stand in the middle, or maybe the side closer to Barthes, as he believes, although the author wants to keep control of his work, he cannot manage it. He may want to get rid of the sway from his past and the environment but could not handle it, and there are many other factors changing his direction while he does not actually know. Even so the author still has the right to put himself in his work, but the reader may not accept it. And the more flexible the work is, the more interpretations the reader may bring to it.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give the work meanings, but neither of them are dominate, hence the text has large freedom to speak for itself,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goals Barthes wants to achiev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author.
      [Word count: 1362]
      
      
      References:
      Barnes, Julia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½ Chapters. London: Vintage, 2009
      Barthes, Roland.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London: Fontana, 1977
      Thompson, E.P.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William Blake and the Moral Law.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历史向来更像多种媒体的拼贴,涂抹油彩的是粉刷滚筒,而不是驼毛笔。——《10 1/2章世界史》
      
      朱利安.巴恩斯喜欢与历史与过去对着干,这也让阅读的人不断思考:“我们该如何抓住过去?我们能够抓得住吗?”这确是一本好书,可惜我离西方历史文化的距离过于遥远,阅障碍时时出现,几度想放弃,却又几度不舍。
      
      此书是巴恩斯被研究和讨论得最多的作品。全书以诺亚方舟的传说为主线,包含十章故事和一章“插曲”(所谓1/2章),或戏说 《圣经》,或品评名画,或演义历史,或虚构未来,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的虚构性以及虚构的历史是如何产生并变身为“真实”的,以方舟的隐喻讲述了人类在历史的汪洋中孤独漂流,寻求救赎的命运。作者在“插曲”中将挽救历史的希望寄托于爱情,它是人类最后的“方舟”。全书如同一组拼贴画,呈现出一部寓言式的“世界史”。
      
      这样的小说再也找不出第二本——令人兴奋,超级有趣,这是一部绝妙而极富创造性的作品。全书处处闪现着才华、风趣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阅读之乐。巴恩斯如同中世纪的圣典注家转世,带给我们这部小说。它是历史的注脚,是对已知的颠覆。
      
      这本奇怪的书魔力无边,除了第3篇的“宗教战争”外,我还是有滋有味地啃下了这块骨头。“海难”和“梦”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那里面有虚构有事实有怀疑有反思。巴恩斯的笔下历史不再可靠不再权威。此书是历史的注脚,也是对已知的颠覆。
      
      《海滩》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详细叙述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1816年遇难的情况,一部分分析籍里柯名画《梅杜萨之筏》。在分析这副名画时,作者评论说:“画作斩断了历史的锚链”,”灾难变成艺术“,将”木筏上极度痛苦的瞬间,选作题材,经过改造,通过艺术演绎,变成一副有力度和深度的图画,再上光、装帧、镶玻璃,悬挂在著名的美术展览馆内,用语阐述我们的人类状况,固定不动,最终地,永远在那儿。这就是我们拥有的吗?”如此深刻,如此透彻,让人不得不反思,深深地陷入没有答案的深洞。
      
      全书最后一章,即第十章《梦》,主角是第一人称叙事者。在前面的章节里巴恩斯一直在回顾历史,可是他无法理解历史,现在有展望未来,做了个梦,想象死后会怎样,同样感到迷惘。“我”在梦中来到一个现代消费者的天堂,“一切都是非常舒心的:购物、高尔夫、做爱、会见名人,没有什么不好的感受,永生不死。”可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没什么二者相差无几了。”“后来,他们都选择了死?”结尾一句很耐人寻味的:“我梦见我醒了。这是最古老的梦了,而我刚刚做了这个梦。”
  •     我们必定相信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帅,但未必相信眼前的这一行宋体的创始者是大奸臣秦桧。历史的可信度总建立在我们的主观情绪上。穆桂英是民族英雄,一介女流,那么挂帅这般可歌可泣的故事必定就是事实。人们乐意这样宣扬,即便事实是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穆桂英这个人物。人们通过演义、戏文一次又一次的加工整理,把穆桂英的事迹细化。细化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细化了才越显得真实,这才是历史。
      
      更典型的例子是孟姜女寻夫。顾颉刚先生找到的最早的线索是先秦某文献的一句“杞梁妻哭城,哭崩城”(可能有出入)。事情原本是将军杞梁跑去打仗,战死沙场。杞梁的老婆哭的昏天黑地,最后城墙塌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要注意的是事情发生的年代是在东周时期。后来人们为了使这个故事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嚼头。把事情发生的年代搬到秦朝,杞梁妻哭城的原因也不再是因为杞梁战死沙场。这时候,杞梁已经不再是一个将军,而是成了一介平民,是被拉去筑长城的,因为劳累过度死在工地上。我们明显感觉的,故事加工的过程都是跟着民众的主观感情前行的。修筑长城动用了中国近半数的劳动力,可谓劳民害民。民众必然对此很痛恨,所以把最早的一句“哭崩城”改为哭倒万里长城,这就具有历史的悲壮,越能显出统治者的暴政和人民的痛苦。杞梁妻哭城的故事在后世情节越来越具体。为了展现妇女的贞洁,杞梁妻万里寻夫最后也有了名字——孟姜女。孟是排行,姜是姓。姜姓的封地从姜子牙开始,东周的齐国就是姜姓,也就是说齐鲁大地早先就是姜姓的封地。这个地方有一个特点,从古代就有一个习俗,出殡的时候人们哭得很猛。把杞梁妻和齐鲁大地的哭联系到一起,故事就真实了。另外,齐鲁本来就推崇礼仪教化,夫死妇寻的出处也只能是在齐鲁。令人感慨的是,人们编纂历史的时候,孟姜女有了名字,而他的丈夫杞梁却一直都在改头换面,最终他的名字被我们劳苦大众给忘却了。记住杞梁又有什么必要呢?我们需要的就是精通泣鬼神,神乎其神的孟姜女。
      
      孟姜女寻夫已经不仅是一个修剪出来的故事了,它成为了一个历史,寄托着三千年中国人的精神想象。这个故事反映出平民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对万里寻夫这一举动的赞美。
      
      人们乐意加工穆桂英和孟姜女,也乐意加工秦桧和曹操。
      
      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中国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类似于评价毛的话语——“功大于过”。我们能看到的是好人和坏人,忠臣和奸臣,良民和暴民,明君和昏君,红脸和白脸。古代人民尚未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家习惯性的把故事搬上戏台,给人物涂上脸谱,给历史定型。这种涂脸谱的方式,很多时候都会给后来人造成错觉,后来人的错觉再一经加工,就成了历史,成了事实。曹操和秦桧就是大奸臣,别的一无是处,这是我们被加工过的历史影响后的第一反应。
      
      历史,在底层就被扭曲了。
      
      而对于那些修订前朝历史的新的统治者,历史也是个靠不住的玩意。
      这一点很容易被理解。一个新的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对被统治者不仅仅要从武力上进行统治,更多的是要求思想上的统治。
      
      元朝灭亡,没听说过哪个汉人殉国,明代倒是有一大帮子,那些个南方的书生抵抗起来比明朝正规军还猛,清朝灭亡也没听过几个,唯一的是梁漱溟的父亲。有人说过,只有被某一种统治政权的文化同化了的人才会为这个政权自刎。这一点很有道理。
      
      新政权打从一开始就要统一国内的思想,最起码的是要对自己的改朝换代找一个说辞。肯定的一点是,前一个朝代不能统治大家了,现在需要我来拯救大家,只有我才能救中国,只有我才能领导大家繁荣富强。
      
      历史上的说辞大致无二,不同的是说辞的说辞,就是说辞成立的依据。为说辞找借口的任务落在了新政权修订前朝历史的史官身上了。贬低前朝,夸赞当朝,一定的夸张是必须的,一定的删减是必须的,一定的杜撰是必须的。搞出来的东西不是历史,是一种传说,或多或少的带有戏说的成分。不过,大体上也还是靠得住的。
      
      回到小说本身。作者朱利安·巴恩斯试图通过十个半章节来讲述世界史,要写这本书听起来很玄乎,十个半章节?世界史?如果写起来,必须要使用一种异于常规的布局。其二,写什么?美国?伊斯兰教?线索是什么?如果写来,必须要用一种异于常规的主线。其三,怎么写?这是小说?散文?随笔?
      
      可以说,这本书玩的就是技巧,它竭尽所能地拓展了小说的写作能力。
      
      全书的章节各自独立成文,读者完全可以分开来读。要是真的以为它们相互独立,有可能就读不懂小说想要做什么了,即便是全书通篇读下来,像我这种阅读能力有限的读者未必能揣摩出作者的意图。小说纯粹是随性而为,或杜撰神话故事,或杜撰历史,或评价名画,完全没有清晰的线索。我不得不回过头去看译者的前言,还是看不大明白。
      
      具体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翻书。
      
      对于这本小说,刚开始我的评价很高,但是看到最后,我彻底绝望了。看这本书完完全全是对读者的一次挑战,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必须要时刻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想逻辑。读者一直都在寻找小说的主线,但是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若有若无的线索也就断了,接着就要进入下一个章节,重复着找寻主线,等到你明白这是相互独立的章节之后,又开始寻找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读者永远都是在一头雾水中读这本书的。更可气的,本书没有译注,这对一个不怎么了解外国历史的人来说,简直无法忍受。第一章我明白那是圣经的开篇,我读过一些圣经还可以搞明白。后面有一节讲恐怖主义劫持的游轮上的富兰克林,我只认识两个美国人叫这名字。发明家和总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里面还有马克思和黑格尔我知道这是两个哲学家。一般而言,这样的名字下面都是有译注的,但是这两名字下面没有。我相信里面还多东西我都是稀里糊涂读过去的。看到第九章的时候,我要崩溃了,于是还是选择了放弃了这本折磨人的小说。
      
      这本小说我完全没有真正读懂,书评开始的也不过是我平时的一些关于历史的想法。而对于小说传达的东西,我也不能凭空拟造,如果你想知道究竟这本书要讲什么,恕我无法相告,建议你看看,或许你看的要比我通透。
      
  •     key words: 动物 人类 宗教 方舟 海 爱 梦 人性 历史 自由意志 身体
      
      第一章: 偷渡客
      |方舟|
      木虫的视角:
      上帝的不公,无知和虚荣
      动物的轻信,倒霉的命运
      诺亚的贪婪,狡猾,欺骗,酗酒。人类的本性一如既往的狡诈,历史靠不住
      
      第二章:不速之客
      |穆斯林恐怖分子劫船|
      富兰克林的故事:
      地点:希腊克里特岛
      每一种情况下,利己意识大于利他意识
      人类的宗教纠纷(以及对沟通的冷漠)
      人种的阶级(“讽刺可以定义为人们没看出来的东西”“人任由讲故事的人摆布”)
      
      第三章:宗教战争
      |法庭记录档案形式|
      居民:申请把木虫革除教籍(“《圣经 诗篇》:人能统治动物”)
      木虫:“你审判局内人,而不是局外人”
      
      第四章:幸存者
      |美国妇女和猫的独航|
      驯鹿——飞翔——切尔诺贝利——掩埋——给水貂吃
      人类的解决办法:“估计我们能找到个办法”——人一受到威胁就逃散,分散到整个地图
      在海上的漂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诀窍)
      做梦(“如果你已经闭上眼睡觉,还要再闭眼,把噩梦关在外面”)——虚构,对话,隐隐的期待的爱情——自己对自己的心里解析——梦是因为她的大脑害怕死亡
      
      第五章:海滩
      1|海难——历史事件|
      描述法国船队在遭遇海难时的反应
      2|灾难如何变成艺术|
      籍里科的画作《美杜莎之筏》
      开始肯定是忠于生活,但一旦进入过程,忠实于艺术就成了更高的信条
      人(历史)必须成为艺术品力量元素的组成——不真实的演员——上帝的垃圾
      总结:人类通过艺术对于灾难表现出来的态度:在绝望和希望之间的摇摆。冷淡。
      
      第六章:山岳
      |女儿的献身|
      父亲——对现代科学的崇敬
      女儿——对父亲的爱,对上帝的迷恋
      阿勒山献身、诺亚的村庄被毁
      女儿的态度:凡事都有两种解释,每种解释都要借助于信仰,给我们自由意志就是为了让人们在两者之间选择
      
      第七章:三个简单的故事
      1|对泰坦尼克生还者的态度|
      历史经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是闹剧|
      2|鲸鱼肚子里的约拿|
      圣经——电影大白鲨——某种原始的隐喻,全球同校的梦幻原型,自由意志的幻觉都没有——神话并不是叫我们队某个经过集体记忆而添油加醋、改头换面的事件追究到底,而是叫我们向前看那种将会发生而且一定会发生的事。——神话会变成现实,不管我们持什么样的怀疑态度。
      3
      |圣路易斯号的犹太人,1939|
      
      第八章:逆流而上
      |演员的南美印第安丛林经历|
      现代人感叹原始人的成熟
      现代社会宗教受官僚机制所困
      历史的再次重演
      
      第九章:插曲(综述性)
      |作者自述——爱情|
      睡眠使恐惧民主化
      我们留存厚实的是爱情(?)——我们必须相爱,而后死亡死亡(以昭示进步)
      爱并不能使人类幸福,只是使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小个性。小目的。
      世界历史如果没有爱就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
      用你的身体讲真话。
      我们的恐慌和痛苦只有靠安慰性的编造功夫缓解——历史。
      爱情是富有想象力的同情心。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我们当前的宇宙模型是熵。用大白话讲就是:事情都搞砸了。
      在夜间,(爱与真与梦)世界是可以抗拒的。
      
      第十章:阿勒计划
      |美国宇航员斯派克寻找方舟|——反回第六章
      总的来说:人又被涮了。
      
      第十一章:梦
      民主的梦,民主的死亡,民主的历史,民主的自由意志。一切都是虚构。
      返还第4,7,9章
  •     陷阱
      
      2011-12-26
      
      有一头熊挖了一个陷阱,他在挖好的坑里竖起一根带尖的木桩,上面铺上树枝和草,掩饰得很好。第二天,他走在森林里,掉进了自己挖的坑,扎死了。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上面是我的复述。
      原文的中文译本如下:
      
      树林里有一只熊,一只聪明活泼的熊,一只……正常的熊。有一天,熊开始挖一个大坑。坑挖好了之后,熊从树上折下一根树枝,把树叶和细枝都剥光,一头啃尖,再把这木桩竖直向上插在坑底。然后,熊用树枝和矮草把挖好的坑盖好,看上去和树林别的地方一样,便离开了。你猜想熊在哪里挖的坑?正好在它自己最喜欢走的一条路线的当中,它在去喝树上的蜜或者做熊要做的不管什么事时一般都要经过那一点。于是,第二天,熊懒洋洋地走过那条路,掉进坑里,被木桩扎穿。它临死前想,哎呀,哎呀,真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真奇了。我选在那儿挖陷阱可能是个错误。可能挖陷阱从一开头就是个错误。
      
      ——朱利安·巴恩斯《十章半世界史》
      
      你会发现,我的复述丢失了许多信息。我的复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挖陷阱有坑了自己的危险。
      但原文不厌其烦,他描述熊,并且用省略号,变体字,其中原因之一是故事的讲述者是个忧郁的女人。她要说熊看起来多么健康。然后开始挖坑,并不直接说挖陷阱。并用了定语大来修饰坑。坑挖好后,熊开始做另一件无关的事,折树枝,啃树枝,她在讲述中用了许多动词,这是小学语文课后题里经常出现的。然后并不是句号,而是逗号。逗号后,树枝被插在坑底。这说明熊在啃树枝或折树枝时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他一门心思把陷阱完工。到此为止,讲述者口中并未出现陷阱这个词。所以,它依然是一个形象,一个在若干复杂的动作后产生的东西。其目的尚不明确。而我的复述,在头一句就说明了熊有明确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里,能看到的只是熊藏了一个危险的东西。并且藏得不露痕迹。
      这里还有一个时间,有一天。那只健康的熊有一天开始做一件事。挖坑。这只是平常的一天,当他在平常的一天里做了一件事之后,他把做事的痕迹掩盖了,但事情还在那里。然后他离开了。这后面的句号给人一种停顿并延长思考的印象。
      讲述者开始互动,你猜,熊在哪挖的坑。我怎么知道?讲述者明白的问听众熊挖坑的地点,但听众很可能去思考熊挖坑的目的。他要害谁?哪里?老虎,或者猎人的必经之路?
      但讲述者并不打算给思考时间,所以连段落也没有分。马上告诉答案。在它自己的必经之路上,这样一个奇怪的做法足够让听众思考一阵子,不过讲述者依然不给思考时间,继续补充这是他日常生活的一段路,熊就是在这条路上活着,这条路是他的家。他在自己家里藏了个危险的东西。
      讲述者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听众认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当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出现时,听众未必会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是会想,哪里出错了吧。没错。
      于是,第二天,那个平常的有一天马上衍生了第二天,熊懒洋洋地走着。这是为了说,在熊看来,这依然是有一天。如果故事反过来讲,可以说,有一天一只熊懒洋洋地走在他每天都要走的路上,结果掉进了坑里。
      这么想,只是为了提醒自己思考一下原文中的有一天虽然是平常的一天,但平常的一天也不是无端来的。
      第二天的动作,基本是重复了前一天的动作,只不过作用力反了过来。于是熊没有办法做别的了,他只能躺在那里想。他在纳闷,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那么他本来想到的是什么样?他觉得这事太奇了。但有什么奇的?前面早就说了,熊是聪明活泼……正常的,(似乎正常是讲述者在思考后确认并强调的一个修饰语),一个聪明的熊会觉得他的遭遇真奇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挖了陷阱,不知道自己把陷阱挖在家里吗?
      到最后,讲述者才提到陷阱这个词,这是为了说,熊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陷阱。他是有预谋的。所以,讲述者在说熊是正常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为什么犹豫,因为讲述者似乎不觉得熊有挖陷阱的必要,或者准确地说,在挖陷阱之前,熊没有不正常的,但他竟然有预谋的挖陷阱……难道说他以前就不正常吗……又好像没有迹象,他是聪明活泼的。人若反常,非病即亡。熊也一样。
      最后熊反省了,他不太确定地反省到,在自己家挖陷阱也许是错误,挖陷阱的想法也许是错误。
      
      整个读下来,会发现这既是个寓言,也是个谜语。我的复述完全不够丰富。甚至把最关键的信息丢了。
      这个寓言的谜面是陷阱,谜底是什么?是核武器。一个藏在自己家里的危险装置。它造出来之后,日常生活还是一样。这些都不需要太多解释。唯一的问题,熊为什么在自己的必经之路上挖陷阱?
      我所能想到的解释是,熊对陷阱这东西并不十分理解。他只知道这个是用来打猎的,有了它自己就多了一个工具,而且这工具要放在顺手的地方。
      
      
      ------------------------
      
      
      天堂
      
      2012-01-04
      
      巴恩斯《十章半世界史》的最后一章讨论了天堂。
      天堂是个悖论,其悖谬在于一个人不可能到达一个能够心想事成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他一定想要离开。
      但这又不完全是悖谬,因为当他想离开时,他恰好可以离开。
      这就有点复杂了,巴恩斯含糊地说了传统天堂信奉者依靠保守可以让他的天堂更久一些,继而又说那些善于争辩的批评家有了足够的时间读书辩论,但这都不比心无旁骛的体育爱好者,他可以一根筋地实现他全能冠军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也许要和天堂里同样的疯子争上个地老天荒。
      巴恩斯似乎在说明有一定追求比没有追求要有意思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是个时间问题,你早晚会有种种厌烦。认识世界上所有人,时间从按天算到按千年算。
      最后的结果,时间又从按千年算回归到按天算。
      我梦见我醒了,这是最古老的梦。而我刚刚做了这个梦。
      这其中有怎样的寓意和解脱?
      
      巴恩斯的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编排上帝,最后一章则彻底否定上帝。然而他在彻底否认的同时,也承认了这是他凭借自由意志做出的否认。一个人无论诚实与否,当他否认了上帝,也就否认了天堂的永恒意义。第一章的木蠹没有出现在最后一章,它们的乐趣是啃木头,而天堂里是寡味坚硬的红桃心木。它们用一件单调的事贯穿了圣经的历史。
      
      如果非要纠结出一个结果,那就是从无限到有限。从虚无的想象回归,当神游八荒时,忽然觉得有件事还在惦记着。当肆无忌惮时,忽然心生悔意。这部小说写的,就是人比木蠹多的那些东西。那看似无限的可能,要人一生背着,难脱大梦一样。
      
      
  •     这两天又一口气读完...真不错.到了最后似乎有点顺势了,不过还是很耐读.
      
      十个暗自相连的短篇,一节对于爱的想象和评说.巴恩斯从对挪亚方舟的嘲弄开始,讲述了十个人的历史断片。正如巴恩斯所坚持的,他并不是在用什么后现代的方法写作,他只是仿照古老的圣经来讲述一些事情。
      
  •       最欣赏的是那1/2卷历史中的一个“插曲”,如果要给它一个名字,应该是“爱情”。
        爱情总是历史中的插曲,意外的情形。
      
        有人用两个词归纳钱钟书的小说:歪喻和刻薄。
        本书的作者也当得起这两个字了。
        且看——
      
        我们两个夜里睡觉是不一样的。她像是随着温馨的潮汐轻柔摇曳而安然入睡,又满怀信心地漂游到明天。我可不那么甘愿睡着,而是奋力劈波斩浪,要不是为舍不得一个好日子离我而去,就是为一个倒霉的日子耿耿于怀。
        她睡眠被打断的次数较少,有时会尖叫起来,“一只很大的甲虫!”好像要不是那么大,她就不会找我的麻烦;或者“台阶很滑”;或者“很坏的东西”(这在我听来莫名其妙,说了等于没说。)然后,因为赶走了这只湿漉漉的癞蛤蟆,从她的系统内清掉了这污泥浊水,她叹口气,又回到洁净的睡眠。我躺在那里,手里抓着那只粘乎乎的两栖动物,一把烂泥渣在两手上翻来倒去,又惊吓又佩服。(顺便说一句,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做得梦更了不起。睡眠使恐惧大众化。在这里,丢一只鞋或没赶上火车的恐怖和游击队进攻或核战争的恐怖在分量上是一样的。)
        我佩服她,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人每天夜里都要睡觉,没完没了,一直到死,而这件事儿她处理得比我强多了。她搞得好像是个老练的旅行家,一个新的机场对她来说全然不在话下。而我却像一个拿着过期护照的人,推着一辆轮子咯吱作响的行李车走向错误的行李转盘。
      
        所有的小说家都知道,他们的艺术讲究婉转而忌讳直露,作家应该像一个潇洒的船长注视着眼前的风暴,忙着操作镶有金边的把手转轮上的一个个仪器,顺着传声筒往下发出简练的命令。不但船长自己相信,就连一些乘客也信以为真。但是,他们漂浮的世界能否脱险不取决于他,而是取决于狂风怒涛、冰山暗礁。
      
        爱情是许诺之地,是一条两人借以逃脱的洪水的方舟。但这又是一条流行互相残杀的方舟,一条由某个花胡子昏老头掌管的方舟,这老头用哥斐木手杖敲你的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扔下船去。
      
        女权主义者在动物王国里寻找无私行为的范例,看到此处彼处雄性动物做着被人类社会视为“女性”的工作。想想大企鹅吧,孵蛋的是公企鹅,把蛋放在脚上带着走,用自己的肚子包裹好几个月……但像我这样了解自己这一性别的人,我倾向于对公企鹅的动机持怀疑态度。公企鹅可能是这样盘算的,如果你要在南极呆上好几年,那么,最聪明的做法莫过于在家里孵蛋,而把母企鹅派出去到冰冷的水里逮鱼。
      
        围绕着性正统与行使权力,展开着一场断断续续的争论。如果总统连自己的裤子拉链都锁不紧,他还有权来统治我们吗?如果社会公仆有外遇而瞒着老婆,他是不是更有可能欺骗选民。以我自己来说,我宁可由一个奸夫,某个好色的流氓来统治,也不愿意由一个正经八百的光棍或裤子拉链紧锁的男人来统治。
      
        把大脑和心脏并排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不同。大脑干净利索、条条块块,分成两半,看上去通情达理,你可以和它打交道,而心脏,人的心脏,看起来恐怕是他妈的乱成一团,这个器官沉甸甸、血淋淋、紧凑密实、像个凶猛的拳头。这东西可不像教科书里的地铁图,而是秘而不宣、藏而不露。把心的两半分开并不像我所异想天开的那样轻易,而是像快要淹死的恋人拼命抱成一团。
      
        爱与真,这是必不可少的结合。你有没有像第一次恋爱时那样讲过那么多真话?你有没有更清楚地看这个世界?不要转开眼珠,不要发出讨好的呻吟,不要假装性高潮。用你的身体讲真话,即使这真话平淡无奇。性爱不是表演(不管我们多欣赏自己的脚本),性爱讲究的是真实。你在黑暗中怎样拥抱,决定了你怎样看待世界历史。就这么简单。
      
        历史不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历史学家对我们说的那一套,有程式、有计划、有运动、有扩张,有民主的进程,是织锦挂毯,一个好故事接着一个好故事。我们很容易把历史当作一系列沙龙绘画,一段段谈话录,但历史自始至终更像是多媒体的拼贴画,涂油彩用的是滚筒粉刷,而不是鸵毛笔。
      
        同时,他的文字又很美。
        曾经和两个同样写东西的朋友讨论过文字的美感。我们最后都同意那必须有一种声音上的感觉在里面,一种韵律,一种遣词造句的错落摇曳。其中一个朋友甚至坚持这是作者必须具备的天赋,对文字韵律的感觉只能来自天赋,后天无法获得。
        我则认为我们可以更宽容一点,我觉得重要的应该是一种通感才华,因不同的东西而得到的感受翻译成文字的能力,所有人都有感受能力,但并不是每个都能够翻译出来。
        那么,本书的作者就有非凡的这样的天赋或能力——
      
        听听这几个词:“I love you”。主语、动词、宾语,朴实无华,意蕴无穷。
        主语是一个短小的词,喻示爱者的自谦。动词较长些,但不带歧义,在言传心声的瞬间,舌尖急促从颚部弹开以发出元音。宾语和主语一样,没有辅音,发音时嘴唇撅起,好像要接吻。“I love you”,听起来多么认真,多么厚重,多么意味深长。
        我想象世界上各种语言在发音方面有某种巧合,它们共同决议,这句话必须永远听上去让人甘愿为之奋斗、为之努力,受之无愧。
        Ichliebe dich:深夜,嘴里含着烟斗,悄声说话,主语和宾语正巧押韵,悦耳、缠绵。
        Jet'aime:另一种程式,把主语和宾语先放到一边,这样就可以充分体味表现爱慕之心的长元音。
        Ys tebya lyublyu:宾语又一次放在令人宽慰的第二位置,但是这一次,虽然主语和宾语有押韵的意思,喻示着有困难,有障碍要克服。
        Ti amo:也许听起来有点像开胃酒,但结构上却充满了说服力,主语和动词、执行者和行为,都包含在同一个词里。
      
        那么,让我来补充关于中文的部分吧——
        “我爱你”,简洁、匀称,开始于最平淡无奇的发音“wo”,像是一个语气词,带点游移,带点含糊,似乎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确定,或者在爱里“我”并不重要;然后是“爱”,叹息的声音,“ai”,温柔,而又非常清晰,这种清晰是一种蔓延开的,绽放般的清晰,仿佛一小片花朵,捧到“你”的面前,“ni”,三个字里读起来最确定不移的那一个,同样又温柔又清晰,但这种清晰是线性的,直指人心的,确定无移,我爱你。连续两个上声的字眼后一个落定的入声,我爱你,一切不用再说,一切都成定局。
      
        然而,所有这些之外,作者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他是真正懂得、真正爱过的人。
        人们是否真正爱过,在文字上是绝无法撒谎的。
        我一向认为,只有真正地、刻骨铭心地爱过的人,才会了解爱情中一切残忍可悲和无助之处,同时仍然坚持爱情、信仰爱情。
      
        爱情使你幸福?不对。爱情使你所爱的人幸福?不对。爱情使一切变得更好?完全不对。当然,我们曾经相信这一切。谁又不曾相信(谁在内心深处不是一直还在相信)?我们所有的书和电影里都是这样,千千万万的故事都是这样美好的结局。爱情如果不能解决一切,还要它干什么?
        我一生已爱过两次(这在我看来够多的了),一次幸福,一次不幸福。正是那次不幸福的爱给了我最多有关爱情实质的启示——但不是在当时,而是在很多年之后。
        爱情可能带来或者可能不会带来幸福,不管结果是否能带来幸福,其首要作用是提供活力。你是不是还是像初恋那样能说会道,不贪睡,急切地再度做爱?(我的插话:绝了!说得好!)贫血者开始容光焕发,而正常健康的人则变得精力过剩。
        这么说,爱情是从哪里来的?严格讲来,爱情并不是必须的,对不对?没有爱情,我们仍然可以像水獭一样筑坝;没有爱情,我们还是可以像蜜蜂一样组织复杂的社会;没有爱情,我们可以像信天翁一样长途跋涉;没有爱情,我们可以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没有爱情,我们可以像渡渡鸟一样作为一个物种而灭绝。
        爱情是不是一种有助于种族生存的有益突变?我看不出来。譬如,是不是因为注入了爱情,勇士们就会为了活命而更加勇猛地作战,内心铭刻着对烛光、壁炉、温暖家室的回忆?不见得:世界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战争的决定因素是新式的箭头、精明的将军、吃饱的肚子、掠夺的期盼,而不是多愁善感、思乡恋家。
        那么,爱情是不是一种和平年代冒出来的奢侈品,如同无缝棉被,舒心惬意,精工细作,而又无关紧要?一种偶然突变,通过文化而得以加强,正巧摊上爱情。
        我们是不是就该这样来想爱情?爱情并不是来帮助我们生存。但它赋予我们个性,赋予我们目的。但我们的种族繁衍并不需要它,实际上,它对有序的文明起妨碍作用。如果我们不用为爱情操心,性欲就会简单得多,婚姻会更加直截了当——说不定还更加持久。如果我们不为爱情而折腾,不为其来临而狂喜,不为其离去而恐惧。
        奥尔图良讲到基督教信仰时,说,正因为其不可能才见真。也许正是因为爱情并非不可缺少,它才变得至关重要。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爱,因为世界历史没有爱便荒诞无稽,这样的世界历史只会停留在刚建造一半的爱的房屋面前,将它夷为碎石瓦砾。世界历史若没有爱就会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我的插话: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诗句,“他们牺牲了自己,却挽救了历史,因为他们,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永久的歌。”)我们的随机突变因为并非不可缺少而至关重要。爱情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有关克莉奥佩特拉鼻子的那些胡扯地地道道是感情论者的一套),但可以做一些重要得多的事情:教我们勇敢地面对历史,不理会它的神气活现、高视阔步。我不买你的帐,爱情说,对不起,你没什么了不起的。
        爱还能做什么?你要爱某个人就不能没有想象力,不能不富于同情心,就不能不学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没有这种能力,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恋人,也不能成为好的艺术家或政治家(顶多蒙混过关)。举出几个很懂得爱的暴君给我听听——我说的很懂得爱不是指大色鬼。
        爱情是反机械的、反物质论的:这就是为什么痛苦的爱情仍不失为美好的爱情。它可能使我们不幸福,但它坚持不需要机械类的和物质类的来掌管。爱情赋予我们人性,赋予我们神秘,爱情给予我们许多超出我们自身的东西。
        我不是说爱情会使你幸福——这点最为重要。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真说起来,我倾向于认为,爱情会使你不幸福:要么马上不幸福,要么日后不幸福。但是,你可以既这么认为,而又仍然坚持爱情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即使爱情令我们失望,尽管爱情令我们失望,因为爱情令我们失望,爱情仍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我们必须信奉它,否则我们就完了。我们可能得不到它,或者我们可能得到它而发现它使得我们不幸福,我们还是必须信奉它。
      
        从来没有看到什么人如此清晰明白而振聋发聩地说出我对爱情的两个基本看法——
        一、爱情是另一种东西,与生活、与世界无关的另一种东西,属于另外一个世界,所以不要用我们这个世界的标准是非、得失对错去衡量它、评判它。爱情开口的时候,一切都要噤声,因为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
        二、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就是懂得爱情也许将带给你麻烦、苦难、悲哀、伤痕但仍然不能不去爱的人。
      
        就像我喜欢的《NANA》里的两句——
          总是为男人心碎的你
          无论重新来过多少遍都能保持笑容
  •     先说一句,这本书的译者序写的很挫,巨挫。
      其实这书一开始就给我一种2012的感觉,生存的权利取决于你的物种干净与否,其实这挺科学的。但是很明显巴恩斯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叫我在这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来了,而是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持以怀疑态度,荒诞的怀疑。而从他的描述中,我观察到诺亚方舟的那个诺亚,其实是个有着反社会反非人类甚至人类也有点反的的暴力倾向者。在我的观察过程中,我还脑残的借用了一下lie to me里面男主角的细节观察倾向……然后很不情愿的承认似乎用的不甚恰当或者不得其所。但是在书看到一半时,我又觉悟,这老头子写书又不是为了还原历史了。有些人沉迷于半真半假寻求刺激,有些人根据书本一成不变的书写序言,有些人在一边看个乐呵。巴恩斯通过探索创世的秘密而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另一层的怀疑,这怀疑并不失道理。我们从中享受的到底是乐趣,还是这样一种怀疑态度?书很好,但是,诶,承认吧,后现代不适合我了,远目。。。
      
  •     《10 1/2章世界史》这本书有一个极不好做市场推广的书名,任何带“史”字的书,除非野史或者戏说,多半都只能落得个小范围传看的下场。这本书不清不楚的书名,看着眼生的作者名字,再加上缺少于教授和易教授的推荐语的腰封,几乎注定了它只能埋没在历史类书籍的历史堆中。
       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命运并不算坏,它在西方评论界所收到的溢美之词简直带有赤裸裸的谄媚的味道,而它长居英美长笑说排行榜的事实说明,人家可不是一部只有评论家才爱的大部头。它的作者朱利安巴恩斯几乎拿完了除了诺贝尔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所有文学奖项,每一部获奖作品都绝不雷同,完全不像是一个爹生出来的。在这本书中他用一种非常不英国的方式调侃着人类史——虽然他本人是《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者之一。
       其实,《10 1/2章世界史》所讲述的内容用现代人所熟悉的方式概括出来,就是关于世界末日和一张船票的故事。朱利安巴恩斯写这本书的时候《2012》还没有拍出来,所以可以把他看作是写历史的先知,书中所描绘的内容,可以直接被用来拍成《2012》的第二部,就叫《没抢到船票后怎么办》。
       书里有10 1/2个章节,包括小说、散文、评论、寓言、随笔,甚至类似于考证论文之类的东西。第一章讲的是上一次所谓的世界末日来临时,在滔天洪水下孤独的诺亚方舟上,几只偷渡客木蠹所观察到的“人类文明”。这本该是一个充满了救赎与美德的故事,结果木蠹们眼中的诺亚一家几乎占尽了七宗罪,破坏了十诫的每一条。让这么一家人选择给哪些动物发船票本来就是一件无比狗血的事情,本章最让人愉快的情节,就是有几种高傲的动物不满酒鬼诺亚的配给制度自愿放弃了船票等死。
       你看,这本书的开篇,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开篇已经如此定调了,就不要奢望后面的内容能给人类洗清罪孽。不管是关于美杜莎之筏的考证,还是冷战时期为求自保自绝于人民的行径,或者豪华游轮上基于政治的劫持事件,再到泰坦尼克号上男扮女装的幸存者,哪一个故事不让读者如坐针毡?没错,这些故事大多出自于作者的臆想和编撰,但谁又能说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不是最直观而惨烈的人类史?
       悲观灰暗的故事反而有催人上进的力量,看到荒谬和恶之后,只有最无可救药的家伙才不会联想到自身。好在朱利安巴恩斯不是一个斩尽杀绝的刽子手,他在全书最后的1/2章所讨论的,是爱与历史的关系。在他极尽讥讽地写着10个故事并将此作为世界史呈现给读者的中间,他却出人意料地写下“爱与真,这真是一对黄金搭配”的句子。因为“我们必须信奉爱情,不然我们就完了不然我们就只好向世界历史缴械投降,向别的什么人的真相缴械投降”。
       其实这还不算是书中最动人的句子,最动人的部分出现在此1/2章的开头,他写自己在夜晚所看见的身边的女人,他的妻子。“我移动并把小腿紧靠着她在水面中肌肉放松的小腿肚,她感觉我在做什么,半睡半醒之间举起左手将披在肩上的头发撩到头顶上去,裸露出颈背让我相依。”这样的画面足以抵御洪水下醉醺醺的诺亚的丑态,这样的画面如果被没拿到船票而怀恨在心的偷渡客木蠹看见,也许还能激发它们对人类的一丝敬意。
  •     ■ 书名:《10 1/2章世界史》
      ■ 作者:朱立安•巴恩斯
      ■ 出版日期:2010-5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读家:亲吻丝缎
      ■ 推荐指数:★★★★★
      ■ 一句话点评:奇思妙想,凌厉辛辣,短短“十章半”的世界史却足以让人掩卷沉思;文字已止,余韵不绝。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受人诬陷而身陷囹圄的沃特•罗利将生命的最后时光贡献给《世界史》的创作,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几乎终结了他的创作:在全程目睹了狱卒间的争执后,沃特却发现他所陈述的事实与恰好来探监的朋友所描述的大相径庭。经过思考,他得出了历史学上最令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就会观察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显然,《10 1/2章世界史》的作者朱立安•巴恩斯是这一理论的绝对支持者。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史书却是各种程度的误判,这是无可避免的。《10 1/2章世界史》绝对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历史奇书,全书共十一章,由十一个风格各异,毫不雷同的故事串联而成,实验性极强。既有传统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亦有人称交叠的作品,而书信,律师函,甚至名画评论都可以自成一章,让人啧啧称奇。巴恩斯的十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透着浓浓的怀疑主义精神,他的笔如同一把探照灯,穿透了笼罩在历史之上的层层迷雾,着力于刻画每个宏大历史事件中具体人物的细微体验——在一只蠹虫的口中,挪亚方舟的伟大旅程变成了一次狼狈不堪的逃难,挪亚的光辉形象更是荡然无存;遭遇袭击的游轮上,主讲人为保护女友而与恐怖分子之间达成协议,却因为恐怖分子的悉数死亡而无人证明;最令人胆寒的莫过于《幸存者》中那名为了逃离现代文明而驾船出海的女子,长期的海上漂泊让她总是梦到自己被关在精神病院,直到结尾,一切变得更加暧昧不清,到底你是身处神秘莫测的大海,还是冷酷的精神病院?现实站在天秤的哪一端?我们不得而知。
      朱立安不停地变换人称,视角,甚至语气去描述“每个人眼中的历史”,目的就在于提醒人们去主动思考,任何的历史都是史学家的一家之言。无论如何力图客观,都无法否认主观性的存在。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布莱尔抄袭事件”,堂堂前首相的自传,写到谒见女王时居然直接抄了电影《女王》的经典台词。要知道,首相就职后和女王的第一次见面可是绝对保密的,人家编剧彼得•摩根都说了,这是都是哥的胡诌啊。
      
  •     方舟就是孤岛,信仰就是质疑,我们就是他们。
      躲在虚幻中的现实莫非上帝的骰子?
      
      驯鹿和木蠹分开,良民和罪人分开,洁净和不洁分开。
      藏在历史中的真相如同薛定谔的猫。
      
      作者用五卷揭示了啥叫弱智儿童快乐多,用五卷描绘了怎样精神病人思路广。最后的1/2,像道契约的彩虹,搭建5-5的联系,说明只有爱情永恒,因为TA存在于符号当中。
      
      PS:作者好讨厌的,他总是故意地在看似不经意间置入重复词语,然后我的思考方向就自然而然陷入到这些圈套里面去。不过,好吧,我承认,咏叹调胜利了!整本书就像涨潮时节,浪花渐行渐勇,我身跨驯鹿,手握被木蠹蚕食的哥斐木,在海上浮浮沉沉。这个形象仿若丑角一般,让我回到了《纸牌的秘密》。
      
      PPS:不要看序,那是退潮的泡沫。
  •     《10 1/2章世界史》确实是一本奇怪的小说。它在表达作家对世界历史的看法时充满了怀疑主义的态度,对历史,对爱这些在一般人看来是“早有公论”的思考对象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当作家把真实与虚构、现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灾难与拯救、爱情与死亡等都囊括于小说之中,当作家把宗教传说、故事新编、历史记载、个人叙述等都拼贴于小说之中时,这种斑驳陆离的形态在带有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之同时,也构成了巴恩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感知和体验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巴恩斯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在运用后现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写小说。
      
      这当然不是历史,即使它的标题里带着那两个字。这是小说,历史题材的小说,但又不是历史小说。朱利安•巴恩斯只用了10 1/2卷的篇幅(表现在译林的中文版上,是300多页,想必英文原版也不会多到哪儿去)就把自诺亚方舟以来的人类历史讲完了,你相信吗?10卷是10篇彼此相干性不太大的小说(这里要打问号,因为这里使用了很多体裁,并不只是小说),1/2卷则是一篇思考爱的本质的意识流。这看起来很怪异,至少比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要怪异多了。
      这本书的主要道具是诺亚方舟,这种东西对于我们不如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有意义,我们不会把方舟看作救赎,我们只知道那是一条大的难以想象、牢固的难以想象的船的名字,仅此而已。这样的态度也许更好,跳出去观看一定会比卷在其中看得更加明白,我们能更容易体会到书中的怀疑精神和其中提倡的自由意志。
      这里的10卷和1/2卷都和方舟有关,而且这10 1/2卷之间也有联系,虽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参与者不同,各个故事采用的体裁也不一样。有人愿意把这种松散的联合体称作短篇小说集,但对我来说,只要有明确的中心,就都是严谨的小说。
      chapter1:偷渡客。以第一人称写成,讲故事或者写回忆录的口吻。诺亚方舟上的偷渡客。因此,他们是大洪水、诺亚方舟、诺亚以及上帝的见证者。他们说,方舟并不是一条船,而是一个小舰队,8条船在路上折了4条。他们说,诺亚是个老酒鬼,上帝是个暴君,诺亚挖空心思讨好他得上帝,其它的一概不在乎。他们说,诺亚在动物们那里举行了选拔赛,优胜者上方舟,诺亚把动物们分成洁净的和不洁的,前者每种上7只,后者上一对,前者没种多出来的5只作为航行中的食物。他们说,有一些物种根本不让上方舟,只能偷渡,像他们自己,他们说尽了偷渡过程的艰难。现在我来说出他们到底是谁:木蠹。
      chapter2:不速之客。第三人称,短篇小说模式。倒霉的弗兰克林•休斯在一艘在地中海中航行的倒霉的游船上做类似解说员的工作,然后这艘倒霉的游船被阿拉伯人劫持了,以向西方国家施加压力,释放被抓的同伴。很可惜,游船被西方政府夺回,那帮阿拉伯人全翘了,于是休斯和他们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成了空文。有意思的是,据说,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激发了犹太人变得决绝,犹太人的绝决又导致了阿拉伯人的绝决,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阿拉伯人枪决西方人的顺序是:美国犹太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找不到护照的按照美国人对待,一小时枪决2个。
      chapter3:宗教战争。法庭纪录,据说已经翻译成现代英文,但是,很可惜,某些部分缺失了。案情大致如下,法国贝藏松某教堂里的主教座椅被木蠹侵蚀,某个倒霉的主教一坐上去就一命呜呼了,于是,教民控诉木蠹犯有谋害罪,要求革除其教籍。这部分就是当时双方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的交战纪录。他们在好几点上展开了辩论,其中一点是:木蠹当年是否上过诺亚方舟。我们曾经看过chapter 1,对这点不存在疑问,但是法庭的双方可没看过,而木蠹无法直接上法庭为自己辩解,即便它们的辩护律师再厉害也无济于事。教会审判官的判决是:限7日之内离开某某教堂,否则革除教籍。后面还有一段判词,据说已经被白蚁啃掉了,赫赫。
      chapter4:幸存者。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意识流和旁边叙述交替。这段是关于一个遭受严重核恐惧的女人的,发生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这个女人抱着2只猫,解开丈夫的船,开始了在海上的疯狂旅行,从北方漂流到南方(澳大利亚达尔文附近),在自己的幻觉的折磨下几近崩溃(这个情节让我想起某个小成本恐怖片)。第一人称的意识流和第三人称“她”的叙述交织:你保留一些真相,以次为主干编织一个新的故事。这两个人称究竟哪一个是用这个方法编织故事,我看不出来。另,这一节一开始提到了驯鹿,这种动物在chapter1木蠹的叙述中属于最聪明、最高贵的动物,但在这里也受到了核污染。
      chapter5:海难。第三人称。第一部分叙述1816年法国“梅杜萨”号遇难的情况,第二部分分析籍里科名画《美杜萨之筏》。第一部分的叙述及其的惨烈:人们不顾秩序疯狂的往筏子上挤,海军军官不愿意指挥筏子,不久筏子上的人就陷入疯狂,不是灌醉自己就是解散筏子同归于尽,然后开始不断叛乱、厮杀、丢弃尸体,接着开始生吃人肉充饥,熬了很多天之后终于被其他船救出。很显然,最后被救出的15个人肯定已经不成人样了,但是在浪漫主义画家籍里科的画笔下,他们的肉体完美,具有希腊英雄式的美感。因此,作者在“如何把灾难变成艺术”这个主题上展开第二部分的分析。籍里科没有画触礁、没有画叛乱、没有画吃人肉、没有画带来希望的白蝴蝶、没有画实际的解救,画的是人们看见其它帆船时候的欢天喜地。换言之,这部作品不要带:“1)政治性;2)象征性;3)戏剧性;4)震惊效果;5)刺激性;6)伤感性;7)记录性;或者8)非歧义性。”(p115)。这一段话着实值得玩味,我直接抄上来了。在这个被艺术化的历史中,真实的“历史”所剩无几。
      chapter6:山岳。第三人称。短篇小说。叙述1840年一个爱尔兰女子参拜阿勒山的方舟遗址并死在那里的故事。这个女子意志坚强,思想纯正。她不听劝告,一心一意要爬到圣山的最高顶,还强烈的谴责山上的村庄和修道院的亵渎行径,后来在爬山的时候她果然看到修道院和村庄在地震中化为废墟,象是上帝在惩罚他们。她后来死在山上的一个山洞旁边,这个山洞后来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chapter7:三个简单的故事。第三人称。短篇小说集。第一个故事关于某个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据说他是个易装癖,穿着女人的衣服装成女人混上救生艇得救,毫无客气的利用了高尚的人们留给弱者的拯救机会。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现代“约拿”,这个不幸的水手被鲸鱼吞到肚子里,过了2天才被发现,他没有如我们推测的那般死去,他还活着,只是成了白化病人。这个看起来不太可能的故事让我们觉得约拿的故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实基础。不管怎么样,约拿都是上帝的一颗棋子,即使被吞到鲸鱼肚子里也无法帮他抗命。第三个故事又是关于犹太人的,新闻报道,二战开战前从德国开出的一艘装满了犹太人的轮船,在美洲大陆东岸转了n圈、每人被当地政府敲诈了n多钱、举行了n多的谈判之后仍然不能在那儿的任何一个国家登陆,最后只好重新驶回欧洲,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这四个国家扭捏了半天,勉强把犹太人瓜分了,接着二战正式爆发。
      chapter8:逆流而上。第一人称。书信体和电报体。某人到委内瑞拉的丛林中拍摄一部讲述几百年前两个逆流而上在丛林中传教的牧师的电影,拍摄过程中给妻子写了n多的信,报道那里的情况。原故事中,那两个牧师差点被土著淹死,而在拍摄现场,土著人最后哗变,跑的一干二净,还淹死了其中一个演员,故事的叙述者则由于命大还活着。又是一次历史的重演。
      1/2chapter:插曲。第一人称。随笔。对于爱情和世界历史的看法。
      chapter9:阿勒计划。第三人称。虚构的小说。一个正在在月球上玩橄榄球的宇航员突然接到神谕,命令他去阿勒山寻找诺亚方舟。他在那里看到了被毁坏的修道院和村庄的遗址,并且某个山洞口上发现了“诺亚”的遗体,化验结果表明,那具尸体属于150年前某个女人,大大的一个玩笑!这一段里另一些被开涮的是二战以来的历史:广岛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人类登月。这个手法类似于温斯特•格鲁姆的小说《阿甘正传》,以个人参与历史,发表对历史的看法。
      chapter10:梦。第一人称。意识流。这段完全是超现实的,这里的“我”并没有回忆过去,而在展望未来。“我”死后进入一个消费者的天堂,什么东西应有尽有,后来发现,大家在这里都选择死,因为在这里,“要什么有什么”和“要什么没有什么”没有差别。最后,“我梦见我醒了。这是最老掉牙的梦了,而我才做了这梦。”
      在这10 1/2卷的历史中,到处可见方舟和它的变体。chapter1的诺亚方舟、chapter2的旅游船、chapter3里破碎了的主教宝座、chapter4里女人的小船、chapter5里的“美杜萨”号、chapter6的方舟遗骸、chapter7里的泰坦尼克号、鲸鱼和犹太人搭乘的船、chapter8里的木筏、chapter9里要寻找的方舟遗骸、chapter10里的购物者天堂以及插曲中的用以逃避灾难的爱情。我们看到,历史在不停的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再仔细看,我们发现历史的每一次都是不完整的,都有缺失。首先是主角的缺失,如chapter2中与休斯定下协议的阿拉伯恐怖分子全都翘了。其次是叙述者身份的不可确定,如chapter1中的木蠹,他们是偷渡客,他们所经历的历史不能写入正史,这就造成正史本身的不够完善,正史不能记述所有人眼中的历史,而是非常有偏差。再次是叙述过程的信息流失,如chapter5中画家对原始题材的艺术加工使得真实历史面目全非,人们所接受的是经过加工之后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还有就是历史流传过程中中的损失,如chapter3中白蚁吃掉了记述法庭纪录的部分羊皮纸。最后,还有后来人对历史的曲解,如chapter6和chapter9中的寻找方舟遗骸,仅仅依据一些传说就开始对历史胡加猜测,寻找所谓的“证据”试图与所谓的历史相吻合。 虽然历史的写成、历史的流传和历史的解读过程及其可疑,但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合理的规则却出人意料的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其一是“把洁净的和不洁的分开”,在游船、在对木蠹的审判、在女人的小船、在“梅杜萨”号、在泰坦尼克号、在犹太难民船,我们发现上面的物种还是被分开对待的,“洁净者和不洁者”。其二是“适者生存”,也就是说卑劣者生存。在方舟上,诺亚舍弃了很多优秀物种,又吃掉了另一批优良物种,剩下的都是貌似不会有威胁的,像在泰坦尼克号上,易装癖的男人能够活下来,高尚的男人只能慷慨赴死。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的优秀基因在不断的流失。
      那么,这样的世界用什么来解救呢?用“爱”。这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巴恩斯的爱似乎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爱不太一样,这集中体现在chapter8和chapter9之间的《插曲》中。这是一长段关于爱的独白。他先对世上现存的对爱情的态度否认了一番,将女权主义、大男子主义等嘲笑了一番,在提出自己的概念。“爱情赋予我们人性,还赋予我们以玄想。爱情给予我们许多超出我们自身的东西。”“世界没有爱便荒诞无稽”“世界历史若没有爱就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没有爱的情景正是前面的世界历史表现的症状。所以,巴恩斯的爱是一种很纯粹的爱,不带功利,这是在看透一切之后的希冀。希望实践起来和构想的时候一样完美。
      我在前面大多数要求表现“卷”的概念的时候用了chapter一词,这是巴恩斯的词汇。这本书的英文原文是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我觉得用“卷”来翻译“chapter”不太恰当,虽然这样一来这个历史看起来厚重了很多。这本书写于1989年,当时作者43岁,之前已经出版过一系列小说,兼做文学评论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版的外国小说我看得少,当然本来翻译介绍的也少,我很高兴看到一本在形式和内容的探索上这么符合我的心意的小说。
      
  •     
      
      对于历史的叙述,我们总是持有复杂的心态。信任之,这其中必定藏有许多精心的谬误与刻意的误导;否定它吧,那我们又该相信什么呢?或许,潜入历史的幽微之处,以隐喻的方式拼贴出自己的历史文本,是与常规叙述达成的一个互文的默契。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显然也是于历史抱有质疑的态度,他选取了自己的方式,以挪亚方舟以及方舟的变体为意象,重构了巴恩斯式的“世界史”。
      
      《10 1/2章世界史》是一个古怪的书名,但倒也直截了当地点明了巴恩斯要以10 1/2章的篇幅书写世界历史,野心勃勃且匠心独具。小说与随笔的杂糅,足可见这是一部文学化的历史,虚构与纪实之间,有一缕无形的丝线连接,表象的虚妄或可透视出本质的扎实。朱利安•巴恩斯以挪亚方舟的传说为主线,讲了十个故事和一个插曲,有对圣经故事的颠覆式书写,对现实故事的叙述,对名画成因的分析,以及未来生活的虚构。各个故事间表面互不相关,而方舟的隐喻作为一条线,将碎片拼贴出一个关于人的历史以及漂流与救赎的命运。
      
      人的漂流的命运源于外因亦起自本性,因之既有身体的漂泊亦有精神的游荡。洪水滔天使人们避入方舟,于漫无涯际的空间中惶恐不定;而巴恩斯描述的未来,在永生不死的天堂,置身其中者在无限的时间中“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没什么二者相差无几了”,在物质的丰裕或贫乏之间,人的精神总是摇摆无停息,较之身体或更有漂移之态势。我想,巴恩斯于此洞若观火,在此种语境下,传统历史叙述的唯一性和一元化,是大可怀疑的。
      
      历史可能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巴恩斯也就老实不客气地解构着先前貌似斩钉截铁口吻的煌煌“正史”。如方舟的领导者挪亚“是个怪物,是个虚荣的老昏君,一半的时间讨好上帝,另一半时间拿我们出气”;籍里柯名画《梅杜萨之筏》滤清了海难的细节,“画作斩断了历史的锚链”,静止在美术馆的墙壁上。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什么?自然还是历史,不过这历史却是残缺的、谬误的、有意或无意遮掩、修改和涂抹的。即使如我们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司马迁,也曾绘声绘色地描写过历史人物的密室谈话,不免遭受后人质疑:既为密谈,汝从何知之?史书的尴尬之一面在于此,更不要说许多刻意的篡改了。难怪巴恩斯取怀疑的态度,以自己的视角解构权威化与固化的历史文本。
      
      自然,巴恩斯也不是一味地颠覆与解构,将历史作为一个笑话来谈,他想从虚妄中寻求属于自己的隐喻。因之,在十个故事中,挪亚方舟变为恐怖主义者劫持的旅游船、主教的宝座、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泰坦尼克号等,虽不断变形复象,但方舟的漂流与救赎寓意贯穿始终,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中与方舟的汇合或许是碎片式的,却可拼贴出一个独特的文学化的“世界史”。
      
      将历史文学化,似乎是个蹊跷的事情,但面对客观事实的难以再得,主观意识的介入或可带来另一种真实也未可知。所以,巴恩斯重新演绎圣经故事、讲述《梅杜萨之筏》的形成,乃至虚构未来的故事,解构或幻想之意昭然,在根底上却着意于重构独特的真实,虽然这是巴恩斯式的。文学化的好处还在于,我们可以不再拘泥于事物表面的现象,以不羁的想象直指历史的虚伪与精神的本真,探求人类生存景况的感知与体验,巴恩斯的碎片式拼贴即意在实现这样一个野心。
      
      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如朱利安•巴恩斯这样持有怀疑主义态度的作家,在对历史大表质疑与解构之后,于“插曲”(即1/2章)中,将挽救历史的希望寄托于爱情,认为这是人类最后的“方舟”,“世界历史没有爱便会陷入荒诞,没有爱就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这自是作家的天真之处,亦是执着之处。爱未必能够挽救整个世界,但漂泊的心灵应可于此中觅出救赎之道,获得个体的温暖。我们对生存境遇感知的探寻在“个”与“群”之间交织出斑驳陆离的况味,于无中生有,或可开出别一种可能性。
      
      
      
  •     自从有了人,就开始给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分类,也正是因为分类的存在,人类一边制造历史,一边又涂抹、掩盖历史。而在所有的分类中,洁净与不洁净的划分,最为歇斯底里、不可理喻,却最具推动历史、改变人心的力量。
      巴恩斯在《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1/2 Chapters》中对历史极尽调侃之能事,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巴恩斯并非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他怀疑的是历史线性前进的理性主义思想,却没有放弃对历史内在动因的思考,其思考的成果就是“分类”。分类——显眼得以洁净和不洁净的方式——是贯穿整本小说的线索。
      第一卷:“挪亚——或者说是挪亚的上帝——宣布动物分为两个等级:洁净的和不洁净的。”虽然这个分类本身毫无道理,更荒唐的是,一些怪异的动物——狮身鹰头兽、狮身人面兽、独角兽——被蓄意消灭,因为“我们认为是闪——但说不定是挪亚本人——热衷于纯种之说”。挪亚是人类的老祖宗,可是从老祖宗开始,人类就象恣意妄为的混蛋,子孙们就更好不到哪里去。从这里开始,因为人类的私心、莽撞和卑怯,正式的历史已经不可信了。
      第二卷中,中东恐怖分子把手中的人质按国籍分开,并且以此作为处决的顺序,人象动物那样“把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分开”。
      第三卷讲的是人起诉木蠹虫的故事,却冠以《宗教战争》之名,很大程度是因为木蠹是不洁的动物。
      第四卷中凯思所躲避的是不洁的核污染,在逃亡海上的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界线逐渐混乱。
      第五卷《海难》说了“梅杜萨之筏”事件和画作的故事,关于“分类”做了一个中段的归纳性思考。在筏子上“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开,就像把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分开一样”。关于季立柯的画作,“有人认为,流传下来的叛乱草图很象传统版本的最后的审判,无辜者和罪人分开…木筏上并不是美德取胜,而是力量…上帝是站在军官一边的。挪亚是军官阶级吗?”。一语道破历史的天机。
      第六卷中,弗格森小姐内心固执坚持自己的基督教正统思想,眼睛里揉不进一点沙子,既鄙薄持科学进化论观点的父亲,对亚美尼亚教会的做法视为不洁净。当她和罗根小姐目睹阿勒山脚的地震时,残忍地没有一点同情心,说“小罪恶在这个地方就是大罪恶”,仿佛那是索多玛和蛾摩拉。连“罗根小姐听了这番话内心都非常不安”,纳闷为什么“一个朝圣者变成了狂热份子”。
      第七卷里讲了三个故事,尤其是第三个装满犹太人的圣路易斯号的故事最惹人注目。船上无辜的犹太人成了不洁净的象征,我们都知道这是纳粹造的谣,可是没有一个国家让船客入境,好像“都拒绝独自承担全世界的耻辱”,更可笑的是船上的犹太人还被分了类,作者也按捺不住问道“谁来分开洁净的和不洁净的?是用抽签的办法吗?”
      第八卷剑走偏锋,从人类大历史跨进了根本就没有“历史”的亚马逊丛林,原始部落的人“连个名字都没有!!!”。在这里,现实和历史开始变得模糊,只有男女间的关系依然清晰、清醒。第八卷看似横溢斜出,其实为小说的收束打下了伏笔。
      第九卷中的泰格勒,虽然已经进入了人类科技快速发展的20世纪下半叶,身为宇航员却依然夹在科学的宇宙和宗教的信仰中。最终他在寻找挪亚方舟的大阿勒计划中找到了第六卷里弗格森小姐的遗骸。科学和宗教,如此宏大的分类下,历史露出的却是一张讪笑的脸。
      第十卷描绘了人类梦中天堂的模样。那里除了一小撮老派的家伙还坚守传统的天堂,觉得人有洁净和不洁净的区分,“他们对天堂的期望当中,有一部分好像是别人都该下地狱”。剩下的人都活在各自的私人天堂里,愿望得到满足,过着自己的生活。当分类已经不重要,象尘埃那样无足轻重时,历史似乎终结了,“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没什么二者相差无几”,于是乎大家只能等死了。幸好这只是一个梦。
      巴恩斯满嘴插科打诨,他的笑话都是后现代的黑色幽默。但在悲观之下,隐藏着一线生机,这就是全书的《插曲》部分。在这里巴恩斯举出了一个不能被分类的特别之物——爱。作者说:“我不是在举荐一种形式的爱,贬低另一种形式的爱”。各种各样的爱都是美好的,所以“爱与真,这是最必不可少的结合,爱情与真实。”
      “你黑暗中怎样偎依拥抱决定了你怎样看待世界历史。就这么简单。”
      
  •     History is not what happened, but what historian told us.
      很奇怪的感觉,并不喜欢这本书讽刺性的语言和感觉。但是却无论如何都放不下,总是能细细琢磨出一些味道!喜欢ch8后面的半章,喜欢第十章!天堂是什么?其实我们所向往的没有忧愁,应有尽有的天堂,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纷纷因为无聊选择自杀。所以,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这个有遭遇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天堂!
  •     我对那些写得特别怪的小说有着特别的热情。早就听说过英国后现代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那天当我在一堆旧书中发现这本《10 1/2卷人的历史》(林本椿、宋东升合译,译林出版社,2002),当即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后现代小说虽然古怪有趣,但很多可读性不强。《10 1/2卷人的历史》(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½ Chapters)这本书我倒是在不头疼的情况下顺利地读完了。这本书又让我回想起去年读过的大卫•米切尔的《幽灵代笔》(Ghostwritten),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整本小说更像是几篇独立的中篇小说的合集,但这些故事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相比之下,《幽灵代笔》更接近通俗小说,而《10 1/2卷人的历史》体裁更严肃一些(《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贯穿整本小说)。此外,朱利安•巴恩斯在不同的章节中变换了不同的文字风格,读起来让人佩服。
      
      这本书由两名译者合译,我似乎可以看出两个译者文字风格上的差异。可以说,其中一个译者翻译得顺畅、老道,而另一个则略显生涩。不过总起来说,这本书的翻译还是说得过去的。(相比之下,朱利安•巴恩斯的另一本小说《福楼拜的鹦鹉》则翻译得一塌糊涂)。
      
  •     看了第一章偷渡客还不到一半,我就喜欢上了这本小书.
      
      因为它流露出一种恶搞到底的气势,同时是带着严肃的黑边眼镜,许多狡黠而认真的英国作家都是如此的黑色幽默,比如我很喜欢的幽默幻想小说<碟型世界>和<银河系漫游指南>,还有<两杆大烟枪>等盖.瑞奇的鬼才电影,都奇怪的出自英国.
      
      我不是基督徒,没有好好研究过圣经,但看了一点相关书,如房龙的圣经故事以及部分圣经原文之后,我确认我不会成为基督徒.
      
      相反的,我挺爱看别人写的埋汰基督以及耶和华的书,当然不是攻击,而是调侃,挑刺,解构...比如<刀锋>里关于通过基督寻找救赎而未果那一段,以及这本以独立口吻进行解说和小许反思的<圣经比喻>(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4877/).还有反映宗教争端的<异端的权利>(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45056/)
      
      因为我也觉得,耶和华这老头太苛刻,太易怒,太草菅人命,同时在一部分例子里,他的信徒太愚忠到不合情理的失却人性的地步(尤其是旧约部分)--诚挚的基督徒请WS.
      
      回到<10 1/2卷人的历史>,作者在<偷渡客>里,就方舟事件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月亮背面式的描述,怎么糟糕怎么写,但又显得比理想中的圣迹看起来更符合现实和情理,大概许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背影的崇高事件,其操作过程其实就是这么龌龊,带着汗臭,体味和血腥,充满了卑劣的手段,强硬的手腕,以及蒙昧懦弱的服从,盲目无力的抗争,诸如此类....你可以说现实就是如此不可救赎的糟糕,也可以说上帝也有挣只眼闭只眼的时候,总而言之,看起来就有那么一种深刻的有趣,痛快的反讽--恩,虽然有那么一点点为了文学效果而进行的无中生有式的人身攻击--如果耶和华和诺亚真的有人身的话.
      
       有部好来钨商业电影<冒牌天神2>,从另一个角度和口吻拿诺亚方舟玩儿,这个电影本身倒并不是很优秀,适合休闲一下看,只是题材有点相关,故一提.
      
      接着看,看完再补充.
      --
      看完了,有点严肃,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搞,严肃地搞,搞得严肃
      
      
  •     对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来说,历史都是个头疼的问题。头疼在于你无法确认历史的真相,你读到的历史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记述;很多时候,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述,——正史、野史、稗史,官修的、私人记录或者解读的,纷繁复杂地一股脑儿涌过来,令人目不暇给。当然,你可以简单化处理,选择自己相信的种类,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不满足的人,最好还是互读,——个人以为,历史需要互读,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较和分析中尽最大可能地接近真相。不过话又说回来,又有谁愿意这么较真呢?
      
      历史这东西,有趣之处就在于记录的不确定性,——这可以让你获得很多意外的发现,而且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享受当侦探的乐趣。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构筑属于自己的历史,形成自己对历史的一套看法,——这其实是读历史所能得到的最大乐趣。
      
      英国人朱利安·巴恩斯写了一本小说,叫做《10 1/2卷人的历史》。在这部小说里,巴恩斯和历史开了个玩笑;译者之一林本椿先生用这样一个标题来为这本小说作序——《史非史实,心非心形》,这八个字其实不仅概括了小说,也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
      
      从严格意义上讲,《10 1/2卷人的历史》既不能算是历史,也不能算是历史小说,甚至不具备传统意义的小说形式。它由十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和一篇随笔构成,而那十个故事又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文本形式也不相同。文学和历史,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表达或记录系统。当巴恩斯以历史的名义来建构他的小说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玩笑。只是,玩笑与玩笑之间也并不相同,有些玩笑只是玩笑,而有一些玩笑则是严肃思考之后选择的表达方式。巴恩斯开的这个玩笑,属于后者。
      
      全书的十又二分之一卷,彼此之间并不相关,各自独立。这给阅读带来某种乐趣和可能性:你可以从任何一章读起,不必从头开始。我一直都希望读这样一本书,现在我读到了。然而,所有的这十又二分之一卷,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所以这么说,盖因书中有一条主线或者说一个基本意象,亦即挪亚方舟和它的变体。挪亚方舟,是西方文学中一个经常使用而且重要的意象,它体现或者说隐喻着西方文学中一个普遍的主题——救赎。巴恩斯在这部书里使用这个明显的隐喻,实际上说明了挪亚方舟的根本意义,即挪亚方舟在大洪水中拯救人类和动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那次救赎,还在于对后来的人类或者世界历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巴恩斯的写法很具颠覆性,他并没有正面描述挪亚方舟的“伟大意义”,他只是利用了这个出自《圣经·创世纪》的线索,一开篇就以木蠹这种“偷渡客”的身份和角度颠覆了看似神圣的挪亚及其方舟。自此,在每一个故事里,巴恩斯都在不停地怀疑、揭露、颠覆以及解构,从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历史是不可靠的。
      
      在历史记述的选材上,任何一种历史,哪怕是正史,也存在着不完整和偏差;在历史记述的过程中,因此还存在着信息的增减,记录历史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增添了一些信息(譬如皇帝或圣人出生时的异相),或者删减了一些他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譬如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在关于梅杜萨之筏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场海难从事实变成名画的过程中究竟丧失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历史是怎么被记述得面目全非的。由此证明了那个简单的道理,即人们所看的历史不是历史本身,而是经过了加工的历史。
      
      除了历史记述本身所存在的这些缺失之外,巴恩斯还描述了历史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和人们对历史的曲解与误读。而凡此种种,都让我们越来越远离历史的真相,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历史——哪怕是官修正史——的不可靠。老话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娼妓;巴恩斯说,历史并不是发生了的事情,历史只是历史学家对我们说的一套。的确如此。
      
      无疑,巴恩斯处理历史的手法是非传统的。通过这部书,巴恩斯告诉我们,不能相信官家或者权威们讲述的历史,也不能相信官修正史和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历史,不能相信宣传。那么,对于历史,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这似乎有点儿堕入虚无主义。但是,巴恩斯又这样说,——历史只是打个嗝。我们又尝到它多少个世纪前咽下的生洋葱三明治的味道。于是,巴恩斯在解构历史的同时,也解构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不管我们怎么拚命涂改我们早先的思想,历史总有办法解决。
      
      耐人寻味的是,巴恩斯在书中插入了一个“插曲”,也就是那1/2卷。这篇“插曲”出人意料地讨论了爱以及爱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这个爱的主题实际上是救赎主题衍生出来的一个副部主题,也是西方文学中拯救人类于各种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巴恩斯把“爱”看得十分重要,他说,即使爱情令我们失望,尽管爱情令我们失望,因为爱情令我们失望,爱情仍是我们的惟一希望。而巴恩斯之所以把“爱”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在他看来“爱”与“真”相连,“这是最必不可少的结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巴恩斯无情地解构和颠覆了历史,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通往真相的途径。实际上,他是在跟历史开玩笑。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评论家们说巴恩斯的这部小说具有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但我不这么看,我一直以为,所谓后现代,如同其它的这个主义那个流派一样,不过是评论家、文学家们玩的把戏,图的是一个论述或者批评上的方便,亦即标签。有了这样的标签,文学家也好,评论家也罢,都可以方便行事。有意思的是,巴恩斯本人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在运用后现代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写小说。这同样说明一个问题:形式固然重要,但只要能够表达,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的一贯看法。
      
  •     十又二分之一卷历史
      
      "History isn't what happened. History is just what historians tell us. There was a pattern, a plan, a movement, expansion, the march of democracy; it is a tapestry, a flow of events, a complex narrative, connected, explicable. One good story leads to another."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½ Chapters, 242.
      
      
      全书贯穿主题就是诺亚的方舟 不管是美杜萨还是主教宝座还是泰坦尼克
      
      总之是水 方舟 人 三者的组合变体
      
      把历史用一条船穿在一起 真是了不起的创意
      
      julianbarnes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整篇结构 感觉很亲切 是我比较乐意运用的那种叙说方式和口吻
      
      特别是有浓烈的不恭的味道 这点上我们也是相投的
      
      方舟在谣言的公海上漂,时间也变得神志不清了
      
      我的这些梦等我醒了还在继续 ,而你要试着再次闭上眼睛 把噩梦关在外面
      
      
      
      我记得最清的是他说 至少提了两遍:
      
      历史经常重演 第一次是 悲剧 第二次则是闹剧
      
      全书充满着怀疑主义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这位老哥还真是一样的
      
      特别是所谓二分之一卷的插曲 就是讲述爱情的随笔 简直字字珠玑啊 我另开文章学习这半卷历史
      
      最后偶要提醒你们一下 :心脏不是心型的 是金字塔型的哦
      
      
      
      
  •   准备把书和您的评论都推荐给同学们,谢谢!
  •   哇……好荣幸
  •   哈哈~~你个标题党
  •   。。。。。。不是的,这是扣题的扣题的。
  •   你看了就知道了,很好看的书。
  •   等我把瓦尔登湖看完了再说。
  •   我也正在读这本书诶!
  •   诺亚方舟那一卷很欢乐啊哈哈
  •   你们俩。。。
  •   的确的确~!!!我喜欢第三卷和第七卷。
  •   我只看到劫持油轮那一卷,后面都还没读呢!
  •   你真慢。。。。。。。。
  •   我去年如山倒的买的一堆书里面的,后来又如山倒了几拨儿,所以现在还在抽丝T T
  •   哈哈哈哈。。。77咱俩能握个手不
  •   去年的山,我还没挖。今年的丝,也没来得及抽。这本是附加的,从图书馆借的。。。。。。
  •   握手握手T T
  •   果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啊……
  •   非5本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   哈哈哈哈。。。我还真怀念小学没钱买书。借着别人的书熬夜打手电筒看的时候。
  •   呃。。。。。。还打手电筒。。。拿电池不是钱啊。。。。。
  •   电池啥的家里有啊。我零花钱不够买书的。
  •   我小时候就没见过零花钱
  •   哈哈。我小学的时候每天两块钱。
  •   我初中时候零花钱是一个星期10块呢。
  •   你们都是有钱人。。。。。。。。
  •   我也觉得这个序透得太严重了,应该改为后记。
  •   作者处处反讽,质疑宏大叙事,典型的后现代小说
  •   因为这篇文字,我决定读这位作家。
  •   旧版已经售完,只能到孔网找了。新版下半年出来,和《柠檬桌子》《终结的感觉》成一系列。
  •   《柠檬桌子》《终结的感觉》等,还会一些列再出?那我先收入另外还有卖的三本。这位作家好久以前就有了解,但一直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反而先注意到了米切尔和麦克尤恩。
  •   今年重出《世界史》《福楼拜的鹦鹉》,新出《脉搏》。
  •   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其实都不过如此罢了
  •   “不过如此”,巴恩斯就不必写这本小说了。
  •   他只是对生活的总结与提升
  •   推荐《猎头人》,从头侃到尾的德国长篇。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05533/
    这本也不错,不推荐中文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89945/
  •   多谢推荐!
  •   啊哈,读这本书的时我也是联想到《幽灵代笔》~
  •   作者本人死活不承认这本是后现代~
  •   多谢,我也喜欢形式很特别的小说,很期待《幽灵代笔》
  •   额,我觉得《福楼拜的鹦鹉》翻译的还行啊,至少很流畅通顺,读的时候没觉得特别生硬
  •   其实......吸引人的就第一章......
  •   lz应该看完,其实作者是很严肃的。但第一章确实很赞。
  •   读过英文版的觉得不过瘾,又去读中文,发现每次读都会有新东西!喜欢半卷,喜欢10章!当我们进入所谓的天堂时,却发现那实际上是地狱,而我们生活的真是世界才是天堂!
  •   房龙的圣经故事不可靠。
  •   说的好!
  •   我把插曲的半卷当关于爱的散文来读的,很是有味道..
  •   我对这本书挺好奇的,似乎里面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历史故事
  •   好评论!历史似乎也只是作者的一个幌子;嬉笑间把人情百态勾勒得如此巧妙如此深刻似乎更为难得。
  •   最后一段写的很不错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