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维亚文集(上下)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意大利]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吕同六 主编  译者:袁华清,蔡蓉,沈萼荣,刘锡荣,曹金刚,吕同六,魏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事,发表了数大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意大利文学研究专家吕同六先生主编的这部文集收录了莫拉维亚五部最杰出的作品:  《冷漠的人们》创作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被认为是莫拉维亚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写出的世界上第一部存在主义文学作品。通过一个资产阶段家庭在三天内发生的故事,揭露了当时意大利资产阶级灵魂深处的冷漠。  《乔怡里亚的女人》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后,被公认为意大利战后最杰出的小说。作口通过切西拉母女二人在战乱中的避难经历,揭露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特别是对人的心灵的摧残。  《鄙视》的主人公莫尔泰尼有志于从事戏剧创作,为博得妻子爱,他违背自己的意愿,为电影制片人编写电影脚本,以获得金钱,满足妻子的物质欲求,当他满足了妻子的欲求时,却发现妻子已经不再爱他。小说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西方社会中人的异化。  长篇小说《注意》是一部手法奇物的作品,用书中人物的话来说,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一直在写着、准备将来有一天用作小说素材的日记。作品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通过主人公“我”在日记中写出的或真实或虚假的种种事件,探讨“原罪”问题。  短篇小说集 《不由自主》共有四十一篇作品、身分、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都由于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原因不由自主地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通过他们,作者写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的迷惘与困惑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的扭曲。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数十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书籍目录

冷漠的人们乔恰里亚的女人鄙视注意不由自主

章节摘录

  为了消除混乱状态,使所有价值因素恢复正常,他应该在真挚的激情和笃诚的信念的基础上,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只要做一件就够了。他认为去找丽莎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倘若他能真挚地爱上她,那么往后的一切——例如恨莱奥,等等——便都能成为现实了。  他抬起眼睛,猛地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丽莎住的那条街道,于是便扭头往回走。这时,一个刁钻的幽灵开始折磨他。“即使你真能使所有事物各得其所,”这个幽灵诘问他,“你难道认为能从中得到好处吗?你难道认为,当你成为名副其实的弟弟、名副其实的儿子和名副其实的情人以后,当你变得跟许多人一样成为一个自私和精明的真正的男子汉以后,就能意味着你比眼下的状况进了一步吗?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吗?你真的相信这点吗?”这些问题全都无法回答。“你难道不觉得,”那个充满怀疑的声音继续问,“你现在走上的这条充满疑问和陷阱的道路会把你带得很远吗?还有,你难道不觉得,使自己变得跟其他人一样,是懦弱的表现吗?”“不过,真挚的激情产生后,”他却怀着嘲弄和绝望的心情想道,“又能导致什么结果呢?”他用呆滞的目光怔怔地望着前方:橱窗玻璃上映出的自身形象使他深感迷惑。突然间,他似乎明白真挚的激情会导致什么结果了。这是一家化妆品商店,在橱窗中部,在许多亮晶晶的、金黄色的廉价香水瓶中间,在一堆粉红和浅绿的香皂上方,摆着一个做广告的假人,它吸引着行人的注意。这个假人是按照现实中、而不是神话中的人的模样,用纸板剪出来的,身上涂着艳丽的颜色。它的表情固定不变,老是乐呵呵的,一副蠢相;一双栗色的大眼睛中充满了纯洁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它穿着一件豪华的室内上装,大概刚刚起床。它从来不会感到疲乏,脸上永远保持着笑容,手里拿着一把剃刀,在一条皮带上来回刮着:它在示范性地磨刀。在它所做的这个简单动作和它那粉红色脸庞上露出的欢悦表情之间,不可能有任何联系,但广告的全部交果恰恰就寓于这种荒谬性之中。这种不协调的欢悦并非用来强调假人的痴呆,而是用来表明剃刀的优点;它所要证明的,并非智力有限有多大好处,而是用一把好剃刀刮脸能使人多么舒适。然而,对陷入沉思的米凯来说来,它却产生了一种完全没的效果。  他仿佛看见了自己和他的真挚的激情。他仿佛从这个乐呵呵的假人身上得到了他那个问题的答案。“真挚的激情产生后又能导致什么结果呢?”“能使你得到一把剃刀。”假人似乎这么回答道,“会使你像我一样愉快,得到那种其他人都已体会到的欢乐,尽管那种欢乐的起因是微不足道和荒唐可笑的,但它却能使人愉快……何况剃刀的主要用处便是刮脸嘛。”那么为数众多的养尊处优的人也会给他一个相同的回答:“像我这样干吧……你会变得跟我一样的。”变成蠢材、庸人、笑柄,这就是他的榜样,这就是他应该追求的目标,这就是那座由他的各种想法和自暴自弃的意念构成的山脉的枯峰。“用处就在这儿,”那个刁钻的幽灵接着说,“可以使你变成一个脸色粉红的、傻里傻气的假人,跟眼前的这个假人一模一样。”米凯莱怔怔地看着这个假人:它轻轻晃动着身子,不断磨着剃刀:一下,两下,三下……米凯来真想对准它的脸狠击一拳,把那个欢乐的微笑击得粉碎。  “你应该哭,”他想,“应该抱头大哭。”但那个假人却仍然在微笑,在磨刀。  “我饿了,我想我们一起吃点东西吧?”  她用平静而冷淡的语气说道:  “随便你。”  我们坐在茅屋前的石头上,我打开了两个罐头,我再次暗痛苦地发现,她吃东西的胃口很好,甚至可以说是狼吞虎咽。事到如今,我当然不是希望她不吃饭,相反,看到她狼吞虎咽的样子,我重又感到惊讶,因为她在遭遇了那种事情之后,至少是应该倒胃口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呆呆地望着她用手指从打开的罐头中把碎肉一口接一口地送进嘴里,然后急切地咀嚼,一双眼睁得大大的,我终于说道:  “我的宝贝女儿,你再不要去想在教堂里发生的那件事,你再也不要去想它,你会看到……”  她打断我的话,冷冷地说:  “如果你要我不去想那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对我提出它。”  我感到很不是滋味,她的声调是陌生的,几乎是怒气冲冲的同时又是干巴巴、没有感情的。  总而言之,我们在那里过了四天四夜,每天都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晚上我们从屋顶的窟窿钻进去睡觉,太阳出来就起身,吃英国少校送的罐头,喝小溪的水,彼此几乎完全不交谈,除非必要的时候。白天,我们毫无目的地到灌木林中去转转,有几个下午,我们躺在树下睡觉。吃了一整天草的羊群回到它们的茅屋,我们帮助它们钻进去,然后,它们就跟我们睡在一起,它们一个挨一个地蜷缩在角落里,跟小羊羔挤在一起,小羊羔重又开始时而吸这只羊  的奶,时而吸那只羊的奶,完全把死去的母亲忘记了。  罗赛塔始终怀着冷淡而疏远的感情,按照她对我提出的要求,我再也没有提起过在教堂里发生的那件事;从那以后,我在她面前闭口不提那件事。我把那痛苦像针刺一样埋藏在我的心里,这痛苦再也不会消失,因为再也得不到宣泄:在那四天中,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深信,从那时起,罗赛塔的确改变了品性,由于她所受到的侮辱,她整个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尽管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而且也违背她个人的意愿。我想说的是,起先我为她的如此全面、如此彻底的蜕变感到惊讶,就像白的一下变成黑的一样;回过头再想想,我觉得由于她的性格的缘故,她只能这样行事。我已经说过,她就本性来说,达到了奇特的尽善尽美,如果她曾经是某种完美的人,她就会完全彻底地和毫不犹豫地继续是这样的人,直到那件事之前,我几乎深信自己有着一个圣女。而现在,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无知造成的这种圣女般的尽善尽美,遭到了教堂中发生的事情的致命的一击。于是,她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失去了那些经历过人世沧桑、品性并不完美的正常人所具有的节制和谨慎。直到那时,我把她整个地看成虔诚的教徒,善良、纯洁和温柔。我应该看到从那以后她如何走向自己的反面,她仍然缺乏经验,但又会毫无顾忌和大胆地行事。有好多次,在结束我对这一令人痛苦的事件的反思时,我对自己说,纯洁并非是生来就有的东西,或者说并非是大自然的赐予,它是通过生活实践而获得的。谁从娘胎带来纯洁,或早或晚就会失去它,更糟糕的是,人们越是坚信拥有纯洁的时候,就恰恰是失去它的时候。总而言之,最好是人呱呱坠地时就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要比天生完美的人幸运,因为那些天生完美的人,由于阅历的缺乏和生活的邪恶,会被迫抛弃自己最初的、短暂的完美。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莫拉维亚是当代意大利的文学名家之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莫拉维亚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约五十部:在意大利,他的作品经常获得各种文学奖,并被竞相搬上银幕;在国外,他的作品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批评界对他的创作历来意见分歧,有的批评家把他当做新现实主义的代表,虽然他的整个创作同新现实主义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他本人也一直否认同新现实主义的关系;有些批评家把他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有的学者把他视为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先驱,等等。梵蒂冈则不断攻讦他的作品,一九五二年曾发表通谕,把他的全部作品列为禁书。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莫拉维亚的生活和创作,始终带着社会生活升沉运动的印记;半个多世纪来意大利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在作家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都留下了痕迹。  一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于一九0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在罗马。他原名阿尔贝托·平凯尔莱(Alberto Pincherle)。他的父亲是位画家、建筑师。九岁那年,莫拉维亚身患骨结核病,被迫臣床治疗和休养,这使他失去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机会。头三年,他在家中养病,后来他住进东北部山区的一家疗养院,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知欲刻苦自学。根据莫拉维亚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每周都要从邮局收到佛罗伦萨图书馆寄来的迪预订的一包图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意大利和欧洲文学大师薄牛丘、曼佐尼、哥尔多尼、莫里哀、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作品,平均每两天阅读一本新书,同时,他开始练习写诗。他从文学大师们的作品里汲取到丰富的滋养,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二五年,莫拉维亚病愈,能够下床依靠双拐行走。当时正值法西斯当政。据作家自己说,疾病和法西斯统治,是决定他的生活和创作道路的两个主要因素。他前往北部边境城市布雷萨诺内休养,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埋头写作长篇小说《冷漠的人们》他把稿子寄给一家出版社,但被退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莫拉维亚文集(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男主人公一直活在自己的情感中,总是找其他无关紧要的细节来推测他妻子的想法,还有事情的发展,其实说到底,是因为他内心不能坦然的接受。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事情是按照你的潜意识去发展的,或者说你潜意识不让你去改变事情发展的进程。其实,这种情感每个人都会有,人都希望别人善解己意,可是你又不是皇上。情感,尤其是男女的情感,与真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
  •     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流行元素的作品.在科文书店与各种保健书搅和成一堆.我买它很简单.因为他打了五折.我 花30块人民币买下了它.间间断断地读.总觉得很闷.我知道总有一天,在我读了无数充满愉悦元素文学作品后.我会需要像莫拉维亚这样的作家.
      
      他的作品可圈可点.他不以色情恰悦读者.恰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那个时代特有环境下人们心态.
      
      一个人要看多少烂片.才懂得欣赏<现代启示录>..一个人要看多少像<现代启示录>般经典的影片.才能懂得挑剔.当你批评那些权威时.别人就觉得不相信你了.于是有人称.再也不相信影评了...
      
      记得上小学时.申请入队员前不久.在刚修好的教学楼前,打土仗.班主任.把我叫到一边.威胁我说.你是不是不想当少先队员了.我当时立马老实了.现在可以填入堂申请了.突然想起那档子事.会心一笑..我才不会入他妈的共产党..但是我爱中国....
      
      社会就是这样.软塌塌色彩鲜艳的流行小说作家.名利双收.而用现实主义手法揭露国家丑陋面像莫拉维亚这样的作家却要遭到流亡.驱逐.作品被禁.
      
      看香港的烂片.是观影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只是那些令我们热血沸腾的电影.大多我们再也不愿提及.捆绑在一起是我们年幼天真的少年时代.
      
      
  •   我在淘宝网上花24元买下了,还没有到货,期待中
  •   在书店里找到了上部,因为不完整,店主死活不卖给我……有人说他的文风是属于超现实主义,我不敢苟同。他的描写仿佛使人置身黑暗,充满窒息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