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加] 查尔斯·泰勒  译者:张国清,朱进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哲学家、社群主义代表人物查尔斯·泰勒研究黑格尔哲学的鸿篇巨制。作者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全面、细致而富于创见的探讨,对黑格尔哲学基本合理性作了有力辩护。作者认为,虽然黑格尔哲学一再遭到拒斥,但是其普遍性话语在当代世界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书篇幅宏大,论述平实而详尽,涉及黑格尔哲学的广泛领域,给出了一个现代性十足的黑格尔形象,是我们解读黑格尔哲学及其时代难题的必备书。
导读:
本书对黑格尔的评述令人敬佩地结合了深入细致的批评和对所涉主题的熟习。
——斯图尔特·汉普希尔
本书为阐释一位极其丰富和广博的哲学家做出了重要的、富有想像力的贡献。
——帕特里克·加迪纳

作者简介

查尔斯·泰勒,加拿大哲学家,晚近英语哲学的关键人物之一,社群主义的主将。曾任牛津大学齐切里哲学与伦理学讲座教授,现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与政治科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以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再解读、对原子主义式的消极自由的批评、对社群价值的强调、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发展的梳理、对承认的政治的研究以及对文化多元论的论证,强烈地影响着西方思想界。主要著作有《黑格尔》、《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      		  

书籍目录

前言与致谢第一部分 思辨理性的主张  第1章.新纪元的目标  第2章.黑格尔的旅程  第3章.自我设定的精神第二部分 现象学  第4章.意识辩证法  第5章.自我意识  第6章.精神的形成  第7章.通往实证宗教之途  第8章.作为解释性辩证法的现象学第三部分  逻辑学  第9章.要领辩证法  第10章.存在  第11章.本质  第12章.概念  第13章.自然中的理念第四部分 历史和政治学  第14章.伦理实体  第15章.理性和历史  第16章.得到实现的国家第五部分 绝对精神  第17章.艺术  第18章.宗教  第19章.哲学第六部分 结论  第20章.今日黑格尔附录一  黑格尔小传附录二  参考书目附录三  主要术语索引附录四  主要话题索引附录五  人名对照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在现象中,主要的发展是关系的念。在这里,“现象”的确切含义:我们把事物看做显露的、被设定起来的、通过必然性而得到展现,而不是只把事物看做“直接地”存在着。把事物看做现象,就是不仅把它们看做基于自身而且看做较大整体的环节,因而就是把它们看做与他者必然相关。被视为现象有实在,是高于直接的、独立的存在的某物。这使普通意识感到惊奇,但这是因为它把现象理解成实在面前的帷幕。实际上,现象之后无物存在。说本质是现象,就是说它必在的本质展现。把实在看做现象对于黑格尔来说是把它看做内在必然性的“显露”或看做已展开的东西,以便展现由成为充分显露的本性所决定的必然性。所以关于范畴现象的观点是黑格尔的中心观点:实在不仅“存在着”,而且被设定起来、被展开于理性公式的完成中。在这里,展开着的东西因而是必然性的本质这一概念的发展;必然性必然在外在实在中达到充分的展现。这将成功地展现于本质的第3部分,黑格尔称这一部分为现实。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必然联系这一理念为它奠定基础。    我们所讨论的必然联系,介于这样两种联系之间:第一,必然最终展现必然性的、总体的不同要素间的联系;第二,潜在实在与要素的外在总体之间的联系。这两种形式的联系共同发展;按照这两种联系,必然性在外在实在的总体中显露得愈少,我们就愈必然把外在实在和潜在本质区别开来;在外在实在中,一切事物都处于统一中。换句话说,因为我们最终论述必然关的总体,所以外在实在中必然性的非展现性必定伴随着区分外在实在与潜在本质。相反,必然性较为充分的展再次地伴随着实在与本质的较为充分的同一。这两种发展在本节中将同时发生。    由于现象,我们再次从本质与展现之间的假定区分开始,并将扬弃这一区分。但和较早阶段不同,我们现在论停作为总体的实在,论述作为相关总体的实在,论述作为这样一种总体的实在:它不仅是要素的稳定共存,而且经历变化、发展,并具有内在对立面。所以,这一内在本质不再是似物的实在,正如自在之物的情况一样。它倒是联系的内在公式。可是作为联系的内在公式,它仍然与然与外在实在相分离,因而是联系的内在公式,尚不是我们将在现实中所要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本质的展现。我们必须扬弃内与外的对立;这种对立实际上将是本节的最后的对立,而其他一切由于它而建立。        为了设置思考必然联系这一阶段,黑格尔带领我们涉猎在逻辑学》和《小逻辑》中有着不同表现的、先前的辩证法。在后者中,他借助讨论内容与形式-——在《逻辑学》的较早部分所出现的实体——把我们引到辩证法。在《逻辑学》的较早部分中,辩证法的序幕通过讨论规律而揭开。    在这两种情况中,这一序幕的关联是相同的:就传统哲学而言,现象与较为基本的某物形成对比。但是在现象这一阶段,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一较为基本的某物不可能是似物的,而必然是潜在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所论述的是两种可选择的方法:把潜在联系想像成超越外在实在或构成外在实在的基础。这样的方法之一,就是使异质的外在实在的杂多性和构成这一杂多性基础的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比。我们把规律的王国看做“实存世界或显露世界的稳定形象。”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直观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对比,而且通过形式,直观的异类杂多被看做相关联的。前者是《逻辑学》的方法,后者是《小逻辑》的方法。    在这两种情况下,逻辑学的任务是证明这种区分不可能站得住脚:形式与内容是相联的;每一方总是转变成另一方,或规律的内在统一或规律的内在联系不可能与真实的外在杂多性分开。在第一种情况下,黑格尔关于“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术语的解释足以确保这种过渡。在《逻辑学》中,为黑格尔的另一主题——可能性规则的非适当性——提供了参照系。     我们将用三个部分来详细地描述生命。首先,我们到达作为整体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整体是有机体,而实际上还不是活的有机体,“只是生命过程的尸骸。”它并未真正地复归自身。它对自身来说是外在的。它在其细节方面实际上属于先前的形式;但是作为整体,它显露出顺序并且这是概念的顺序,所以在这里整体值得思考。黑格尔在下面这一标题下思考整体:世界史及其地理展开与地质现象和大气、海洋以及陆地的作用。    但是作为生命,世界必须返回到现实的生命。因而必然存在着现实的、活的个体。现实生命是这样一种生命:在他那里,内在必然性表现于有关实在中;概念统一性对将要作出的解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活的有机体作为质料借助概念法则而运作,并且不只以描述顺序而告终,因为顺序不仅最终与概念相关联,而且我们能够借助概念法则理解它,但概念法则与这内在统一自身无关。活的有机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由于它们的形式的缘故我们只能把它们所产生的东西和它们所是的东西解释成发生。    因此必然存在着活的有机体。有机体在三个方面与它的无机基脂相关联。首先,生物是有机物,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生物自在地具有它自己的无机基脂。似乎通过它自身的消化过程,它不断地扩展它自身。它系统化自己成为一些器官,并保持这些器官于同一生命过程中。其次,有机个体必然与无机基脂相比照,即它摆脱无机基脂。它知道无机基脂是可有可无的;但这描述了一种逆转,因为整体支撑有机个体,而整体主要是无机基脂。于是第三,我们到达我们已经看到的繁殖过程。有机个体一分为二,并消亡于新的个体的产生过程中。    第2章接着讨论现实有机生命的最低形式——植物。黑格尔说,这些植物生长,展开自身,但缺乏向自身复归的要素。它们漫无边际地生长。它们逐渐枝繁叶茂起来,但不能够使杂多成为统山。它们不具有内在种类的真正区分。例如,内脏。没有这一区分和伴随该区分的统一这个环节,它们就不可能发展,它们就不具有自我觉知,而且它们就只是与元素相关联,而不是与事物相关联。它们的自我并不是真正地客观的。它们是内,而也是外。黑格尔当时所举的植物这个例子贯穿于上面所解释的三个过程—形成过程、同化过程和遗传过程或繁殖过程—的始终。    另一方面,动物是在他自身内得到反映的自我,动物的自我性的统一达到主观普遍性。动物在它的器官相关性方面保持着这种统一。因此动物具有独立运动的能力。动物具有发声音的能力并且声音表现它的灵魂和展开“它自身中的”自由“振动”。动物具有动物的热,这种热就是始终保持动物自己的内聚力的不断消解过程和它的新成员的生产。动物能够突然中断进食;最重要的是它具有知觉,知觉是动物的纯个体性。它同样是与物体相关联的,而不是与元素相关联的。因此兽类也具有关于事物的假设关系,并且在他的想像事物的本能方面,兽类也具有关于事物的假设的和实际的关系之统一。    于是,黑格尔完成了论述动物的三个过程。感受性、应激性和繁殖仍然具有它们的地位。但是繁殖过程与死亡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一个重要议题。类是动物在其他性活动方面所追求的;它们感觉到它们的不足,正是这一点导致它们的死亡。因而类意味着个体的死亡,最低等的动物有机体常常在交配行为结束之后就立即死亡。只有精神能够使类的责任不致消亡。    因此自然哲学以精神走出生物的死亡这段而告结束。“动物不符合于普遍性,这就是动物原初就有的疾病和与生俱来的死亡的萌芽。”个体试图在它自身中实体化普遍的东西—例如,纯习惯、规律性的死亡,而它只能以抽象的方式做到这一点。但是生命要求我们不断地扬弃差异。支撑生命的紧张的结束伴随着返回到规律性的多样性的消失,因而伴随着衰老和死亡。疾病自身实际上构成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当系统受到外界冲突刺激时,它坚持它自己的活动,并与整体相对抗。从而疾病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因为死亡恰恰是以生命的紧张为背景的这样一种硬化,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    精神因此从自然中产生。动物通过运动自身来摆脱引力,通过知觉而感知他自己,借助声音来听到他自己。但在这全部过程中,类仍然仅仅通过个体的无止境进展而存在着。所以,“理念必须突破这一范围,打碎这一不符合的状态而自由呼吸。”下一梯级是精神;像意识一样,精神能够产生统一的整个理念。自然的目的就是死亡,或是像火凤凰那样焚烧自身,以便精神能够复活。    精神从自然中产生。它同样先于自然,但它让它自己从自然中产生。它的无限自由借助它的内在必然性而让自然自由地解脱,像我们在《逻辑学》结尾看到的那样。但是精神要借助在自然中意识到自己来达到自由。这就是自然哲学的工作。我们的目的就是迫使自然的普洛托斯仅仅在外在性中展现我们的反映,或产生对精神的自由反思。这并非易事,因为概念沉沦于许多难以驾驭的细节中。    但是理性自身必须有自信。我们不可能推演出一切事物;“所以这里就没有必要到处去寻找概念的规定,虽然它们的痕迹无处不有”。我们可能希望发现“隐藏在无穷多外在形态之下的真正概念形态”。    自然哲学由于精神的出世而结束。现在让我们转向其他领域。在那里,精神的作品更透明地得到了呈现;首先让我们转向历史—精神在时间中的展开。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后记在一个日益功利化的时代里,非功利的纯学术似乎是越来越无奈何地被逼迫到了漂浮无根状态。而“漂浮在语言中”似乎也成了我近几年的基本生存状态。在做了数件译后事之后,本欲做他事的我终于挡不住查尔斯·泰勒《黑格尔》的诱惑,把读书时代最为推崇也研读最多的这位德国古曲哲学集大成者的思想译介的形式重新清理了一遍。    虽然反黑格尔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形而上学”、“基础主义”、“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国家至上的整体主义”、“对理性的地过分发倚重”、“绝对主义”、“折衷主义”、“保守主义”等等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罪过,但是加拿大政治哲学家、社群主义代表人物查尔斯·泰勒力主黑格尔哲学仍然具有顽强的思想生命力。在《黑格尔》中,泰勒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全面、细致而富于创见的探讨,对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合理性作了有效辩护。《黑格尔》篇幅宏大,论述坪实而详尽,涉及了黑格尔哲学的广泛领域。泰勒把现代哲学中的分析方法和黑格尔哲学的以本来面目,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个现代性实足的黑格尔。因此,在泰格勒眼时,黑格尔是几立在与现代性哲学话语相关的哲学大厦之巅的守护神。无论我们是否赞成泰勒的见解。《黑格尔》是我们进入黑格尔哲学以至现代哲学的一介衙要入口。    朱进东博士原是我在厦门大学哲学系师从张澄清教授攻读德国古典哲学方向研究生时的同门学史。他去年9月份刚从美国埃默里(Emory University)大学进修回来便愉快接受了参与了本译事的邀请。进东史完成了本书第3部分(9-13章)的翻译工作。蓁部分由我完成,为期约一年,在翻译时,凡涉及黑格尔原著之处,我们尽量找到并注明国内已有译本(以商务印书馆译本为主)出处,以便读者查阅和对照。为便于中文读者阅读,凡正文原注一律改为脚注,并在必要之处作了译注;我还根据原著附录制作了必要的索引。输书最后由我进行统校。虽说文责自负但作为本书主要译者,我对译文主要责任。不当之处,望学界批评指正。                                                         张国清                                                     杭州·浙江大学法学院                                                     2001年7月15日一稿                                                     2001年11月25日二稿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英美哲学中研究黑格尔哲学的鸿篇巨制。作者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全面、细致而且富有创建的探讨。本书篇幅宏大,论述平实而详尽,分析和阐述全面、客观、严谨,是功力深厚、不可多得的巨著。在黑格尔哲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黑格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泰勒此书中对黑格尔的解读与其一贯坚持的社群主义观念基本一致。所以本书应该着眼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学术氛围中来读,在其中对康德的形式主义自由观的批判、对实证主义技术之思的反省、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对罗尔斯的自由主义的评判,均在此书中有反应。总体上,我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但是在具体观点上,特别是其对康德式自由主义的批判(借助黑格尔)我不认同。我认为,康德和黑格尔在深层理路上契合的,黑格尔丰富了而不是推翻了康德的论证。正如桑德尔对罗尔斯的批评一样,泰勒对康德式自由主义(依赖性自我)的批判也是不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翻译,张先生在本书中的翻译比此前译罗尔斯的《道德哲学史讲演录》要强多了,那本书译得简直惨不忍睹,正如桑德尔那本《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都是祸害原著。泰勒这本书的翻译比较流畅,值得一读,但是,但是agency 还是代理人,到底要代理多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