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儿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石黑一雄  页数:321  字数:212000  译者:陈小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上海孤儿》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主人公班克斯·克利斯托夫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侦探,是伦敦上流社会人人称道的探案高手。然而,他本人内心却始终有一件离奇悬案难以释怀,那便是童年时代父母在旧上海扑朔迷离的失踪案。他生于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父亲受聘于一家势力强大的英国跨国贸易公司。十岁之前,班克斯的童年在外国租界度过。当时的上海虽然充满动乱,租界却是相对安宁太平的世外桃源,日夜有父母、保姆和佣人悉心照顾,还有邻居日本小伙伴山下哲与其朝夕相处。父亲公司所从事的丧尽天良的贩卖鸦片活动尽管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却并未对他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可是,班克斯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在九岁时随着一场突然变故宣告结束。父母神秘失踪,先是父亲,然后是母亲,杳无踪影,毫无线索。在回忆中,他一直认定母亲对英国公司贩卖鸦片活动毫不留情的批评态度和仗义执言的勇敢立场是造成父母相继失踪的原因。班克斯成了孤儿,只好被迫前往英国与姑妈同住,内心始终梦想着有朝一日回到上海,把父母失踪案弄个水落石出。虽然这一成为福尔摩斯式大侦探的稚气愿望在整个少年时代不断遭人耻笑,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对他而言,这个人生目标决不是白日梦式的痴心妄想,而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完成学业后,他很快成为伦敦上流社会炙手可热的大侦探,虽然是“外来者”,却迅速成名,声望如日中天,同时还是一笔家族遗产的受益者和一名孤女的养父。
当二战的隆隆炮火威胁着远东和英国时,班克斯的使命感变得更加迫切,决心去勇敢面对自己的命运。他回到上海,相信父母尚在人世,决心破解父母失踪之谜,重新找回失落多年的天伦之乐。同时他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找到父母,使正义得到伸张,便能阻止世界大战。然而,此时上海已处在日军的步步进逼之中,重新把握过去的每一步都不断在印证着书中提到的女诗人意味深长的诗句:“一旦长大成人,童年便好比异国土地,离我们无比遥远。”故事在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菲力普叔叔令人不安的叙述中达到高潮。在一座不知名的房子里一间灯光暗淡的屋子里,随着他的讲述,主人公无法看到或不愿看到的东西慢慢浮出水面,一个惨痛的、略带讽刺意味的真相渐渐昭示在读者眼前:班克斯所深信不疑的有关父亲失踪案的背后原来只是个善意的谎言。母亲为保留他童年心灵的一块净土,和菲力普叔叔一道刻意让他相信父亲是个值得骄傲的英雄。而实际上,父亲并非如他所想,因为挺身而出,对公司老板在鸦片贸易中获取暴利的行为勇敢表示反对而遭人暗算。真相是:深爱着母亲的父亲因为性格弱点,不堪愿望与现实的折磨,与另外一个女人私奔,最后凄凉地死在异国。而母亲所作的一切牺牲、她所忍受的非人生活都只是出于一个单纯而感人的目的:为了班克斯能够好好活下去,为了他在成为失去双亲的孤儿后能够衣食无忧,并出人头地。也就是说,他所受的名校教育,他的所谓“遗产”和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在侦探界骄人的名望以及在伦敦社交界的地位,全都是建立在母亲的苦难之上。真相大白之后,班克斯如梦方醒,终于看清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看到自己妄想单枪匹马拯救世界的宏图大志是多么虚幻浅薄。

书籍目录

译序
第一部
第一章
……
第二部
第四章
第五章
……
第三部
第十章
……
第四部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五部
第十四章
……
第六部
第十六章
……
第七部
第二十三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孤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1、石黑一雄擅长运用零星的回忆编织故事,他认为通过这样一个过滤器,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生活。在《上海孤儿》中你大概就可以领略到他这一“娴熟的技巧”。但我有时担心的是,频繁使用这样的技巧会不会助长作家在叙述上的惰性。对于场景、事件地转换、过渡对很多作家来说有时要煞费苦心,比如福楼拜(见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的解读)。但在这本书里,石黑一雄却能以“至于这之后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搪塞而过。如此也许给叙事带来一定自由度,但会不会因此也给叙事的肌理造成伤害呢?2、尽管《上海孤儿》也是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实际上,我倾向于认为所有的小说叙事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过去,但与一般地回忆体小说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小说在结构上的新颖之处:小说分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前面标有时间与地点。如第一部:1930年7月24日,伦敦;又如第七部:1958年11月14日,伦敦。这七个标出的时间点和地点就是叙事者往后追忆的起点。跟一般的小说总是站在一个点上叙事故事不同,它是以七个不同的点各自往后追忆。每一次追忆都成完整的部分。这些在不同时间里追忆的部分就构成了整部小说。因此你也可以说这整部小说就像是个日记本,只是相互间隔的时间比较大而已。3、“父母失踪案”可以说是小说的核心。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是从此开始又是到此结束的,而且班克斯对这件案件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前后不同的人生景观。同样一件事情,在幼年的班克斯看来父母成了英雄人物,为反对英国在鸦片贸易谋取暴利挺身而出,最后成了牺牲者。正是基于父母在他眼中的高大形象,他才成为一名侦探,并且是一位具有英雄情结的侦探,他发誓要铲除这个世界所有的罪恶。但真相呢?他父亲不过是受不了压力跟一个女人跑了,而他母亲因为得罪了一个军阀而被他抢去了做姨太太。更重要的是班克斯的教育以及他的遗产都是通过他母亲的自我牺牲所取得的。那位军阀死后,母亲下落不明,最后在1958年香港一家修女院里找到了精神失常的母亲。真相的发现使得他之前为自己建构的人生意义土崩瓦解。拿他的好友哲的话(班克斯后来也常常引用)来说,那就是那根贯穿板条百页窗的线突然间没有了。从开始到结束,对班克斯这样一个“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对这个世界,岁岁年年地追寻消逝的双亲的影子”的人来说,这个追求的过程其实也是个去蔽的过程。是对自我的再认识和对世界的再发现。他从浪漫主义的世界中跌落到现实主义中来。在那里世界正在迅速地走向腐败,而凭一人之力想扭转局势的人注定要失败得体无完肤。要补充的是,小说第二部分,即班克斯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这一部分中,涉及到父母失踪以及失踪前父母的一些行为的回忆,石黑一雄将其处理模棱两可,既可以使读者往假象这边想,也可以使读者在遇到真相的时候,对这些回忆有了新的认识。4、我极不喜欢班克斯在上海那两三个部分。这并不是说他对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的想象犯了与史实不符的错误,对此我毫不关心。而在于叙事者奇怪地对班克斯去上海的动机冠上一个非常宏大的名义:拯救这个陷于危机中的世界(难道还有什么比发现父母失踪的真相这一理由更充足的吗?)那么他是怎么拯救的呢?就是将父母从绑匪中救出来。这样一个对等关系,即解救父母=解救世界,我不知道班克斯是怎么想出来,这显然有点弱智。退一步,即使是我们可以理解他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仍有一些不自然的地方。因为在行文中,我们知道就连租界里的人,甚至中国军人都在夸大了侦破这一案件的重要性。另外,在对这一心理的解释和演绎也不够充分。我既没有看到他去解救世界的证明,也没有在这之前找到足够的铺垫。另外一件事同样也匪夷所思。就是班克斯从落魄的孔督察那里打听到十几年前他父母很有可能被关在闸北一带的房子里时,他居然天真地以为十几年过去后他父母还会被绑匪关在那里,冒着战火,执意要去那间房子。我认为,你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查看一下当然是由必要的,但以此就认定说父母就在那里,我实在不清楚他以前在伦敦的那些大案是怎么破的。我想,石黑一雄的目的也许是想给读者/侦探造成一条歧路,从而转移我们对真相的探察,就向一般侦探小说所作的那样。如果是这样,毫无疑问他在这里弄巧成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