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采访本·拉登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彼得·阿内特  页数:237  译者:常为民 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国力增强,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愈来愈广泛和深入,中国媒体也有更多机会报道国际事务,有更多责任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极端的国际情况——战争和冲突爆发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记者的身影。但在国内,总结和交流战地报道的新闻专著还很有限。中国的战地记者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将有利于在全球化的平台上,提高国际报道的竞争力和水平。   第一位采访到本•拉登的西方记者;独家采访萨达姆•候赛因;全美公认越战中最出色的战地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现场直播战争者——彼得•阿内特。 本书是阿内特第一个学期在汕大讲课的全纪录,它既是老记者40年战地生活的剪影,又是他总结新闻前线打拼的经验、专为中国学生而作的报告。本书不仅仅是阿内特的个人尝试,也是长江新闻学院给国内新闻界的献礼。

作者简介

彼得·阿内特(Peter Arnett)先生年逾七旬,是一位长期跟踪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汁战争的世界著名的战地记者。曾独家采访过萨达姆·侯赛因和本·拉登,是西方媒体中第一个采访到本·拉登的记者。同时还采访过大量国际政坛上风云人物,如阿拉法特、贝·布托、卡斯特罗等等。    
  1966年因越战的卓越报道而获得了世界新闻业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是全美公认的越战中最出色的战地记者。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阿内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成为电视新闻转播史上的里程碑。这使他赢得当年的美国电视最高荣誉——艾美奖
  1994年,他出版了一小书《从战场上归来》。这本书被《纽约时报》书评版评为当年年度图书。
彼得·阿内特至今一共获得了57项主要的新闻奖。在美国、巴西等国大学获得荣誉士学位。2006年,他还被英女王任命为新西兰官员。他目前是美国和新紫蓝的双重公民。
彼得·阿内特于2007年3月1日出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在汕头执教一个学期。他就自己多年的战争报道经历和媒体从业心得,开展了系列讲座和课程。目前,他已和汕头人学续约三年,成为正式教授。本书是他讲授的他本人传奇的报道生涟。数十幅独家战地历史照片首次披露。

书籍目录

前言  解构战地记者第一章  从越战到伊战——45年的报道履历第二章  战地记者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章  龃龉的记者和失败的越战第四章  报道一场失败的战争第五章  漫长而血腥的一英里第六章  “隧道尽头的光明”第七章  40年后重访越南第八章  巴格达战火爆发前夕:走还是留?第九章  现场报道第一次海湾战争第十章  媒体对军方——伊拉克战争的另一个战场第十一章  萨达姆如何操控美国和我的想象力第十二章  伟大的记者之死第十三章  北京是世界最大的首都吗?第十四章  卷土重来:—位战地记者与学术界的约会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越战到伊战——45年的报道履历  从战地到中国  我受聘来汕头大学教书,坦白地说,我处于热切的学习状态。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婉莹邀请我来执教,我意识到了面对的挑战。  我猜想,由于我一生很多时间身处危机状态中的遥远国度,因此当我来陌生的地方,就像这次来到中国,我作最坏的打算。  这时你或许可以责难西方媒体报道只强调中国的政治,或仅仅报道这个泱泱大国的增长速度和变化。但我当时确实很吃惊。  从现代化的建筑、水库、公园到生活设施,汕头大学毋庸置疑是一件艺术品。汕大学牛整体以及我接触到的汕头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其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对自己在国家未来担当的角色所显示的激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在这里最早遇到的年轻人之一,是学院安排来为我安顿住处的。他诚恳地对我说:“我真想与您重回巴格达作战地报道。”这是奉献精神,亦是学生对自己将来的领悟。无论在这所大学附近的团体或远离大学的汕头市区,中国人的谦恭有礼和进取心都让我感动。  我不会如一个没到过中国的人一般站在这儿向大家讲演。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72年,在北京停留了3天。河内的北越政府交给我们3个美国飞行员,算是战俘。我们要带他们回国。从河内,经北京和莫斯科回美国。我被禁止在北京城任何地方拍照,当时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9年我第二次来中国,那时我竭尽全力跟随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而来。瓦尔德海姆按照惯例会晤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改革家邓小平,我当时跟随拍摄了大量照片。那时的中国不与西方国家往来,几乎没有外国访客。  当然,我肯定不会放过顺便游览北京著名景区的好时机。从历史层面来说,我探寻北京古迹其实也不是太久前的事,因为我此后来过北京几次。……

媒体关注与评论

  萨达姆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臂,带我坐到一张靠近3台摄像机的椅子,这次采访有3家伊拉克电视台到来拍摄。  1997年3月,我在本·拉登的藏身之地采访他,等了1个小时后,拉登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有6英尺4英寸(约1.9米)上下,他移向我们坐的地方,停在我们跟前,使我们有压过来的感觉。他头上缠着白色头巾,穿着白色长袍,长袍外还罩了一件迷彩战斗夹克,右手紧紧地握着一把AK-47冲锋枪、他的长胡子里夹杂着一些灰白的胡须.没有笑容,眼睛里闪着固执的光芒。  ——彼得·阿内特  老布什总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后写了两本书,书中都埋怨我的报道,并对我的报道充满了·愤怒在他的第二本书里,他仍然坚持我是说谎者。大家都清楚,没有人喜欢被总统称作说谎者,  ——彼得·阿内特  发动战争的理由是萨达姆储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他与本·拉登的联系我多次到伊拉克采访联合国武器检查人员,他们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于本·拉登,有参考价值的是萨达姆的首席发言人阿齐兹的话,他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我,本·拉登假如曾在伊拉克停留的话。他已经被逮捕入狱了、之前的1997年3月,在对本·拉登的采访中,我问他怎样看待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回答“他是阿拉伯人的败类。”他向其他阿拉伯领导人描述说萨达姆正在忙于颠覆别人。  ——彼得·阿内特

编辑推荐

  世界顶级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的报道生涯。  第一位采访到本·拉登的西方记者,独家采访萨达姆·侯赛因,全美公认越战中最出色的战地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现场直播战争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怎样采访本·拉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地记者伟大的一生
  •   这是最牛的战地记者写的书 很不错
  •   书刚刚收到还没看,稍后评价书内容
  •   替别人买的,说还不错
  •   第一次知道彼得·阿内特,是在南方周末的一个报道上。我大学是新闻专业,对他自然而然的也崇敬起来。他的第一本书《从战场归来》一直没找,然而,偶然的在当当看到了这本,毫不犹豫地购买。他的经历、理念都是值得学习的,虽然身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但是记者的理念从根本上都是一样的。他说过:“我首先是一名记者,其次才是一名美国人”。我虽然没有他这么高的觉悟,对新闻也远没有他狂热,可在书中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都告诉着我以及读这本书的人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书中对他报道越战、两伊战争、美伊战争都有介绍,越战的报道更让他拿到了普利策新闻奖。之所以给这本书四分是因为内容上有部分重复了。书是以他讲义为基本来编辑的少有重复可以理解可是编辑之后多次重复并且多次“旧事重提”颇有点混字数的嫌疑从完全不知道的充满期待的读到了看到一次又一次的相近内容评价也自然打折了过仍然值得阅读!
  •   不是像期待的那么好。对于战地记者写的书,它并没有写很多专业性的东西。不过闲着翻翻也不错。
  •   书还没看,但觉得还不错
  •   此书比较鸡贼,这本书实际是作者在近三四十年作为美军战地记者的经历,采访拉登的内容不到两页,而且还在911前,此书名,确有噱头之嫌
  •   此书就是一名外国记者来中国大学任教写的教材,感觉有在宣传该大学的意思。并且主要针对的是学生授课用书,感觉像在学校听课,提不起兴趣。。。
  •   也行是我期望太高,总之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动,不过还是了解了一些信息
  •   罗圈话,越战回忆录
  •     
      本•拉登就是一把亮闪闪的金钥匙,每个人都想借由它开启一扇窥秘之门,作为全世界最危险、最恐怖、最神秘的一个人,这位大胡子的阿拉伯人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性符号,他就像是一位邪恶魔术师,总吸引人想去探究真相。
      而美国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的《我怎样采访本•拉登》,就是这样一本探究真相的索引,一本引导人穿越历史烟云的地图。
      战地记者或者是离真相最近的一个人,因为这真相是要付出恐惧与死亡的代价。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里,就时刻笼罩着死亡的迷雾,自从1951年毕业之后,成为一名记者开始,彼得就开始了他在新闻冒险之旅,几年后,他来到泰国曼谷,在这里采访了曾首次向西方报道红军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还向逗留此地的英国伟大作家毛姆学习写作,在冷战思维蓄势待发的前夕,他与泰国、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军政要人周旋,加入美联社之后,他因为揭示新闻真相而被逐出印尼,此后,便投入到战火弥漫的越南战场。在越南的稻田、地雷阵、丛林中,他写了三千多篇报道,并于1966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但这并不是他事业的巅峰与终点,此后,两次伊拉克战争时,他都在前线,他采访到了萨达姆,当时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采访”,但五六年之后,这个“最重大”被本•拉登所取代。
      一个传奇记者的名头确立了,只因为他是第一个采访到本•拉登的西方记者,他进入了从未有人进入的真空地带。
      阿内特对新闻有个奇特的分类方法,他把新闻简单的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在他看来,丑闻、娱乐和闲杂之事,是“软新闻”,而战争、政治、经济等反映世界真相的,才是“硬新闻”。在这个趣味分类法的背后,彰显了他的新闻价值观,基于自我良知,
      一个跑题不算太远的题外话,其实我个人也有一个与他的“硬新闻/软新闻”相近的理论,我常把电影简单的划分为“冷电影/热电影”,在我的“冷电影”库里,有一部同样描写战地记者的纪录片,《战地摄影师》,该纪录片跟随国际著名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希微深入世界各地炮火前沿,用在照相机上绑上微型摄像机的方式,同步真实地记录下了炮火与灾难中无家可归的小孩,踽踽独行的老者,兀自焚烧的茅屋……纪录片中还引用了大量扣人心弦的战地照片,而在这些充分体现了“摄影美学”,让同行和国际媒体感慨万千的照片背后,却是摄影师那张永远无动于衷,看似冷漠的脸庞。
      但借由阿内特的书,我从那“无动于衷”的脸的背后,读出了一些悲天悯人的情怀。
      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摄影作品,一个瘦骨嶙峋的非洲儿童在走向救助站的路上无力地倒下,旁边是等待食腐尸的兀鹰,但获奖后不久,作者凯文•卡特就敌不过舆论与内心道德的自责自杀了——为什么当时不去赶走那些兀鹰?
      在书中,阿内特也透露了这样一个类似的情节,他曾在西贡的十字路口拍下一位僧人引火自焚的场面,事后有人质问他为什么不试着阻止那出悲剧,他的回答是,“我是一名记者,而不是消防队员……不该干预这一历史的进程。”
      这是一个吊诡的状态,在他人的痛苦与自我的良知之间,一颗灵魂该如何安放?《我怎样采访本•拉登》的内容为作者在汕头大学任访问教授期间课程的结集,因此该书流于事件的堆累,从而缺乏自我灵魂的审视与内省。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价值。
      苏姗•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说,“战争摄影中,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
      她说的是战时摄影,同时也是在说战地新闻,她对这些事物质疑:新闻有时候可能会受到政治导向的“修订”,但这位已经去世的美国近年来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却从不怀疑:见证真相、纪录历史的工作永远值得尊重。而阿内特,只是做这类工作中的一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