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南方日报 作者:张志安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深度报道媒体或栏目负责人的访谈,来解读这些媒体或栏目的成功经验。第二部分重点采访若干名国内最出色的深度报道记者,选择他们最突出、典型的深度报道个案,挖掘幕后的故事和体验。提供1篇最经典的个人作品,同时收录作者的采访手记。第三部分为附录。通过附录中的资料,给有志于从事深度报道的新闻从业者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这是很有价值的增值内容。 深度的精英访谈、经典的案例分析、实用的操作手册,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的《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一书,既给深度报道从业者提升报道技能提供了一本鲜活的教材,也给新闻传播研究者把握新闻实践前沿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 对新闻人来说,《报道如何深入》是一本启发他们怎样让新闻接近真相的报道手册;而对非新闻人来说,它又是一条把握社会转型与新闻报道复杂关系的生动路径。
作者简介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新华传媒工场顾问。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学、媒介社会学等。主编或主撰出版《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网络人物风云史》等书。曾先后担任星空传媒集团、STR国际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项目顾问,独立承担过中国媒体投资现状及战略分析、中国广播业结构调整策略、户外广告业市场分析等研究项目或课题,并为上海浦东新区媒体新闻实务培训班、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业务培训班等课程担任培训师。迄今已在《新闻大学》、《中国报业》、《新闻记者》等专业期刊发表媒介经营管理类论文40余篇,新闻作品曾获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奖和广东省好新闻奖。联系信箱:zhangza@263.net.cn。
书籍目录
上篇 著名深度报道栏目/媒体主编访谈调查性报道是奢侈品、易碎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访谈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调查性报道/用简单的结构来传递复杂的东西/对人和节目的管理都是动态的/愿意在《新闻调查》做到退休看惯了黑暗,更喜欢光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负责人侯永生访谈基本模式,就是“事件+背景+评论”/解决问题,不单单是新闻媒体的事情/最大特点,就是用音响来表现/过分强调利益,会伤害媒体的公信力/试探前进,走到别人没有的高度报道读者应该看的东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访谈“以我为主”地做杂志/独立、独家、独到/经济报道更加强调可靠性/做自己觉得重要的报道/从立场和态度上来吸引人/报道最重要,其他的不重要/她的影响是全面的,透彻的好报道就要把故事讲好——《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访谈要报道那些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流题材/事实和问题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没有好的故事,就没有好的传播效果让政治关心你的生活——《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孙凯访谈为主流人群打造的时政杂志/纯粹用记者的目光观察、思考和解读/好看故事独家思考/杂志内部形成有力支持/时政类周刊发展空间巨大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徐列访谈理念传承:一个“人物”的诞生/定位考验:期待成为主流大刊/运营体验:迈过了一道坎/核心功能:感动、感慨、感悟/报道策略:把人物的内心彻底创出来下篇 优秀深度报道记者访谈及经典案例“不求空前但求绝后”的追求——《北京青年报》国内版组原执行主编郑直、资深新闻人宋燕访谈任何新闻都追求接近和探求真相/深度报道成败在于理念而不在技巧/要让文章有很强的逻辑/在轰动性和认可度之间的抉择【代表作品】证明哈佛博士【报道手记】对个体负责【代表作品】我要做个名女人【报道手记】把人物写活最大可能去接近真相——《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蔡平访谈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的/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报道就好像智力游戏/细节与逻辑同样重要/我老是以傻大姐的形象去采访【代表作品】世纪末的弥天大谎【编辑手记】 《世纪末的弥天大谎》的幕后故事我不写孙志刚,迟早会有人写——《新京报》时事新闻部主编陈峰访谈收容制度废除和我们的报道并无必然联系/绝不能否认孙志刚的报道有偶然性/调查性报道要充分利用书证/我不愿意去参与报道之外的事情/记者的工作,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代表作品】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报道手记】孙志刚事件采访过程及报道分析以调查报道推动社会进步——《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访谈调查性报道最能彰显新闻价值/中国的调查性报道需要各方面保障/署真名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职业精神/开放的社会是调查记者的天堂/我的期望是活到80岁干到80岁【代表作品】的哥的姐怨声载道——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节选)【报道手记】为平民鼓与呼当悲悯和焦虑成为职业的一部分——《南方周末》原著名记者杨海鹏访谈这个行当的性格也许是“习惯性焦虑”/忠于职守甚至坚守底线,就不简单了/够不着“事实真相”时,写一个字都会怕/说出事实远不够,还要防备“后遗症”/做一线调查越久,越不敢轻易发言/摆脱阻挠、还原真相,是最基本的技术/去一个地方总先去研究县志/名记转型或许也是被动的选择【代表作品】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报道手记】关于核酸的断章在绝望中婉转腾挪——《南方人物周刊》主笔李玉霄访谈只要能吃苦,就能做出好报道/做灾难报道,不是我的主观选择/国内的深度报道文本太单调/不能进1米,就进50厘米/记者就是理想主义者做的事情【代表作品】我听见沙漠蚕食良田的声音【报道手记】山沟里的老人王永瑞一定要把人物写得淋漓尽致——《南方都市报》深度记者姜英爽访谈让人物的性格和想法跃然纸上/捕获采访对象话里任何有用的信息/我们的“对话”,普通人的比例更大些/南都有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南都做新闻有敢“闯”的主动意识【代表作品】忽然不当犯人,我倒觉得不习惯了【报道手记】跟佘祥林静静聊次天附录 有关国内外深度报道的常识/栏目附录1:中美深度报道发展大事记附录2:中美深度报道的差异比较附录3:国外著名新闻报道网站推荐附录4:中外媒体新闻报道守则附录5:美国调查性报道技巧、记者素质和操作要领后记
章节摘录
张志安:前不久,《新闻调查》有期柴静做的节目叫《深圳外贸骗局揭秘》,节目中请了一位曾经行骗却已“金盆洗手”的知情人,以隐蔽的方式向记者介绍了行骗的手法。节目播出后,公安部门有没有跟节目组联系? 张洁:这个没有来找,不过其他节目组有来找过。 张志安:如果公安机关要找这名知情人,追惩其曾经的罪行,《杀斤闻调查》的记者会提供线索么? 张洁:我们可以提供,也可以不提供,根据不同的情况。这个节目为什么公安不会来找呢?这个东西在深圳遍地都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日常的东西。公安如果想有所作为,根本不需要来找我们,他们可以随时找到。 张志安:以前,公安部门来找你们时,你们怎么处理的? 张洁:我们从2001年开始做舆论监督节目,2001年之前基本上比较少涉及这类节目。这个涉及到国外讲的“污点证人”,在他们那两方面的案例都有,一方面是提供,另一方面是不提供。但据我们了解,西方新闻界对这些线人,不管是什么样的线人,总是持保护的态度,甚至宁愿极端到了宁愿我违法,我去坐牢,也不泄露线人。其实,西方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个案,这些个案已经被选编进教材。而且,按照我们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价值来判断的话,好像我们更认同这种观点,即保护你的信源,甭管它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更具公信力,如果你把信源交出去了,那么,公众中有提供信源可能的人就不会给你再提供消息。反过来,公众的知情权就会受到损失。 张志安:更多的真相无法被告知? 张洁:没错。有这么一种连环的效果在里边。从我们的实践看,还没有碰到过这么尴尬的问题,要么是道德,要么是法律。也有一些节目播出以后,司法机关来找过我们, (我们提供了信源人)但他们都承诺绝对保护当事人安全,而且这些当事人都不属于“污点证人”。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调查性报道 张志安:《新闻调查》成立至今8年多的时间,请大致概括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张洁:2000年我们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2003年又提出了一个口号: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因为一个调查栏目的终极使命就应该是做调查性报道。一开始成立这个栏目时,我们这批新人就想做以真正调查性报道为主的栏目。 当时的热点是做舆论监督,但舆论监督跟调查性报道在概念上是不完全一致的。在西方,调查性报道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从实践、理念到经验,到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那时候就想做这么一个栏目,但在1996年的氛围里,实现这个愿望不太现实。初期,我们做的一批舆论监督性质的调查节目都没能播出,那后来,就改做主题性调查。什么叫主题性调查呢?它是个中性节目,找一些国家重视、老百姓也关心的话题,比如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是个静态的社会问题,第二期节目《高楼抛妻案》讲的是家庭暴力,但这个节目播出后栏目差点被停掉。所以,第三期节目《中国的品牌》讲的是民族工业如何在外企入侵的情况下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个节目就是我们所说的开了主题性调查的先河。我们说的主题性调查,它的构架一般也就是有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组成。 P4-5
编辑推荐
对新闻人来说,《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是一本启发他们怎样让新闻接近真相的报道手册;而对非新闻人来说,它又是一条把握社会转型与新闻报道复杂关系的生动路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