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6-01 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 作者:杨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杨奇办报文选读后
清 云
最近收到杨奇社长书名为《粤港飞鸿踏雪泥》的新书,几乎一个晚上就读完,这本书介绍了四十年代以来杨奇办报的所见所闻所思,特别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如办一份爱国爱港的报纸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很新的见解。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响应中央领导以人为本的治国精神,仍有现实的意义。
中国新闻界前辈是沦落坎坷的。杨奇办过抗日时代的《前进报》,白报纸断绝供应,游击区需要白报纸,他手持一份汉奸报作为掩护,挟带《前进报》施施然通过新界大埔的日军岗哨检查,带给香港朋友传阅介绍,开展筹款,买了一批白报纸,运回新界山上,使得报纸正常出版。后来,华商报出版,初时,在白色恐怖之下,商界不敢刊登广告,报纸出现入不敷支的情况,艰苦经营,面临停刊的危险,领导人方方找到杨奇,决定把他调到华商报担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杨奇二话没说,就开始学习经营管理之道。后来通过筹款活动,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版面内容和形式又进行社会化、群众化改革,销量上升,财政情况越来越好。杨奇亲自目睹了香江许多文人报纸先后关门,说明了文人办报的道路崎岖曲折,很不容易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之下,文人办报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上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精神。办华商报,有些报社负责人是不领取工资的,夏衍虽然每天到报社工作几个小时,全靠稿费维持生活。当时总编辑拿的工资只有二百二十元,一般工作人员只得一百多元,最低的甚至几十元。这些钱只能维持起码的生活。记者遇到一些重要的采访活动,需要像样一点的衣服时,便要借别人的衣服穿。有些时候,报社工作人员还要把身边仅有的带子、手镯典当,捐给报社。
杨奇从广东省游击区初到香港的时候,山区物质缺乏,他连恤衫也没有一件,布是翻抄纱织成的,唐装短打,出入香港中环。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开门的是民主人士的太太,见他这种装扮,又来找她的丈夫,以为是送货的杂役,顺手塞给他港币,说:「你来得正好,替我落楼买一瓶生抽!」杨奇立即下楼办妥。当民主人士出来接待,见杨奇手持生抽,连忙道歉。很多年之后,这位太太见到杨奇,仍然提起买生抽的事情,并且说:「左派人士愿意帮助人,没有架子。」
这本书提到了报纸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问题。报纸不可千报一面,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华商报和大公报都反映了这些文化特殊性。序言中,提到了红色报纸两大流派,一水分流。北派以延安解放日报为代表,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陆定一、胡乔木、邓拓、吴冷西、胡绩伟、张春桥等。南派以重庆新华日报、桂林救亡日报、香港华商报为代表,代表人物为夏衍、范长江、胡愈之、金仲华、廖沫沙、刘思慕、杨奇、李子诵、李侠文、钦本立等。北派主要在共产党执政区发行,南派主要在国民党执政或者英国人执政的白区发行。两个地区的读者对象不同,政治环境不一样,宣传的方式方法自然有差异。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发言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一个充分发挥指导的功能,一个出色地发挥了统一战线的功能。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体现了南派的余绪,人文精神、以民为本、地方文化特色比较浓郁。自觉地体现在野精神的还有华商报、文汇报、大公报。这些色彩不是某些创办人主观地营造的,而是当时的社会土壤、文化条件所造成的。
华商报筹办的时候,周恩来就提出:「这张报纸,不用共产党出面办,不要办得太红,要灰一点。」当时廖承志想出了一个报名,叫做华商报,申请注册的法人邓文田,是华比银行华人经理,用了这个名称,工商界和一般市民看了也不觉得可怕。华商报的创办,为后来在资本主义社会创办社会主义性质的报纸,提供了独特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当时办报的方针是:配合对香港各界的团结联络工作,使得广大处于中间状态的香港人民群众,从对中共心存疑虑,转为支持他的政治主张。也使得那些处于犹豫状态的自由主义者,从拥护蒋介石转到反对他的倒行逆施政策,逐渐走上爱国民主的道路。实践证明,这个办报方针是成功的。华商报的第一版是要闻,第二版是国际新闻,第三版是副刊和华南新闻,第四版是香港新闻。要闻主要是当时国内的重要局势发展,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国际新闻主要是选择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以及时准确见称,评论和分析一时无两,金仲华、乔冠华、杨潮、刘思慕等执笔。港闻对杀人、抢劫、强奸、自杀有选择性地刊登,并非有闻必录。另一方面,新闻以人为本,为香港人民讲话,维护他们的权益。评论反映香港人民疾苦和诉求,加强了报纸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副刊走通俗大众化的路子,发表了《炒家散记》、《忙人世界》两部方言小说,还连载了长篇小说《虾球传》。办报的经验在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一、研究香港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阶层区别、人口结构、港英管治政策、可以利用的矛盾空间,一切从香港的实际出发,港报港办;二、照香港的法律办事;三、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是坚持人民立场、爱国主义立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灵活性是:一,新闻多渠道,可大量刊外国通讯社电讯,要同其他报纸竞争。二,报纸不代表官方,把读者当成朋友,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三,资本主义社会读者普遍关心的社会新闻,也可以刊登,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悲欢离合等人生的际遇,具有浓郁的人情味,也可以在新闻中表现出来。其实,原则性是很高的,但是灵活性则反映了文人办报的人文关爱精神。在野的定位,追求感染、团结更多的朋友。
http://trans.wenweipo.com/gb/paper.wenweipo.com/2008/07/09/OT0807090005.htm
购买http://www.gzbookcenter.com/search/view.jsp?proID=1049638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