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引驰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隋唐佛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力求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而做出努力,鼓励更多学入参与,致力于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
作者简介
陈引驰,1966年生于上海。1984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至19%年为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1996年始任副教授。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Harvard-YenchingVisitingScholar)。任教期间担任中国古典文学及学术思想史方面的课程。学术兴趣主要在道玄思想脉络、中古佛教文学以及近代学术流变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晋隋文学之佛影鸟瞰第一节 佛教传布与士僧交往第二节 山水到声律之佛教影迹第三节 隋之佛教与宫廷文学第二章 唐诗人的佛教抉择:佛道关系角度之观察第一节 李白:道佛交影之诗人第二节 白居易:出道入佛的归宿第三节 李商隐:浮世无常的锐感第三章 禅学流变中的诗人:王维、柳宗元、白居易第一节 王维:南北禅交替之际第二节 柳宗元:新禅风的抵抗者第三节 白居易:洪州禅的实践者第四章 古文运动与儒佛关系第一节 古文之提倡与儒佛并重第二节 韩愈反佛之突起与理据第三节 儒释调和:柳宗元与李翱 第五章 唐民间佛教诗歌传统第一节 王梵志诗的民间性第二节 王梵志诗中的死亡主题第三节 寒山诗的时代与特质第四节 寒山诗的两种境界第六章 敦煌变文的佛教缘起第一节 拟名的变文与"变""变文"之义第二节 体制特征之佛教之缘起第三节 讲经的发展与变文转变第四节变文中的佛教题材与特色第七章 志怪传奇之佛教渊源第一节 故事题材与佛教观念第二节 从"烈士池"到"杜子春"主要引 用与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佛教传布与士僧交往佛教大约在两汉之交传人中国。其势初时尚弱,汉魏时代大抵只有些微痕迹而已。而且,对于佛的认识暖昧不清,对于佛教义理的了解就更谈不上了。当时人以为佛法与黄老之术等齐,可以凭以延年益寿、获致福祉。《后汉书》卷四十二《楚王英传》记载汉光武之子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后桓帝在宫中并设黄老、浮屠之祠,襄楷借机上书曰:"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拃哉?"(《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这是以清虚无为统涵释、老。而当时人对于佛教法力的具体理解可以由《牟子理惑论》中见出: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障,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
编辑推荐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