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姚永朴 页数:172
Tag标签:无
前言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秦始皇时代,多数儒家经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传播。博士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间,秦汉之际的战乱过后大部分已经遗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为基础,终身传授《尚书》。在他九十余岁时,汉文帝派晁错去他家学习。此时伏生已口齿不清,由他女儿转述才大致完成传授。尽管由于双方所操方言的差异,导致晁错的一些误解,但基本内容还是得以流传。“薪尽火传”,靠的是火种不灭。中华文明能够长盛不衰,并发扬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种。印刷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书籍的流传,但人为的破坏还是会使有些书籍从此毁灭,往往使一门学问后继无人。而且,对严谨的学者来说,总会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项具体成果来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只能靠口耳相传。
内容概要
姚永朴,清末民初教育家,桐城派末期著名作家。民国三年(1914)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其间著《文学研究法》四卷二十五篇和《史学研究法》一卷,均为授课的讲义。现将两者合辑为《姚永朴文史讲义》。《文学研究法》是桐城派作家系统阐述桐城派文论的唯一专著,其体例模仿《文心雕龙》有关文章的生成、构选、风格、流变及作家修养等,均有详尽引证讨论。作者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资料宏赡,行文严密,文字雅洁,对研究中国文学和语言学极有参考价值。《史学研究法》讲述治史方法,以经学家眼光论史学研究,条分缕析,极为周详,有理有据,令人折服。两部经典论著合二为一,方便研究者参阅翻检,不加校注,还原文本原貌。
作者简介
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安徽桐城人。清米民初教育家,桐城派末期著名作家。出身书香官宦世家,姚文然、姚范、姚鼐为其先辈。毕生潜心经学,致力教育,著有《群经考略》、《小学广》、《十三经述要》、《文学研究法》、《史学研究法》、《历朝经世文钞》等。
书籍目录
文学研究法原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史学研究法原序史原史义史法史文史料史评史翼结论
章节摘录
卷一起原昔《尚书·帝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关睢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朱子(熹)《诗集传序》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馀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为作也。”然则文字之原,其基于言语乎;言语其发于声音乎;声音其根于知觉乎。大凡盈天地间者,皆物也。物之号有万,其由气而凝为质者为矿物,有生意者为植物,有知觉者为动物。动物之中,惟人也得五行之秀气而最灵。故鸟兽虽有知觉,而狭而不广,偏而不全;人则既广且全,广故大,全故周。自堕地以来,即呱呱而泣,盖已有所欲矣;继而解笑,又继而解言;至能言而思无不达、求无不遂矣。故不惟一己之欲可以表示;且人与人之欲,亦可以相为感通。然而能宣之于觌面者,究不能推之于万里,是行于近而隔于远也;能著之于一旦者,究不能求之于百年,是通于暂而滞于久也。使终古如斯,将思之达者仍有所不达,求之遂者仍有所不遂。
编辑推荐
《姚永朴文史讲义》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