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2-1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叶建新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人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书籍目录
上编 治国安邦一、勤谨国事(一)西湖--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地(二)西子湖畔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三)湖畔别墅召开东南沿海战备会议(四)借古喻今点破高岗野心二、读书论史(一)一代师表(二)西子湖边读诗文(三)写就光辉著作(四)泼墨《望海潮》三、心系民情(一)小营巷的节日(二)“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三)挥就不朽诗篇《送瘟神》四、合纵兴国(一)谊结五洲(二)看望胡志明中编 揽胜抒怀一、寄情山水(一)风雅西湖游(二)三上北高峰(三)“杭州真是个好地方”(四)“大风大浪才能锻炼人”二、谈古论今(一)西子湖头觅少保(二)康庄漫话《兰亭集序》(三)点评西湖(四)留给西湖的文化遗产下编 难忘岁月一、刘庄的记忆(一)刘庄不搞特殊化(二)“我们湖南人最喜欢吃喽”(三)关心群众疾苦(四)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五)六十开外学英语二、摄影师的回忆(一)“坏事变好事”(二)“毛泽东之谜”……
章节摘录
大家沉默不语。毛泽东继续说:“过去帝王出朝,乘龙车凤辇,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我们共产党人可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毛泽东看了看浙江省委的几位领导,说:“来不迎,走不送,大家自由,好吗?” 毛泽东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建国以后仍保持着延安时期的作风。延安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这种作风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的示范才得以发扬光大的。 遵照毛泽东的意见,“来不迎,走不送”成了浙江省委不成文的规定。 在以后的日子里,毛泽东曾三十多次到杭州,省委领导再没有出来迎送。每次,毛泽东一到杭州,警卫就给省委挂个电话报个到;走时给省委打声招呼,收拾行装就走了。 说话间,张治中走过来了。 “这是江华同志。他原不姓江,姓黄,叫黄春圃,江华是做地下工作时取的名字。”毛泽东为张治中介绍说。 介绍到省委书记霍士廉时,毛泽东说:“霍去病的霍。”转头问霍:“你大概是霍去病的后裔吧。霍去病在汉代战功很大,可惜二十七岁上就死了。” “呵,他这个人厉害哕,口御天宪!”毛泽东在介绍浙江省副省长吴宪时幽默地说。大家听了都笑了。 在一片说笑声中,毛泽东握住张治中的手说:“从明天起,我们分道扬镳吧,你爱到哪里就到哪里,自己安排去。” 六天后的夜晚,刘庄一片静谧。除了汽车轮子同地面摩擦的沙沙声,几乎听不见任何动静,张治中来到毛泽东住处。 毛泽东问道:“你这几天都到哪里去啦?游得痛快吧?”继而又说:“西湖好是好,可有两大缺点:一是湖水不清,二是坟墓太多,与鬼为邻。不过,我虽然批评了西湖,但是我还喜欢它。”又问:“天竺山的南北高峰,你没去吧?” 张治中说:“我跑不动,又没有滑竿,所以没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