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

出版时间:2002-2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吴怀祺  页数:273  字数:18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与《宋辽金卷》在史学思想上既相通,又有自己的个性,应当单独成卷。    元代史学思想与理学关系万为密切。宋元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元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又是我国民族第二次大组合时期,它在“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辽阔领域,形成了一个空前规模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当蒙古统治者由漠北草原向四处发展时,他们还处于奴隶制阶段,在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他们接受了中原汉文化以及东欧拜战友廷文化、西亚阿拉伯文化等先进文化的影响,推动了本身文明的进步。以忽必烈为代表的统治集团,顺京戏了历史潮流,对内行中原汉法,对外开放交流,促进了元代文化的繁荣。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展示了元代史学思想是中国史学思潮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段,从思潮入手,显示其特有的风貌,洋洋乎,大矣哉!

作者简介

周少川,1954年10月出生,广东省油头市人。1982年、1982年分别在北京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工作,在职期间获历史学博学位。现任该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题心导言 第一节 元代史学的特点 第二节 元代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元代史学思想的研究及意义第一章 元代理学对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理学北传及其与史学之关系  第二节 求历史治乱兴衰之理 第三节 心性之学在史学思想中的反映 第四节 经史关系论的新发展第二章 元代史学的民族观 第一节 故国思绪的民族观 第二节 “用夏变夷”的历史思考 第三节 在正统之辨中冲决夷夏之防第三章 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 第一节 拓疆万里和域外著述的增多 第二节 加强中外交通的历史观念第四章 元代史学的经世思潮 第一节 元初对宋末空谈心性的反省 第二节 考核历代典制以济世 第三节 文献征实与历史借鉴结语:元代史学思想的时代特征本卷主要引用书目

章节摘录

  三、王道德治的盛衰标准  元代历史观所折射出来的理学色彩还有很突出的一面,就是以是否实行王道德治,作为治乱盛衰的历史标准。  王道和德治是儒学古老的命题,旱在孔子时就提出“为政以德”[1]的政治构想,主张以道德标准作为政治统治的指导方针。从德治的要求出发,孔孟提倡推行“王道”,以德治国,以仁义治理天下。与王道相反,先秦法家提出了“霸道”的政治模式,即凭借威势,利用权术、刑法来达到统治的目的。王道、霸道的对立又与历史上的义、利之争互相联系。王霸和义利问题,在宋代有过激烈争论。北宋二程首先从理的角度上说明历史上王道、霸道的分别,南宋朱熹继承二程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三代以理与道治天下,人心合于仁义,因而是盛世;三代以后以法术治天下,人心为利欲所蔽,因而是衰世。当时的陈亮驳斥了朱熹的说法,他指出古今异道,今世不必法古,汉唐并非不如三代,并主张王霸兼用,义利并举。元代学者基本继承了朱熹的王道德治学说,在宋代史学总结“德政”治国、“礼义”兴邦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王道德治为标准考察历史的盛衰治乱,更为系统地阐述了王道德治对于治世兴邦的实质意义和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元代史学思想的王道德治理论并不是对程朱理学的简单继承,它的思考与发展是与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有紧密联系的。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长期以来,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最近,黄山书社出版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吴怀祺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1992年就出版了《宋代史学思想史》, 1996年又出版了《中国史学思想史》,对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作为一套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共分十卷,即《总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前卷》、《近代后卷》,以 300 余万字的篇幅,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的深邃思想,全面展示了中国史学思想的壮观画面。从内容上看,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的史学思想。有些西方学者在没有认真研究中国的这些典籍之前,却武断地否认中国史学里的深邃思想。中国究竟有没有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无疑是中国的历史学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套通史以事实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史学思想的丰富、深邃,展示出中华民族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书中认为:历史变易思想、历史借鉴思想、经世致用思想等,是中国史学家对于世界史学思想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书中还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史学思想里的糟粕,对于循环史观、天意史观、英雄史观等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第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范围。以往研究中国史学思想史的学者,多重视研究传统分类法中的史部著作及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这当然是应该且必须的。但是,史部著作之外,其他经、子、集三部里同样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思想。这套通史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哲学家、思想家、经学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第三,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主编在《秦汉卷》的《题记》里说:司马迁提出成一家之言标志着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成熟,而班固通过改《史记》完成了封建史学“二重性”的构建。对于封建史学“二重性”特点的揭示,是主编的新见。《秦汉卷》的作者会心于此,不仅阐明了古代史学的“二重性”特征,而且还着力写出董仲舒对两汉史学的影响,从而把两汉诸子学、新经学与史学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元代卷》在分析元代史学思想史时特别注意把握元代社会民族问题突出、理学官学地位确立、对外开放局面形成和经世思潮兴起等时代特征,由此阐述了元代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对这些社会现实所起的反作用,所论颇能益人神思。在《近代前卷》的《题记》里,主编还特别揭示了近代中国史学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指出乾嘉的闭关与自然科学的落后,使得史学创新不足,没能在批判吸收传统史学与西方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有民族特点的历史哲学,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像这些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见解,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作为一部集体著作,尽管主编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如各卷文风不尽一致,有些章节的论述略显单薄等,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如果不是写论文的话估计一般用不到,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