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作者:(清)曾国藩  页数:137  字数:175000  译者:蒋筱波  
Tag标签:无  

前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誉为大清帝国的“中兴名臣”、晚清“第一名臣”,在中国近代史占有着特殊的地位,是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政治、军事、文化上极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大清帝国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曾国藩统帅湘军,扑灭了持续十五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行将覆灭的大清帝国得以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曾国藩因此被清政府封为大学士、两江总督,特加一等毅勇侯,官居一品,成为有清二百多年来权势最高的汉臣。曾为藩,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双峰县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人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乎天国运动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曾国藩一生酷爱读书和著述,并能将他的学问运用于领军治国的实践。他的《治兵语录》、《冰鉴》、《挺经》等著作在后世备受推崇。1872年3月曾国藩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集中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是研究曾国藩本人及那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材料。他的家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凡是想要扮演好为人子女、为人父兄的角色,都不可不细看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育真知良言。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并不多,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从生前到死后长期引起争议的人物。为了给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提供一个认识曾国藩及其家教内容、家教方法的简便途径,我们从其大量家书中精选若干封有代表性的,译成白话,编成本书,以便读者阅读,进而取其精华,探其奥义,从中获得借鉴和教益。编者2008年8月

内容概要

曾国藩(1811-1872),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潲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集中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家、治学、治簞的主要思想,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是研究曾国藩本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作者:(清)曾国藩

书籍目录

读书只为进德修业
勉励君子应早立志
读书应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宜专习字须有恒
勉弟应在孝悌上用功
凡事皆贵专
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
事事应勤思善问
祖母葬事谨遵天理
蒙皇恩得派武会试正总裁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在京祭祖父
皇恩浩大益当尽忠报国
佘兼署刑部右侍郎
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
居家以勤劳为要
宦途险恶常思退居
读书写字不可间断
不可浪掷光阴
带兵应有强毅之气
治军须脚踏实地
傲之一字百无一成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不可缺一
余平生有“三耻”
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明征
宜和睦尽孝道
折奏温弟殉节事
沅弟之字不可抛荒
示写字作文用笔之法
看书应有所择有所得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下手
以八字诀为治家之道
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
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
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
家中子侄当谨守家训
读弟信不动心者必不友
看读写作逐日无间
陆师不可近墙登岸
论目录分类之法
上海必须设法保全
儿之才思能古雅而不能雄骏
函慰儿为家常琐事之劳
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
对悍将宜宽严并济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愿以劳谦廉三字自惕
戒勿沾富贵气习
有才无德者不没其长稍远其人
有德者自修而谤亦日熄
尔读书有恒尚须作札记
望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先有豁达光明之识后有恬淡冲
融之趣
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
侄等处最顺之境须立定志向
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唯胸次浩大乃是真正受用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力去傲惰二弊
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长保盛美
古来文人均在气势上痛下工夫
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
楼高易倒,树高易折
赴津查殴毙洋人案兼附遗嘱
应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相勉

章节摘录

四位老弟足下: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丘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注悬悬,不知道上有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曰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许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敝考差工夫,即借此课以摩厉考具,或亦不至临场窘迫耳。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末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子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人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主事,请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人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予生平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包格纸,以便装订。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余,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英(芽)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国藩《与沅弟书》    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                                          ——《清史稿·曾国藩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藩家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