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授往事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修荣  页数:300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涉及民国著名教授二十令人,都是当年显赫一时的文化名流,堪称民国教授的一个缩影。作者试图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同时,还以翔实的史料,披露了鲁迅与顾颉刚、苏雪林与鲁迅、顾颉刚与胡适、傅斯年,以及林徽因和徐志摩、金岳霖等人之间的是非恩怨与情感纠葛,展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再回首,民国教授的陈年往事原来竟如此鲜活精彩!

书籍目录

怪杰辜鸿铭名士刘文典国学狂人黄佩“疯子”章太炎顾颉刚与鲁迅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苏雪林“教授之教授”陈寅恪顾颉刚其人其事书生意气傅斯年钱玄同二三事独立不羁的刘半农顾颉刚与胡适、傅斯年的恩怨是非朱自清:最完美的人格台静农的三栖人生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往事知多少沈从文:寂寞的教授生涯文化殉道者王国维后记

章节摘录

  怪杰辜鸿铭  在民国时期,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林语堂这样评价他:“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造词、用字。皆属上乘。总而言之。有辜先生之超越思想,始有其异人之文采。鸿铭亦可谓出类拔萃,人中铮铮之怪杰,”(林语堂《辜鸿铭集译(论语译英文)序》)  民国早年,辜氏不仅在国人中名声鼎沸,在西方世界名气更大。甚至到了被神化的地步。一度,辜鸿铭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代名词。一九二一年,英国名作家毛姆游历中国时特地慕名求见。想一睹尊容,请他讲解《春秋大义》。为此特地托一位英国洋行的同胞说情,等了几天也未见回音。去问怎么回事,同胞说,他写了一张条子,让辜氏前来拜见,不知为什么一直未见辜氏影子。毛姆一听才知事情被弄糟了,于是亲笔拟了一封短简,恭恭敬敬地表达仰慕之意,求赐一见,辜氏这才答应与他见面。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辜氏的影响。当年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到中国访问,一位老朋友约翰斯特别叮嘱他说:“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可不去一见辜鸿铭啊!”在当时西方人眼中,辜氏名声居然超过了紫禁城!有意思的是,芥川龙之介见到辜鸿铭后,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真诚感慨道:“约翰斯真不我欺。”(芥川龙之介《辜鸿铭先生》)显然这次见面令他十分满意,对辜氏和中华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两则真实的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辜氏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影响。  辜鸿铭为什么令外国人如此着迷呢?  辜鸿铭(1857-1928),原籍福建同安,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名汤生(TOMSON),又号立诚,别署汉滨读易者、读易老人。晚年自称东西南北老人。曾祖为当地华侨首领,父辜紫云,在槟榔屿为英商布朗经营橡胶园,母为欧洲人。因从小聪明伶俐,被布朗收为养子。一八六九年,十三岁时。辜氏随养父布朗赴欧留学,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后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为中国完成全部英式教育第一位留学生。辜氏先后留学欧洲十一年,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哲学等,精通英、德、法、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这在早期留学生中也十分罕见。辜氏后来暴得大名也与他精通多国外语有很大的关系。  一八八○年,辜鸿铭学成返回槟榔屿,在新加坡当地殖民地政府任职。一八八二年。在新加坡偶晤维新派人物马建忠,一席长谈后辜氏思想发生极大转变。自称“三日倾谈”“使我再一次变成一个中国人”。从此开始从西学转向中国文化。“……读五经诸子,日夜不释手。数年,遂遍涉群籍,爽然曰:道固在是,不待旁求也。”(罗振玉《外务部左丞辜君传》)辜氏通过研读传统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谓欧美主强权,鹜外者也;中国主礼教,修内者也。言一时强盛。似优于中国,而图长治久安,则中国之道盛矣、美矣!文襄闻而大异之,延人幕府,不烦以常职,有要事就询焉。”(罗振玉《外务部左丞辜君传》)  一八八五年,辜氏人张之洞幕府,担任幕僚,先后近二十年,从此迷上传统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信徒。一九○七年,辜鸿铭随张之洞人阁。第二年被任命为外务部员外郎,后升至左丞。一九一○年,辞去外务部职务,南下上海,任南洋公学教务长(一说校长)。关于辜去上海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张之洞死后,张的上司和同事梁敦彦感到袁世凯将卷土重来,因辜曾在公开场合骂过袁是流氓,更大胆声称:“人谓袁世凯为豪杰,吾以是知袁世凯为贱种也。”梁敦彦担心他会遭到袁世凯的报复,难逃厄运,劝他南下,于是辜遂南下上海南洋公学。辜氏在南洋呆的时间并不久,辛亥革命后,辜为忠于清室便从南洋辞职了(一说是被赶走)。关于辜从南洋辞职的原因,蔡元培是这样说的:武昌起义后,上海望平街有人发传单,交通堵塞,“辜先生那时正在南洋公学充教员,乃撰一英文论说送某报,责问公共租界工部局。谓‘望平街交阻滞,何以不取缔?’南洋公学学生阅之,认辜有反革命意,乃于辜来校时,包围而诘责之。辜说:‘言论本可自由,汝等不佩服我。我辞职。’学生鼓掌而散,辜亦遂不复到校。”(蔡元培《辛亥那一年的辜鸿铭》)  辜氏在南洋的时间虽不长,但这却是辜氏教授生涯的开始。  一九一五年四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这个时期正是辜氏在西方文化界如日中天的时期。一九一六年,《春秋大义》德译本出版,在德国掀起一股“辜鸿铭热”,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辜鸿铭论》中称他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从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人被西方如此认可,并得到这样高度评价。就连李大钊也在一九一八年撰文称“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这一时期的辜鸿铭可以说达到了他声名的顶点,真正是炙手可热,所以辜鸿铭的狂与怪也就不足为奇了。时人这样评价他:“在我的记忆中,辜鸿铭这个人可说是怪才,他的‘才,可能有人能相伦比;至于他的、陸’,却是无人能与伦比的。”(周君亮《追忆怪才辜鸿铭》)  辜鸿铭出名。不仅因为他的学贯中西,也不仅因为他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语,还因为他奇特的外貌和许多特立独行的做法。谈到这位学界怪杰,周作人曾这样描写道:“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的要推辜鸿铭了吧。……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非常可笑的是。就连他的包车车夫,也是一个拖带大辫子的汉子,正好与主人形成一对,成为北大门前的一道风景。当年还是北大学子的罗家伦后来回忆说:“我记得第一天他老先生拖一条大辫子。是用红丝线夹在头发里辫起来的,戴了一顶红帽黑缎子平顶的瓜皮帽,大摇大摆地上汉花园北大文学院的红楼,颇是一景。”  还有人描写得更加细致:“先生性虽和蔼,但一触其怒,则勃然大发,无论何人,不能遏止,必骂个痛快,才能平息。先生喜叉麻雀,但不高明,每战必北。日居谈喜诙谐,叨叨不绝,信难捧腹。衣冠极奇特,常穿蓝布长衫,戴红顶瓜皮小帽,留长辫一条。民国初年至北大上课时,行必坐轿。衣龙补长袍,足厚底朝鞋,头戴花翎顶,其辫亸亸,提水烟袋而登讲坛。”(王森然《辜鸿铭先生评传》)几个人的回忆,大同小异,却从侧面构成了一幅北大时期辜鸿铭的形象写照。  关于辜鸿铭在北大授课的风采。最有发言权的,当数他的亲炙弟子罗家伦。“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国文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后来我到北京大学读书,蔡先生站在学术的立场上网罗了许多很奇怪的人物。辜先生虽然是老复辟派的人物,因为他外国文学的特长,也被聘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因此我接连上了三年辜先生主讲的英国诗,这门课程。……到了教室之后。他首先对学生宣告:‘我有三章约法,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出: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要我先出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们话和你们问我话时都得站起来;第三章,我指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不能坐下。’我们全班的同学都认为第一第二都容易办到,第三却有点困难,可是大家都慑于辜先生的大名,也就不敢提出异议。”(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  辜氏英文很好,由于从小未接受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文反倒不尽如人意,不仅译文有时显得生硬,板书也常常出错,“因为辜先生的中国文学是他回国以后再用功研究的,虽然也有相当的造诣,却不自然。这也同他在黑板上写中国字一样,他写中国字常常会缺一笔多一笔而他自己毫不觉得。”(罗家伦)  辜氏从小受西方教育方式影响较大。所以并不完全拘泥中国的教学方式,上课时也经常跑题,信马由缰。周作人回忆说:“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想要找机会发泄。”(周作人《北大感旧录,辜鸿铭》)  不仅如此,辜氏许多做法,也迥异于常人。五四时候,辜氏在一家日本人办的华北正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大骂学生运动,说学生是暴徒,是野蛮。有一天。罗家伦看报以后,拿着报纸就冲进教室质问他,说他不该在日本人的报上写文章骂中国学生,辜一时脸色铁青,最后用手敲着讲台忽然文不对题地来一句:“我当年连袁世凯都不怕,我还怕你?”这简直有点像小孩子吵架了。倒也显示了他政治上幼稚可爱的一面。  辜鸿铭一向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眼中能看得上的人寥寥无几,蔡元培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也许是因为蔡元培请他到北大的,所以他对蔡元培一向十分维护,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五四运动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蔡被迫辞去北大职务,大家都竭力挽留,辜鸿铭也走上讲台表示挽留之意,讲话时突然来一句:“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他的用意很明白,但把蔡元培比作皇帝的说法在当时却很不合时宜,若是换了别人,早挨了众人一顿批,但因为他是辜鸿铭,而且又是为了表达挽留蔡元培的好意。所以也就没人与他计较了,反倒哄笑起来。  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后,辜氏思想渐渐趋于保守,甚至对旧的封建文化十分迷恋。但在具体表现上又特立独行。  “辛亥年清廷逊位后,有一批遗臣,组织一集体名曰‘宗社党’,辜鸿铭亦为此中一分子。时宣统仍拥有皇帝名义,曾下诏诸遗老剪去发辫,遗老们都奉诏,但辜的辫子却留下不剪。中国在男人蓄辫时期,也有十分漂亮的辫子,那是长在青少年头上的,头发很长很多而黑润,但辜鸿铭的头发却稀少而短,半黄半黑,结成发辫,其细如指,都在后脑勺上,弯弯曲曲,十分怪异。他却毫不以为怪,昂然出入于大庭广众之间,遗老们遵命剪发后,全世界只有一条男辫子保留在辜鸿铭的头上。因此便使这一条发辫成为辜鸿铭的特别标志了。”(周君亮《追忆怪才辜鸿铭》)  对辜氏的种种另类做派,罗家伦分析得十分透彻,“无疑义的。辜先生是一个有天才的文学家,常常自己觉得怀才不遇,所以搞到恃才傲物。他因为生长在华侨社会之中,而华侨常常饱受着外国人的歧视,所以他对外国人自不免取嬉笑怒骂的态度以发泄此种不平之气。他又生在中国混乱的社会里,更不免愤世嫉俗。他走到旧复辟派这条路上去,亦是不免故意好奇立异,表示与众不同。他曾经在教室里对我们说过:‘现在中国只有二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保皇。”’(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  同在北大执教的温源宁认为:“他辫子的炫耀,很足以显露他整个人的性格。他为人刚愎,度着与人对抗的生活,众人所承认者,他则否认;众人所欢喜者,他则不欢喜;众人所承认者,他则藐视。与众不同,即是他的快乐和骄傲;因为剪辫子是流行的,所以他便留辫子,倘若人人都留辫子,我相信剪辫子的第一人,一定是辜鸿铭。”((温源宁《辜鸿铭》)温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对此,辜氏自己的说法也许最具参考意义。“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一一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林语堂《辜鸿铭》)  辜鸿铭虽行事怪诞。却有自己的原则。袁世凯时代,“安福部当权时,颁布一个新的国会选举法,其中有一部分的参议员是须由一种中央通儒院票选的,凡国立大学教授,凡在国外大学得学位的,都有选举权。于是许多留学生有学士硕士博士文凭的,都有人来兜买,”(胡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教授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有关民国知识分子的书我看过不少,这本是最好之一,一来文笔不错,没有废话;二来每篇文章都抓住重点,叙述很清楚。最感人的是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的那段,以前这些也看过很多了,但是这次是最经典的,揭示了一些深层的问题,感动!
  •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了民国教授们的另一面.
  •   这本书确实收集的好民国大师的那些事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当时的问题。说实在一提到胡老先生他们提倡白话文,简直是对中国近代文学衰弱影响之大,悲哀!
  •   看那些教授们的精彩故事,我都笑翻了好多次。很好,很有意思。
  •   那个年代让人既悲又喜 悲在民族危亡 喜在大师出乱世
  •   很有意思,希望了解的读者可以购买。内容很丰富,很经典的一些小故事。
  •   我这是给书友推荐订购的,书内容,包装都十分得好!
  •   写的还可以,只是缺乏新鲜的东西。可以大概了解我国民主鼎盛时期的风云人物的思想,生平。
  •   这次广州发货的封面比北京的好
  •   看完之后,感动很多不愧是一本好书呀
  •   叹为观止,高山仰止那个年代啊!
  •   youcantry
  •   所谓大儒名士,在们心目中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古博今,学富五车然而古代先贤们,离我们远则远矣.再加上又详细记述他们生平待别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材料面世.使我们觉得历史上的人物都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民国时期的这些教授,他们比古人来说,学问又进了一步----学贯中西.正是这些新思潮的影响,便他们骨子里传统中又糅合着现化文明.他们或狷介,或狂傲.但是他们给我们的感觉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这些往事使他们在学问外又多了一份魅力!
  •   每当我去西南联大逛的时候,就想起民国时期的这些牛人们他们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我们嘛……知道分子罢了
  •   蛮不错的一本书,让我了解了这段时期的有名的教授,这些教授几乎都可以称作国学大师,都很有个性。
  •   闲时喜欢涉猎本专业以外的各种书籍,对前辈老教授心向往之。我们这些后辈教授真该看看我们(首先是我本人)与前辈教授无论在德识才学诸方面有多少差距。此类书已有的也不太少,但本书以一本小书荟集20余位前辈大师的逸闻事迹,化时不多而所获甚多,特推介给各级老师。
  •   如果不想把书中的人的传记一一读遍的话,此书是较理想的选择,但唯一的缺陷是书中的几位教授似乎还不够格在此书中出场,缺点仅此而已,
  •   不作为研究历史,不求甚解的去窥视那代人的生活,这本书看看还是蛮有意思的。但假如你是其中某位学者的粉丝,恐怕会觉得写得只是皮毛,不值得读。
  •   对过往不一样的描述,使人震撼而郁闷。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今何在?
  •   优点是注重趣味性,注重参考多方资料,逻辑线索比较强。缺点是人物编排混乱,一直没搞懂为什么把章太炎放在黄侃后讲述,难道按逝世时间先后?二是过于注重逸事,没有说明每个人到底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三是没有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考察人物的复杂心理,也没有说明很多事件复杂的内容,比如徐志摩林徽因金岳霖的爱恋故事,作者其实说得太简单,太淡白了。当名人故事会看看即可,喝酒吃饭时多点谈资。
  •   这本书适合对这些历史没有了解的人讲的比较简单可以做个大致的了解
  •   只是一些简单的事迹,可以作为一般性了解,缺乏深度的解读。对大师们的思想缺少较为一语中的的介绍。突出了人物的特异性格,毕竟是群传式的。不过,对于粗浅了解也有帮助。
  •   扒得太多,缺少更详细的细节。
  •   不过是资料的堆积,且大量是二手资料
  •      这是一本写给像我这样有民国情结但又没有深入了解的人的。
       看书时,想到的是《世说新语》。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思想骤变。教授们的思想各异,性格迥然。有清朝遗老,也有革新闯将;有力主古文字,有抨击旧文学;有精通多国语言,也有只认中文;有师从名门,也有自学成才;有狂者狷者,也有谦谦君子;有的口若悬河,有的结结巴巴……
       本书大量引经据典,作者四年完成,确实花了心思。看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不记笔记真等于没看。以后看好书,不管哪类,我都会做些笔记——这或许是看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另一个收获是,我对民国时期的一些国学大师有了一个总体的 认识,将来看有关他(她)们的书时也可以有些选择了。
       看书时总在想: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教授了呢?现在的大学还能不能容忍中学肄业的教授呢?能不能容忍对改试卷不屑一顾的人呢?能不能容忍目中无人的人呢?……对那个时候的大学总有一种好感,但那些教授是不是正如金庸评论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一样其实不光彩呢?
       书中介绍的教授们,有些在新中国之前去世了,不用说。有些到了台湾,有些留在了大陆,之后的境况截然不同;如果当时的选择不同了,其知名度又有何变化呢?
       正如作者所说,书没有一个严格的体系,文章也没做到面面俱到。同时,有很多“大家”都没有涉及到。但书的特色也正在与此。
       希望出一本类似《共和国前50年教授往事》或《20世纪后50年两岸三地教授往事》之类的书。如果这些教授不仅仅局限于人文方面的话,那更好了。
      
      
      
      
  •      这学期有一门新的课程——《名记者及其作品赏析》,老师说其实现在给我们开这门课似乎有点晚了,应该在我们出去实习之前。尽管如此,老师还是很用心地为我们上了这门课。为此,她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生活在民国年间。于是,我们跟随老师走进了这些新闻界的先驱们,也走进了那段动荡的历史,因为人和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很大兴趣,就在图书馆搜罗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尽管少,却让我如获至宝。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通读了全书,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也多了一份理解……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时代,一群大师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许多人间传奇,至今仍高山仰止,令人兴叹。
      
       这本书所写的约二十位学人,都是当时显赫一时的知名教授、学者:辜鸿铭、陈寅恪、胡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王国维……他们是民国教授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以自己的杰出才华和多方面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一代名师的风范,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座令人敬仰的丰碑!
      
  •     这本书其实不是我买的,为了花掉2008年底即将到期的书券,我们在12月28号那天去书城扫荡来着。这本应该是我先生拿的。
      不过回来看的义务他显然没尽到,就由我来尽义务了。刚好那几天还有一篇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没讲,我是抱着为备课查点资料的心态乱翻书的,我有所得。
      
      封面是辜鸿铭先生,这个资料被我后来引用到课堂上来证明蔡孑民先生在北大所奉行的“兼容并包”——对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包容。还好,我不算很功利,用完了辜鸿铭先生回来接着去认识其他的先生们。这一读,才知道自己的浅薄,大师之深厚。
      
      虽然我曾经忝列什么鲁迅研究门下,但我对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并无好感,总觉得太灰了,沉闷,充满了派别争斗,还都是动嘴不动手,没劲。看过了这本书,我忽然很不敬地生出一个想法,若,被推上那个所谓光辉宝座的是这些先生里的某一位,也许,我们的现代文学30年就可以换个样子吧——呵呵,可能没有现代文学这个概念了吧。
      
      先生们的学富五车是最最让我羡慕不已的,家学国学,每一个娟秀的小楷字里都透着文化气息,那是我最最缺乏的。小时候曾经因为一首《再别康桥》而无限喜欢徐志摩,当我在这本书里也发现了他时,我还是觉得,这个童年时代的偶像与其他人相比,变得好轻好轻。至于他所喜欢的林徽因更不必提了。鲁迅说年轻人最好不要读中国的书,那是为了新文化运动更顺利地渗透而强做的提倡,就像这一期《南周》陈丹青最后一笔泄露的——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其实都来自历史深处。那些早已作古甚至连名字都渐渐淡去的先生们,正是最后一条连接我们和历史深处的线索,然而,我还是觉得,我握不住那些先生们形容枯槁的手,我不是虚竹。
      
      很欣赏作者的两个细节,一个是言必有出处,一个是无形中留下了一个延伸阅读书目给我。这是值得感谢的。
  •      这本书,很明显不是研究性的,就象作者在和读者聊天,聊他知道的往事,就象小时侯听大人聊天——聊陈年旧事,读着很是亲切。
  •     最近这一阶段阴雨绵绵,电视和网络都没太多抓人的东西,我开始集中阅读一批皖籍作家的新书,有汪修荣的《民国教授往事》、洪放的《秘书长2》和老作家石楠的《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此外还有几本其他人的新书,但印象深刻的是前面三本书。
      其中,编辑家、皖籍作家汪修荣的新书《民国教授往事》很值得推荐。新浪读书正在连载此书。书中说的是民国一批著名教授,约有20位,辜鸿铭、陈寅恪、章太炎、吴宓、胡适、黄侃、钱穆、钱玄同、刘文典、鲁迅、刘半农、朱自清、傅斯年、台静农、顾颉刚、苏雪林、王国维、沈从文、林徽因和徐自摩、金岳林等,多是单独成篇,也有几篇写的是名人间的纠葛,如鲁迅与顾颉刚的恩怨,林徽因和徐自摩、金岳林之间的感情纠葛等。写这本书,作者花了近四年的时间,穿梭于书店、图书馆、旧书市场搜集资料。这本书最可贵的是,作者无意于现身,而是隐于文后,文字取平实一路,几乎都用资料说话,这就非常难得。这些大教授,不光是名重一时,对我们这些后人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他们多数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是我们的真正偶象。我以前也看过不少书,谈到这些人的,比如不久前看的《合肥四姐妹》中提到的沈从文,也有一些新视角,但这样集中地读到这批名教授的当年往事,而且资料如此翔实,还是少见,因此有分外惊喜之感。几乎每一篇,我都津津有味读过,读时不断有新的感悟产生,还不断有新的认识出现。此书尤其难得的是,对这些个名人的作为,同时代、不同人的文字中都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他们的有些行为,后人议论较多或存是非不清之处,对此,作者下力尤重,力图以多方面的资料还原人物的本来样貌。实在无法弄清的,作者也老老实实地把疑问亮给你。这种写法,令人敬佩。
      桐城作家洪放原先一直以写散文和诗歌为主,两年前转型,开始写起了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秘书长》,一出手就成了官场小说的新代表,今年年初《秘书长2》又问世了,我有幸先睹为快。他的小说非常好读,文字美而不俗,故事张力适中,细节丰富,情节抓人,叙事简洁生动,让人一看就放不下。初写小说能写到这个份上,并很快成为畅销书,着实令人吃惊。他的另一部新小说又即将亮相。据悉,他可能会从官场小说很快转型到其他小说的写作上。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有更好的小说问世。
      老作家石楠宝刀未老,在她疾病缠身年近七旬时,又捧出了一本45万字的新传记《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几年前我就知道她在写谢冰莹,据她说,这部传记的动念是在写苏雪林时产生的,谢和苏是老友,她们俩曾经还是同事、邻居,一同获过台湾最高文学奖项,她是中国近代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女兵,代表作是《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晚年隐居美国。直到2000年高龄95去世。石楠和谢冰莹并没见过面,也未通过信,她只是在写苏雪林时发现了不少谢冰莹的资料,对她传奇的一生便生出了兴趣。但写传记还是困难的,要搜集大量资料不说,还要有吃透资料、化为自己文字的能力。石楠显然做到了。这本传记将是石楠写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传记,她在致我的短信中说,“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写出一个真实又个性鲜活生动的谢冰莹。我认为我实现了这个目标,这最后一部传记较之我的处女作《画魂》毫不逊色,还厚重得多。”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慨也的确如此。
      据她说,这本书,从动念到搜集资料,到写作,最后又改了4稿,头尾共经营了五年,每日平均写作量不到区区千字,写了两年多,才完稿。因为写这本书,石楠先生患了严重的腰痛病。当时不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只知腰痛腿痛。这本书稿交出时,石楠就彻底病倒了,住了很久的院才回家,但到现在,她依然坐不下来写作。不过,她在电话中告诉我,这本书虽然是她最后一部传记作品,但她还有几个题材,她可能会转向写小说。但这要在她腰痛病好起来后。在此祝贺她早日康复。
      
      
      
  •   "很欣赏作者的两个细节,一个是言必有出处,一个是无形中留下了一个延伸阅读书目给我。这是值得感谢的."这一点深有同感。
    08年末对民国时期的大学学术氛围发生了兴趣,在卓越上挑来选取,有相似名字的书很多,最终买了这一本,算是有缘吧。从书的“后记”(大概是吧)可以看出作者淡然的心境,责任感、兴趣使然,所以才严谨不失风趣,心怀敬畏又不盲从,客观敢言。
    若能将书中涉及的书目通读一遍,想来也是浩大的工程吧。
    这一群人中龙凤的光芒在一段时期内被掩藏了,或者说被选择性地展示给世人,但这是不可能长久的。似乎在我们的历史里,是不乏学术百家争鸣的欣欣景象的,这也应该是学人毕生争取的景象。
  •   有的时候挺怀念民国时的那种文化氛围的……
  •   那时候有真正的大家
  •   准备看看《民国教授往事》……
  •   99页对钱穆说张学良、杨虎成的作法是不对的……。这段太主观了,还有其它一些地方也夹带了私货。显然对史料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当年张、杨的作法在抗战国难当头当然是错的,蒋并非不抗日,他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而张、杨的西安事变本质上是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或者是共产党的斗争手段。事变发生后民众曾上街抗议张、杨。作者主观的说“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缺少客观认识”显然对国共两党间的政治斗争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