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又话

出版时间:1999-9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曹聚仁著  页数:6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真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机会越读到那么多得好书。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阅读丰富的老者愿意向你介绍并分析他一生中所阅读过得好书,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本书就是曹聚仁老先生为广大读者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曹聚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去世后留下来的为成集散高中,最多的恐怕就是谈文话书的了。作者看的书很杂,加上作者当年在香港过的是"卖文为生"的生活,因此不可能很系统地做一些书评或研究。大多是随看一本书,或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相当的随意。但这些随意当中,又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它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相信也会有一定的收益,也会长一些见识。例如,书中有一部分是作者生前以《新文心》为专栏题,发表在香港的杂志上的,其中他了对散文、诗、小说、戏剧的创作的意见。虽不是很完整,但很能代表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观点。其中有《人物与故事》、《写实与理想》、《史事与历史小说》、《传记文学》等。最后一部分《阿涛叔父--一个教书匠的童年故事》,实际上是作者最早写的自传,讲述了他自己童年的故事。五十年代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连载。本书收录的文章充分表现了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的文化内蕴。这些文章文字优美,大开大阖,气度卓绝。相信读者将在对这本书的阅读当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教益。

书籍目录

第一辑书架书房的灾难“红楼梦一箱子”“博古”与“通今”“孔夫子的门徒”书林扬觯太炎先生是吾师我不识樊宗师《庄子》与《文选》第二辑读《史通》杂识苏叔党《飓风赋》《滕王阁图》艾南英《舟车所至》匡超人论曹雪芹《行乐图》谈《中国近代史》第三辑读诗小记“病后党衰”卧病老境王昭君·青冢虔州沈园李延 的一首诗《河北地震诗》第四辑中国的民歌赋诗律绝巧对四六判书简便条数字诗第五辑新文心引言境界文艺的境界谈诗看“诗话”杂话杜甫诗传读记从《古方观止》说起谈报告文学小品、随笔第六辑阿涛叔父——一个教书匠的故事一、楔子二、早慧的故事三、五十年前小学童四、“开口奶”的影响五、读通了《三字经》六、从《朱子小学》到《十七史蒙求》后记

章节摘录

  湖南叶麻子德辉,他曾写一本谈版本源流的书,题名《书林清话》,那是一本好书。我可要交待一句,我的《书林新话》,并非《书林清话》的续篇,也无意于版本源流的考订的。生平也曾聚了三次书,第一次聚得最多,也有些精刻的版本,差不多我三十前后那十年间的教读心血所得都化在这上头了;那知,“一,二八”浩劫中,我的房子和书籍完全毁掉了。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那五年间又聚了一大批书,选购范围偏于文史、社会科学,比较有系统;其中三分之一毁于金华家乡,那都是精本;三分之一在上海给群众书局搬来搬去搬掉了;残存的三分之一简直不成样儿,总之,“八·一三”抗战以后,把我的书也抗完了。从旅居赣州起,到胜利后居沪五年间,又积了一批书,分量更少,范围更狭,只是把我自己研究的几个专题,广泛找些材料就是了。却也积存了全份《观察》、《文摘》、《时与潮》、《世纪评论》、《新中华》、《世界知识》一大批定期刊物。最近,接珂云来信,为了搬家,非忍痛出售不可了。反正这个世代是用不着学术思想的世代,就让这些刊物进废纸店,论斤出卖,拿出包花生米吧。我曾看见严幾道翻译的名著八种,也在废纸堆中打滚,更何惜于这些旧刊物呢?  不过,这些书本乃是我的旧友,提起他们的名字,比我的老友还更亲爱的。那位叶麻子在书橱上贴着“老婆不借书不借’的条子,虽是十分可笑,但书本之可亲,有时甚于爱人,却也是实情。鹤见祜辅说:“寂寞的深夜,干游子之血泪;凄清的早晨,温老人的胸怀。日暮途穷之日,给予生机;心灰意冷之际,鼓舞以勇气。于傲慢的情感中,唤起谦虚的冲怀;于彷徨歧路之时,使归返于康庄。这些都是读书的恩惠。花晨月夕,旭日皓皓之朝,飞雪霏霏之夕,无论怎样的时候,没有不适宜于浏览卷籍的。书本诚然是人类的最大恩人。”  假定从我们民族生活里夺去一卷《论语》,我们的思想果能像今日一样了吗?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果能如今日一样了吗?  提笔有作,乃作《书林新话》。    我生平也有几篇自认为颇有道理的文章,好似文章命薄,偏偏不能见世面。一篇是《“五卅”之明日》,写“五卅事件”第二天的上海,我自认为有血有泪,却不能在上海《申报·自由谈》刊出,黎兄寄还给我,我又寄给天津《大公报》,也不能刊出。当然,因为触犯“租界”的时忌,颇有违碍之处,中经战乱,也就散失了。又一篇是《匡超人论》,已刊在《读书生活》上,恰好是“八·一三”淞沪战事发生,发行了也就等于没有发行。不知我手边为什么也没有存底,只是每回翻看《儒林外史》,便记起这件事,却没气力再来写一回了。  最近,许多写文章的朋友受批判,我也曾反省一下,也许如我这样小资产阶级分子,也该受批判的。我们的文字,多少站在个人主义立场,写给小市民群看,带着浓重消闲意味,在工农读者看来,并没多少意义的。三百年前,那位吴敬梓,早已在批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士大夫,如我们一样,也多少是匡超人型的人物。  匡超人,并不是坏蛋。他,贫农家世,他跟着乡人到杭州做买卖,乡人生意亏蚀了,他也回不得家乡,就在杭州城隍山过看相算命的生活,可是老父抱病在乡,他是十分焦急的。他就是这么一个善良的孩子。  第一个把匡超人从泥潭中拉出来,让他有上进机会的,便是马二先生。这位正直的书痴子,不仅鼓励他读书,而且把仅有的十两银子送给他,让他可以回乡侍父,还可以做点小买卖养活家人。后来,匡超人又如何报答马二先生呢?他避难到了杭州,就在马二先生的文瀚楼住了,也就接上了马二先生的选文工作。靠了他那份小聪明,不仅和杭州诗翁们往来,还在选文上合了书贾们的胃口,成为选家了。还把卫体善、随岑庵二位选家在席上所说的一番话,借了过来,写了一篇序文,把马二先生挖苦了一番,这便是马二先生所受到的报答。等到匡超人第三  回下杭州,他在船上碰到了诗人牛布衣,他就自称为“先师匡子”了。  第二个替匡超人做了垫脚石的,是杭州的豪吏潘三。这位江湖上人物,有机会就带挈他赚钱,还替他娶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妻子;依江湖上意气说,那是没有话说的。潘三赚的是黑钱,做的是见不得世面的事,但对匡超人说,是患难中的恩人。后来潘三入狱了,匡超人却飞黄腾达了。潘三间接叫人带信,要见匡超人一面,他却托辞拒绝了。他的对待朋友,还比不上杭州的酸诗人。  士大夫群居心之坏,在吴敬梓笔下,该是至矣尽矣,无以复加了。  匡超人从杭州回乡,侍奉父病,勤劳操作,夙兴夜寐,用功读书,那段生活,表现一个小农本色,是值得钦佩的。潘保正一直帮助着他,后来,他避难到杭州,得潘三的帮忙,也还是潘保正的照应。匡老太公临死时,对他们兄弟说:“我这个病犯得拙了,眼见得望天的日子远,入地的日子近。我一生是个无用的人,一块土也不曾丢给你们,两间房子都没有了。第二的侥幸进了一个学,将来读读书,会上进一层也不可知,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的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帐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这位乡下老头子虽不是读书人,却是明理人。只是不知他死了以后,他这位会读书的儿子,竟是十足的王魁,一个负义的人。  对马二先生的负义,已经是读书人所不齿的了,对潘三的不义,连那几位酸诗人也看不起他了。他一入京在李给谏家做了外甥女婿,他就以《琵琶记》里的蔡伯喈自比,早忘了郑老爹的女儿了。天从人愿,郑家女儿在家中死去了,他也就把父亲的遗言完全忘掉了。《儒林外史》就留着这样一个典型人物来作士大夫的镜子了。    一个人的年纪,也和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一般,会决定我们的共同兴趣。近年来,我们欢喜看回忆录一类的书刊,这和我们欢喜在瓜棚豆架下谈故事一般。这一方面,我和林(霭民)社长的兴趣更是接近。即如传记文学,我们几乎每一篇都吞了下去。而黄膺白夫人沈亦云所写《膺白事迹》,赵元任夫人杨步伟所写的她俩生平实录,都是我们所喜爱的。许多男士写往事,如刘经扶的《一个老兵》,陶斋圣的《潮流与点滴》,龚德柏的回忆录,不独忌讳太多,处处曲笔,而且装点许多假话,天下兴亡,真和他们有关。倒不如那两位夫人,老实坦白,倒是可传之作。  杨步伟女士写到她俩到欧洲游历的事,开头就说:“元任,我想我再写下去,岂不是把这些好玩的事情都写了,将来你写自传的时候,写些什么呢?元任说不要紧,这些事最好你接着写,因为你比我记得清楚些,我将来另有我的事写。我说那么我就接着再写些吧。”(赵元任就说他就写些太不好玩的事好了。)她们的往事录,着实比王云五的高明,就因为她们知道写些好玩的事的原故。假使,那位做过司令长官、省主席的刘老依,他写些“太太鱼”、“主席夫人徐州打错了女人”、“重庆防空洞大惨案”,以及他一直打败仗的种种,我相信他这部回忆录还有一点价值。草山老人(蒋介石)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懂得幽默的,他们的传记都使他们失望,即在于此。  刚下任的黄季陆部长,倒是懂得幽默的,可惜他最后写《怀念戴季陶先生》,说戴氏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使我看了大为失望。戴季陶是一个不僧不道、没有头脑的人,十足的大浑蛋,这样的思想家,“自杀而死”,即是他自己明白实在胡闹误国,对不起天下的明证。他可说是聪明的人,却没有“思想体系”!国父的罪人!    白石老人已于日前老去了,无疑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但他初到北京,却以刻石出了名。他的书法也不错。这样已经可说是三绝了。说来,他的诗也不错,他是念了许多唐诗的,却欣赏宋人的诗,说:“壬寅至己酉,身行半天下。虽诗境益扩,益知作诗之难。多行路,还得多读书,故造借山吟馆于南岳山下,熟读唐宋诗,不能一刻去手,如渴不能离饮,饱不能离食。然心虽有得,胸横古人,得诗尤难。”余十年来,喜观宋人诗,爱其轻朗闲淡,性所近也,然作诗不多,断句残联约三百余句。”他对自然的理解甚深,所以往往得佳句的。  老人所作的诗,很多是本事诗;如:《丹枫黄菊画赠黎松庵》诗云:“三十年前溪上路,丹枫乱落黄花瘦。与君颜色未曾凋,人影水光独木桥。”这诗是有故事的。他自注云:“松庵居杉溪,溪上有独木桥,唯有耕者能过去,非行人桥也。松庵云:‘有人能倒退过此桥者,吾愿以佳印石赠。’余竟能得。”我们读了,有亲切之感。  老人的诗,很多有自注,注文清丽雅洁,每多可喜。他在《膝王阁》诗题自记云:“甲辰,侍湘绮师远游南昌。七夕,师赐之石榴,招诸弟子日:‘南昌启曾文正公去后,文风寂然,今夕不可无诗。,座中有铁匠张仲慝,铜匠曾招吉,及璜,推为‘王门三匠’。登滕王阁,小饮荷花池。游庐山。”他的记,不独简洁,而且生动。那一回的诗会,对老人是一种新的启示,他自知诗匠之诗不是他所能的,他爱诗,却不爱做诗匠之诗。他回到家乡,就把“借山吟馆”的“吟”字去掉了。他自记云:“甲辰春,薄游豫章,吾县湘绮先生七夕设宴南昌邸舍,召弟子联句,强余与焉。余不得有佳句,然索然者不独余也。始知非具宿根劬学,盖未易言矣。中秋归里,删馆额‘吟’字,日‘借山馆’。”从那以后,他就做他自己的诗,与诗匠之诗有别了。    《红楼梦》二十三回写宝玉黛玉初看了《西厢记》,彼此打趣了一阵。“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昕。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昕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在小说中,原是林黛玉的口吻,当然,这代表着曹雪芹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看法。  曹氏在《石头记缘起》上,题过这样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于情的境界和人生的觉解,他觉得世俗人未可与语,换言之,他所理会的境界,自高人一等。(汤若士说:“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予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也时常可以听到一张蒋月泉的评弹唱片《宝玉夜探》,许多上海人为之赞叹不已;但若曹雪芹再世,听了一定作呕,因为蒋月泉所唱的太不懂得情爱了;曹氏最讨厌才子佳人式的肉麻谈情,偏偏蒋氏所唱的正是肉麻当有趣的情话。(蒋氏在评弹技术上非常纯熟,久负盛名,却无补于这唱片的浅陋,使人恶心的。)去年春天,我偶然在安东的戏院中看到了评剧《红楼梦》,唱做都不算错,但,我们总觉得他们所演的,并不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他们对于曹氏所说的情爱,雾里看花,隔了那么一大截,总是凑合不成的。最近,我听了越剧的《红楼梦》,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都是曹氏所说的,不解其中味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  在曹聚仁留下的未成集散稿中,最多的恐怕就是谈文话书的了。他生前在香港曾自编过一本《书林新话》(八十年代由北京三联书店在大陆再版),后来,又在报刊上写了大量书话类专栏文章,这些专栏题目有《书房一角》、《书林漫步》、《书林又话》等等。所以,当我把他留下的散稿整理编辑起来时,很自然地想以《书林又话》为名,再出一本他的“书话”,也可以与《书林新话》和北京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曹聚仁书话》区别一下,因为内容、篇目本来就不怎么重复的。  作者看的书很杂,加上当年香港那种“卖文为生”的境遇,不可能很系统地作一些书评或研究;大多是随看一本书,或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相当的随意。但这随意中,又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相信也会有一定的收益,也会长一些见识。我在整理这些书稿时,就深有这样的体会;几位帮助我誊写书稿的年轻朋友,也有同感。  书中有一部分,是作者生前以《新文心》为专栏题,发表在香港的杂志上的,其中谈了对散文、诗、小说、戏剧的创作的意见。虽不是很完整,但很能代表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观点。严格说来,属文学理论的探讨,却与“书”不无关系,也就一并收入。其中有《人物与故事》、《写实与理想》、《及其他》、《读红小记——大观园的轮廓》、《读红小记——大观园中的人物》、《史事与历史小说》、《传记文学》、《演史的一例——西太后的故事》、《曼依帕》诸篇,已被作者自己收入《书林新话》,在这个集子里就不重复辑入了。  至于最后一部分《阿涛叔父——一个教书匠的童年故事》,实际上是作者最早写的自传,讲述他自己童年的故事。五十年代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连载。这个故事的末尾,就该接上他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了。现把它收在这本书里,也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侧面对作者有进一步  的了解。  出版过程中,幸得上海辞书出版社杨柏伟先生的帮助,在编排、校订上多方出力。还要感谢赵荔红、解永健、曹勇庆、郑利平、宋岚等先生,将作者篇篇手稿抄写誊清校对一过。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有时,比自己写文章还要吃力,却又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这本书的出版是不会这么顺利的。  曹雷于1998.9.8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林又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