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黄河水利 作者:本社 页数:249 字数:400000
前言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频繁的水旱灾害又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强烈堆积,河床以年平均0.1m的速度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成为高悬于黄淮海大平原之上的“地上悬河”。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0亿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高达16亿t,平均含沙量35kg/m3,无论是从输沙量还是从含沙量而言,黄河均居世界各大江河之首。 长期的治黄实践证明,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必须采取“拦、排、放、调、挖”等综合措施。“拦”就是靠上中游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水库拦减泥沙;“排”就是保证一定输沙水量,搞好河道整治和河口治理,利用现行河道排沙入海;“放”主要是在下游两岸处理和利用泥沙;“调”,即“调水调沙”,就是通过干流骨干工程调节水沙过程,改变黄河“水沙时空分布不均衡,易于造成河道淤积”的自然状态,使之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以减少河道淤积或节省输沙水量;“挖”就是挖河淤背,加固黄河干堤,以逐步形成“相对地下河”。“拦”是根本,“排”是基础,而“调”则是提高“排”沙效果的有效手段。“拦、排、放、挖”四项措施都已在黄河上实践过,2002年7月以前只有“调”尚未实施。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四章。对黄河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包括绪论、调水调沙治河思想、调水调沙试验模式及其实践、试验的关键技术、调水调沙试验成果。对重要的技术问题如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模式、黄河下游协调的水沙关系及调控临界指标体系、协调水沙关系的塑造技术、利用异重流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期寿命的减淤技术、调水调沙试验中的水文监测和预报技术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黄河调水调沙试验的主要成果,包括下游河道主槽冲刷效果、河道行洪能力变化、水库减淤和淤积部位及形态调整、检验和丰富了调水调沙相关技术、黄河水沙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作的管理、规划设计、科研等人员,以及广大关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 调水调沙治河思想 第一节 黄河水沙不协调与调水调沙 第二节 调水调沙试验指导思想第二章 调水调沙试验模式及其实践 第一节 调水调沙试验模式 第二节 不同模式实施效果预测 第三节 基于小浪底水库单库调节为主的原型试验 第四节 基于空间尺度水沙对接的原型试验 第五节 基于干流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的原型试验第三章 试验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 黄河下游协调水沙关系及指标体系 第二节 协调水沙关系的塑造技术 第三节 利用异重流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期寿命的减淤技术 第四节 调水调沙试验中的水文监测和预报技术第四章 调水调沙试验成果 第一节 下游河道主槽冲刷效果 第二节 河道行洪能力变化 第三节 水库减淤和淤积部位及形态调整 第四节 检验和丰富了调水调沙相关技术 第五节 深化了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 第六节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语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